羅田:民呼我應,矛盾不上交 「村警」24小時在崗當好「八大員」

2020-12-22 湘湘帶你看社會

「謝謝汪主任,這個事終於了了,我心裡舒坦多了。」

2020年10月3日,羅田縣駱駝坳鎮郭家河村村民朱某與凡某,一起向「村警」汪敏道謝。

朱某與凡某因土地糾紛及生活瑣事多次發生爭吵,積怨頗深。9月16日,兩家又因瑣事發生爭吵,進而發展為肢體衝突,導致凡某頭部磕到田畈邊的溝渠上受傷。

當地派出所民警組織雙方進行初次調解,但未能就賠償問題達成一致,雙方不歡而散。汪敏得知情況後,主動要求參與派出所組織的第二次調解。他充分發揮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不厭其煩地勸導,最終促使雙方握手言和。

汪敏是郭家河村治保主任。羅田縣推行「一居一警、一村一輔警」工作後,他被選聘為兼職輔警(簡稱「村警」),協助派出所民警開展警務輔助性工作。

羅田縣首批選聘的「村警」共有169名。他們都是本村戶籍、本地居住,在村裡履行「八大員」的工作職責:矛盾糾紛「調解員」、風險隱患「排查員」、道路交通「勸導員」、法律政策「宣傳員」、情報信息「收集員」、警情處置「協理員」、區域治安「聯防員」、便民利民「服務員」。

「羅田縣下轄11個鄉鎮,總面積約2000多平方公裡。可每個派出所民警、輔警一共僅有十幾個人,原有的警務運行模式很難延伸到村一級,農村治安防控難免出現盲點。」羅田縣副縣長、公安局局長羅俊說。

「鎮派出所距村20多公裡,以前出警至少要20多分鐘。現在我幾分鐘就能到現場,避免了矛盾升級。」大崎鎮侯家山村「村警」曹加旺說,他是村民,24小時在崗,人熟、地熟、情況熟,能及時處理矛盾糾紛救助類等非警務警情,既節約了警力資源,還可堵住村裡治安防控盲點。

警務工作的觸角延伸到村一級,全縣的治安狀況也在好轉。

「看到穿著制服的『村警』天天在村裡轉,心裡就踏實。」侯家山村村民鞏豔威說,現在村裡治安非常好,小偷小摸、扯皮拉筋的事情極少發生。

為了加強對「村警」的管理和考核,羅田縣推行考核獎懲退出機制。由派出所每月對「村警」履行職責、遵紀守法情況進行考核,鄉鎮綜治辦年終對各村推進「一村一警」工作情況進行考核,考評結果與經濟待遇、表彰獎勵、續聘解聘掛鈎。

羅俊表示,通過嚴格的管理,確保全縣「村警」隊伍始終保持純潔、幹練、有活力。

【背景】

羅田縣積極探索基層治理新模式,先後推行「一居一警、一村一輔警」、「律師駐派出所」、「三級聯調」、「省際聯防」等工作機制,並在各鄉鎮組建「義警」巡防隊,實現民警、輔警、「村警」、義警「四警」聯動,走出了一條獨具山區特色的「楓橋之路」。

