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CEO汪冠春:智能時代RPA+AI新型勞動力|WISE2020新經濟領風者...

2020-12-14 36氪

為了幫助優質企業發聲、幫助行業探索者尋找方向、幫助業務需求方進行有效的對接,36氪推出了首個新經濟行業「線上」大會——WISE2020新經濟領風者大會,其中首場主題大會企業服務峰會於3月31日和4月1日舉行。活動邀請了關注企服賽道的知名投資人和行業代表企業,為大家分享了最新的行業洞察及解決方案,向市場展示企業服務在商業領域的基礎設施功能,並藉助社群交流,幫助產業鏈上下遊企業實現有效對接。

來也科技董事長兼CEO汪冠春表示RPA+AI新型勞動力將會顯著提高辦公場景自動化水平。目前大部分企業的辦公自動效率發展低下甚至遠不及工廠自動化發展,企業構建RPA+AI新型勞動力可以用更低的人力成本享受智能自動化機器人帶來的工作效率提升。

應用場景非常豐富的RPA+AI的數位化能力可以被引入許多以往需要大量人力成本的場景,無論是在財務、運營、供應鏈管理、IT管理,客服、營銷等部門均可以通過RPA+AI的機器人解決方案提升工作效率。除此之外,傳統的辦公模式往往因不同系統不同技術帶來兼容性差的困擾,RPA可以很好地把這些系統打通,讓數據能更快速流轉,做到以往辦公無法達成的效率。

以下為嘉賓演講實錄,經36氪編輯整理:

汪冠春:各位36氪的朋友們,大家晚上好!

很高興今天有機會圍繞「商業新基建」跟大家進行一個分享。我的分享主題是《智能時代RPA+AI的新型勞動力》。

很榮幸作為壓軸嘉賓,我儘量分享得生動一點。提到機器人,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硬體機器人,無論是會跳的機器人,還是在工廠裡面做焊接的機器人,或是酒店大堂裡面的服務機器人,距離我們大多數人的工作和生活還是比較遠。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RPA+AI智能軟體機器人,離我們每個人都很近。尤其在剛經歷的疫情期間,很多企業都意識到,今天我的員工沒有回到企業來辦公,但業務還要進展,這個時候就需要有軟體機器人去幫企業更高效地完成工作。

在過去40年當中,我們看到工廠的自動化程度已經提高了很多,有統計顯示提高了70%,但同樣一段時間裡,辦公場景的自動化程度提高得非常有限。今天,即便很多白領都有電腦,也在用各種各樣的辦公軟體,但我們還是覺得自己依然非常忙碌,做很多重複的工作因而顯得非常低效。

這也告訴我們,今天知識工作者的效率提升迫在眉睫!

好消息是,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有了RPA技術,有了人工智慧技術,可以讓白領們,也就是知識工作者的效率大幅提升。

什麼叫RPA?RPA是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的一個縮寫,是一種用交互界面的自動化技術去模擬人在電腦上鍵盤或滑鼠的操作,去執行一些基於固定規則的流程。如果這裡有喜歡打遊戲的朋友,大家可以把今天的RPA理解為企業場景下的按鍵精靈,以前是機器人代我們打遊戲,今天是機器人代我們去辦公。

當然RPA最大的好處是,它能夠很好的跟人工智慧技術結合在一起。如果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是一個機器人的雙手,那麼AI就是機器人的大腦,具備聽覺、視覺、語言和對話的能力。把RPA和AI組合起來,我們就可以打造一個很強大的機器人員工。

為什麼今天RPA+AI作為新型勞動力很有價值呢?今年2月份的時候,世界知名的獨立調研機構Forrester發布過一個報告,報告裡面提到,僅僅在美國市場,RPA和AI結合,這種智能自動化的解決方案,可以釋放的勞動價值高達1340億美元。這是一個非常可觀的數字。真正讓這些價值釋放出來,還需要每家企業積極去擁抱RPA+AI智能自動化這個新趨勢。

這裡有一張圖可以很好的解釋,為什麼RPA和AI結合之後能釋放出很大的價值?RPA這種交互界面,AI自動化的技術,其實非常適合將那些相對簡單低價值的單點任務自動化。當跟AI的能力結合在一起,尤其是認知能力、決策能力結合後,RPA+AI打造出來的軟體機器人就可以去處理企業辦公中更複雜更高價值的業務流程。

