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 梅蘭芳大劇院「紀念京劇大家李金泉先生誕辰百年」演唱會...

2020-12-14 騰訊網

《紀念京劇大家李金泉先生誕辰百年演唱會》節目單

主持人:餘 聲、宋小川

2020年11月21日

梅蘭芳大劇院

一、《三關宴》選段「一戰成功國威振」

唱腔設計:李金泉

演唱者:周力、易豔、王中女、崔冉、金施睿、李盧、周麗娟、趙娟娟、楊楊

鼓 師:趙佳佳

琴 師:易小龍

二、《李逵探母》選段「鐵牛孩兒回家轉」

唱腔設計:李金泉

演唱者:張召君

鼓 師:趙佳佳

琴 師:左 旭

三、《紅燈記》選段「臨行喝媽一碗酒」

唱腔設計:李少春、李金泉

編曲:劉吉典

演唱者:張浩洋

鼓 師:李中華

琴 師:趙建華

四、《白毛女》選段「一見大春回家轉」

唱腔設計:李金泉

演唱者:郭瑤瑤

鼓 師:王 曦

琴 師:胡古玥

五、《紅燈記》選段「十七年風雨狂怕談以往」

唱腔設計:李金泉

編曲:劉吉典

演唱者:吳雪靖

鼓 師:王 曦

琴 師:胡古玥

六、《響馬傳》選段「草堂上展開那豪氣洋洋」

唱腔設計:李金泉

演唱者:畢小洋

鼓 師:李中華

琴 師:趙建華

七、《李逵探母》選段「恍惚間耒至在高山路上」

唱腔設計:李金泉

演唱者:張 蘭

鼓 師:李中華

琴 師:胡古玥

八、《罷宴》選段「想當年先太爺早把命喪」

唱腔設計:李金泉

演唱者:譚小令

鼓 師:王 曦

琴 師:胡古玥

九、《罷宴》選段「休道她未曾把富貴來享」

唱腔設計:李金泉

演唱者:康 靜

鼓 師:趙佳佳

琴 師:趙 旭

十、《謝瑤環》選段「忽聽得堂上一聲喊」

唱腔設計:李金泉

演唱者:付 佳

鼓 師:李中華

琴 師:胡古玥

十一、《八珍湯》選段「是夢是醒難辨認」

唱腔設計:李金泉

演唱者:侯 宇

鼓 師:楊廣同

琴 師:左 旭

十二、《八珍湯》選段「捧一盞熱茶寒腸回暖」

唱腔設計:李金泉

演唱者:黃麗珠、邱璇、胡靜、魏玉慧

鼓 師:楊廣同

琴 師:左 旭

十三、《八珍湯》選段「問蒼天我欠下何人業怨」

唱腔設計:李金泉

演唱者:翟 墨

鼓 師:楊廣同

琴 師:左 旭

十四、《金龜記》選段「慢搬移,謝大人」

唱腔設計:李金泉

演唱者:孫麗英

鼓 師:楊廣同

琴 師:左 旭

十五、《雛鳳凌空》選段「三關戰鼓震硝壤」

唱腔設計:李金泉

演唱者:張文潔

鼓 師:楊廣同

琴 師:趙 旭

十六、《紅燈記》選段「打魚的人經得起狂風巨浪」

唱腔設計:李金泉

編曲:劉吉典

演唱者:賀 敏

鼓 師:王 曦

琴 師:胡古玥

十七、《紅燈記》選段「爹爹留下無價寶」

唱腔設計:李金泉、李廣伯、郭根森

編曲:劉吉典

演唱者:耿巧雲

鼓 師:李中華

琴 師:趙建華

十八、《嶽母刺字》選段「想當年守孤燈將兒教訓」

唱腔設計:李金泉

演唱者:杜福珍

鼓 師:王 曦

琴 師:胡古玥

