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漫這個火爆的「二次元」世界也曾經遭受過重創,甚至如果它後來沒有再次崛起,或許就沒有現在「火遍亞洲,衝向世界」的新海誠。
出品|網易研究局
作者|楊澤宇
圖:《你的名字》宣傳海報(圖片來源:網絡)
這幾天的朋友圈被一部日系動漫刷瘋了。《你的名字》上映兩天票房過億,單日票房佔比一度接近50%,這意味著在中國電影票房持續低迷的環境下,一部動漫撐起了中國票房的「半邊天」。這在中國,聽起來就像一個笑話。
這個「笑話」的締造者新海誠坦言,《你的名字》的製作成本其實只有8億日元左右(約合人民幣4800萬),新海誠就是靠著這筆在中國可能都不夠給明星片酬的錢,拿下了日本電影年度票房冠軍(近200億日元),並將代表日本衝擊今年的奧斯卡最佳動畫電影獎。《你的名字》無疑是今年電影市場的最大的「黑馬」。
《你的名字》單日票房收入和票房佔比圖 (數據來源:貓眼電影製圖:網易研究局)
日本差點沒有「新海誠」?「二次元」世界曾遭遇巨大危機
日漫在中國和亞洲長期火爆已經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從80後、90後到00後,幾乎很難找到沒有看過日本動漫的年輕人,大家也習慣了拿日漫來吐槽中國動漫的「無力」。但事實上,日漫這個神秘的「二次元」世界也暗藏著危機,日本動漫也曾經遭受過重創,甚至如果它後來沒有再次崛起,或許就沒有現在「火遍亞洲,衝向世界」的新海誠。
日本政府很早就認識到動漫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意義。早在1921年,文部省就開始實施對電影和動畫片的推薦制度,大力扶持優秀的動畫片製作。上世紀70年代,日本實現戰後的經濟騰飛,一度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把目光投向了「文化立國」的發展方向。後來經濟泡沫破滅之後,陷入長期蕭條中的日本,更是把經濟復甦的希望寄託到內容產業上,2004年還專門出臺了《內容產業促進法》,對動漫和相關內容產業進行保護。日本政府對動漫的關注,決不亞於中國對房地產的重視程度。
而動漫產業也不負眾望,不僅在世界各國「遍地開花」,而且成長為日本第三大產業,在日本國內生產總值中佔比近兩成。
一切看起來都很美好,但危機還是發生了。
*日本動漫變成「吃不飽飯的行業」
不少人眼中的漫畫師應該是一個可以坐在咖啡店邊喝咖啡邊畫畫的愜意職業,但是實際上漫畫師的真實工作狀況與想像有很大差別。
隨著日本動漫的快速發展,漫畫師成了職業中的「爆款」被越來越多的人追捧。日本著名的東映動畫公司也因高昂的薪水和完善的漫畫師培訓體系而一度成為日本漫畫師的「聖地」。但是這種局面,只維持到上世紀70年代左右。
圖:日本東映動畫公司,成立於1948年,號稱要做「東方迪士尼」,有《聖鬥士星矢》、《灌籃高手》等一系列經典動畫作品(圖片來源:網絡)
進入70年代後,日本動漫行業的競爭程度加劇,經濟的高速發展使漫畫師的生活成本急劇上升,漲工資成了顯要的需求,而行業之間的充分競爭使原有的「藍海」空間縮小,利潤率下降,大量的中小漫畫企業長期處於赤字經營的狀態。
為了降低勞動力成本,日本動漫的「元老級」企業東映動畫也改變了僱傭制度,把漫畫師變成了「臨時工」。漫畫師漸漸從「香餑餑」變成了「困難戶」,就連有著「漫畫之神」之稱的手塚治虫創辦的蟲製作所工作室也以破產而告終。
大多數的漫畫師面臨「生活危機」,只能靠兼職來維持生計。中小企業為了節約成本,漫畫師的酬勞都是計件付費。一般來說,漫畫師畫一張畫只有130日元左右的收入(約合人民幣7.8元),漫畫師每月的工作量約600張,月收入不足1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不到6000元,遠低於日本大學畢業生平均20-30萬日元的月薪。
圖:日本漫畫大師手塚治虫和他享譽世界的代表作《鐵臂阿童木》(圖片來源:網絡)
進入80年代後,漫畫師的處境變得更「慘」。隨著企業成本壓力日益增加,為了追求更廉價的勞動力,日本動漫企業紛紛把動畫的基礎創作向韓國和中國等地外包,國內呈現「空心化」的局面,直到現在,我們看到的很多日漫其實都是出自韓國和中國漫畫師之手。我們熟知的宮崎駿、新海誠的家境其實都殷實富裕,少數佼佼者並不能代表日本全部漫畫師的真實工作處境,日本其實正面臨著動漫人才短缺的現狀,漫畫師的流動率達到80%,曾經的「香餑餑」成了最不穩定的職業之一。
*成人動漫泛濫日漫遭毀滅性打擊
日本動漫在萌芽時期,是以教育為宗旨的,主要通過政府的幹預來製作具有教育意義的動畫。但二戰後,政府很快意識到行政幹預的方式是不可持續的,動漫的商業化運作開始興起,隨著商業化的不斷深入,動漫的美育功能開始被弱化,成人動漫大行其道。
圖:日本大尺度漫畫《一騎當千》,把中國三國時期的人物和劇情進行無下限的改編,引起中國觀眾不滿。(圖片來源:網絡)
