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很守法,就是因為他們的腦筋很死板,規定怎麼樣,就怎麼樣。我舉個例子大家就知道了:在美國,一到開學的前幾天,小孩子就要買衣服。美國學校是沒有校服的,學校不會規定要穿校服,但是這一天學生都會自動地穿同樣的衣服,這是很奇怪的事情。美國人是少數服從多數,只要多數人都穿那樣的衣服,大家就全部都穿那樣的。所以美國的商家一定要做廣告,一定要打響品牌,目的就是要佔領市場。如果有兩家店都是賣學生服的,名氣大的一家顧客特別多,排隊排得像長龍;而另一家沒什麼名氣,就連一個人都沒有。這樣的民族,當然可以放心地講求新求變。可是,我很坦白講,再講一百年求新求變,它還是不會變的。
中國人自古以來,沒有一個爸爸告訴小孩要求新求變。我們聽到的、見到的,都是說不要亂變。自古以來,中國的父兄只跟子弟講"不要亂變",可是再怎麼強調也沒有用,中國人還是會亂變。中國人天生就喜歡變,一個如此喜歡變的民族,還叫它求新求變的話,到最後是要自食其果的。我始終沒有說中國好美國壞,也沒有說美國好中國壞,因為文化是沒有好壞的,只是它屬於哪一個民族,就會使得那個民族自然而然地走上哪一條路。
德國人在歐洲,是非常特殊的,他只看交通標誌,其他一概不管。只要是綠燈,就算車前有人在通行,他還是要通過,軋死人活該。中國人敢這樣嗎?儘管已經綠燈了,但是如果車前面有人晃來晃去,中國人還是不敢驅車衝過去的。
中國人懂得變,能夠變得好像沒有變一樣。比如,一家公司換了一位總經理,他第一句話一定講"一切照舊",並讓所有的人各就各位,而半年之內他就把人全換了。沒有哪一個人敢一上任就說"我三天之內要把所有人都換掉"。不信,你去試試看,馬上就被人家拉下去了。沒有哪一個人一上臺就說要換人,都會說,一切照舊。其實,是要換人還是一切照舊,大家心知肚明,過不了多久,該走的,自己就走了;該調整的,自己請調了。這是大家都知道的,沒有必要明說。對中國人,你只要明說要變,你就完了,你自己就先被變掉了。而如果你講不變,其實大家也都知道你要變,然後就會適應你,看你怎麼變。五千年來,中國一直都是這樣的,今後也不會改變。
求新求變不是中國人講的話,中國人只能講持經達變,就是有原則地應變,不可以沒有原則地亂變。我們現在很多都是沒有原則地亂變。比如電梯,所有人一走進電梯,第一個動作就是轉過身來,沒有人會一走進電梯就站在那裡面對牆壁不動的,否則,你就變成達摩了,因為只有達摩才會面壁。任何人一進電梯,都會很習慣地轉過身來,所以電梯的按鈕一定是安裝在前面。可是有一次,我乘過一次電梯,那種電梯真是鮮有。我們走進去,發現前面沒有按鈕,不知道按鈕在哪裡。旁邊就有人說:"這個電梯真厲害,全自動的,連按鈕都不安了。"後來我們才知道,那個電梯的按鈕在旁邊,偏偏我們之中的一位山東大哥站在那裡,把它整個遮住了,所以我們怎麼找也找不到。
現在你隨便進一家酒店,晚上能讓你好好睡覺的,幾乎不可能。現代人要麼是沒有條件去要求,要麼是沒有那個意識去要求。我住過很多的酒店,其中有個酒店我看著什麼都好,可等到晚上睡覺時,才發現糟糕了,天花板上面的兩個燈,怎麼找都找不到開關。於是我就打電話問服務臺:"為什麼天花板上面的燈沒有開關?"客服人員說:"那是我們的夜燈,是關不了的。"他們把夜燈裝在天花板上面,跟星星一樣,這讓人怎麼睡覺呢?這不是亂變是什麼?
我們必須要說,中國是沒有宗教的,所有的宗教都是外來的。為什麼在所有外來的宗教裡面,我們最早接觸、最容易接受的是佛教?因為釋迦牟尼有幾個主張跟《易經》是吻合的,絕對可以用佛經來解釋《易經》。當然,因為《易經》早而佛經晚,所以用《易經》來解釋佛經也是可行的。釋迦牟尼佛講:我傳教49年,什麼都沒有講過,你們不要把我講的話當作不可變的東西。這跟《易經》所講的"不可為典要"很吻合,都是提倡唯變所適,就是要根據現實情況做調整,唯變所適不是單純的變,而是重在適時調整。調整跟變是不太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