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社區是群眾反映訴求的「前哨站」,也是有效化解矛盾,服務群眾的「連心橋」。今年以來,在樅陽縣樅陽鎮新華社區信訪工作中,他們或主動出擊、或綜合施策,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
位於樅陽縣城老城區的新華社區,總戶數1723戶、常住人口3552名,其居民小區皆是無物業小區。在這裡,「三無小區」的治理難題、改制企業宿舍無人管、基礎設施陳舊、棚戶區拆遷改造等等問題存在,都給基層社會治理帶來了挑戰。
新華社區不畏難、不等靠,將社區分成四大網格,進行網格化管理,由居民組長擔任信訪信息員,社區兩委成員實行一崗雙責,書記為第一責任人。做到日接訪,周排查,月例會的常態管理,提前介入,及時發現矛盾,並且針對社區四大網格內的單位因生產、生活、工程實施等可能引發的矛盾進行預警分析,提出針對性措施,從而確保了矛盾突發後處置有序、化解得力。
「張書記,航運公司宿舍沿街有面外牆破損,恐怕會影響行人安全出行。」負責該片區的信訪信息員在走訪時察覺到問題,第一時間與新華社區黨支部書記張仕儀取得聯繫。
在經過多方走訪和實地察看後,張仕儀破解了企業宿舍區在改制後「無人認領」的尷尬局面,及時調解航運公司和住戶的糾紛。最終,周邊居民和航運公司達成協商與社區一起為破損牆面維修籌資,承擔費用。現如今,那面牆還在,但經過修繕還裝上了防盜網,守護著這裡36戶居民以及過路人員的安全。據悉,新華社區僅2019年共排查矛盾糾紛20起,排查率100%,調成率95%;共受理調解糾紛18起,成功18起。
堅持以人為本,打造陽光信訪。新華社區為便於居民遇事聯繫,特意印製了5000張「為民服務小卡片」發放到每戶居民手上。「別看便民服務卡小小的,作用卻很大。社區書記的手機和這上面號碼是捆綁的,而且是24小時開機狀態,有什麼事打這電話準行。」新華社區張大爺說。
翻開新華社區的來電來訪記錄本,無論是「化糞池堵塞」亦或是「圍牆進水」還是「拆遷糾紛」,都一筆一筆地詳細記錄在冊,並附上來訪時間、來訪者姓名。在限期辦結後,還會將辦理落實情況列明,對帳銷號。「矛盾要抓早、糾紛要抓小。像這樣的記錄本我們已經有好幾摞了,居民反映的每個情況我們都記錄在冊,認真及時解決落實,努力做到小事化解在社區、矛盾糾紛不上交。」張仕儀說。
450平方米的鄰裡中心是新華社區服務信訪工作的創新之舉。內設有老年食堂、休息室、讀書角等等,吃喝文娛,應有盡有,不僅減少老人的孤獨和寂寞,還能增進社區鄰裡之間的感情,讓大家在談笑間化糾紛。與此同時,社區還會根據老年人的實際情況,為單親、孤寡老人提供送餐上門、送服務上門等特色志願服務,使社區內孤寡老人不再孤單;並且在元宵、端午、中秋等傳統佳節時,社區也會開展特色節日活動,積極營造向上向善的社區文化氛圍,從而提升整個社區居民的精神風貌,凝聚向心力。
新華社區群連群、心連心,以善治為本,匯聚起做好法治信訪工作的強大合力,有效提升了社區居民的幸福感、歸屬感、獲得感。(吳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