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好漢字中的「筆斷意連」法則?需要注意三大技巧!

2020-12-19 晨之論史

漢字在書寫時有一個重要的法則,叫做「筆斷意連」,就是說所寫點畫即使在形體上是斷開,但其在筆意上仍要是連續的。這涉及到書法創作中「連」與「斷」之間的辯證關係,在連筆字中體現得尤為明顯。好多人不懂得書法創作中,字應該怎麼連起來的。結果當連不連,速度減慢;不當連而連,狀若亂草。

書法家啟功先生在《論書札記》中說:「行書宜當楷書寫,其位置聚散始不失度。楷書宜當行書寫,其點畫顧盼始不呆板。」所以,如果不懂得「筆斷意連」的書寫竅門,不僅行草書寫不好,就連楷書也是不容易寫好的。那麼到底該怎麼處理漢字中」連「與」斷「之間的關係,做好「筆斷意連」法則呢?我們這裡提出幾個規律。

第一,注意楷書與行草書筆法的融合。

一般來說,楷書的點畫以「斷」為主,行草書的點畫以「連」為主。所以要處理好「連」與「斷」之間的關係,可以把楷書的筆法與行草書的筆法結合起來。唐人孫過庭說:「真以點畫為形質,使轉為情性;草以點畫為情性,使轉為形質。」它的意思是說:楷書的形態由靜態的點畫組成,但其神採要由動態的「使轉」來體現;草書的形態由動態的「使轉」組成,其神採要在點畫的靜穆上體現。也就是說,楷書在書寫時要靜中有動,否則就會死板;草書在書寫時,要做到動中有靜,避免油滑。

所以,要想處理好「連」與「斷」之間的關係,就要注意楷書筆法與行草書筆法的融合。比如顏真卿的楷書就受「草聖」的張旭的影響,豎畫外拓,具有一定的「弧形」(《自書告身帖》中更明顯一些),這就是將「使轉」筆法的湧入,使靜穆的楷書增加了流動的色彩,實現了「筆斷意連」的藝術效果。

第二,學習「一筆書」中「輕重緩急」之法。

書聖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就創製了「一筆書」(又稱「連綿草」),這種草書文字間始終連綿相續,如一筆直下而成。唐代張懷《書斷》稱:「伯英(張芝)章草,學崔(璦)、杜(度)之法,因而變之以成今草,轉精其妙,字之體勢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血脈不斷,及其連者,氣候通其隔行。」從形式上看,一筆書有連無斷,將所有點畫都連綴起來了。那麼,它是怎樣「連中有斷」呢?答案就是在輕重緩急的行筆中,以「輕」與「急」為連,以「重」與「緩」為斷。

表現在線質上,「輕」、「急」之筆多線條細,「重」、「緩」之筆多線條粗。線條的粗細與輕重能夠體現出字的連斷效果,但寫出的線條不管粗細都不能綿軟乏力,如此才能收到「飄若浮雲,矯若驚龍」的藝術成效。不懂書法的人往往不能寫出很好的連筆,這種情況下要可以看一看王獻之的一筆書,揣摩一下怎樣將漢字中的筆畫連起來。多買幾本帖,沒事就拿出來看看,細細讀帖,細細揣摩,認真臨摹,留意單字及幾個字在一起連斷關係,把握及結構的平衡感,以收得所謂「鳳翥鸞翔,似奇反正」的藝術效果。

第三,掌握「轉左側右」等書寫技巧。

將主要筆畫斷開,次要筆畫連起來,也是實現「筆斷意連」的手段。王羲之寫字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轉左側右「,這個特點是明代書法家董其昌所總結出來的。」轉左側右「,就是向左繞轉,向右傾側,也就是整個字左低右高,字勢呈反「s」型分布。具體來說,在大量運用「S」形連筆寫橫畫的同時,王羲之又用斷開的豎畫去破掉這個筆勢,以奇正相生,收「鳳翥鸞翔,似奇反正」之效。

此外,還有一些方法如「踆峰」、「飛度」、「牽絲」等技巧來處理「筆斷意連」的問題,如書法家黃簡認為寫字是大圈套小圈,不斷的畫圈。「小圈」絞轉,可以連筆書寫;「大圈」就是「飛度」,筆勢斷開,以此可以避免筆毫絞纏。(筆鋒絞到半圈之後就會出現絞鋒點,為避免筆毫絞纏,就得把轉筆處縮小為一個節點,或者飛度,即在空中運筆。)此外,在點畫飛度之時還可以用「牽絲」將點畫連起來,增加美感。掌握了這些技巧,也有助於「筆斷意連」,將連筆字給寫好。

好啦,這就是我們對於「筆斷意連」法則的介紹。筆斷則字穩,筆連則字活,兩者結合,恰如太祖所言「生活、活潑、嚴肅認真」的學風。希望您在掌握它的同時把連筆字寫好,讓書寫更加的流暢自如,順利的使自己的書法法進階。

