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秒五》到《你的名字》:淺談新海誠式的悲傷

2021-01-14 網易娛樂

愛玩網 百萬稿費活動投稿,作者 季斯祁,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如果說宮崎駿的電影充滿了童趣與正能量,那麼新海誠的電影就像是充滿了少男少女思春期時那種淡然的酸楚。

12月5號,新海誠作品《你的名字》在中國上映,票房火爆,這也是新海誠的第一部商業式電影。上映伊始反響熱烈,對動漫了解頗多的人多半是衝著新海誠去的,了解不多的人則多是因為跟風、衝著把妹把漢去的——畢竟新海誠曾經說過:「如果兩個人一起看了這部電影還沒有在一起,那就放棄吧。」對於這,筆者想說,像我這樣的單身狗都找不到人和我一起看怎麼辦!這部電影能賜給我一個男朋友麼(微笑)。咳,跑題了,我們把話題轉回來,雖然《你的名字》結局是大團圓,但是整部影片還是充斥著難以名狀的悲傷,為什麼會這樣?其實看過新海誠作品之前的人不難看出,這種通過照片式的唯美畫風加上少男少女的戀愛因素形成的新海誠式的獨特風格,已經成為了他的一個代名詞,我們今天就來談談這新海誠式的悲傷吧。

少年時的薰陶與夢想

《你的名字》的熱映讓新海誠的名字在國內徹底的火了,隨之而來的自然是要扒一扒新海誠的家庭背景——沒錯,新海誠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低調富二代。他的父親是日本百年建築公司新津組的社長新津正勝,而他的母親新津博美熱愛讀書,擅長繪畫,還曾在佐久市繪畫展上獲獎,這些家庭因素讓年少的新海誠對於繪畫與讀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富庶的家庭為新海誠帶來了便捷的途徑,在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新海誠看上了一臺電腦,在當時的價格是七十萬日元,是一臺價值不菲的奢侈品,父親對他說如果能在下一次考試中考到全班第一就給他買,沒想到新海誠對於電腦的執著壓過了對學習的厭煩,真的拿到了第一名,於是連父親公司都沒有的高級品就這樣被新海誠得到了。隨著科技的更迭,現在新海誠的家裡都可以開一個小型的電腦展了。早期接觸電腦的優勢也成為了新海誠進入Falcom的契機。


新津組的主頁上,醒目的擺放著與建築公司不相干的《你的名字》公映信息:社長頗以兒子為傲的感覺

在上大學以前,新海誠都是住在一個叫長野縣小海町,臨縣就是岐阜縣,岐阜縣的飛驒地區也曾出現在電影中。長野縣在素有「日本屋脊」的中央高地上,是日本少有的農業縣,林業發達,有著豐富的高山和河流,是日本最著名的觀光縣之一。所以,家鄉的這種淳樸的唯美的自然的景色都成為了他筆下的畫卷,湖泊,樹林,鄉村,這些貼近自然的因素也就常常出現在他的作品中了。而諏訪湖和飛驒山這些電影場地原型,也引來了大批粉絲的「聖地巡禮」。

雖然有著富二代的身份,但是新海誠絲毫沒有被繼承家業的觀念所束縛,所幸他的父親也是一個開明的人,所以在新海誠大四的時候,即使他放棄了原先要去實習的建築公司,而選擇了離建築公司不遠的遊戲公司,他的父親也支持他的選擇。家人的支持對於新海誠的成功來說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新海誠家鄉的景色——長野諏訪湖

Falcom的成長與離開

沒錯,新海誠加入的那家遊戲公司就是Falcom,初到Falcom的新海誠,沒有進入到他想去的遊戲開發部,反而成為了社長加藤正幸直接負責的美術小組的成員,負責RPG遊戲的包裝盒設計及製作。雖然沒有進入到心儀的部門,但是新海誠並沒有埋怨,而是積極地學習動畫製作的相關知識,工作時間向同事請教自己琢磨,晚上下班回家自己就嘗試自己創作。在Falcom工作的五年裡,社長加藤正幸也給了他不少的提點與引導。

在進入公司的第三年,新海誠開始參與到遊戲片頭動畫的製作中,從《英雄傳說5》到《永遠的伊蘇》再到《伊蘇1&2完全版》,新海誠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與心血在其中,與此同時,他自己的練手之作《遙遠的世界》《她和她的貓》也完成了創作。