十九、《平原作戰》選段「抗日堡壘村穩如山」

唱腔設計:李金泉

演唱者:成鬱文

鼓 師:李中華

琴 師:易小龍

二十、《李逵探母》選段「那梁山卻原來是這等情況」

唱腔設計:李金泉

演唱者:劉桂欣

鼓 師:李中華

琴 師:易小龍

二十一、《李逵探母》選段「大不該兒打傷人把大禍闖下」

唱腔設計:李金泉

演唱者:郭躍進

鼓 師:王 曦

琴 師:胡古玥

二十二、《奇襲白虎團》選段「趁夜晚出奇兵突破防線」

唱腔設計:李廣伯、李金泉

編曲:劉吉典

演唱者:孟廣祿

鼓 師:楊廣同

琴 師:趙 旭

二十三、《紅燈記》選段「鬧工潮你親爹娘慘死在魔掌"

唱腔設計:李金泉

編曲:劉吉典

演唱者:袁慧琴

鼓 師:李金平

琴 師:趙建華

二十四、《紅燈記》選段「打不盡豺狼絕不下戰場」

唱腔設計:李金泉、李廣伯、周國興

編曲:劉吉典

演唱者:王蓉蓉

鼓 師:趙佳佳

琴 師:左 旭

二十五、《八珍湯》選段「但願得你夫妻革面洗心」

唱腔設計:李金泉

演唱者:趙葆秀

鼓 師:楊廣同

琴 師:王福隆

二十六、《沙家浜》選段「朝霞映在陽澄湖上」

唱腔設計:李金泉

演唱者:譚孝增、譚正巖

鼓 師:楊廣同

琴 師:趙 旭

二十七、合唱《嶽母刺字》選段「鵬舉兒站草堂聽娘言講」

唱腔設計:李金泉

演唱者:趙葆秀、袁慧琴、郭躍進、劉莉莉、成鬱文、劉桂欣、杜福珍、於軍、賀敏、任方華、張文潔、周力、譚小令,於泓濡、孫麗英、翟墨、黃麗珠、侯宇、吳雪靖、張召君、邱嫙、王中女、崔冉、金施睿、李盧、周麗娟、趙娟娟、王惠、耿金芝、易豔、康靜、李宏、張蘭、畢小洋、郭瑤瑤、胡靜、楊楊、魏玉慧

鼓 師:楊廣同

琴 師:王福隆

國家京劇院二團樂隊:

二胡:王英奎、趙婧如

月琴:付察依娜

三弦:李雲鵬

中阮:李麗菁

大阮:邢帆

合成器:高玥

大鑼:王慶榮

鐃鈸:楊洋

小鑼:陳樹民(樂隊負責人)

北京京劇院樂隊:

二胡:王軍、王麗娜

月琴:宋佳、張敬

三弦:宋慶章

中阮:於海琴

大阮:李斌

大鑼:侯繼奎

鐃鈸:王松濤

小鑼:陳江

總策劃:張亞峰

策 劃:魏麗雲、袁慧琴、林琳、李師友、趙葆秀、李思光

總協調:趙書成、成鬱文

紀念冊、主持詞撰稿:池浚

統 籌:宋小川

宣傳統籌:羅豔琳、曹琳、樊翔、周文惠

前臺主任:朱利均

後臺主任:孫鵬

舞美設計:陳勇

燈光設計:李競成

音響師: 秦鷹、李菁

紀念冊設計:金海慧

舞臺監督:張大明

劇務:蔡景超、文童童

後勤保障:任小薇、周文慧

主辦單位:國家京劇院

參演單位:

國家京劇院

北京京劇院

天津京劇院

上海京劇院

天津市青年京劇團

黑龍江省京劇院

湖北省京劇院

福建京劇院

武漢市京劇院

山東省京劇院

吉林省戲曲劇院京劇團

中國戲曲學院附中

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

山東藝術學院

鳴謝:北京京劇院

(來源:梅蘭芳大劇院)

