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中的「避就得勢」法則是什麼意思?

2020-12-03 晨之論史

「避就得勢」是書法中的一個重要原則。「勢」是書法中的核心概念,也是筆法中的最高原則。基本上所有的「筆法」都是由一個「勢」字統領的。《晉書·王羲之傳》中評價王羲之的字「其筆勢,以為飄若浮雲,矯若驚龍」,就是著重強調了他的字勢。梁武帝評王字「字勢雄逸,如龍跳天門,虎臥鳳闕」,這也是從字勢上對他的字進行評價。

那麼到底該怎麼樣處理漢字中的「勢」呢?其主要法則就是「避就」兩個字,或者也可以叫做「收放」。也就是說,有的地方寫得少或小,收縮迴避;有的地方寫得大或長,延伸擴張。做好了這兩個字,漢字的字勢就容易寫好了。明人董其昌說:「作書之法,在能放縱,又能攢促。每一字中,失此兩竅,便如晝夜獨行,全是魔道矣。」

那麼到底該怎麼樣處理這個「避就」法則呢?為此有以下幾點我們需要注意。

第一,掌握「簪花體」的法則。

能簡省的筆畫儘量減省,這個做法在「簪花體」出現的最為明顯。「簪花體」是王羲之的老師衛夫人所用的字體。它將能簡省的點畫儘量減少,短一點的點畫都縮小為「點」。由於用「點」代替簡短的筆畫,整個字顯得非常的圓潤,如同花瓣盛開,故稱「簪花體」。唐人韋續稱其書法「如插花舞女,低昂芙蓉,又如美女登臺,仙娥弄影,又若紅蓮映水,碧沼浮霞。」

衛夫人的書法既有家學淵源,又得鍾繇妙傳。鍾繇人稱「楷聖」,是三國時期魏國著名的書法家,楷書的創始人,與王羲之並稱「鐘王」。王羲之的字也是從簪花體練起最終發展出來自己的妍美俊逸的書風。衛夫人的字由鍾繇瘦潔飛揚的扁方體變為細長,清秀靈動、柔美清麗的細長體,「婉然若樹,穆若清風」,如插花的舞女翩翩起舞,故有「簪花體」之譽。由於既注重筆畫省減,又重個別筆畫延長,所以簪花體極得避就收放之妙,是掌握「避就得勢」法則的一大利器。

第二,掌握「突出主筆」的法則。

漢字往往是由若干點畫組合而成,在找到了「主筆」後,次要筆畫就應該靠近並避讓主要筆畫(「避」),而主要筆畫應該突出(「就」),以使漢字的美達到和諧統一,而非各自為政。如左右結構的字(如齡、城、旗、林)中,「林」字左「木」旁的捺畫,要寫作一「點」,而橫畫要左伸右縮,以便右邊的「木」向它靠近;再如上下結構的字(盆、紫、委),也要避就得勢,避免腰斬。

第三,掌握「三緊三松」的法則。

「三緊三松」的法則即「上緊下松」(或者叫「上小下大"、"上窄下寬」)、「左緊右松」(左密右疏、左小右大或左窄右寬、左虛右實)、「內緊外松」(內小外大、中宮收緊)。它是書法家啟功提出來的,啟功說:「寫字要注意整體形象,注意間架中先緊後松的比例關係……凡是緊的密的要靠左邊靠上邊,可以松一點兒、可以寬一點兒的要靠在下邊,靠在右邊。這樣子寫出來就好看。」以「之」字為例,遵循「左緊右松」法則左小於右,字才好看;以「三」字為例,遵循「上緊下松」法則,上橫與中橫組成的間距就要小於中橫與下橫所組成的間距。

掌握了這些結字法則,都有助於書法創作中「避就」效果的提高。而「避就」做好了,整個字就容易顯得出彩了。「避」與「就」是一對矛盾,點畫過收縮迴避或或過於延伸放縱都不美;只有避就適當,並形成恰當對比,才能實現漢字的結構美,表現出字勢的雄逸。其實,所有的筆法其實都被「勢」字統轄著!