新海誠《空之記憶》個人原畫集

但是因為工作上的壓力與壓抑,以及長久的懷才不遇,讓新海誠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與煩亂,於是他離開了工作五年的Falcom,選擇了動畫創作這條道路(詳情請見專欄文《新海誠和Falcom》)。

新海誠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作品《星之聲》,曾被他拿到播放短片的電影院來試水,結果收到了觀看的人們的掌聲,讓他有了繼續下去的信心。


採訪中新海誠對於這一迷茫時期的描述

偶像的力量,科技的力量

前面提到過新海誠的母親喜愛讀書,這對新海誠的文藝修養影響匪淺。他的大學專業是日本文學,他喜愛的作家是村上春樹,作品《被包圍的世界》中就有一段動畫,靈感就是來源於村上春樹的《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而新海誠的另一位偶像,就是日本作家兼導演巖井俊二了。受其經典作品《情書》、《花與愛麗絲》的影響,在作品的風格上新海誠有意無意地都在向他的偶像靠攏。此外新海誠熱愛日本古典文學,《萬葉集》中的詩句在《言葉之庭》與《你的名字》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出現,並對劇情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巖井俊二的經典作品《情書》

與許多御宅族一樣,新海誠也經歷了八九十年代日本科幻動畫的洗禮,在自己的許多作品中都加入了科幻元素,最直接的作品就是《星之聲》和《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而這次的《你的名字》的主創團隊中,新海誠也請來了曾負責《攻殼機動隊》人物設定、作畫監督的衝浦啟之和《千與千尋》的作畫監製安藤雅司。

從《秒速五釐米》到《君之名》,新海誠的改變

說道秒五,就不得新海誠秒五不說之前的兩部作品,《星之聲》和《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

《星之聲》

《星之聲》作為新海誠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作品,它的缺點其實不少,但也是因為這一部作品,新海誠才進入到了大眾的視野中。《星之聲》的出現,也讓新海誠成為了第一位個體動畫創作者,除了音樂音效,剩下影片中所有的部分,都是由他一人完成的,包括最初男女主角的配音也是由新海誠和他的女友擔任的,箇中辛苦不必多說。《星之聲》雖為短篇但格局卻異常的宏大,講述了女主角因抵抗外星文明而選拔進入到宇宙戰隊中,與初中的戀人阿升分開,而分開的兩人都活在各自的思念與時間當中,美加子在宇宙中發出的簡訊,在八年之後才傳送到男友的手機上……在新海誠的作品中都是以愛情為主,其他因素為輔,《星之聲》科幻的因素為這部片子增色了不少,但也是因為太過於注重感情部分,星之聲的科幻因素和世界觀構成與劇情沒能完美融合在一起。即使瑕疵不少,但這部片子卻也是新海誠走上名導之路的第一步。


新海誠表明因為《星之聲》讓他有了繼續創作的動力

《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是新海誠繼《星之聲》之後的力作,也是他第一次挑戰劇場版長篇動畫。同樣,設定框架的宏偉是這部片子的成功之處,也是失敗之處,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世界觀設定的龐大就需要劇情的絕對貼合,可以將對世界觀的解釋很好地融入到劇情當中,並且不顯突兀,對於劇情邏輯的推敲要求也很高,顯然這時的新海誠在這一點上也沒有做到無可挑剔,但是在我的心中,《雲之彼端》這部作品的地位確實要比後面的《秒速五釐米》要高的,不為別的,就為新海誠的腦洞點個讚。

《雲之彼端》雖然很成功,但是卻讓新海誠陷入了迷茫當中,第一次嘗試團隊創作的他有些不適應,於是他選擇消失一段時間,去沉澱自己。

沉澱過後的新海誠帶著他的《秒速五釐米(簡稱秒五)》回到了大眾的視野中,而《秒五》也是最早讓中國大眾認識新海誠的開始。

《秒五》講述了一段失之交臂的愛情,小學時互相喜歡的貴樹和明裡因為轉學而分開,但兩人一直有書信往來,彼此的長距離戀情雖從未中斷,但由於人生的無奈與無常而被輾轉翻弄,讓他們的實際距離一次又一次更加遙遠。很多年後,貴樹與已經結婚的明裡在火車軌道間相遇,卻因為一列火車的經過又隔斷了彼此。


