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為何追復他爹的廢后胡善祥?

2020-12-06 敏敏的歷史枕邊書

明英宗朱祁鎮,是明朝中期少數繼位順利的皇帝,明英宗朱祁鎮之所以能夠順利的繼位,還是跟他的父親明宣宗朱瞻基有關。

說起明宣宗朱瞻基,就不得不說,他較為傳奇的出生了,他的出生恰巧跟朱棣的一個夢有所關聯。

朱棣做這個夢的時候,還不是皇帝呢,而是燕王時期,燕王朱棣有一天做了一個夢,夢見父親朱元璋賜給他大圭,大圭是古代的皇帝所執的玉質手板,形狀像樹葉,既然是皇帝所執,象徵著一定的權力,朱棣也知道大圭所象徵的意義,自然是十分高興的。

並且朱棣夢中的朱元璋,還對朱棣說道,傳世之孫,永世其昌,朱元璋在說完這句話後,朱棣就醒了,醒後的朱棣,還一直在回想夢中的情景,就在這個時候,孫子朱瞻基降生了。

朱棣夢中的情景是跟孫子有關,巧合的是孫子朱瞻基降生了,朱棣馬上將夢中的情景聯繫到孫子朱瞻基身上,在宮中的侍從報告向朱棣完朱瞻基降生的消息後,朱棣連忙去探望降生沒多久的孫子朱瞻基,只見孫子朱瞻基一臉英氣,模樣也跟他十分像,朱棣見後十分高興也十分喜歡。

孫子朱瞻基的降生,對於朱棣最終下定決心發動靖難之役,起了重要的作用,朱瞻基的父親朱高熾從不受燕王朱棣喜愛的世子到後來能夠成為皇太子,跟兒子朱瞻基受爺爺朱棣的寵愛有一定的關係。

朱瞻基的父親朱高熾體型十分肥胖,加上有腳疾,導致行動十分不便,因此不能跟隨父親朱棣,四處徵戰,只能負責留守王府或是後來的紫禁城,朱瞻基雖然是朱高熾的血脈,但是各個方面都跟父親朱高熾有所不同,反倒是跟爺爺朱棣十分相像。

因為孫子朱瞻基能徵善戰,朱棣常常把孫子朱瞻基帶在身邊,即便是朱棣之後成為了皇帝,依然也在很多戰役中親徵,明成祖朱棣只要親徵,身邊一定會有孫子朱瞻基。

明成祖朱棣一生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在戰場的度過的,最後死在了徵戰的途中,在明成祖朱棣去世後,為了防止京城因為皇帝去世,而導致動亂,因此跟隨明成祖朱棣左右的大臣們,決定不對外洩露明成祖朱棣的死訊。

之後這些大臣們,悄悄的把明成祖朱棣的屍體收殮了,而且朱棣的膳食也是正常的上,所有的一切都跟往常一樣,大軍朝京城進發,這些大臣們暗中派人告訴太子朱高熾,皇上已經去世的消息。

也正是因為這些大臣們的做法,使得最終太子朱高熾順利的坐上皇位,史稱明仁宗,明仁宗朱高熾繼位後,先為父親明成祖朱棣,舉行了隆重的喪儀,在喪儀結束後,將兒子朱瞻基立為太子。

明仁宗朱高熾執政期間,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為之後的仁宣之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不過明仁宗這樣一位英明的皇帝,卻僅僅統治了一年就去世了,去世時候的年齡是四十七歲。

明仁宗朱高熾去世後,遺詔命太子朱瞻基繼承皇位,不過此時的太子朱瞻基卻不在京城,而是在南京,太子朱瞻基在接到父親明仁宗朱高熾去世的消息後,急忙趕回京城奔喪。

太子朱瞻基回京城奔喪的消息,被對皇位一直都有覬覦之心的二叔朱高煦知道後,朱高煦命人在太子朱瞻基回京奔喪的必經之路埋伏,在半路截殺太子朱瞻基,要是能將太子朱瞻基殺掉的話,朱高煦就可以達到他自立為帝的目的了。

最終朱高煦還是失敗了,太子朱瞻基成功回到京城,回到京城後的朱瞻基,加強京城中的防衛戒備,主要是為了防止有人伺機謀反,之後朱瞻基登基,史稱明宣宗。

明宣宗朱瞻基繼位後,將太子妃胡善祥,冊封為皇后,她也是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一位皇后,不過明宣宗朱瞻基卻並不喜歡胡皇后,因此很少去胡皇后的寢宮,不過胡皇后並沒有因自己不受寵愛,而嫉妒和陷害別人,相反胡皇后十分忠厚善良。

