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一廢后胡善祥,她的被廢讓天下人同情,她為什麼被廢?

2020-12-06 已開雙封9003

在影視劇《大明風華》中,將胡善祥塑造成為攀附權貴不擇手段、工於心計的形象,而孫若微則被打造成忍辱負重、救國救民的英雄形象。雖然影視作品需要對人物藝術化,但是這兩位在歷史上確確實實存在過的人物,她們的人設卻被無情的翻轉。那麼在正史中,明宣宗朱瞻基的皇后胡善祥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又是因何被廢?今天就來一起回顧一下這段步步驚心的宮鬥「大劇」。

胡善祥與孫氏

胡善祥,1400年出生於山東濟寧,其父胡榮是錦衣衛百戶。由於胡家家規嚴格,凡事都必須循規蹈矩,因此長相秀美的胡善祥出落的端莊大方、溫柔嫻淑。

而比胡善祥小兩歲的孫氏出生在山東鄒平,其祖輩均是農民。父親孫忠花錢買了一個小官,後來當到了永城縣的主薄。孫氏天生麗質又聰明伶俐,小小年紀便名動全城,孫家的好運也從這裡開始。

一次,朱瞻基的外祖母彭城伯夫人回娘家永城時,聽說了關於孫氏的事情,便叫人帶孫氏到自己面前,彭城伯夫人一眼就喜歡上了這個小姑娘。而她此時正準備給朱瞻基物色合適的嬪妃,在與孫母商議之後,十歲的孫氏便被帶進皇宮,交由朱瞻基的母親張氏撫養。

入宮之後的孫氏深得明成祖朱棣和張氏一家的寵愛,在宮中過起了無憂無慮的生活。而朱瞻基自然對這位漂亮的「妹妹」百般寵愛,兩人情愫漸生,感情相當好。

本以為孫氏成為朱瞻基的太孫妃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但事實卻突然發生了變故。

1417年,明成祖朱棣決定給皇太孫朱瞻基選妃。長年生活在皇宮、與朱瞻基青梅竹馬的孫氏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幾乎可以講是穩超勝券。

但是當來自濟寧的胡善祥出現在朱棣面前時,朱棣改變了主意。胡善祥也由此成了皇太孫朱瞻基的嫡妃,而他一直想娶的「妹妹」孫氏卻只能成為「皇太孫嬪」。看著到嘴邊的「肉」被人奪去,孫氏的心理落差可想而知。一場驚心動魄的「宮鬥」大戲也漸漸拉開了帷幕。

盜子成名、孫氏夢想成真

儘管胡善祥被選為皇太孫妃,甚至成為《明史》中極其少見的有名有姓的后妃。但是,在朱瞻基的心中卻一直裝著另外一個人,那就是孫氏,這也註定了胡善祥悲情一生的命運。

1425年,皇太子朱瞻基登基,成為明朝第五位皇帝即明宣宗。按照明朝的定製,在冊封皇后的時候,皇后胡善祥被授予了金印金冊。而被冊封為貴妃的孫氏,被授予的只有金冊而無金印。

仗著有朱瞻基的寵愛,工於心計的孫氏開始了奪後計劃。在孫氏環環相扣的計劃面前,胡善祥的皇后之位已經岌岌可危。

首先,孫氏利用宣宗的寵愛,成功求得金印。在宣宗即位不到一年後,孫貴妃便慫恿宣宗出面,向張太后請求,賜給孫貴妃金印。雖然張太后覺得這樣違反祖制,但是一面是兒子的苦苦請求,一面又是自己看著長大的孫貴妃,最終還是勉強答應了宣宗的請求。

就這樣,孫貴妃與胡皇后一樣,都擁有了金印金冊,而且宣宗還下詔封孫貴妃為皇貴妃。兩人的稱呼中都有一個「皇」,孫氏離皇后的寶座又近了一步,她也成為明朝第一位得到金印金冊的皇貴妃,取得了幾乎與皇后同等的地位。