所以我們認為,未來無論是政府部門還是企業,不僅僅需要有人工生產力,也會需要有數位化生產力。前面幾位嘉賓分享過,今天有很多企業通過靈活用工、共享員工的方式去提高人力生產力效率,我最後補充的是,除了人力生產力之外,企業要降本增效,要提高員工的幸福感,還需要引入數位化勞動力。

這些數位化勞動力或者叫軟體機器人的分類,有兩種:一種是無人職守機器人,主要解決一些可以直接在後臺運行的業務自動化。還有一種是人機互動的機器人,這些機器人解決的業務流程是需要跟人協作的。就像今天的人類員工,有一些是全職,有一些是兼職,機器人生產力也可以分為企業內部的和企業外包的。

有些企業在一些自己的核心業務流程方面,需要本地化部署一個軟體機器人,這種機器人會更像是一個企業的專屬機器人。有些企業可能會遇到一些特殊場景,比如說像這次疫情期間,社區突然出現了勞動力緊缺,或是碰到雙十一、雙十二這樣的時間節點,需要機器人應對業務的高峰,就可能會採取租用外包的方式,向一些提供機器人力資源的新型平臺去獲取這些數位化勞動力。類似今天很多企業開始用雲計算向雲服務廠商去租用機器,而不是自己構建機房,甚至按時租用的時候,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動態地擴容,租一個月甚至一個小時。未來我們的機器人也是這樣,當你需要的時候可以非常靈活的按需租用它。

RPA+AI的應用場景是非常豐富的。最早RPA機器人被引入到企業,主要聚焦在財務場景,因為財務都有相對固定的流程,要處理的很多業務流程觸碰到的一些IT系統都相對老舊,沒有很好的接口,所以RPA可以很好地把這些系統打通,讓數據能更快速流轉。比如很多企業用RPA機器人做自動開票、財務報表的生成。

RPA在人力資源方面也有很多應用,無論在入職、考勤、薪酬還是招聘等場景。除了財務和人力之外,運營、供應鏈管理、IT管理,客服、營銷等這些部門都在採用RPA+AI機器人解決方案,去提升自己的效率。

今天是人力專場,接下來我舉兩個人力資源場景的例子來加深大家對RPA+AI機器人的理解。

首先第一個場景是關於企業員工社保登記的,這裡也給大家看一個一分鐘的視頻。

剛剛視頻中的這個機器人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我不知道直播前有沒有人力資源的同事?如果有的話,我相信這個場景是非常容易理解的。

這是一個社保登記的場景,大家可以看到用來也科技的RPA平臺UiBot就可以幫助人力資源的同事去完成很多機械重複的操作。

還有一個例子是我們最近為一家大型核電集團的客戶,針對簡歷篩選這個場景開發的軟體機器人,這個流程我給大家簡單描述一下,相信很多HR能夠有共鳴。

這家企業有大量的招聘需求,一個招聘專員需要做的工作是登入到各大招聘網站,包括拉勾、獵聘等去瀏覽簡歷,並且基於一些規則,比如說工作年限、關鍵技能、學歷、工作背景,去篩選出適合的簡歷,然後把這些簡歷下載下來保存成文檔,再把這些篩選出來的結果通過郵件發送給公司的HR經理。然後再由這個HR經理去跟候選人進行郵件或者電話溝通。

在整個流程當中其實步驟是非常非常多的,同時這個過程也非常固化相對機械的,耗時很長。如果有RPA機器人的話,我們就可以讓機器人去模擬人的行為,去登錄那些招聘網站,自動下載簡歷,再把這些保存下來的簡歷作為附件發郵件給HR經理。這些過程用RPA自動化技術可以快速實現高效完成。

整個流程當中其實也有AI的參與,比如在簡歷篩選過程中,需要一些認知能力,通過AI我們可以讓機器人去學習招聘人員篩選簡歷的歷史數據,賦予RPA機器人更精準的自動篩選能力。

另外前面講到需要跟候選人溝通的時候,原來可能需要一個HR經理打電話,但今天一些相對簡單的意向篩選的過程,是可以由機器人去完成的,這裡就需要用到語音語義對話這樣的AI技術,讓機器人在溝通時像真人HR經理一養。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這個過程如果完整地被RPA+AI機器人替代,那麼為一家企業節省出來的時間就非常可觀。

剛剛講到,RPA+AI軟體機器人其實可以在多個場景,多個部門中落地。一家企業要真的擁抱智能自動化機器人的新未來,需要構建RPA卓越中心。RPA卓越中心主要解決什麼問題呢?