相關焦點

  • 名家薈萃「紀念京劇大家李金泉先生誕辰百年」演唱會
    Q1 名家薈萃「紀念京劇大家李金泉先生誕辰百年」演唱會 中新網北京11月4日電 (記者 應妮)國家京劇院將於11月21日在梅蘭芳大劇院舉辦「紀念京劇大家李金泉先生誕辰百年」演唱會。
  • 尚藝凌雲——京劇尚派演唱會
    11月15日晚,長安大戲院,尚藝凌雲——京劇尚(小雲)派演唱會。女老生王若丁「旗開得勝」「捉放曹」,「冬皇裝束」,旗袍高跟「中壓西」風格,在廈門集美村,陳嘉庚的建築特徵「中壓西」,鋼筋混凝土結構西式主體,頂層依舊中國傳統的「飛簷走壁」。
  • 紀念京劇「四小名旦」宋德珠誕辰100周年 系列活動在京啟動
    12月5日,在長安大戲院舉行了紀念京劇「四小名旦」宋德珠誕辰100周年演出系列活動新聞發布會,河北藝術職業學院黨委書記趙宗更,院長龐彥強,宋德珠先生之女、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宋丹菊,宋德珠先生幼子、旅居奧地利的宋健先生,宋德珠先生外孫、中國戲曲學院教師朱天,以及來自北京、河北等地20餘家新聞媒體出席。
  • 紀念宋德珠先生誕辰100周年活動新聞發布會在京舉行
    12月5日,紀念宋德珠先生誕辰100周年活動新聞發布會在京舉行。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 記者田恬攝河北新聞網12月5日訊(記者田恬)今年是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教育家宋德珠先生誕辰100周年。為深切緬懷他崇高的藝德風範,繼承和發展宋派京劇藝術,由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河北藝術職業學院承辦的紀念京劇「四小名旦」宋德珠先生誕辰100周年演出系列活動在北京拉開序幕。今天,該系列活動新聞發布會率先在京舉行。發布會上,宋德珠之女、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宋丹菊深情回顧了父親的藝術人生歷程。
  • 朱德群基金會紀念百年誕辰
    (2020年11月17日,上海)為紀念朱德群百年誕辰,朱德群基金會拍攝了一部追溯其生平的紀錄片,並將舉辦朱德群百年誕辰紀念展覽巡展。他生於1920年10月24日,今年正是他的百歲誕辰。為了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朱德群基金會拍攝了紀錄片《朱德群》,描繪藝術家的生平和他豐碩且傑出的作品。該紀錄片由克裡斯託夫·豐塞卡(Christophe Fonseca)執導,奧德賽影業(Les Films de l'Odyssee)製作。拍攝過程中,製片人採訪了朱德群的家人及多位藝術家朋友,並參觀了朱氏家族檔案館。
  • 觀《梅蘭芳·蓄鬚記》:京劇照見中國人的精神世界
    10月2日下午,作為2020紫金文化藝術節重點劇目,廣受好評的京劇原創劇目《梅蘭芳·蓄鬚記》在荔枝大劇院再度上演。京劇《梅蘭芳•蓄鬚記》的戲核是選擇——利刃懸頂下的選擇,是智慧、是氣節,是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今天下午的荔枝大劇院觀眾非常多,喝彩聲、叫好聲不絕,南方觀眾對於京劇也是愛的。不能登臺,對於梅蘭芳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一段獨白足以說明。「我多想拍彩拍紅貼花鈿,鶯啼雁啼伴胡琴;我多想迎風拂雲出素腕,水袖翩飛著舞裙」。
  • 六代演員同臺,紀念越劇表演藝術家商芳臣百年誕辰