胡皇后一生只為明宣宗朱瞻基生了兩個女兒,並沒有為明宣宗朱瞻基生下皇子,明宣宗朱瞻基後來也是因為胡皇后沒有子嗣的理由,將胡皇后廢除,胡皇后只在皇后的位置上坐了兩年,就被明宣宗朱瞻基廢居在長安宮內,以道姑的身份,還將之前的胡皇后賜號為靜慈仙師。

雖然胡皇后被廢,但是她卻一直得到明宣宗朱瞻基母親張太后的眷顧,也正是因為張太后的眷顧,使得胡皇后一直活到明英宗朱祁鎮統治時期。

明宣宗朱瞻基在廢掉胡皇后沒過幾個月,就將他最為喜愛的孫貴妃晉封為皇后,之後百姓們得知胡皇后被廢後,都十分同情胡皇后,宣宗朱瞻基得知後,也後悔過,他還曾經親口說過,自己是因為年少時期,太過衝動。

明宣宗朱瞻基僅僅在十年就去世了,去世的時候才三十六歲,明宣宗朱瞻基去世後,嫡長子朱祁鎮繼位,史稱明英宗,明英宗繼位後,母親孫氏被尊為太后。

孫太后是個十分有政治頭腦的女人,只要對國家好的建議,孫太后都會採納,明英宗朱祁鎮後來在土木堡之變中,因為兵敗被瓦剌擄走,皇帝被擄走的消息,傳到京城後,引起了社會動蕩。

兵部侍郎于謙和其他主戰派,向孫太后提議立郕王朱祁鈺為帝,安定人心,孫太后採納了于謙等人的意見,朱祁鈺登基後,將于謙封為兵部尚書,同時命于謙禦敵,在于謙的努力之下,最終戰爭勝利,明英宗朱祁鎮被瓦剌送還回京城。

回到京城後的明英宗朱祁鎮,被景泰帝朱祁鈺安排在南宮居住,還成為了太上皇,朱祁鎮在南宮居住長達八年,後來因為景泰帝朱祁鈺病重,大臣石亨聯合其他人發動政變,復立朱祁鎮登基,最終朱祁鎮成功登基,而景泰帝朱祁鈺被降為郕王。

在明英宗朱祁鎮第二次登基的五年後,孫太后因病去世,終年六十三歲,孫太后去世後,被兒子明英宗朱祁鎮,追賜孝恭的諡號,因為整個諡號太長,只好做了簡化,孫皇后也因此被稱為孝恭孫皇后,與明宣宗朱瞻基合葬在景陵,並祔太廟。

明英宗朱祁鎮因為之前年少登基後,由於自己的年少無知,導致自己被俘,後來有幸能夠被瓦剌的首領優待,並在之後送還回京城,只是送還京城後的日子,並沒有朱祁鎮想像的那樣美好,現實讓他失去了皇位,在南宮過著跟以往不同的生活。

這些經歷,讓他在重新得到皇位後,一改以前的年少無知,決心勤政處事,於是明英宗朱祁鎮開始重用賢才,並且改善之前留下的弊政。例如釋放建文帝朱允炆的兩個兒子,還是取消嬪妃殉葬制度,同時還將沒有過錯,但是還是被父親明宣宗朱瞻基所廢掉的胡皇后,追封為皇后。

之後明英宗朱祁鎮追賜胡善祥恭讓章皇后的諡號,還為她修建陵寢,只是不祔廟罷了,明英宗朱祁鎮做的這幾件事情,是他統治時期做得為數不多的英明之舉,不過好景不長,因為他後期重要奸臣,導致社會矛盾激化,引發多次起義,國力也因為多次的起義開始衰落。