隨後,孫貴妃又成功「盜子」,母以子貴。雖然胡皇后和孫貴妃嫁給宣宗八年多,但是除了不受寵愛的胡皇后給宣宗生了順德、永清兩位公主外,宣宗並無其他子嗣,這對於皇家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隱患。

而頗有心計的孫貴妃恰恰選擇了這個最為致命的因素直擊胡皇后要害。《明史·后妃》說孫貴妃「亦無子,陰取宮人子為己子,即英宗也。由是眷寵益重」。原本一無所出的孫貴妃,一面派人在宮中四處打聽,看哪位宮人被宣宗臨幸後懷有身孕,就將她們藏於密室之中,與外界隔絕,並派專人照料起居。一面買通御醫,謊稱自己懷有身孕,並偽裝出諸多懷孕跡象。

其實仔細想想,在皇宮之中,想要假裝懷孕數月時間,如果沒有宣宗的默許,這個謊言是很容易就被揭穿的。對於宣宗而言,現在需要的是皇子,至於是孫貴妃生的還是被臨幸過的宮女生的,只要是他自己的血脈,其他的問題已經不重要了。

而孫貴妃一旦得了這個皇子,無論是孫貴妃還是宣宗,都是皆大歡喜。因為這樣宣宗就可以有理由名正言順的將孫貴妃扶持上位了。

在孫貴妃假裝懷孕八個多月之後,一位被宣宗臨幸過的宮女終於誕下了一位皇子。孫貴妃立即叫人將皇子抱到自己宮中,又假裝出自己生子的樣子,成功將這個小男嬰變成了自己的「親生兒子」,而這位皇子就是後來的大明英宗朱祁鎮。

在古代的帝王之家,如果皇后沒有子嗣,嬪妃所生的皇子是要作為皇后的嗣子,交由中宮撫養。但是這次孫貴妃所生的皇子,宣宗並沒有這樣做,而是讓其繼續留在孫貴妃處繼續撫養,這已經是向外界釋放了一個明顯的信號。

緊接著,孫貴妃就開始操作皇子的地位問題。這次還是由宣宗出面,不過找的不是張太后,而是胡皇后。宣宗親自來到胡皇后的坤寧宮,暗示胡皇后要主動上表請立皇長子為太子。柔弱且百般無奈的胡皇后只得主動上表,請宣宗「早定國本」,儘快冊立皇太子。

宣德三年二月初六,僅有兩個月零二十五天的朱祁鎮被宣宗冊立為皇太子,同時他也成了明朝歷史上年齡最小的皇太子。由於太子年齡實在太小,就連太子冊寶都是由他人代領。

《明史》記載:宣德「三年春,帝令後上表辭位,乃退居長安宮,賜號靜慈仙師,而冊貴妃為後。諸大臣張輔、蹇義、夏原吉、楊士奇、楊榮等不能爭。」

至此,胡皇后被廢已經進入了倒計時。此時無論是宣宗還是孫貴妃都已經急不可待,宣宗直接就向胡皇后提出讓其主動請辭後位。

胡皇后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禮讓謙恭、一讓再讓,最終卻把自己逼到了這種境地。但是她又能有什麼辦法呢?只得服從於宣宗,公開上表,請求遜位。

史書記載:「後無過被廢,天下聞而憐之。」雖然朝中重臣極力勸阻宣宗不可廢后,但是此時放棄,豈不是功虧一簣。宣宗此時廢后的決心是異常堅定,而且他還要做的更加徹底。

宣德三年三月,在立皇太子後不到一個月,胡皇后被廢,從坤寧搬出,住進了長安宮。而宣宗又給她賜號靜慈仙師,讓其奉旨做了道姑。

而另外一邊,宣宗又不斷給孫貴妃上位進行鋪路,在《明史紀事本末》記載了宣宗的一句話:「貴妃孫氏,皇祖太宗選嬪於朕。十有餘年,德義之茂,冠於後宮。」孫貴妃也順勢登上了夢寐以求的皇后寶座。