在70年代左右,大量狂熱的動漫迷開始出現,以「宅男」為主,在日本他們有一個固定的稱號——「御宅族」。為了迎合成人受眾的需求,大量的色情漫畫開始出現,有研究機構進行過統計,在日本,1/4的動漫是色情動漫。而日本在1997年以前,並沒有較為完善的動漫分級制度,色情、暴力動漫的盛行對「御宅族」的影響很大,日本青少年的犯罪率也呈現上升趨勢。
日本色情暴力動漫的惡劣影響愈演愈烈,在1988-1989年間,甚至出現了四名4-7歲的女童先後被誘拐殺害的慘案。輿論將矛頭直指日本動漫業,「御宅」一時間成了醜惡的代名詞,引發社會各方的強烈不滿。2004年,日本司法部也首次對含有猥褻內容的漫畫亮「紅牌」,以出版色情漫畫為主業的日本「松文館」社長因其出版物《密室》「極其色情」而被判刑一年。日本動漫行業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打擊,2003年日本內容產業的出口僅為總出口的3%,遠低於美國的17%;2004年的漫畫出版量連1987年的1/10都不到,日本漫畫行業進入寒冬。
再崛起:代際傳承從未中斷
1997年後,日本參照美國電影協會,建立健全了動畫播放分級制度,嚴格限制了動畫的受眾觀看年齡和播放時段。一些較為血腥、暴力和色情的動畫,只能在深夜時段播出。日本動漫行業環境得到淨化和改善,動漫重新復甦。
與中國動漫大不相同,即使日本漫畫師薪酬縮水,流動率極高,但是日本動漫從發端之初,就從不缺大師。這得益於日本完善的漫畫師培訓體系,日本有30所左右的大學都設有動漫專業;以東映動畫公司為代表的日本動漫企業,每年也會拿出相當一部分資金用於漫畫師的培養;政府也成立了相應的動漫基金來幫助漫畫師學習漫畫創作。
大藤信郎開創了獨立創作動漫的先河;手塚治虫開創了日本電視動畫的時代和小成本電視動漫製作的商業模式;宮崎駿和押井守開創了只做精品動漫的動畫藝術美學。即便遭遇了危機,但日本動漫在前人近百年的探索中已經日趨成熟,很快就再次進入了快速發展的軌道。
任何行業的發展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在感嘆日本動漫強大的同時,也不應該忽略「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道理,沒有哪一個產業會在發展過程中一直一帆風順,無論是名揚世界的宮崎駿,還是嶄露頭角的新海誠,他們大放異彩的作品背後,都是日本一代代動漫人代際相承歷經打磨的結晶。
如果沒有這些危機和傳承,《你的名字》也「獨木難成林」。正是因為日本動漫已經在國際上打響了知名度,贏得了認可,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像《你的名字》、《千與千尋》這樣優秀的作品才能把受眾的認知成本和溝通成本降到最低,更快速的傳播。日本動漫上一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電影獎提名是在2014年——宮崎駿的收官之作《起風了》,但僅時隔兩年,再次獲得提名,這不僅得益於《你的名字》優良的製作,還得益於日本動漫先前就已經在國際上打響的口碑,減少了受眾的認知障礙,提高了傳播效率。這一點值得中國動漫行業深思。(聯繫郵箱:yangzeyu@corp.netease.com)
網易研究局 出品
網易研究局是網易財經推出的一檔熱點解讀和知識科普類欄目,針對熱門財經事件和話題進行理性、客觀的分析解讀,讓專業更簡單,讓財經更有趣,打造有態度的專業財經評論。
【精彩推薦】點擊進入網易研究局>>
往期精彩推薦:
網易研究局|監管層斷其糧草 姚振華會舉起手來嗎?
網易研究局|霧霾再襲京津冀 鋼廠復產是元兇?
網易研究局|RMB是20年來最堅挺貨幣之一
網易研究局|央企利潤下滑 高管薪酬為何逆勢增長
網易研究局|豪車加稅 消費稅或將成行業"殺手"?
網易研究局|新加坡GDP斷崖式下跌 中國能學到啥?
網易研究局|印度廢鈔運動 一場國家級經濟實驗
網易研究局|霧霾的經濟帳本:損失究竟有多大?
網易研究局|成品油調價窗口來襲 油價漲多跌少?
網易研究局|李嘉誠商業路線解碼:超人大戰黑天鵝
網易研究局|人民幣貶值刺激不了出口也難保房價
網易研究局|樓市調控兩月 房產大佬的錢都投哪了
網易研究局|中國瘋狂拋售美債背後的四大真相
網易研究局|和機器人搶飯碗的時代 你能贏嗎
網易研究局|東北經濟陷低谷:人才外流有道理?
網易研究局|31省GDP數據出爐 不要急於叫好
網易研究局|上海催繳房產稅 這次又是狼來了?
網易研究局|川普贏了!一圖讀懂他的經濟政策
網易研究局|川普與中國商業大佬的"愛恨情仇"
網易研究局|川普願望清單:上臺或先幹這五件事
網易研究局|換做是你 你也不會支持董小姐
網易研究局|人民幣匯率大跌 央媽為何如此平靜
網易研究局|賈躍亭的質押股權會不會引爆
網易研究局|賈躍亭拿1元年薪 樂視股價就能止跌嗎
網易研究局|林張大論戰!一圖看懂核心觀點
本文來源:網易財經 責任編輯: 楊澤宇_NF6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