【來源:市公安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民呼我應|小區居民想改集中供熱,該怎麼辦?
    網友諮詢:紫金華府由於歷史原因,部分樓冬天取暖為壁掛爐,安裝壁掛爐家庭有的冬季取暖不熱,消耗天然氣很多,家中溫度仍不熱,孩子老人都感冒了,我們反映幾年,希望由有關部門牽頭,解決冬季供熱問題來源:黃河雲客戶端「民呼我應」欄目
  • 民呼我應|公交車停運兩三年了,出行很不方便,啥時候能恢復運行?
    包頭市公交運輸集團回覆:為了解決南海村及沿線居民出行問題,我公司開通了57路線,給沿線居民的出行提供了便利條件,也得到了居民的認可。曾經有人提議,開通或延長一條從北梁公交站到東河區金秋養老院的線路,但由於現在公交車都是新能源電車,需要解決公交場站和充電樁的建設的問題,從目前來看,條件還不具備。為了有效解決南海子村及周邊村子居民的出行需求,市公交集團建議協調相關部門平整河槽東側300米土路,待道路通行條件具備後,市公交集團會及時恢復57路公交線路,為沿線居民的出行提供便利條件。
  • 每天在崗不足八小時被騰訊辭退,8小時工作制只是傳說
    近日,在騰訊工作14年的閆先生被辭退了,內心五味雜陳,感覺多年的青春換來一紙勸退通知,閆先生因騰訊公司以「每天在崗時間不足8小時」與其解除勞動合同甚感不平。本案的焦點是騰訊公司主張的該員工閆先生是否確實存在「每天在崗不足8小時」的事實。
  • 八大員證是什麼?哪個最難考?發展前景如何?
    八大員是指:施工員(土建、電氣、水暖專業)、材料員、機械員、資料員、安全員、質量員、標準員、造價員。基本上建築行業的從業人員都要考取相關的證書,那麼在建築行業中的八大員考試中又有哪些是比較容易考的呢?他們各自的發展前景如何呢?
  • 惠州龍門村警星羅棋布,點亮全縣「平安燈」
    今年以來,駐村民警入戶走訪群眾7.3萬餘人,化解矛盾糾紛450餘起,整治安全隱患300餘處,開展法治宣傳教育13000餘次,提供代辦證件服務1600餘人次,收集線索協助破案100餘起,轄區內盜竊案件發案數同比下降52%,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持續攀升。
  • 一村有一警 有事找「村警」
    浙江日報11月25日,金華市金義新區(金東區)鞋塘辦事處姑娘小吳連連點讚鞋塘派出所「村警」金若瑩。前幾天,小吳被前男友騷擾,通過微信求助金若盈。金若盈「秒回」安撫。摸清原委後,她馬上打開「警務通」裡的「金東分局村警應用平臺」做好登記,將糾紛雙方帶回「村警工作室」。經過近5個小時的努力,這起糾紛圓滿化解。
  • 幸福家園小區路段電箱門關上了,相關巡線人員將24小時在崗
    整改後 此外,區城管委還督促相關權屬單位做到道路巡線人員24小時在崗,加強巡查力度,做到有問題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處理,避免再次發生類似問題
  • 扶風縣「八大員、178」工齡補助率先發放到位
    「你們今年按月發放我以前在基層農技站幹過的工資補助金真是太好了,對於我現在的生活來說每月你們給我發150.5元的養老金,現在每月又加上183.5元的工齡補助金,我每月的基本生活真正得到了保障」84歲的趙克禮老人在電話中高興的說道。
  • 海報述評丨矛盾不上交是「楓橋經驗」歷久彌新的關鍵內核
    海報評論員 熊苗  發動和依靠群眾、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矛盾,是「楓橋經驗」的主要做法。當前,我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期,社會矛盾複雜多元,基層社會治理任務艱巨。整體而言,基層化解矛盾糾紛的壓力不斷增加,化解能力亟待提升。破譯「楓橋經驗」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的基因密碼,並加以推廣,對基層社會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典型意義。  老百姓的問題解決了,社會自然就和諧穩定了。調解機制就是「楓橋經驗」解決百姓問題的法寶之一。「楓橋經驗」發源地楓橋鎮先後建立了鎮、管理處、村(居、企)三級人民調解組織網絡。