《秒速五釐米》的鐵軌和櫻花

《秒速五釐米》中採用了大量的獨白和書信的念讀,劇情幾乎沒有起伏,就是很單純的少年少女的戀愛故事,它之所以這麼火的原因我覺得大概也就是畫面的唯美和劇本的浪漫了,音樂也為秒五增添了不少顏色。這種暗戀式故事很好地戳中了廣大少男少女的一顆脆弱敏感的心,劇中的臺詞也相當之經典,比如「秒速五釐米,是櫻花飄落的速度,那我要用什麼樣的速度,才能與你相遇。」這種純愛金句的臺詞在當時真的非常驚豔——還有好熱鬧的人算出兩人分開十三年,櫻花飄落的速度乘上時間正好是南北極的距離,我物理學的不是很好,有懂的大佬可以來科普一下。

如果說《秒五》的成功是必然的,那麼原因一定是因為它的生活感以及無所不在的浪漫色彩,還有在當時算得上是頂級的照片式畫面加成了。這段絢麗而無奈的故事不知打動了多少少年男女。

《言葉之庭》算是我在秒五之後最喜歡的一部作品,它的畫面才可以說真正是每一幀都可以做成壁紙來用。故事講述了高中生秋月和古文老師雪野的年上之戀。比起《秒五》,《言葉之庭》的劇情更加充實,它不只有愛情,還描寫了少年秋月的鞋匠夢想與雪野老師對這段師生感情的迷茫,它更加夢幻,更加貼合生活。青春期時代的少年對於年輕美麗的女老師多少有點幻想,最後雖然採用了開放式的結局,但一定程度上仍可以滿足大眾的幻想。不知為何,《言葉之庭》似乎並沒有《秒五》那樣火爆,但是絲毫不影響在我心中的地位。


每一幀都可以做壁紙的新海誠作品《言葉之庭》

至於《你的名字》的火爆程度有目共睹,不管看沒看過這部電影你應該都被它刷過屏,從各個角度來看,它都是一部頂級的商業動畫電影,在新海誠的創作史上也是大眾認可度最高的一部作品,也標誌著新海誠由風格特立獨行的創作者朝向兼具藝術和票房的名導演的徹底進化。

本片的設定巧妙,劇情絲絲入扣,線索的連貫性很強,我看了三遍才看出來它的所有線索,每看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運用唯美真實的畫面,感染力強的臺詞,小清新式的氛圍……能把這些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烘託出一種初戀式的悲傷,也就只有新海誠能夠做到了,他作品中的悲傷,大多都是花季少年的悲傷,一種淡淡的,縈繞在心頭的悲傷,不必大起大落,只求真實。


《你的名字》百看不厭的名場面

下一個宮崎駿?並不是

有人說新海誠將會是下一個宮崎駿,我並不認同,新海誠自己也說過,宮崎駿的作品無論是兒童還是成人都可以看得很開心,而他自己的作品,只適合於成長中的少年少女觀賞,高年齡階層可能就不太適合了。

確實如此,宮崎駿的電影劇情很奇妙,它更多意義的是體現在劇情中的一種積極向上的,樂觀的,具有童趣的一種體驗,小孩願意看,因為它有趣,大人喜歡陪著小孩看,因為有意義。這不是說新海誠的電影沒有意義,而是適應人群有別,新海誠不會成為下一個宮崎駿,因為在我們的心中只有一個宮崎駿,但是新海誠也將會是第一個新海誠,無法替代的「壁紙狂魔」新海誠。