相關焦點

  • 明朝第一廢后胡善祥,太后為何同情她?
    朱瞻基廢后公元1402年,濟寧錦衣衛百戶胡榮家中有一個女娃降生,這個女娃便是胡善祥。公元1417年,朱棣降旨將胡善祥指給孫子朱瞻基做王妃。從朱棣擇儲來看,早就有意將皇位傳給朱瞻基。換言之,胡善祥是朱棣為朱瞻基親選的皇后。皇后不一定姿容妖媚,但必須溫柔賢惠,德行俱佳,很顯然朱棣給孫子選定的王妃就是這樣一個人。公元1426年,朱瞻基繼位。胡善祥順理成章成為了皇后。從朱瞻基給胡善祥定的封號「恭讓章皇后」來看,就能得知胡善祥多年來的品行。
  • 《大明風華》:胡善祥助朱高煦謀反,被廢後?電視劇不能當正史
    那么正史上的胡善祥家世怎樣? 據《胡善祥墓志銘》記載,胡善祥的曾祖父是胡守儀,曾擔任福州侯官縣丞一職,他的父親是胡榮,在朝中擔任錦衣衛百戶,胡善祥有兩個兄弟,六個姐妹,她排行老三,她的大姐胡善圍在朱元璋時期就被選入宮中,擔任尚宮(女官官職),胡榮託長女的福,在朝中也混了個官職,所以正史上的胡善祥跟景清沒有關係。
  • 明朝第一廢后胡善祥,她的被廢讓天下人同情,她為什麼被廢?
    那麼在正史中,明宣宗朱瞻基的皇后胡善祥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又是因何被廢?今天就來一起回顧一下這段步步驚心的宮鬥「大劇」。胡善祥與孫氏胡善祥,1400年出生於山東濟寧,其父胡榮是錦衣衛百戶。由於胡家家規嚴格,凡事都必須循規蹈矩,因此長相秀美的胡善祥出落的端莊大方、溫柔嫻淑。
  • 提前劇透,歷史上的胡善祥,朱瞻基的元配,最後結局是什麼?
    近來,大街小巷追劇追得如火如荼,《大明風華》作為一部根據正史改編的小說,在受到追捧的同時,也免不了受到挑剔的觀眾的吹毛求疵。不過今天要講的是劇中的主角之一胡善祥,劇中的她隱忍堅毅,不達目的誓不罷休,而且還是一個極度敏感的女人,甚至不相信自己的親姊妹。那麼歷史上的胡善祥是怎麼樣的呢?結局又如何?
  • 宣德皇帝為何廢后?歷史上首位沒有過失的皇后被廢的原因
    歷史上真正的胡善祥是個賢德仁厚的皇后,她的被廢讓天下人同情是有史實依據的。《明史·列傳—后妃》裡記載,「後(胡善祥)無過被廢,天下聞而憐之。」意思是胡皇后並沒有犯下什麼過錯,卻無端被廢,天下人聽說這件事都十分同情她。
  • 《大明風華》:真實的胡善祥無過而廢,孫貴妃竊宮人之子為己子!
    《 大明風華》:真實的胡善祥無過而廢,孫貴妃竊宮人之子為己子!《大明風華》熱播,主要人物的結局也浮出水面。劇中的明宣宗朱瞻基有一後一妃,而且頗為神奇的是這一後一妃同為靖難之役中失散的親姐妹。胡善祥本為宮婢,善於籌劃,心機深厚,一心向上爬,投奔漢王朱高煦成為了太子妃,朱瞻基繼位順理成章成為了皇后,還生育了一子朱祁鈺。孫若薇是朱瞻基一見鍾情的伴侶,後來成為太孫嬪、太子嬪,之後成為皇妃,生育一子朱祁鎮,也就是後來的明英宗,因為皇帝的寵愛,以及胡氏與漢王串聯的事態敗露,孫若薇成為了皇后。明英宗繼位,身體孱弱年齡幼小,一直由母親孫若薇攝政。
  • 明朝第一廢后胡善祥,朱瞻基為何一定要廢掉她,可以說她非常冤枉
    1426年,朱瞻基即位,當時他冊封了胡善祥為皇后。不過誰也沒想到,看似恩愛的皇帝和皇后,卻出現了很大的矛盾。1428年,胡善祥皇后的位子被廢,她也因此成為明朝第一個被廢的皇后。胡善祥被廢後退居長安宮,賜號靜慈法師,得到張太后眷顧。很多人想不通胡善祥到底做了什麼,朱瞻基要廢掉她。
  • 大明風華:胡善祥清白被玷汙?胡善祥徹底黑化,演技炸裂
    大明風華:胡善祥清白被玷汙?胡善祥徹底黑化,演技炸裂《大明風華》這部劇可以說是非常受歡迎了,然而最近劇中的一段劇情卻引起了大家的爭議,胡善祥在劇中清白被玷汙到底是不是真的?起初大家都以為她只是被漢王暴打了一頓,可後來看到劇情卻似乎並非如此!
  • 《大明風華》中的孫若微和胡善祥,在歷史上真的是親姐妹嗎?
    孫皇后之名缺載,但家世清白,絕不是建文遺臣的後代,更不可能是胡善祥的姐姐。她的父親名叫孫忠,是永城縣主簿。孫氏以賢名入宮,為朱瞻基妃。宣宗即位,被封為貴妃。《明史》載孫貴妃無子,以宮女子為己子,即後來的明英宗朱祁鎮,她也母以子貴被封為皇后。不過事實究竟是否這樣,依舊謎團重重,尚無定論。英宗即位後,孫氏被尊為太后,她這波瀾壯闊的一生才開始了最精彩的部分。