相關焦點

  • 漢字設計萬能技巧
    漢字設計表現方法繁多,不同的字體風格,有著不同的藝術特徵,傳達出不同的視覺感受,也體現出不同的審美取向與思想情感。 筆畫增減 在設計中根據不同的意圖和創意的需要,對字體筆畫進行適當添加和刪減是可以的。
  • 書法創作中,寫好撇畫需要注意這十個法則!
    書法創作中,撇畫是重要的筆畫。飄逸舒展的「撇畫」如果能寫好,一個字就容易增色不少。那麼撇畫在書寫時要注意哪些要素呢?從漢字結構來說,它主要應該注意以下十個方面的內容。在「定、是、走」等字中,下部的撇畫起筆時,其延長線應該與橫豎交點相交。第三,撇比鉤高。同時具有撇畫和鉤畫的字,撇的末端應該比鉤的位置稍高。比如「方、為、才」等字。第四,撇不「落地」。
  • 漢字設計形式法則!與風格化裝飾!
    ,又是漢字設計中形式法則運用的一種方式。在漢字設計中,通常以字體視覺中心為支點,各其他構成要素以此支點為基礎確保視知覺力度的均衡。有時候並不一定對稱,但仍然很美,這就是因為它還符合形式法則中的視覺場力「均衡」的法則。均衡的字體給人以富於變化、輕鬆和靈動的感覺。
  • 毛筆書法中三點水「氵」與兩點水「冫」的寫法與結構分析
    三點水和兩點水都和水有關,在漢字中經常出現。 作為偏旁三點水「氵」與兩點水「冫」多在字的左邊,而且它們一般所佔位置較小,這樣就可以右邊字的主要部分讓出足夠的空間,這樣才會主次分明,體現出漢字結構揖讓的特點。
  • 書法動力:需「連中有斷,行中有留」
    「氣脈不斷」, 「一氣貫注」 、「筆斷意連」, 是書法筆畫、結構聯繫的審美原則 , 歷來得到突出強調。  朱和羹說 : 「 作書貴一氣貫注。張懷瓘說 : 「 字之體勢 , 一筆而成 , 偶有不連 , 而血脈不斷 , 及其連者 , 氣候通其隔行。  惟王子敬明其深指 , 故行首之字 , 往往繼前行之末 , 世稱一筆書者 , 起自張伯英 , 即此也」( 《書斷》 ) 。劉熙載也論之曰 : 「 張伯英草書隔行不斷 , 謂之『一筆書 ' 。
  • 書法中的「避就得勢」法則是什麼意思?
    那麼到底該怎麼樣處理漢字中的「勢」呢?其主要法則就是「避就」兩個字,或者也可以叫做「收放」。也就是說,有的地方寫得少或小,收縮迴避;有的地方寫得大或長,延伸擴張。做好了這兩個字,漢字的字勢就容易寫好了。明人董其昌說:「作書之法,在能放縱,又能攢促。每一字中,失此兩竅,便如晝夜獨行,全是魔道矣。」
  • 中性筆書寫技巧,露鋒入筆,筆畫稜角分明
    今天我們就講第一種用筆技巧:露鋒入筆。所謂露鋒入筆,就是讓筆畫的起筆階段像鋒刃一樣尖銳,在行筆過程中逐漸加粗。這種筆畫展現形式,在小楷古帖中非常常見:筆尖就是你手上正在降落的飛機先找準你的行筆路線,然後筆尖在空中開始運動,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逐漸加大力度,這樣就可以從A到B,從B到C。
  • 塗畫科技「護筆」小技巧:3個「注意」,能增加毛筆的使用壽命
    1、注意「開筆」絕大多數的毛筆都要經歷一次「開筆」的過程,這個過程猶如喚醒一個沉睡的「巨人」,為他的身軀注入滿滿的能量。成功的「開筆」能讓日後的創作變得遊刃有餘,如果操作不當,則會加速毛筆的損耗。常見的開筆誤區有兩個。
  • 書法結構法則中的「心取斜勢」,是什麼意思?
    在書法創作時經常會遇到一些帶有心字底的漢字,如「思」「忠」「忍」等。這些漢字怎樣寫好看呢?我們這裡提供一個簡單的技巧——「心取斜勢」。所謂「心取斜勢」也就是說心字底的漢字在書寫時,斜鉤上的三點的上端如果連起來,大致上要能形成一條向右上方成45度左右上升的直線。
  • 練字時橫畫要寫好看,要注意這十六個結構法則
    橫畫是漢字結構中最重要的筆畫之一,也是是寫好漢字的基礎,它相當於人的胳膊。橫車如果寫不好,一個字往往就很難寫得漂亮。那麼在漢字結構中,橫畫要寫好應該注意哪些法則呢?具體來說,這主要包括以下16個法則。所有漢字的橫畫都應有一定的傾斜度,一般向右上傾斜3~12度。特別是當橫畫與斜鉤或豎彎鉤組合時,傾斜度應該較大,如「我、七、也」等字。第二,露出「馬腳」。像「馬、與、鳥」這類字,最後兩筆為「豎折折鉤」與「長橫」。
  • 想要做好日語翻譯需要注意什麼?知行翻譯:要注意這3個方面