本文來源:愛玩網 作者:季斯祁 責任編輯: 候雁飛_NG2619

相關焦點

  • 你認為新海誠哪部作品最具有代表性?《你的名字》還是《秒五》?
    說到日本動漫電影的第一印象會想起那部作品呢?是宮崎駿老先生的《千與千尋》還是新海誠的《你的名字》?新海誠和宮崎駿兩個人,可以說是日本動漫製作人中最為代表性的人物,兩種人兩種不同的風格總是可以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觀感體驗。
  • 兩顆心靠近的距離,新海誠式的溫柔—《秒速5釐米》
    櫻花下落的速度是每秒5釐米,我該用怎樣的速度才能與你重逢。甚至到了一種地步,就是聽它的原聲音樂 《One more time,One more chance》 ,我都可以悲傷一整天。《秒五》無疑是我心中的神作之一。新海誠,這種對細節、對美感近乎變態的把控,實際上是日本人骨子裡的一種特性。
  • 從《星之聲》到《天氣之子》,淺談新海誠的方法論
    文丨千葉君desu@bigfun社區1997年,一部獲得了eAT金沢』98にて特別賞的黑白短片悄悄揭開了新海誠動畫生涯的帷幕,陳舊的老電影效果,熱戀中的男女,以及貫穿始終的憂鬱藍調,這87秒飄忽不定的鏡頭組合中流露出的濃濃意識流風格,奠基了新海誠今後作品的主要走向。
  • 壁紙狂魔:《你的名字.》叫新海誠
    ——你的名字。要說往常提起日本動畫電影的話,可能更為一般人所熟知的還是宮崎駿所領導的吉卜力工作室,圈內的動漫迷可能還會提到細田守、押井守、大友克洋和今敏幾位公認的領航者。對於大多數平常人而言,恐怕也僅僅限於聽說過新海誠的《秒速五釐米》;對於今古君這樣的動畫宅而言,對新海誠的印象大多也停留在「畫面精美細膩,故事不明覺厲的動畫界新秀」這樣的認知上。
  • 秒5作者新海誠最新作品《你的名字》創票房奇蹟 !_遊俠網 Ali213.net
    沒想到勝利的果實才吃下沒多久,又出現一部黑馬動畫《你的名字》,該片出自新海誠作品,從26日上映殺出3日動員百萬人進電影院,10天超過300萬觀影人數,票房狂飆日幣38億元(臺幣約11億元),全球動漫迷被這旋風式票房驚呆,大家都在想知道: 「到底這部片為什麼這麼紅?」  1.先來重溫 「新海誠」威名
  • 從《言葉之庭》到《你的名字》:我眼中的新海誠
    這段時間回顧的動漫確實很多,借著現在很多老舊動漫都是有免費資源的契機,之前在B站熱得不要不要的《你的名字》也被小編再重溫了一次;而且剛好在前段時間又刷了N周目《言葉之庭》的我,在重溫《你的名字》之後,兩相對比,不禁感嘆:新海誠真的在成長。
  • 新海誠《你的名字》和《秒速五釐米》的結局,你更喜歡哪一個?
    一部《秒速五釐米》讓新海誠徹底對得住日本動漫大導演的稱號,到後來畫風唯美的《言葉之庭》,最後到讓人落淚的《你的名字》,新海誠是非常偉大的存在。很多日本男藝人都是新海誠的粉,他們說看了電影,不知道為什麼,眼淚會自然而然地流下來。很奇怪吧,明明新海誠的動畫裡,滿屏都是小清新,沒有童顏巨乳,沒有細腰長腿,這些直男看得這麼激動是搞毛?
  • 《追逐繁星的孩子》同為新海誠作品,和你的名字差距卻這麼大
    說到新海誠,大家的第一印象會是什麼呢?作為在日本動畫界少有的怪才型動畫製作人,在你的名字成功成為日本票房史上擁有最高票房的動畫電影之後,新海誠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日本動畫業界的成就巔峰。然而在你的名字將新海誠推上巔峰之前,新海誠的作品也都是相當的不錯。
  • 又是一年畢業季,我想借用新海誠大師的作品記住你的名字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畢業季,看著高三的學子奮戰高考,大學的同學互相道別。小編不經也想起了自己的學生生活(請原諒我是一個感性的生物),是啊,當時是多麼希望早點擺脫,而現在真正走出校園步入社會後,卻又不知多少次夢裡又重回那段當初被自己各種忙碌但卻又無比充實的學生生活。今天小編就想借著新海誠大師的《你的名字》為主線,希望大家在這個畢業季裡,都能互相記住「你的名字」。
  • 從《星之聲》到《言葉之庭》,看新海誠動畫的創作風格及情感美學
    即使你不是一位漫迷,你也一定聽說過新海誠,即使你對這個名字還不太熟絡,但你也一定對《你的名字》、《天氣之子》這兩部動畫影片耳熟能詳。自2016年,憑藉動畫《你的名字》在中國掀起現象級的觀影狂潮,影片一夜之間刷爆朋友圈之後,新海誠本人在中國人心目中的認知度想必也僅次於另一位日本「國寶級動畫大師」宮崎駿了。