首先,讓一家企業內部的員工都獲得一定的數位化技能。大家都能理解機器人能幹些什麼,能接受機器人成為自己的助手或者同事這樣一個理念。

第二,這樣一個卓越中心其實是幫助每個部門當中對機器人有需求的業務人員,找到合適的場景,梳理出規範的業務流程來落地機器人的項目。

第三,很多部門都落地機器人之後,這些機器人的管理、考核其實是需要持續運營維護和持續培訓的。機器人卓越中心會通過一些關鍵指標的衡量,不斷提升人機協同的效能,提高為企業創造的價值。

最後,我想跟大家強調的是:在數位化時代,智能化時代,所有的企業都應該積極去培養人機協同的文化。每家企業的HR部門是需要去引領數位化和智能化轉型的。因為在數位化時代,越來越多的人在選擇僱主的時候,會考慮三個維度:

1、這個企業能給我多少授權?

2、這個企業能激發我怎樣的靈感,能否釋放我的創造力?

3、這個企業是否能夠賦能我實現更高的產出?

引入RPA+AI新型勞動力的企業其實是可以很好地幫助員工實現授權、獲取靈感、得到賦能。

所以在這個新的時代裡,我們每一家企業都需要很認真地去思考未來的工作方式是什麼?遠程辦公、分布式辦公、自動化和智能化這些概念企業都需要擁抱。同時,每家企業都要思考一下自己的人才招募策略,除了人工勞動力之外,是不是也需要引入更多的機器人數位化勞動力?我怎樣保留員工?同樣當一家企業有了機器人,企業的每一個員工也要不斷進化,這個時候,一家企業就具備了終身學習的體系,這種不斷學習的能力非常重要。