  • 南通板橋社區「三大員」繪就「同心圓」
    近年來,板橋社區利用網格化管理,充分發揮大黨委+網格化職能優勢,努力做好「三大員」,聚焦重點難點問題,凝心聚力、紮實苦幹,著力畫好網格社會「同心圓」,實現黨組織建設和網格化管理無縫對接,著力提升居民幸福指數。當好文明理念宣傳員
  • 湖北羅田各姓來源探討
    翻閱我們羅田縣各姓氏的宗譜序,都記載著他們的祖先是從江西遷來,但究竟為什麼要從江西遷到羅田呢?卻沒有說明來根去歷……的確,從羅田歷來的風俗習慣看,在解放前,甚至到今仍是沿襲著『豫章』今南昌的舊俗。我們羅田鄉村人,現今仍處處如此以度嚴冬。猶如我們羅田在除夕及上元節,家家戶戶要往祖墳及山腳、倉房、園圃、牛羊豬圈等處送燈燭,叫做「送亮」。這也都是鄱陽湖外流傳到羅田,而今羅田仍沿襲不廢的習俗。即此就可以證明羅田人是從江西來,但過去我們常說羅田人從江西來的原因是因為張獻忠屠蜀,四川人死的太多。當時只得從由湖北人移填四川;,而湖北則由江西人移來填補,這是無稽之談。
  • 在部隊想要當好值班員,可沒那麼簡單
    5年前,我從基層中隊考入軍校,轉眼間,我又回到了這片我成長的基層沃土,當我把所學理論知識應用於實踐時,卻常常感到不知所措,尤其擔任中隊值班員期間,工作開展起來慌亂無序、雜亂無章,導致工作推進在低效率徘徊。
  • 【坎布拉派出所】緝槍治爆再顯成效---群眾主動上交槍枝
    【坎布拉派出所】緝槍治爆再顯成效----群眾主動上交槍枝 2020-11-27 17: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脫貧攻堅] 村警阿里木江變身「金牌銷售"
    採收難銷售難運輸難可再難也不能讓群眾為難讓我們一起來看村警阿里木江如何施展「變身法」護農助農兩不誤阿瓦提縣阿依巴格鄉玉斯屯克阿依庫勒村的桃子產量大,往年都是通過聘請外來務工人員幫忙採收。吾斯曼把這個情況反映給了村警阿里木江。阿里木江一回到村委會就跟警務室的同事們商量每天早晚抽出時間幫助村民採收,警務室民輔警加上民兵一共10個人,每人包聯一戶種桃大戶,再發動村裡的部分閒散勞動力搶收,這樣既不影響警務室的日常工作也能幫助村民把地裡的桃子及時採收回來。
  • 抗擊疫情我在崗|「退役不退志 退伍不褪色」的社區書記劉春麗
    抗擊疫情我在崗|「退役不退志 退伍不褪色」的社區書記劉春麗 2020-03-15 17: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基層動態 | 伊寧縣法院建立金融調解中心 當好矛盾糾紛的「調節器」
    基層動態 | 伊寧縣法院建立金融調解中心 當好矛盾糾紛的「調節器」 2020-12-07 22: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羅田「黑山羊」走進央視
    劉錦秀從2007年註冊成立錦秀林牧專業合作社,發展成如今的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湖北名羊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13年的風雨歷程,建成年屠宰加工可達 30 萬隻肉羊的生產線,採用「公司+基地+農戶、產加銷一體化」模式,充分聯繫帶動大別山區黑山羊養殖戶7700多家,形成了以羅田為核心的跨縣域連片發展的大別山肉羊商品生產基地,幫助大別山貧困山區3000多戶農戶、339 戶殘疾貧困戶實現脫貧致富
  • 樅陽縣新華社區:24小時為民解憂
    社區是群眾反映訴求的「前哨站」,也是有效化解矛盾,服務群眾的「連心橋」。今年以來,在樅陽縣樅陽鎮新華社區信訪工作中,他們或主動出擊、或綜合施策,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位於樅陽縣城老城區的新華社區,總戶數1723戶、常住人口3552名,其居民小區皆是無物業小區。
  • 雙節「我在崗」 double守護「白加黑」
    有一種感動叫「中國紅」 有一種驕傲叫「五星紅旗」 有一種表白叫「我愛你中國 今年中秋、國慶雙節八天長假 小夥伴們一定會抓住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