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後,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馬麝重返阿幹林場

2021-01-07 蘭州新聞網

時隔四十年,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馬麝重返阿幹林場。

9月21日,記者在七裡河區阿幹林場所保存的影像看到,9月14日下午18時58分,在繁茂的草叢中,一頭身體健碩的雌性馬麝步入相片拍攝範圍:只見它好奇地朝紅外相機方向望了望,然後一直警惕地觀察著身後,持續近1分鐘後,便從鏡頭中跳躍而出。

阿幹林場總面積為9.3萬畝,位於七裡河區後山二陰地區,離市區16公裡。近年來,通過天然林保護工程、野生動植物保護等林業工程,該林場覆蓋率大幅提升,生態環境進一步轉好,以前的乾溝出現了細水長流的景象,幾乎絕跡的動物也陸續出現。

阿幹林場中級林業工程師陳金賢說,2018年,他們聯合市林業局及蘭州大學開展野生動物監測和保護工作,並在植被較好、人為幹預較少的地方布設了8臺紅外相機。兩年中,他們先後在林區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馬麝,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雀鷹、大,國家三級保護動物豹貓、狗獾以及灰頭鶇、隼等多種野生動物的影像、圖片資料。其中,2019年10月份他們拍攝到一頭雄性馬麝,但時間很短,今年9月14日,又清晰拍攝到了一頭雌性馬麝。

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高級實驗師張立勳說,阿幹林場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後,基本不見馬麝的蹤跡,從現在所拍攝到的影像分析,該種群開始恢復,且有增加並向外拓展的趨勢。很顯然,這完全得益於我市的林業整治和生態保護。

張立勳說,野生馬麝基本上以家庭為單位,如果沒有生存壓力,數量還會增加,希望它能恢復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的水平。從我市的情況來看,馬麝幾乎沒有天敵,對它威脅最大的還是人。

七裡河區阿幹林場副場長王錫川說,為了給馬麝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他們將進一步加大監測覆蓋區域,加大巡山力度,落實巡護路線,分區劃片進行管護,在全場範圍內排查、清理林區內粘網、套索、獵夾等各類獵捕工具,堅決杜絕違法捕獵野生動物的行為。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呂晟君