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脈脈創始人兼CEO 林凡:新經濟時代,35歲才是王者|WISE2020 新經濟...
    12月8-10日,36氪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了「WISE2020新經濟之王大會——崛起與回歸」。本次大會是WISE大會的第八屆,2020年也是36氪成立的第十年。在新經濟之王主會場,我們邀請十年裡乘風破浪的創變者們,連接初創公司、網際網路巨頭、投資機構、地方政府、傳統企業等市場參與主體,一起回望中國新經濟快速崛起的十年,共同展望新經濟下一個十年的無限可能。
  • 是夢想也是冒險,他們用「英雄聯盟」的方式殺入RPA+AI市場
    直到2019年,他們找到了合適的時機,與新夥伴汪冠春和胡一川一起,全面殺入了RPA+AI的戰場。1- 命運軌跡的相撞 -2006年,Netflix舉行大獎賽,要求參賽者預測Netflix的客戶分別喜歡什麼影片。
  • 脈脈創始人兼CEO林凡:新經濟時代,35歲才是王者|WISE2020新經濟之...
    來源:36氪新經濟時代,35歲以上才是王者!在網際網路與各行業融合的過程中,數位化能力、超級連接能力和破圈能力,是新經濟趨勢下,搶手人才最為重要的三大能力。12月8-10日,36氪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了「WISE2020新經濟之王大會——崛起與回歸」。本次大會是WISE大會的第八屆,2020年也是36氪成立的第十年。
  • ...董事總經理張朋:企業服務創業的未來十年|WISE2020新經濟領風者...
    為了幫助優質企業發聲、幫助行業探索者尋找方向、幫助業務需求方進行有效的對接,36氪推出了首個新經濟行業「線上」大會——WISE2020新經濟領風者大會,其中首場主題大會企業服務峰會於3月31日和4月1日舉行。
  • ...陳寬:從國內到海外人工智慧疫情阻擊戰|WISE2020新經濟領風者大會
    4月22日,36氪舉辦了WISE2020新經濟領風者大會醫療峰會,受技術推動、政策支持、需求釋放的利好,醫療健康產業與網際網路深度融合的新紅利正在不斷釋放,本次活動邀請了深耕醫療行業的代表,以「醫療大健康」為核心話題,分享對醫療服務落地場景與解決方案的觀察,尋找產業鏈上下遊企業合作的更多可能性,共同探討醫療大健康產業加速融合、提升效率、聚合資源的更多機會。
  • 先後三位CTO加盟來也科技,這家RPA+AI公司憑什麼?
    2020年2月24日,來也科技宣布完成4200萬美元C輪融資,成為國內RPA+AI賽道融資額最高的公司,進一步確立其RPA+AI賽道頭號玩家的地位。在官宣融資新聞中,來也科技董事長兼CEO汪冠春表示,此輪融資仍將用於招募行業內最優秀的人才,包括銷售和市場,RPA+AI技術研發和解決方案人員,持續夯實來也科技的商務與技術能力。
  • ...主管合伙人胡旭波:技術變革下的未來醫療|WISE2020新經濟領風者...
    4月22日,36氪舉辦了WISE2020新經濟領風者大會醫療峰會,受技術推動、政策支持、需求釋放的利好,醫療健康產業與網際網路深度融合的新紅利正在不斷釋放,本次活動邀請了深耕醫療行業的代表,以「醫療大健康」為核心話題,分享對醫療服務落地場景與解決方案的觀察,尋找產業鏈上下遊企業合作的更多可能性,共同探討醫療大健康產業加速融合、提升效率、聚合資源的更多機會。
  • 國內首份智能經濟新時代版圖白皮書發布 用科技搶佔未來發展制高點
    這是國內首個全方位構建智能經濟新時代版圖的白皮書,報告全面介紹了數字經濟大背景下,以人工智慧技術作為核心推動力的智能經濟建設成果與前景,深刻剖析了智能經濟對經濟社會的重構與影響,並為如何加快我國智能經濟發展提出八大建設性建議。
  • 科技巨頭紛紛進場 WGDC 2019揭幕新空間經濟時代
    本屆大會以「新空間經濟時代」為主題,聚集了空間信息領域頂尖專家、重要應用部門領導、企事業代表,投資機構,共同探討跨界融合背景下的產業新定位,聚焦新的科技和商業模式,把握產業發展趨勢。數字經濟時代,空間信息行業不斷與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等相關技術深入融合。空間信息在不斷實現自身發展的過程中,孕育出豐富的地理信息新業態,推動了產業鏈條重構。泰伯網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劉玉璋指出,完整的空間信息產業鏈正在形成,行業垂直市場將會孕育出更多新機會,科技投入是下個十年最值得關注的產業驅動力。這是我們對當下正在經歷的這個產業變革時代三個趨勢的思考。
  • AI解救「工具人」:RPA+AI,讓萬物皆可自動化
    看著其他部門的同事在做新產品、大項目,一本畢業的小A覺得自己屈才了。 但現在,這些繁瑣的事情,都可以交給智能自動化機器人了。 錄入票據、處理文件、發固定格式的郵件……一切重複且繁瑣的工作,都能自動搞定。
  • 智能雲亮相百度世界2020:重磅發布和升級十大產品,加速AI新基建
    這將為AI新基建注入新動能,加速提升各行各業的智能化水平,助力中國社會經濟實現高質量增長。 王海峰說,「今天我們發布的百度大腦6.0是AI新型基礎設施,百度智能雲就是人工智慧的雲平臺,它就像是武俠小說裡的藏經閣,裡面有無數的內功心法和武術技能。只不過藏經閣不對外開放,而百度智能雲是向社會經濟各領域全面開放的,你需要什麼樣的內功和技能,我們都提供給你。」