    嗓音高亢好天賦,勤學巧琢韻味足……」12月3日晚,在一段歡快的越劇傳統老調「呤哦調」聲中,「一脈商派百年芳澤」——商芳臣先生百年誕辰越劇演唱會落下帷幕。舞臺中央,南京市越劇團80多位演員六代齊聚,緬懷紀念該團創始人之一越劇老生名家商芳臣。臺下觀眾站立鼓掌,久久不息。商芳臣是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越劇老生四大流派之一「商」派的創始人。
  • 周恩來與京劇大師梅蘭芳的金玉之交
    而且,王瑤卿閱歷豐富,京劇唱腔爛熟於心,藝術智慧極高,善於創造新腔。周恩來還派人去香港,把俞振飛、張君秋等名演員請回來。這些老先生覺得能為新中國培養戲劇人才,心裡很高興,都兢兢業業,盡心盡力。周恩來語重心長地對梅蘭芳說:「中國京劇院是國家劇院,在全國要起示範作用。全國人民都盼望能見到梅先生的藝術。
  • 第三屆「梨園雅集」兩岸京劇名家張派經典折子戲專場演出隆重上演
    第三屆「梨園雅集」兩岸京劇名家張派經典折子戲專場演出隆重上演 2020年09月28日 16:20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由北京京劇院、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共同主辦,紀念張君秋先生誕辰100周年暨第三屆「梨園雅集」兩岸京劇名家張派經典折子戲專場演出將於9月29日晚19:30在長安大戲院隆重上演。
  • 天津大劇院2018秋冬季演出 維也納愛樂首次來津
    維也納愛樂樂團音樂會  天津大劇院2018年秋冬季高端演出推介會於9月14日下午在北京中山公園音樂堂舉行。推介會特別邀請到聖彼得堡愛樂樂團藝術總監及指揮尤裡·特米爾卡諾夫先生和著名指揮湯沐海先生。  十一月,巴黎北方劇院的話/歌劇《茶花女》將登上天津大劇院的舞臺,同月,引領當代舞壇的瑞典哥德堡劇院舞團將帶來《智者/黑色未命名》也將登臺天津大劇院。  十二月,被稱為「芭蕾航母」的俄羅斯馬林斯基劇院芭蕾舞團的經典舞劇《天鵝湖》也將與天津觀眾見面。年底,勁爆全世界的法語搖滾音樂劇《搖滾莫扎特》將在萬千期待中登場。
  • 《百年巨匠·京劇篇》今晚在CCTV-4黃金時段播出
    《百年巨匠·京劇篇》於7月3日在央視CCTV-4《中文國際》頻道黃金時段播出。7月3日22點播出《百年巨匠——梅蘭芳》上集,次日13:00重播。此次在CCTV-4黃金時段播出的為《百年巨匠·京劇篇》其中四人:梅蘭芳、尚小雲、程硯秋、荀慧生。人物小傳梅蘭芳(1894—1961),名瀾,又名鶴鳴,乳名裙姊,字畹華,別署綴玉軒主人,藝名蘭芳。
  • 新文網頭條:紀念尚小雲先生誕辰120周年 京劇《秦良玉》成功上演
    新文網重慶訊(薛成毅)11月29日晚,由重慶市京劇團研究整理改編的失傳劇目京劇《秦良玉》在國泰藝術中心成功上演。距今120年前的1900年,一個男孩出生在北京市安定門內法通寺草廠大院。他7歲投身梨園,隨後用長達76年的人生譜寫了一段與京劇有關的傳奇。他就是中國現代京劇代表人物之一、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京劇「四大名旦」之一——尚小雲。尚小雲紮根舞臺近六十年,在反覆的舞臺實踐中,創造出了「文武並重,歌舞兼長,清新英爽,灑脫大方」的京劇「尚派」藝術。
  • 文化先知 啟蒙睿哲——紀念王元化先生百年誕辰
    王元化先生曾說,自己是「十九世紀之子」,因為十九世紀中國的學人們立志打通中學西學,對整個世界的文化命運進行觀照。他的一生,也正是為了不負這一樁「文化託命」的使命而不懈努力著。通過包括他在內的知識分子,文化與文明經由這樣一個個具體的、大寫的「人」,代代傳承。特此全文刊發許江《文化先知 啟蒙睿哲》,紀念先生百年誕辰,追思先生名師高士之風、赤子率真之心。