來源:蘭州日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期編輯:孫志娟

相關焦點

  • 絕跡40年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馬麝重返蘭州林場:膽小、呆萌
    隨著人類活動範圍的擴大,一些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受到了影響甚至威脅,數量極速減少,即便沒有滅絕也很難看到了。在蘭州的林場,絕跡了40年的馬麝日前被重新觀察到。據報導,在蘭州的阿幹林場內,9月14日下午18時58分,紅外相機拍攝到了馬麝重新出現的情況,一頭身體健碩的雌性馬麝進入鏡頭範圍內,很小心地在探路,樣子比較呆萌。
  • 阿幹林場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馬麝
    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9月21日從蘭州市林業局獲悉,近日,蘭州七裡河區阿幹林場工作人員在整理野外視頻資料的時候,發現了一隻雌性馬麝的身影。這是繼上世紀80年代以來,該區域再次出現這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018年在此區域布設紅外相機之後,已經兩次拍到了馬麝。」
  • 馬麝絕跡40年重返蘭州林場,小心探路樣子呆萌
    9月14日,蘭州阿幹林場內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馬麝。視頻中,馬麝正小心探路,仔細聆聽周邊動靜。工作人員稱,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後,因人類活動頻繁,馬麝漸漸絕跡。這些年隨著生態條件改善,馬麝再次現身。網友評論:延伸閱讀:馬麝,是麝科、麝屬的動物。
  • 吉林天橋嶺林區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原麝實體影像
    11月18日,中國吉林網從吉林天橋嶺林區獲得消息:天橋嶺林區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原麝實體影像。11月15日,天橋嶺林業局新華林場副場長唐乃雲和工作人員李洪剛在天橋嶺林業局新華林場採集紅外相機信息時,發現架設在新華北溝的一臺紅外相機拍攝到一段原麝的視頻,視頻時長5秒,拍攝時間為7月10日9點48分,據悉,這是在天橋嶺林區首次拍攝到活體原麝,模樣呆萌,經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天橋嶺局工作人員鑑定這是一隻成年雄性原麝,這也是天橋嶺林區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原麝。
  • 韓城市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原麝
    近日,記者從韓城市林業局獲悉:日前,黃龍山褐馬雞保護研究中心工作人員在對架設於保護區內的紅外相機拍攝的照片、視頻進行半年的常規收集、整理時,發現了罕見的野生動物活動蹤跡。經西北大學生命科學院楊興中教授鑑定,視頻中的野生動物為原麝,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已被列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易危種。視頻資料顯示,原麝活動蹤跡在保護區被拍攝到的最早時間為去年12月,最晚的一次在今年3月。從其中一段視頻中可清晰看到,原麝在山頭林地中作短暫停留,並機警地環顧四周,在確定無危險後矯健地跑入林中,膽怯而靈敏的特性展現無餘。
  • 吉林一林場首次拍攝到罕見原麝實體影像
    新華社長春11月18日電(邵美琦、延長才)一段罕見的原麝活動視頻,被架設在吉林省天橋嶺林業局新華林場的一部紅外相機拍攝到。經鑑定,視頻中的原麝為成年雄性。這是該林區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原麝。記者18日從該林業局了解到,在這段時長5秒的視頻中可以看到,原麝在林中短暫停留,警惕地四下觀察,確定方向後矯健地跑開,模樣十分呆萌。新華林場副場長唐乃雲介紹,原麝種群數量極為稀少,其視覺、嗅覺敏銳,警惕性強,在野外很難被發現。成年原麝身長85釐米左右,體重8至12千克,全身顯暗褐色,頭上沒有角,耳大而直立,短短的尾巴藏在毛下。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萬州首次發現!(附視頻)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萬州首次發現!,這是重慶渝東北地區首次發現林麝的活動蹤跡。經林業部門證實,在今年5月1號相機拍攝到的動物就是林麝,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在重慶範圍內數量已不足百隻。據了解,相機是去年放到野外,於今年6月才取回。林麝體長不足1米,性情機警,高冷孤僻,多在清晨和傍晚單獨活動,活動隱秘性極強,主要棲於針闊混交林,少量分布在大巴山和金佛山地區。
  • ...褐馬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紅外相機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原麝
    近日,韓城市黃龍山褐馬雞保護研究中心工作人員在對設在保護區內的紅外相機拍攝的照片、視頻進行半年的常規收集、整理時,驚喜的發現紅外相機首次拍攝到了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易危種的原麝。
  • 獐子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為了得到麝香以身試法不合算
    我們常說的獐子,其實就是麝,又稱原麝、香獐、、山驢、林獐屬於哺乳動物,都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我國麝類有林麝、馬麝、原麝、黑麝和喜馬拉雅麝等5種。在中國東北、華北、四川、湖南、湖北、青海、陝西、貴州、雲南、西藏的波密、察隅、錯那、措美、林芝、米林、工布江達等地均有分布。
  • 時隔40年 馬麝再現石佛溝
    近日,七裡河區阿幹林場工作人員整理野外視頻資料時,發現了一隻雌性馬麝的身影。這是繼上世紀80年代以來,該區域再次出現這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2018年在此區域布設紅外相機之後,已經兩次拍到了馬麝。」
  • 湖南八大公山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林麝
