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五四青年節之際,人民日報發出了一個小短片《青春的逆行》,uzi攜手Letme在短片中出鏡,這短短的三分鐘視頻,給到他們兩個鏡頭,這說明了電子競技得到了社會的承認,人民日報再次為電子競技正名。
Uzi攜手Letme出鏡《青春的逆行》,致敬電競人
五四青年節是為了紀念青少年在革命中努力成果所成立的節日,為了激勵後代青年學生,讓他們奮發圖強,擔當起在社會中的責任。
在今年的五四青年節,人民日報也發表了一個短片,致敬那些青年逆行者,讚美他們的豐功偉績,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這三分鐘的短片中,居然有uzi和Letme的鏡頭,這讓很多電競玩家們感到十分欣慰。
要知道,以前的電子競技一直是被社會看不起的,玩遊戲也是被看作是玩物喪志,電競比賽更是被一屑不顧,電競一直存活在社會的陰暗面,很多職業選手之前都被當作「網癮少年」,出沒於網吧人群更是有著「不良少年」的標籤。
隨著社會的發展,娛樂文化跟人民的生活越來越緊密,多元開放的文化氛圍也是社會文化越來越豐富,加上電競前輩的堅持,電子競技慢慢地被社會所接受了,甚至拿上了亞運會的運動項目,而在短片中出境的uzi和Letme都是第一次亞運會金牌的獲得者。
Uzi和Letme能夠和其他行業的青年才俊一塊出鏡,這就表明了電競行業跟其他的行業一樣,都是社會組成的一分子,電競選手的青春沒有浪費,在賽場上追逐夢想應該被值得尊重。
Uzi的心酸背後,電競選手應該被尊重
要說現在中國的電競第一人,非uzi莫屬,他的青春是完全的交給了電競,雖然沒有拿到過英雄聯盟最高榮譽——S賽世界冠軍,但他的實力可以說是頂尖的,人氣很高,而且還在2018年亞運會上,帶領中國隊拿到了金牌。
Uzi風光的背後,也有著很多心酸的歷程,他跟很多人一樣,從小就喜歡玩遊戲,當他剛接觸到英雄聯盟這款遊戲的時候,就被遊戲的玩法深深吸引,然後展現出驚人的天賦,迅速馳騁了這個遊戲,被人介紹到皇族,開啟了職業生涯。
開始打職業的時候,uzi也是遭到了家人的極力反對,但是在uzi的堅持下,最終獲得了父母的妥協,讓他嘗試一下,當父母去現場觀看他的比賽時,uzi的表現也讓父母大吃一驚,最後,父母全力支持uzi的電競之路。
然而,uzi的電競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雖然實力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可,也獲獎無數,卻一直沒有拿到S賽的總冠軍,多少次因為夢想的破滅,uzi痛哭在電腦旁,而且傷病也一直纏繞著這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
為了夢想,為了榮耀,電競選手頂著各方面的壓力,在賽場上揮灑汗水,這值得我們尊敬。
電子競技不是玩物喪志
電子競技相對於傳統行業,出現的時間比較晚,在2003年,國家體育局規定了電子競技是我國正式開展的第99個運動項目,但是國內的電子競技依舊十分慘澹。
2013年的時候,體育局想要組件電子競技國家隊,但是遭到了很大的阻攔,還有一些體育人士發表不滿:「電子競技也算體育?玩遊戲都可以拿奧運冠軍,那我們這些項目練得這麼辛苦真白幹了,乾脆好好玩遊戲算了。」這引來了網友的熱議,對電子競技是不是體育項目進行了投票,儘管體育局一再強調電子競技早已被承認是體育項目,可一些平臺的投票結果顯示,只有20%的人認為電子競技是體育項目。
這不難看出,電子競技作為一個體育項目是多麼不受待見,但是隨著社會發展,電子競技影響慢慢的變大,人們對它也有了正確的了解,社會也開始承認,並在亞運會等多種大型體育賽事中加入電子競技項目,電子競技也終於迎來了自己的春天。
個人看法
電子競技發展跟音樂的發展有著很相似的歷程,當年的戲子也是被所有人瞧不上,後來音樂慢慢地融入人們的生活,「戲子」也演變成了歌手,身價也突飛猛漲,這像極了現在的職業選手。
電子競技既然存在,就是合理的,前幾年,因為人們缺少對電競的認知,導致了電競發展十分緩慢,如今的電子競技的到了認可,發展十分迅速,而電競選手的影響力,也絲毫不輸娛樂圈的大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