  • 秒速5釐米:新海誠式的溫柔,人生因遺憾而美好
    大家都對新海誠不陌生,新海誠這個名字為中國觀眾所熟知的時候應該是16年上映的《你的名字》這部動漫電影,新海誠最新的兩部動漫電影題材都是穿越類或者奇異類的,那麼今天我就為大家安利一部新海誠不同風格的動漫電影:《秒速5釐米》。
  • 《你的名字》最後彩蛋?獨屬於新海誠的浪漫!大家看懂了嗎?
    新海誠的電影《你的名字》已經上映了將近三年,直到現在還有許多的朋友對這部優秀的動漫電影念念不忘,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解析一下新海誠這部《你的名字》之中有哪些彩蛋吧。首先呢,就是在本作中,女主所在的糸守鎮高中的女老師,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印象。
  • 淺談一下新海誠的雲之彼端,這部最溫柔的動畫,精美收藏~
    淺談一下我喜歡的這部新海誠的雲之彼端,處處是溫柔的動畫《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這也是一部讓人十分糾結的影片。但是可以處處看到新海誠的誠意,我覺得這一個是一部非常溫柔的動畫,可以看得出來可看行還是非常強的。
  • 新海誠《天氣之子》亂入《你的名字》,其實三葉的老師也是亂入
    在這兩年只要是接觸過日漫的小夥伴應該都聽說過新海誠的名字,剛開始的時候新海誠就是虐的代表,因為《秒速五釐米》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櫻花飄落的速度是每秒5釐米這句話不知道讓多少人淚目。而2016的新作《你的名字》更是讓新海誠的名字重新刻在了大家的腦海中。
  • 【人物專題】你的名字——新海誠。
    12月2日在中國大陸上映的日本動畫電影「你的名字。」在國內也算是火了一把,也使更多人知道了新海誠這個名字。 我們這次先不談「你的名字。」這部動畫電影到底好不好看,邏輯到底合理不合理,至少它的確火了,新海誠也火了,不管是在日本還是中國。
  • 《你的名字》新海誠的又一新作,你看了嗎
    導演新海誠說:人都會遺忘,他希望通過這個作品讓大家記住一些不應該遺忘的事。也許每個人都會經歷遺忘,願你的名字能讓你記起生命中曾有的那些美好,抑或更懂得珍惜 當下正經歷著的美好。《櫻花秒速五釐米》,畫面精緻非凡,林夕影業小編幾乎全程截圖,因此新海誠也承包了林夕影業小編多年的電腦壁紙。
  • 新海誠映畫盤點!《你的名字》不是最佳,《秒速五釐米》虐心神作
    新海誠的電影一向以其壓倒性的畫面美著稱,無論是在日本還是在我國,都圈了一大波粉絲。尤其隨著近兩年《你的名字》和《天氣之子》在國內的公映,二次元圈內外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新海誠的作品,這次拾溜就來盤點一下新海誠的動畫電影,你看過幾個呢?
  • 新海誠《秒速五釐米》,失戀者的櫻花之戀
    曾經遇到過一個人,他每天睡覺前都會看一遍《秒速五釐米》,我想著他心底一定空落落的。秒速五釐米又名櫻花抄,講述的是一對少年少女互相愛戀,卻因為搬家不得相見的故事。據說秒速五釐米是新海誠對自己的自述,他在中學時暗戀的女孩轉學,所有的愛戀得不到傾述,化成無比的遺憾和憂傷。
  • 你的名字:新海誠電影,自我滿足?也許是在邁向更高境界
    說起《你的名字。》這部電影,相信有不少人看過或者是聽說過。不過,《你的名字。》在電影中是實則《君の名はなんですか》(你的名字是什麼?)的縮略。單從意思的表達上來考慮,中文「誰」或者「你是誰」更能表達日文的含義。中文「你的名字」因為是名詞,看起來更像是陳述語氣,並非疑問。而本影片正是對「你是誰」進行的提問。
  • 新海誠:除了《你的名字》,還有哪些優秀作品?
    2016年8月26日,由新海誠自編自導的動畫電影《你的名字。》在日本上映,並於同年12月2日在中國上映。優美的背景,唯美、輕鬆、生活化的情感基調,較之前的作品悲傷情緒的使用也十分克制,可以說是新海誠作品的一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