相關焦點

  • 書法結構法則中的「心取斜勢」,是什麼意思?
    在書法創作時經常會遇到一些帶有心字底的漢字,如「思」「忠」「忍」等。這些漢字怎樣寫好看呢?我們這裡提供一個簡單的技巧——「心取斜勢」。所謂「心取斜勢」也就是說心字底的漢字在書寫時,斜鉤上的三點的上端如果連起來,大致上要能形成一條向右上方成45度左右上升的直線。
  • 書法中的「五合」、「五乖」術語是什麼意思?
    #書法唐代書法家、書法理論家。具有「書藝」、「書論」雙絕才能,其書論《書譜》是留給世人的在我國書法史上最為輝煌的重要書論之一。《書譜》分上下2卷,但均已佚。今存《書譜序》墨跡傳世,分溯源流、辨書體、評名跡、述筆法、誡學者、傷知音6部分,文思縝密,言簡意深,在古代書法理論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其中許多論點,如學書三階段、創作中的五合、五乖等,至今仍有意義。
  • 從書法中看「土」,「錐畫沙」和「印印泥」是什麼意思?
    有一個司空見慣的書法書寫用語——「厚德載物」。不管懂不懂,都想掛一掛,標榜一下。「厚德載物」語出《周易》:「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意思是指君子的品德應如大地般厚實可以承載萬物。一個有道德的人,應當像大地那樣寬廣厚實,像大地那樣承載萬物和生長萬物。大地承載世間萬物,靠的正是「德」。
  • 書法史|中國書法理論的內涵與架構,為什麼要追求「技貴通神」
    書法史|中國書法理論的內涵與架構,知道這3點,對你有很大的幫助中我們講了中國書法理論的內涵與架構的第一部分內容我們知道書法藝術本源來自於自然萬象,而我們的最終歸宿依然是自然萬象,這種回歸與再現,與繪畫藝術的回歸與再現有所不同,繪畫藝術強調形似或者神似或者形神兼備的回歸與再現理念,而書法藝術則是強調一種更為抽象和玄妙的回歸與再現理念,這就是中國書法藝術理論中歷來所注重的「言」、「意」、「象」、「勢」、「法」等深奧內涵亦即通神。
  • 日語中的「草」是什麼意思?
    很多人在瀏覽日本網站時,經常會看到網友發言中出現「草」字,或者畫出草的形狀wwwww。比如:甚至連用輸入法打「草」字,也會自動出現一長串w字母。「超級長草!」「大草原不可避!」「草不可避!」這樣的發言是什麼意思是不是讓你有了什麼奇怪的聯想呢?
  • 舞蹈與書法的藝術相通性:啟功說黃庭堅拿筆為舞女寫字
    中國古代書法文獻中,把書法與舞相聯繫,並且書法家能從舞中受到啟發,唐代草書大家草聖張旭書法受到公孫大娘舞劍的啟發而大為長進的故事。國畫 公孫大娘劍器舞 作者:張文軍張旭觀舞的故事發人深思:舞蹈美為什麼能轉化為書法美?舞蹈美轉化為書法美最主要的契機是什麼?
  • 書法中的術語「下筆即走」和「下筆即轉」,是什麼意思?
    學習二王筆法的元人趙松雪能夠「日書萬言而精氣不衰」,可謂深得右軍閫奧。「右軍瀟灑更清真,落筆奔騰思入神」,王羲之書法,為什麼寫得快?這跟他的運筆時使用力量的方法有很大關係。書法創作以力為主,衛夫人說過「善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多力豐筋者聖,無力無筋者病」,漢語中的不少與書法有關的成語如入木三分、力透紙背等,也都和筆力相關。雖然說書法中的「力」不完全是指使力方法,但是它顯然和使力方法是密不可分的。
  • 書法圈的「江湖體」是什麼?怎樣看待這種寫字藝術的存在
    都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你知道書法圈也是有「江湖體」的麼?一般來說,不臨古帖,沒有系統學過,不講究筆法,自己悶頭練字一味地追求視覺衝擊的一種書法字體稱為江湖體。江湖體的本質主要是缺乏基本的法則和筆墨素養。
  • 書法史|書法藝術講求「技貴通神」,那麼究竟通神與否,得看這2點
    #在前面的一系列文章中,峰子就中國書法理論的內涵與架構做了大量的闡述,但中國書法歷史3000餘年,漢字及書寫漢字的方法、書法理論與實踐中的恆量與變量相互交錯,紛繁複雜,浩如繁星,任何一套書法理論都不可能覆蓋全部,但只要我們找準並掌握了書法藝術及書法理論發展的主脈絡,就可以準確地理解大部分的書法歷史的發展面貌。
  • 石鼓、蝌蚪、飛白、八分,到底啥意思?——揭開中國古代書法的神秘...
    二、什麼是「蝌蚪文」?蝌蚪文的名氣,其實也不輸於石鼓文,還能和孔子拉上關係。《晉書衛恆傳》:「漢武帝時魯恭王壞孔子宅,得《尚書》、《春秋》、《論語》、《孝經》,時人已不復知有古文,謂之科斗書。漢世秘藏,希有見者。
  • 中國書法的線條美