宣宗和孫貴妃的做法,朱瞻基的母親張太后也都看在眼裡。但是她知道朱瞻基和孫氏自幼感情就非常好,也沒有辦法強加阻攔。但是張太后就是覺得對不住賢惠的胡皇后,因此經常召胡善祥居於清寧宮之中,與其作伴。

在內廷朝宴上,張太后也是命胡皇后位居孫後之上,雖然孫皇后心裡很不是滋味,但是在張太后面前,她還是不敢太過於放肆。

明英宗正統七年,張太后去世後,胡善祥十分悲傷,終因傷心過度,臥床不起,不到一年的時間,便離開了人世,她的身後事僅以嬪妃之禮安葬於金山。

1462年,孫後崩逝之後,明英宗朱祁鎮的皇后錢氏將英宗的身世告訴英宗,還告訴他胡皇后賢惠而無罪,卻被廢為仙姑,請求英宗恢復胡皇后的名譽。於是,明英宗恢復了胡皇后的地位和封號,追諡她為「恭讓誠順康穆靜慈章皇后」,並重修陵寢。

相關焦點

  • 明朝第一廢后胡善祥,太后為何同情她?
    胡善祥被廢時間節點公元1438年。朱瞻基降旨胡善祥以出家人的身份幽居於宮中的同時,將孫貴妃立為皇后。胡善祥誕下子嗣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作為被廢理由十分牽強。能夠解釋朱瞻基做法的理由只有一個——寵愛嬌媚的女子,厭惡結髮多年的溫柔妻子。
  • 明朝第一廢后胡善祥,朱瞻基為何一定要廢掉她,可以說她非常冤枉
    1426年,朱瞻基即位,當時他冊封了胡善祥為皇后。不過誰也沒想到,看似恩愛的皇帝和皇后,卻出現了很大的矛盾。1428年,胡善祥皇后的位子被廢,她也因此成為明朝第一個被廢的皇后。胡善祥被廢後退居長安宮,賜號靜慈法師,得到張太后眷顧。很多人想不通胡善祥到底做了什麼,朱瞻基要廢掉她。
  • 宣德皇帝為何廢后?歷史上首位沒有過失的皇后被廢的原因
    歷史上真正的胡善祥是個賢德仁厚的皇后,她的被廢讓天下人同情是有史實依據的。《明史·列傳—后妃》裡記載,「後(胡善祥)無過被廢,天下聞而憐之。」意思是胡皇后並沒有犯下什麼過錯,卻無端被廢,天下人聽說這件事都十分同情她。
  • 歷史上的胡善祥為什麼被廢?與漢王朱高煦沒半毛錢關係
    近日,古裝電視劇《大明風華》熱播讓許多觀眾對明朝歷史人物產生了濃厚興趣。一直在追劇的人應該已經看到宣德皇帝朱瞻基廢黜了胡善祥的皇后之位,理由是胡善祥早年與漢王朱高煦有染。大家應該知道,胡善祥是真實的歷史人物,而且也確實是朱瞻基的第一任皇后。那麼問題來了,歷史上的胡善祥為什麼被廢?
  • 《大明風華》三大女主結局 胡善祥被廢而她成最大贏家
    《大明風華》三大女主結局 胡善祥被廢而她成最大贏家時間:2020-01-09 23:48   來源:唯美村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李子柒年入1.6億怎麼回事?   《大明風華》根據蓮靜竹衣的小說《六朝紀事》改編而來,主要講述了明朝孝恭皇后孫若微傳奇的一生。不過,除了孫若微,劇中還有兩位女性角色也佔據著很重要的戲份,那就是胡善祥和張妍,那麼,這三位女主最終的結局會如何呢?   湯唯飾演的孫若微原本是御史大夫景清的長女,後來景家被明成祖朱棣滿門抄斬,孫愚將其救下。
  • 《大明風華》:胡善祥助朱高煦謀反,被廢後?電視劇不能當正史
