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星之聲》到《言葉之庭》,看新海誠動畫的創作風格及情感美學

2020-08-29 尤曦子

即使你不是一位漫迷,你也一定聽說過新海誠,即使你對這個名字還不太熟絡,但你也一定對《你的名字》、《天氣之子》這兩部動畫影片耳熟能詳。自2016年,憑藉動畫《你的名字》在中國掀起現象級的觀影狂潮,影片一夜之間刷爆朋友圈之後,新海誠本人在中國人心目中的認知度想必也僅次於另一位日本「國寶級動畫大師」宮崎駿了。

但實際上,新海誠早在03年發布由他一人創作的動畫短片《星之聲》開始,他便已經逐步走入大眾的視線。07年,由他編導的《秒速5釐米》上映後,該片便一舉獲得了亞洲太平洋電影節最佳動畫電影獎,這部動畫雖然沒有在中國大陸上映,卻依舊抵擋不住大陸人民對它的熱情和喜愛,迄今為止,《秒速五釐米》也是新海誠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而後來上映的《言葉之庭》、《你的名字》等也同樣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隨著新海誠動畫影片的不斷推出,他獨有的作品風格也開始逐步走向成熟,回顧近二十年來他所發布的動畫作品,我們也總能看到一些「新海誠式」的獨特魅力,為此,他吸粉無數。那麼,新海誠何以受到眾多粉絲的追捧,他的故事又為什麼總能使觀眾頻頻感動落淚呢?我想,一切問題的答案,都得回歸到作品上談。

接下來,我就以新海誠近年來的多部經典作品為依據,從敘事風格、聲畫運用、主題呈現三個方面,來探討新海誠「詩意動畫」背後的創作風格及情感美學。

新海誠本人

一、 在小格局的敘事框架下,新海誠標誌性的「散文」敘事風格,總能讓觀眾在波瀾不驚處觸摸愛情真實的模樣

有關新海誠影片的敘事風格,其實在社會上仍有頗多爭議。看過他以往作品的人大都能感覺得到,新海誠的故事講得非常平緩,甚至可以說是毫無波瀾,加之大量的獨白內容和唯美空鏡穿插其中,很多時候,與其說我們在看一個故事,不如說我們在讀一篇意境悠然、聲色兼具的散文詩。

新海誠這種獨特的「散文」式敘事風格實際是與他本人的偏好和他擅長的領域息息相關的。下面,我就從兩個方面講講他這種獨特敘事風格的成因:


(1)新海誠偏好人物內心世界的刻畫,利用獨白創造如詩般的意境,表達人物情感

獨白可以說是新海誠每部電影都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對於這種現象的出現,其實可以歸結於新海誠並不太擅長通過以對話和情節的方式來傳達故事情感而導致的,為了避開這一短板,他摒棄了跌宕起伏的劇情,轉而使用獨白這種最直接也最平淡的方式來描繪人物的內心世界。

其中,以《星之聲》和《秒速五釐米》的獨白運用最為突出。在《秒五》中,有一段描述貴樹獨自來到巖舟與明理相會的情節,兩人最終來到櫻花樹下,情不自禁地為彼此留下了深刻的一吻。隨即,貴樹的獨白緩緩響起,訴說著他彼時的心境:

明理的溫暖和她的靈魂,要如何去珍藏,該帶往何方,這些我都無從得知……那巨大的人生,那渺茫的時光,這些都無可避免地攔在我們面前……

沒有過多的情緒修飾,沒有被迫分離的撕心裂肺,獨白更像是一首娓娓道來的抒情詩,需要我們細細回味。因此,看新海誠的電影你不能急躁,更不要試圖跳過哪個情節,因為細膩的故事情感就流露在這些看似無味的獨白中,沉不下心的人,是很難走進他的電影的。

當然,我不能片面地評價這樣的獨白運用是好或是壞,因為對於大多數的常規電影來說,大量地使用獨白顯然是不夠明智的,特別是在中國,當代電影包括動畫中,幾乎已經摒棄了獨白的運用。但我們在看新海誠的作品時,獨白卻成為了他風格標誌的一部分,同時也造就了電影獨有的詩意。

《秒速五釐米》劇照

(2)新海誠善於解讀小格局、小背景下的人物關係,關注現實生活中最真實的情感糾葛

說到故事的背景格局和世界觀,新海誠的動畫電影的確更善於解讀小格局下的人物關係和情感糾葛。這其中有兩點原由:

其一,是源自他個人的一些觀點和看法。新海誠認為,「故事格局小」是因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就是這樣子,它不會像宮崎駿動畫裡那樣每天都要去冒險或者拯救世界,現實生活中都是一些很小很瑣碎的事情,但是我們內心的情緒起伏和那些拯救世界的情緒感受是一樣的。