    書法中,即使有露鋒特徵的線條形狀,但它到中間的一段仍然應該是比較厚的。歷史上的女書法大家衛夫人在她的《筆陣圖》中指出:「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筆;六藝之奧,莫重乎銀鉤。」銀鉤之說,和「折釵股」表現的形象是一致的,都是圓厚結實的。線條的這個形象為什麼得到人們的喜愛,因為厚重的東西與單薄的東西相比,其表現出來的內涵要豐富得多,形式上也更容易受到人們的重視。
  • 客廳掛什麼書法好?名家書法作品必不可少
    「室有書畫生雅氣」,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家庭喜歡在家中懸掛一些字畫,以渲染家裡的藝術氣息,彰顯自己的格調和品味,同時也希望所掛的字畫能給家庭帶來吉祥好運,使日子過得越來越好。那麼掛家裡的書法寫什麼字好,今天給大家推薦三幅適合掛在家中客廳的書法作品。
  • 書法史|中國書法藝術及理論為什麼很玄妙?如何理解?就靠這個字
    中,我們闡述了中國書法理論內涵與架構中的第二部分內容「技貴通神」,並且將如何達到書法藝術「通神」境界的途徑做了歸納,這就是通過「言」、「意」、「象」、「勢」、「法」等元素體現書法藝術的神氣、風採和精神,但是也會有不少的書法人士覺得依然很難理解和把握,因為這些幾乎都是很抽象的涵義,沒有一套很明確的和可操作性的途徑來實現書法的「通神」,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書法作品有很多的美,形象美、藝術美、造形美,你喜歡哪一個
    至於西方的印象派、抽象派的某些塗抹作品,就線條造型來說,更無法與書法線條所比擬了。美的書法線條造型的依據是什麼呢?李東陽《說篆》中認為:「於天地山川得玄圓流峙之形,於日月星辰的經緯昭回之度。……匯備萬物之形狀」。書法藝術從線條到神韻,都是從天地萬物的形、意、理中來,從生活中來。我們知道,書法藝術離不開文字,而文字又不能完全描摹自然,照搬生活而成其形。
  • 硬筆書法與毛筆書法到底有什麼區別?這些你知道嗎?
    我國古代便是用刀、石片等硬物刻劃而成,這便是我國最早的硬筆書法。戰國時期毛筆出現後,變為主要的書寫工具,兩千餘年常興不衰近百年來,隨著鋼筆、原子筆在我國的普及,硬筆書法又呈風靡趨勢。這裡,把硬筆書法同毛筆書法作一些淺顯的比較,談一談硬筆書法的特點。
  • 書法基礎知識:聊聊毛筆書法的執筆方法、書寫姿勢
    大家要知道蘇軾在上句話後還講了句「要使虛而寬」,這實際上就是無定法中的定法,即要使筆運用自如而得心應手,不能執得太實太死,要讓筆在紙上提按使轉皆靈活自由,遊刃有餘。歷代流傳的執筆法很多,有撮管法、擬管法、單鉤法、揸管法、回腕法等,當下最流行、最適用的是五指執筆法。 錢若水嘗言:『古之善書者鮮有得筆法者,唐陸希聲得之。
  • 書法乾貨:書法臨習的十大訣竅
    1700多年來人們都知道王羲之的字好,這都是以統治者的意識為轉移的,那麼,它追求的美是什麼美呢,不是追求怪異的美,而是端莊的、和諧的美,端莊的美就是站有站像,坐有坐像,莊嚴、肅穆,和諧的美就是虛實輕重等,書法的所有變化都在陰陽的學說當中,和諧來自陰陽的協調。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的形式論,書法的視覺藝術
    從這一意義說,書法裡不存在沒有內容的形式,沒有什麼不講究內容的「形式主義」。一個書家的書作,為什麼出現這樣的而不是那樣的形式?為什麼他的書法形式總是別人的而沒有自己的?為什麼他的書法境界不高雅?為什麼他的作品總是缺少大氣? ……不是別的,因為作者沒有這些東西給它,裝也裝不像,做也做不出來。
  • 張飛不只會使丈八蛇矛,還會書法,三國名人書法你知道多少?
    後刻於河中巨石上流傳至今。  這兩個字近篆而非,屬隸又違,行筆縱放不羈,確有波濤澎湃之勢。從書法藝術上來評判,「袞」字一撇一捺挑起浪花,頗有動態之感;「雪」字安逸靜謐,則有靜態質感,形神兼具,寄寓了書家撥亂反正的雄心與豪情。其書法除展示出與《曹全碑》同時代字跡娟秀清麗的特徵外,更顯出少有的一種雄渾遒勁、動靜有致的浩然英雄之氣!
  • 書法中的「永」字應該這樣寫?這八種筆法,你掌握了幾種?
    「永字八法」作為中國傳統的用筆法則,被我們中國古代書法家用來當作練習楷書的運筆技法,能體現出練習者對基本筆畫和基本結構的掌握。永」字是有五筆組成的,即點、橫折鉤、橫撇、短撇和捺。但從書法角度把「永」字分為八畫,即點、橫、豎、鉤、提、長撇、短撇和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