    《大明風華》主要講述明朝初年孫若微歷經五帝六朝的傳奇故事,劇中兩位女主人公孫若微與胡善祥本是親姐妹,她們是靖難遺孤,後都嫁給了太孫朱瞻基。胡善祥確實是歷史上存在的人物,她也是朱瞻基的第一任皇后,影視劇裡詮釋的胡皇后是反面人物,而正史上卻恰恰相反,筆者今天帶大家認識歷史上真正的胡善祥。
  • 《大明風華》胡善祥將下線,所有醜事被曝光,結局有三種可能
    這一些種種都已經足夠胡善祥被廢後了,但孫若微出來為胡善祥說情,不知這次胡善祥能不能化險為夷呢?只是度過這次,馬上也回來下一次。按照劇情的發展,漢王朱高煦最後一次謀反失敗了,而胡善祥與他的醜事徹底曝光,朱瞻基知道後立馬廢后處理。只是被廢的胡善祥她會淪落個怎樣的結局呢?以下三種都有可能。
  • 當留不住男人的心時,什麼樣的鬼話都有理,胡善祥被廢便是如此
    那麼,胡善祥又是因何被廢呢,此後接替皇后一職的又是何許人也,廢后胡善祥此後境況是怎麼一回事呢。1428年初,明宣宗朱瞻基以「自惟多疾,不能承多疾,重以無子」為由,命令胡善祥自個上表請辭皇后一職,此後被廢的胡善祥便到了長安宮,成了一名道姑。
  • 廢長立幼的成功案例不在少數,為什麼萬曆皇帝就是做不成呢?
    可是在歷史上還是有不少廢長立幼的成功案例,這些案例中的君主雖然廢長立幼,但是國家都平穩過度,也沒有引發大的動亂,有些主動讓賢的長子還被傳為美談,可為什麼落到明朝萬曆皇帝的身上,廢長立幼就是不成呢?漢朝的兩次廢長立幼對萬曆帝的參考萬曆朝的國本之爭是由三個偶然因素造成的必然結果:
  • 大明風華:胡善祥被廢後,兒子朱祁鈺怎麼辦?朱瞻基只說了一句話
    電視劇《大明風華》正在熱播,很多觀眾也許很早之前就有了一個猜想,假如朱瞻基知道了漢王和胡善祥的苟且之事,那胡善祥生出的孩子會有什麼結局呢?隨著劇情的發展,果然給了我們想要的答案!
  • 她姿色美麗,身為皇后卻無過被廢,皇帝晚年後悔不已:當時不懂事
    隨著電視劇《大明風華》的熱映,大家關注到了張家佳精彩演繹的胡皇后,在劇中胡皇后和孫皇后是一對親姐妹,而她本人因為黑化之後犯下種種過錯,終被廢。不可否認這樣的背景設定讓故事更有張力,戲劇衝突更加激烈,從而吸引大量觀眾,可歷史不是劇本,歷史上的胡皇后真的是這樣的嗎?
  • 她是大清的皇后,懷著龍嗣被廢,改嫁後收穫一生幸福
    歷史上也有不少皇后被廢的例子,不過說起這個想必小夥伴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去年熱播的那部電視劇裡的烏拉那拉氏吧,她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只是好日子沒有過多久,她也只在皇后的位置上坐了兩年就遭到了廢后,據傳是因為皇后非常地善妒,她不能見到皇帝與別的女人卿卿我我,她這樣的性格怎麼適合當皇后呢?皇后可是要母儀天下的,再說了,皇帝的後宮註定是要有不少的美女源源不斷地湧入的,她又怎能妒忌得過來?
  • 大明風華:劇中女人的結局,野心最大的她自食惡果
    ,不過沒多久丈夫去世後,朱瞻基登上了皇位,張妍也成為太后,同時她也是整個大明王朝的第一位太后,輔佐了幾代的君王,最後的結局當然是非常的幸福的。 接下來要說的就是胡善祥了,胡善祥可以說是劇中野心最大的女人了,從小就因為靖難之役失去父母,並且跟自己的姐姐也是分開了非常久
  • 謙恭恬和、無寵退位——明宣宗髮妻胡善祥