  • 三節課創始人兼CEO後顯慧:做教育,慢一點,比較快 | 2019 WISE×新...
    為了幫助新職業教育行業從業者更加清晰的描繪未來發展動線,2019年6月5日,36氪特舉辦2019WISEx新職業教育創新峰會,邀請政產學研四端大咖、匯聚知識分享領域頭部KOL,共同探討新職業教育將如何影響教育行業下一個百年的變革。終身學習的時代,已經來了。「中國未來十年一定是新職業教育的黃金十年。」三節課創始人兼CEO後顯慧認為,人工智慧的上升和網際網路的下沉,將催生大量的新崗位。
  • ...Anywhere發布AARI,引領RPA邁入智能化+平臺化「兩化時代」
    作為聚焦智能自動化的行業盛會,此次大會以「智能·突破」為主題,Automation Anywhere在大會上公布了中國市場的全新策略,並發布了業界首款專為新時代工作而設計的智能數字助手——AARI(Automation Anywhere機器人界面),將消費級的體驗帶入了企業的流程自動化。
  • 恆昌創始人兼CEO秦洪濤榮獲「2020年度卓越人物表現獎」
    11月23-27日,由《中國經營報》聯合中經未來共同主辦的「2020中國企業競爭力年會周」在京舉辦,以「時代拐點:轉折與抉擇」為主題,年會周全景展現了2020中國經濟發展圖景,深入分析了2021年中國經濟即將迎來的機遇和挑戰。27日,「2020中國企業競爭力年會周」迎來完美收官。作為金融科技優秀企業,恆昌受邀參加了「中經之夜——雲帆濟海」2020中國企業競爭力年會周閉幕晚宴。
  • 奇績創壇創始人兼CEO陸奇:未來十年將加速的四大核心趨勢|WISE2020...
    12月10日,在北京舉辦的WISE2020新經濟之王峰會上,奇績創壇創始人兼CEO陸奇發表了關於未來十年將加速的四大核心趨勢的主題演講。奇績創壇創始人兼CEO陸奇以下是陸奇先生的演講實錄,經36氪整理編輯:很高興今天有機會跟大家分享這個挺重要的主題「10年未來」。而且今天的時間點也是比較恰當,因為2020年接近年底了。
  • 獵戶星空童寧:AI新機遇,服務機器人大時代正在到來 | WISE2020 新...
    12月8-10日,36氪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了「WISE2020新經濟之王大會——崛起與回歸」。本次大會是WISE大會的第八屆,2020年也是36氪成立的第十年。 今年生活的這樣一個時代是科幻電影裡面曾經描述過的人機共存的時代,因為當我們去機場、酒店、餐廳、政務大廳的時候,都有各種各樣的服務機器人為您講解。最早看到服務機器人商機的獵戶星空,把超過15000臺服務機器人落地在了全國各地。
  • 2020中國未來教育高峰論壇發布科技賦能智能時代教育「十大趨勢」
    中國網科技12月7日訊 2020中國未來教育高峰論壇「創新與變革:面向智能時代的教育」昨日在北京師範大學成功舉辦。本次高峰論壇從科技賦能教育、人力資本提升與教育變革、教育新業態新模式、未來學校等多個維度,探討並分享了教育發展的前沿理念與實踐經驗。
  • 特斯聯創始人兼執行長艾渝榮獲2020中國新經濟卓越成就獎「最...
    11月20日,特斯聯科技集團創始人兼執行長艾渝榮獲 「2020中國新經濟卓越成就最具影響力CEO」大獎。本次評選由全球領先的第三方數據挖掘與分析機構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主辦,主要面對亞太地區新經濟各垂直領域具有突出表現的優秀企業、產品、領袖人物而組織展開,基於企業投資價值、技術與創新能力、市場佔有率、行業口碑等維度,以權威第三方實力,通過艾媒大數據決策和智能分析系統,結合海量網民投票及近百位權威專家智囊團綜合評審而出。
  • 地平線公司創始人兼CEO餘凱:汽車將成為未來超級計算中心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提出,是推動人工智慧產業進一步發展的重要機遇。 「人工智慧可以理解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水電煤』,它提供的是核心動力,能夠把大數據轉換成更有價值的知識和決策。」地平線公司創始人兼CEO餘凱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採訪時談到。
  • 海康威視蘇杭:讓雲眸成為企業營銷與管理的AI助手|WISE2020 新經濟...
    12月8-10日,36氪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了「WISE2020新經濟之王大會——崛起與回歸」。本次大會是WISE大會的第八屆,2020年也是36氪成立的第十年。在新經濟之王主會場,我們邀請十年裡乘風破浪的創變者們,連接初創公司、網際網路巨頭、投資機構、地方政府、傳統企業等市場參與主體,一起回望中國新經濟快速崛起的十年,共同展望新經濟下一個十年的無限可能。海康威視雲眸業務部總裁蘇杭分享了AI助力企業數位化轉型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