  • 大明風華:胡善祥為何把孩子看得比命還重?流產了也要借種再懷
    《大明風華》最大的敗筆大概就是胡善祥吧,這個人物擾起了後宮的一切事端,其實她的身份就是一名靖難遺孤,4歲的時候父母雙亡,和唯一的姐姐走散後,被太子爺朱高熾帶到宮裡,交由胡尚儀撫養。胡善祥的命運是忐忑的,為了能在複雜的宮裡生存下去,小小年齡的她就學會了察言觀色,姑姑雖然愛她,但時不時就會給她一鞭子一巴掌,平時也沒少挨打,所以她就有一個野心,不希望走姑姑的老路,一輩子當別人的奴才,她要上位,她要當皇后。胡善祥是一個很極端的人,為達目的不折手段,她喜歡以小謀大。
  • 錢皇后:我又瞎又瘸還無子,為何對我這麼好?明英宗:因為愛情
    前朝廢后胡皇后,名叫胡善祥,可不是太平天國時期的女狀元傅善祥哦。胡善祥沒有任何罪過,也不瞎不瘸,卻被廢為庶人,其最大的問題就是生不下兒子。現在都知道決定生男生女的不是女生而是男士,可大明時期不知道啊。他們知道生不下兒子全是女人的錯! 第二、蔣冕為什麼什麼不向皇帝進言?蔣冕的好心為什麼被當做驢肝肺?其實答案非常簡單,就是因為愛情。
  • 《大明風華》胡善祥將下線,所有醜事被曝光,結局有三種可能
    趙王朱高燧對朱瞻基說了胡善祥與漢王相互勾結的事,但不知有沒有說兩人的關係密切。朱瞻基也因此勃然大怒,質問胡善祥外,還要開始對漢王朱高煦動手。這一些種種都已經足夠胡善祥被廢後了,但孫若微出來為胡善祥說情,不知這次胡善祥能不能化險為夷呢?只是度過這次,馬上也回來下一次。按照劇情的發展,漢王朱高煦最後一次謀反失敗了,而胡善祥與他的醜事徹底曝光,朱瞻基知道後立馬廢后處理。只是被廢的胡善祥她會淪落個怎樣的結局呢?以下三種都有可能。
  • 歷史上的胡善祥為什麼被廢?與漢王朱高煦沒半毛錢關係
    一直在追劇的人應該已經看到宣德皇帝朱瞻基廢黜了胡善祥的皇后之位,理由是胡善祥早年與漢王朱高煦有染。大家應該知道,胡善祥是真實的歷史人物,而且也確實是朱瞻基的第一任皇后。那麼問題來了,歷史上的胡善祥為什麼被廢?她是不是真的與漢王朱高煦有什麼不可描述的「潛規則」呢?其實答案是否定的。歷史上的胡善祥是山東濟寧人,前錦衣衛百戶胡榮的三女兒。
  • 明英宗殺死于謙,難說英明,但他做了三件事,贏得了後人的讚譽
    土木堡事件後,明英宗一度被俘,雖被釋放,但被其兄景泰帝朱祁鈺軟禁在南宮。對於囚禁的滋味,明英宗是深有體會的。因此,明英宗復闢後,想要釋放建樹人,大學士李賢對此非常支持。結果,他被關了55年,朱文貴重獲自由,"聽了鳳陽的話,結婚和外出都方便了"。
  • 謙恭恬和、無寵退位——明宣宗髮妻胡善祥
    楊士奇也說:「即使是皇上所舉出皇后的過失屬實,也不能成為廢黜的理由,到不了廢后的地步,你何必輕易的附和皇上,同意廢后。」楊榮搖頭嘆息,諸輔臣心情沉重,不知皇帝下一步如何。宣宗沒有得到輔臣的全力支持,極不甘心。本來,皇帝因寵愛豔麗妃子,而廢黜皇后的事情,歷來不受待見,被視為皇帝無道、大失君德。
  • 《大明風華》中被黑化的胡善祥:皇后不過一場夢,生前身後俱寒冷
    誰也不知道朱棣是怎麼想的,為何要拆散這一對人人看好的金童玉女呢?有人猜測說,因為孫氏與太子妃是同鄉,朱棣不願意兒媳和孫媳因此結黨,形成後宮專權,對他的江山不利,所以才不惜棒打鴛鴦。當然,也有人說,是因為胡善祥嫻靜大方,在朱棣看來,她比孫氏更適合母儀天下。
  • 電視劇《大明風華》背後故事,這才是真正的胡善祥!
    ,劇中的胡善祥是一個靖難遺孤,和女主孫若微是親姐妹,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了皇后,再然後通過編劇的筆成為了劇中的反派,不得不說這個編劇很懂得抓住現在觀眾的情緒,詳細說明了女二號胡善祥是怎樣從一個純情小白慢慢黑化成一個心狠手難的反派,這中間也給了她一個合情合理的契機,比如說給胡善祥的目標就是復仇,從選秀初漏心機到後來被漢王施暴後聯手一起謀反,同時嫉妒和怒火累加起來之後就徹底黑化了,最後男主明宣宗朱瞻基識破了胡皇后和自己叔叔漢王勾結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