    於是,成祖下詔,以胡善祥為皇太孫妃、再冊孫氏為皇太孫嬪。孫氏幾乎到手的太孫妃位置居然飛了,不光她自己鬱悶,一手促成她入宮的彭城伯夫人也感覺顏面無光,此後經常在女兒太子妃張氏面前絮叨。好在太子妃賢德大氣,不許母親多提此事,終永樂一朝,胡善祥的太孫妃位置穩固。
  • 《大明風華》中被黑化的胡善祥:皇后不過一場夢,生前身後俱寒冷
    4年前(1424年),朱瞻基被立為皇太子,她成為「皇太子妃」。4年前,朱瞻基即位,她被封為皇后。胡善祥雖然年輕,但她得到了朱瞻基祖父和父親兩代皇帝的認可,是一步一個腳印走上皇后位置的。她的皇后名正言順,她的言行無可挑剔,完全當得起「母儀天下」。所以,天下人都知道,「多病無子」不過是一個硬找出來的藉口。
  • 明英宗為何追復他爹的廢后胡善祥?
    明英宗朱祁鎮,是明朝中期少數繼位順利的皇帝,明英宗朱祁鎮之所以能夠順利的繼位,還是跟他的父親明宣宗朱瞻基有關。說起明宣宗朱瞻基,就不得不說,他較為傳奇的出生了,他的出生恰巧跟朱棣的一個夢有所關聯。明宣宗朱瞻基繼位後,將太子妃胡善祥,冊封為皇后,她也是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一位皇后,不過明宣宗朱瞻基卻並不喜歡胡皇后,因此很少去胡皇后的寢宮,不過胡皇后並沒有因自己不受寵愛,而嫉妒和陷害別人,相反胡皇后十分忠厚善良。
  • 她生前被批命格大富大貴,最後卻出家,死後才得到該有的殊榮
    明朝有一位皇后,就是因為一直沒有成功生下兒子,最後被廢,還出家做了尼姑。這位沒有犯下任何過錯,就被廢後的人就是胡善祥,她是朱瞻基的皇后。胡善祥出生在一個還算不錯的家庭,她的父親是錦衣衛的頭目,專門為皇帝辦事,有著一定的權力。當時,達官貴人對這些錦衣衛並沒有好感,認為他們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加害自己。
  • 《大明風華》胡善祥堪比雞精,腳踩兩船,最終玩死自己
    了解歷史的網友肯定都清楚,朱瞻基的首任皇后就是胡善祥(這個名字其實都不一定符合歷史),只能說是胡氏。後來因為莫須有的原因,她被無故廢后,由之前的孫貴妃接替了位置。這一點在《大明風華》中成為了一個能夠「自有發揮」的點,劇中的很多情節都是圍繞胡皇后上位到最後被廢展開。
  • 《大明風華》中的孫若微和胡善祥,在歷史上真的是親姐妹嗎?
    孫皇后之名缺載,但家世清白,絕不是建文遺臣的後代,更不可能是胡善祥的姐姐。她的父親名叫孫忠,是永城縣主簿。孫氏以賢名入宮,為朱瞻基妃。宣宗即位,被封為貴妃。《明史》載孫貴妃無子,以宮女子為己子,即後來的明英宗朱祁鎮,她也母以子貴被封為皇后。不過事實究竟是否這樣,依舊謎團重重,尚無定論。英宗即位後,孫氏被尊為太后,她這波瀾壯闊的一生才開始了最精彩的部分。
  • 大明風華:歷史上的胡善祥,其實並不是心機婊
    失去了清白,她得到了漢王的推薦。歷經曲折,她終於如願以償,成為皇太孫朱瞻基的太孫妃。再後來,她成為後宮之主,母儀天下。然而,朱瞻基從未喜歡過她。他只愛孫若微,後來又廢掉胡皇后,胡皇后因此很快鬱鬱而終。 據說,在後來的劇情中,胡善祥一直和漢王暗中有來往。她被漢王要挾,因此做了一些不利於朱瞻基的壞事。胡尚儀無意間發現她的秘密,結果卻被她狠心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