    新華社長沙5月29日電(記者阮周圍)近日,在湖南八大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紅外相機監測專項小組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林麝,目前共發現3隻。「在三個不同的樣區、三個不同的時間段發現的3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林麝,相距水平距離43公裡。說明保護區內林麝分布面較廣,種群數量較豐富。」八大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站長向建軍說。他介紹,林麝膽小怯懦,性情孤獨,平時白天休息,早晨和黃昏才出來活動,過著獨居生活。
  • 大石頭森警救助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金雕
    大石頭森警救助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金雕  |  2020-12-15 22:39  中國警察網訊 近日,吉林省大石頭森林公安局荒溝派出所民警成功救助一隻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  12月6日,荒溝派出所接到轄區居民董某報警,稱在小荒溝林場勝利溝的道路上發現一隻形似老鷹的大鳥,趴在地上一動不動,看起來像是受傷了。接警後,民警立即到達現場,發現這隻大鳥身高約60釐米,翅展長達2米多,頭頸羽毛為金色,身上是棕色羽毛,翅膀受了傷。民警在確認大鳥沒有攻擊人的跡象後,將其抱回派出所進行餵養和救治。
  • 大石頭森林公安局救助一隻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金雕
    近日,吉林省大石頭森林公安局荒溝派出所民警成功救助並放飛一隻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金雕。12月6日,轄區居民董某報警稱:在小荒溝林場勝利溝的道路上發現一隻體形神似老鷹的大鳥,趴在地上一動不動,看起來像是受傷了。
  • 穿山甲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6月5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網站發布公告,將穿山甲屬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這標誌著,當前在我國自然分布的中華穿山甲,以及我國曾有分布的馬來穿山甲和印度穿山甲將受到更嚴格保護。
  • 自家寵物 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愛與害
    因其在網上購買了的兩隻「寵物龜」分屬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正配合公安機關開展調查。四爪陸龜(左一)     豹紋龜(右一)2020年2月底,高新警方接到線索,反映轄區虎溪街道居民何某通過網絡購買兩隻陸龜在家中飼養,且該兩隻陸龜分別屬於國家一級、二級保護動物。
  • 動物志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之鳥類
    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主食魚類,也捕食水禽、齧齒動物和腐屍。在崖壁或大樹上以枯枝編巢,每窩產卵2枚,白色。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安徽黃山發現兩個哺乳類新物種,麝鼩屬物種有什麼特點?
    黃山風景區位於安徽省南部,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遺產區域、世界地質公園以及我國十大名勝古蹟之一,屬於國家5A級旅遊景區,這裡不但風景優美,而且生物資源十分豐富。以黃山風景區為核心,外加與景區相鄰的12個行政村、1個國有林場,被統一划進黃山生物圈保護區,總面積達425平方公裡。
  • 交易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這些人被抓了!
    PART 01寵物店裡存在「秘密交易」(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鷹嘴龜)今年4月初,福州市公安局蓋山派出所接到群眾舉報,稱有人通過社交軟體售賣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民警將群眾提供的圖片信息交由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專業人員比對,確認該圖片中的動物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鷹嘴龜。於是,蓋山派出所迅速組織民警進行調查。通過暗訪,民警鎖定該信息發布地是倉山區盤嶼路某寵物店。為查明情況,4月15日,民警來到張某的寵物店內檢查,但除了寵物狗外,並未發現該店有售賣其它動物。難道是線索有誤?於是辦案民警依法傳喚張某。
  • 黑豹救助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鴇
    父子倆跨京冀聯手,救助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大鴇其在北京工作的兒子意識到這可能是一隻保護動物,經過網上搜索,找到了北京的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並與其聯繫。7日,站長李理驅車往返300多公裡,前往固安將大鳥接回,送往北京野生動物救護中心。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麋鹿回歸35周年紀念郵折發布
    新華網北京9月23日電(記者倪元錦)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麋鹿回歸35周年紀念郵折日前發布。麋鹿於1865年被科學發現,1900年在中國本土滅絕,1985年漂泊海外的麋鹿回歸中國,重返北京南海子故裡。大興區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李德剛在日前召開的第三屆北京(國際)麋鹿文化大會上介紹,郵折採用三折頁的形式,封面選用麋鹿在自然溼地環境中的特寫作為主圖,下半部分綠色七巧板設計寓意各方力量通力合作共同致力於麋鹿保護,燙金字體突出麋鹿回歸35周年紀念主題。據了解,郵折內頁以奔騰的麋鹿群作為底圖貫穿三折頁。左邊引言文字介紹了麋鹿回歸35年來的科研及保護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