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來,印度一直以成為下一個超級大國為目標而發展,甚至很多印度國民覺得印度已經是超級大國了,很多網友覺得他們這樣的想法太自以為是了,最後印度能不能成為超級大國這件事也引發了一些列的熱議。
印度永遠成為不了超級大國,其實也不是絕對性的,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印度就真的站在超級大國的行列了呢,但是印度的這個願望真的很難實現,原因真的是太多了。
印度是一個複雜且混亂的國家,印度的人口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是他的經濟太過落後,近些年,印度也是竭盡全力的發展經濟,雖然有進步,但是起色並不大,不過這也給印度國人造成了他們成為超級大國的假象。
印度在世界的排名還算是高的,世界第二人口大國、世界第三經濟體、世界第四軍事強國、世界第七國土面積。
印度擁有如此龐大的人口,按理來說,可以為經濟發展提供勞動力和市場,但是問題就出在了這裡,勞動力多是一件好事,但如果是一群沒素質、沒文化、沒教養的勞動力,就很難實現他們的價值,所以印度經濟發展速度很緩慢。
印度雖然是世界第三經濟體,但是國內因種族制度、宗教信仰而造成的貧困差距非常明顯,貧困人口可能達到3億。並且印度國情複雜,其國內的獨立勢力就有幾十個,隨時都有可能會發動武裝戰爭,國家不完整,民族不團結, 還談何超級大國。
印度的軍事實力還是比較強悍的,能夠排到世界第四也是不容易的,但是這個排名曾經遭到很多人的質疑,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印度之所以可以有這個排名,靠的還是「別人」。印度的軍事武器裝備種類齊全,數量眾多,但是這些基本上都是買來的,俄羅斯的航空母艦、美國的攻擊機、德國的潛艇、瑞典的榴彈炮等等,他們自己研發製造生產的寥寥無幾。這使得印度的軍事實力看起來非常強悍,擁有世界上其他強國的大多數武器,但其實也就是狐假虎威而已,別國的武器再強,沒有自己的生產製造的武器,到了戰場上還不是會被人追著打。
印度國土面積非常大,所以國內以農業發展為主,但是他們的農業也很落後,基本還是人工耕種,效率低下。另外農業發展對經濟發展的影響並不是很大,所以印度經濟久久不能提速,但是他們國內有很難發展第二、三產業。
種種因素混合到一起,就形成了現在的印度,人人都希望印度成為下一個超級大國,他們只看到了表面的繁榮接近了超級大國的標準,但是把帷幕拉開,看看印度底層人民,就會發現,還是那個火車掛滿人、街上沒廁所、文盲遍地走的印度。
如果不從底層出發,去解決國民的問題,那真的有可能成為超級大國嗎?(竹曦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