    在中日來往過程中,語言成為最大的溝通障礙。有人說,日語和古漢語有很深的淵源,這一點是無可厚非的,在唐朝時期,大量的古代漢語詞彙由中國東北的渤海國和朝鮮等地被傳入日本。但是在知行翻譯看來,日語和現代漢語之間仍舊存在很深的語言差異,而如今日語翻譯在中日兩國交流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 日文中的漢字大抵與中文的漢字意義相同,日語漢字的讀法技巧
    日文中的漢字大抵與中文的漢字意義相同,以下只列舉不同或非凡者: :山頂 這些漢字由於是日本自創,外國人很難了解其意.
  • 毛筆書法偏旁部首寫法匯總,附多寶塔碑中例字,太全了!
    自己學毛筆字的時候整理總結的偏旁部首的寫法,集中到一起獻給大家,有需要的拿走不謝,包含了漢字各偏旁部首的毛筆寫法,並把多寶塔碑中的相關例字挑了出來,供大家臨摹練習。這些偏旁部首都是平時書寫中常見的,跟著練習也差不多了。下面就一個一個列出來。
  • 短線交易—123法則及2B交易技巧的買賣信號
    昨天有朋友談到2B交易技巧,今天我們看看123法則和2B的模型交易。123法則來源於道氏理論,是判斷趨勢反轉的一種信號,是維克多簡化的的一種交易模型。如上圖所示,為上升趨勢的123法則,需要注意的就是,2的位置,也可以出現假信號,比如突破出現新高或者新低,但是突破之後,就快速回到前期高點之下或低點之上。如上圖在行情當中就是上圖所示,市場突破趨勢線,然後反彈不破前期高點,下跌突破前期回撤低點形成123趨勢轉變法則。
  • 怎樣寫好偏旁部首,精析講解!
    行書的偏旁部首書寫寫法,由於連帶技巧的增加,書寫時應避免因書寫不規範而產生的錯別字。行書中兩點水、三點水的寫法和楷書基本相同,首點末可附鉤,以順勢引出下筆;言字旁,先寫上點,後寫橫折提,其中豎畫稍向左斜,頓筆後順勢向右上挑出。
  • 怎樣做好一場PPT演講?6個ppt演講技巧,讓你的演講驚豔全場
    本篇,唐歌為你分享的主題是:怎樣做好ppt演講?6個ppt演講技巧,讓你的演講驚豔全場。下面的部分,將從演講前內容準備,演講ppt製作,ppt演講技巧,注意事項四個方面展開,相信完整看全文,一定會讓你有所收穫。
  • 通過趙孟行書,體會漢字結體規律,筆畫的書寫連貫性
    【相背點和相向點】相背點也叫八字點,在書寫的時候不可太長,還要注意在每個字當中有變化,牽絲引帶,俯仰相背要照顧到。心字底:不可過高,扁平趨勢,重心往右下方發力,要連貫,點與點要一氣呵成,筆斷意連。 斤字旁:第二筆豎撇不可撇出,要用回鋒撇,末筆可以懸針或垂露。隹:豎畫用垂露豎,橫畫等距離。 石字旁:在左不要寬,在上不要大,在下不要斜。隹:豎畫用垂露豎,橫畫等距離。
  • 熱文TOP10:買房選樓層有技巧,業內人給出選房法則:買中、買頂、不...
    熱文TOP10:買房選樓層有技巧,業內人給出選房法則:買中、買頂、不買二 房天下  作者:房小研   2020-12-19 12:01 [摘要] 12月18日網友關注資訊榜出爐,「【買房選樓層有技巧,業內人給出選房法則:買中、買頂、不買二】」成當日網友最關注內容,快來看看還有哪些內容入榜吧!
  • 怎樣才能寫好行書
    行書的書寫速度要比楷書快,由於運筆快,在楷書中方折平直的筆畫變得屈曲圓轉,提按頓挫的筆法變得流暢飛動。要寫好行書,只有掌握好點畫、部首、結構、章法等技法,才能為寫好行書打基礎,那麼下面介紹以下幾種具體的技巧,僅供參考。
  • 日語翻譯需要注意什麼?這4點要知道
    但是事實上,日文翻譯其實並不只應用於動漫及日劇的字幕翻譯工作,工業指導手冊、商業合同,優質的日本教育資源也都是我們需要翻譯的部分。大家都知道日語是在各方面都比較嚴謹的民族,要注意的區塊也相對較多,更要注意文法習慣和翻譯技巧,就拿中日翻譯來說,雖然日語和中文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但是在實際表達習慣上還是有不少區別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01|句子的結構不一樣在漢語中動詞在前,名詞在後,就像是中文中的「讀書」,「讀」是動詞,「書」是名詞,而在日語中,我們看到它會被寫作「本を読む.読書をす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