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巨匠·京劇篇》央視首播
紀錄片《百年巨匠·京劇篇》7月3日晚起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黃金時段首播。該片主要聚焦我國京劇旦角行當中四大藝術流派的創始人、並稱為「四大名旦」的梅蘭芳、尚小雲、程硯秋和荀慧生。
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百年巨匠·京劇篇》顧問尚長榮認為,「四大名旦」時期,劇目之繁多、劇目之新穎、劇目之多彩前所未有,無論是服飾、化妝、演唱還是表演,都達到了一個高峰。用文字和影視的形式推崇和傳播這幾位藝術先賢,不僅在繼承研究上有歷史意義,更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四大名旦」雖然演的都是京劇,但是風格不同,聲腔藝術也不同,高低、剛柔分明,形成了屬於自己的流派。「他們都是實踐家,唱作念舞都有絕招,發揮自己的藝術優勢,敢於按照自己的追求、理解去展現自我的藝術風採。他們的流派風格跟他們自己的性格一樣,真是藝如其人——流派是怎麼創出來的,人品、人格和戲風,就是流派。」尚長榮建議,藉此《百年巨匠·京劇篇》的拍攝與播出,引導人們學流派、演流派,不僅要學習他們高深的藝術造詣,還要研究他們追求創業求索的魄力。
《百年巨匠》出品人、總策劃楊京島說,從萌發拍攝的創意至今,已走過十年。《百年巨匠》其實是在搶救歷史,在給未來的文化史研究留下實錄文獻。正如表演藝術家、《百年巨匠》宣傳片代言人藍天野先生所言,紀錄片中所記錄的名人,「知道他們的人很少」,而「見過他們的人也越來越少」,應該說這是一個搶救工程。
《百年巨匠·京劇篇》總導演周兵,是從甘肅走出去的著名紀錄片導演,曾拍攝過《故宮》《敦煌》《外灘佚事》《崑曲六百年》等紀錄片,也拍攝過10集紀錄片《梅蘭芳》。他說,這次製作,他和團隊的好奇心其實是:他們為什麼能成為巨匠?是什麼原因造就了他們?《百年巨匠·京劇篇》的核心,就是要展現京劇之美——呈現舞臺特色;同時要展現人——梅蘭芳、尚小雲、程硯秋、荀慧生之所以成為巨匠的奧秘所在。
「我在『四大名旦』的身上都看到的特點,不是聰明、運氣,而是對職業的興趣和專注。」《百年巨匠·京劇篇》導演蔡小敏說:「作為藝術家或者從業者,這一生除了自己的職業,沒有其他能被打擾的事情,專注度非常強。在此基礎上,他又很超前、有創新意識。對照我們做導演的工作,越來越多的人缺少專注的精神,這代大師到了後來物質條件也會越來越好,但是對於他們來說,依然只提高技藝。這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和啟迪價值。」
(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