  • 費德裡科·費裡尼百年誕辰紀念五城巡展
    費德裡科·費裡尼百年誕辰紀念五城巡展 Ciao!Federico Fellini :A Retrospective2020年恰逢偉大的義大利電影大師費德裡科·費裡尼百年誕辰。全世界影迷都在以各自的方式紀念這位影史最著名的義大利電影導演。
  • 費德裡科·費裡尼百年誕辰紀念放映活動在蘇州舉行
    蘇州市委宣傳部供圖中新網蘇州11月29日電 (周建琳)28日,「費德裡科·費裡尼百年誕辰紀念放映活動」在蘇州舉行。該活動由中國電影資料館、江蘇省電影局共同主辦;義大利駐滬副總領事朗佩德,中國電影資料館館長孫向輝等嘉賓出席活動。費德裡科·費裡尼1920年出生於義大利裡米尼市。
  • 葉盛蘭大劇院在北京城市學院揭幕落成
    中國網12月11日訊(記者 曾瑞鑫)12月10日上午,「葉盛蘭大劇院」在北京城市學院順義主校區隆重揭幕。「葉盛蘭大劇院」是由北京城市學院發起,得到北京京劇院等單位大力配合和支持成立的。京劇葉派創始人葉盛蘭大師家屬、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教育家葉少蘭、葉蓬和十餘位葉派嫡傳及再傳弟子,李維康、趙葆秀、趙書城、馬小曼、譚孝曾、葉紅珠、閻桂祥、葉金援、張建國等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著名琴師燕守平、著名馬派老生名家朱強、梅派第三代嫡傳胡文閣、著名譚派老生名家韓勝存、著名花臉名家黃彥忠、北京京劇院梅蘭芳京劇團團長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李宏圖、梅蘭芳京劇團青年程派名家郭瑋、國家一級琴師趙旭、國家一級鼓師封千等數十位著名京劇名家
  • 《百年巨匠·京劇篇》央視首播
    《百年巨匠·京劇篇》央視首播紀錄片《百年巨匠·京劇篇》7月3日晚起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黃金時段首播。該片主要聚焦我國京劇旦角行當中四大藝術流派的創始人、並稱為「四大名旦」的梅蘭芳、尚小雲、程硯秋和荀慧生。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百年巨匠·京劇篇》顧問尚長榮認為,「四大名旦」時期,劇目之繁多、劇目之新穎、劇目之多彩前所未有,無論是服飾、化妝、演唱還是表演,都達到了一個高峰。
  • 紀念郭慕孫先生誕辰百年 中科院過程工程所舉辦座談會
    紀念郭慕孫先生誕辰100周年座談會暨學術論壇會場。 孫自法 攝中新網北京12月9日電 (記者 孫自法)2020年是享譽世界的著名化學工程學家、國際流態化學科的奠基人和開拓者郭慕孫院士誕辰100周年,他生前長期開展科研、培養人才的工作單位——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9日專門舉辦紀念郭慕孫先生誕辰100周年座談會暨學術論壇,緬懷郭慕孫先生熱愛祖國、執著科學的赤子之心;守正創新、追求卓越的科學精神;引領前沿、身正為範的學術風骨
  • 蓄鬚明志,感受梅蘭芳先生的愛國情懷,《梅蘭芳蓄鬚》知識點概括
    說起京劇,人們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一位世界聞名的京劇大師——梅蘭芳。他的表演藝術很早就蜚聲海內外。他8歲學藝,11歲登臺,刻苦鑽研,不斷實踐,繼承並發展了京劇傳統藝術,形成了獨具風格的「梅派」,成為四大名旦之首。然而有幾年,這位偉大的藝術家卻不再登臺演出,這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