其二,則是因為新海誠還不擅長把控大格局、大世界觀下的故事描寫。這一弊端也直接導致了新海誠在11年上映的《追逐繁星的孩子》中,遭遇了個人電影史上的一次「滑鐵盧」。

大概是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在《繁星》之後,新海誠開始重新拾起他最擅長的小場景描寫,創造出了他的又一經典之作——《言葉之庭》。在《言葉》中,我們驚奇地發現,新海誠將故事中大部分的劇情發生地都集中壓縮在了公園的場景中,而在人物的設定上則選擇了最普通的學生和老師。在這部電影中,科幻與魔法都不復存在,僅靠向觀眾展示人與人之間最細膩、真實的情感,便將我們感動得一塌糊塗。

寫到這裡我不禁感慨,我們經常喜歡幻想電視裡那些戲劇化的橋段發生在自己身上,殊不知在這繁複的現實生活中,其實無處不戲劇,無處不經典。而當導演將這些生活中真實發生的故事濃縮到作品上時,就有可能是因為異地而逐漸疏遠、相忘於江湖的貴樹和明理;也有可能是在雨天唯美邂逅,卻礙於身份不能在一起的秋月和雪野。是新海誠用他的「小格局」讓我們觸摸到了愛情最真實、最質樸的模樣。

《言葉之庭》劇照

二、新海誠動畫中每一幀都美到窒息的畫面源自於生活,而著力於細節的表述又使畫面更富詩意和內涵

素有「壁紙狂魔」之稱的新海誠,對其每一部作品的畫面都有非常嚴苛的要求。在他的最新作《天氣之子》中,電影總共1700個鏡頭,他便要求製作團隊對每個鏡頭都進行一一討論,力求每個畫面都能延續現實中的「最美瞬間」,對於畫面的極致追求也正是新海誠能夠俘獲大批粉絲的主要原因之一。

關於畫面的表現力方面,新海誠是如何做到讓每一幀都如詩如畫的呢?實際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導演通過對畫面中的光線、機位、景別和色調進行合理調配得到的結果。而除卻這些比較硬核的技術性應用外,還有兩點比較值得我們關注的地方,那就是實景取材和細節表述。

(1)實景取材:逼真的再現現實世界中的至美瞬間

早從《秒五》開始,我們便能看到導演對於實景還原度的用心,在這部影片中,我們看到的所有風景幾乎都是由實景取材而來。而當作品發展到了《言葉》時,這種實體場景的還原程度已經遠遠超乎觀眾的想像,特別是在那個宛如世外桃源的城市公園裡,同一個場景不同氣候的變換被展現的淋漓盡致,美到窒息。

如若將這些畫面單獨拎出來,恐怕很多人都會誤將其認為是高清相機拍攝出來的真實畫面。而實景取材也是畫面中光線、色調能夠表現得如此唯美逼真的理論前提。

《秒速五釐米》實景取材

(2)細節表述:注重細節表現能讓畫面更富有詩意和內涵

在新海誠的電影中,畫面的細節表述無處不在。例如,

  • 在《星之聲》裡,櫻花花瓣從窗外飄落,而當一片花瓣悠然落到阿升的手背上時,手裡的手機恰好也響了起來,似乎帶著一種玄妙的默契。這裡的花瓣便是一個詩意的細節。
  • 《秒五》中,在冬夜裡那棵枯萎的櫻花樹下,貴樹和明理相視而立,紛紛揚揚的大雪宛如春櫻撒落,既是對兩人相處時詩意的渲染,也預示了他們此刻心照不宣的傷感和悽涼;
  • 後來到了《言葉》,這種細節則變成了對雨的多角度呈現。

由此可見,新海誠電影中那些令人讚嘆的畫面並非是單純為了美而美的,這種美大多是為了配合故事的主題呈現和人物的情感渲染服務的。

在這樣的美基礎上,再配以新海誠一貫喜歡使用的純淨、治癒的鋼琴音樂,似乎讓我們感受到了一種無言的訴說,這種訴說或是在表達對戀人的思念,或是相處時的溫情,又或是離別的愁緒。這大概就是我們中國人常說的「一切盡在不言中」吧。

《言葉之庭》雨的細節

三、從《星之聲》到《言葉之庭》,新海誠善以「時間和距離」為主題,呈現「孤」與「悲」的情感物語

事實上,新海誠的動畫電影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這麼多年來,他也在不斷地創作更貼合現代大眾胃口的動畫作品。比如我們前面所說的,新海誠慣用大量的旁白展現人物內心世界,但當他的作品發展到《言葉之庭》時,我們會發現旁白的使用已經被大大減少,且更大的突破在於影片結尾處,《言葉》為觀眾展現了一段新海誠影片中少有的激烈戲碼。

而到了後來爆火的《你的名字》,當三葉和花瀧互換身份,俏皮的配樂、充滿笑料的劇情使我們更加清晰的感覺到了新海誠的改變。

如果說,新海誠是為了使影片更加符合大眾審美,最終走上更商業化的道路,他不得不嘗試改變自己擅長的敘事風格,但那麼有一點,我想是在他的動畫電影中所不可動搖的,那就是影片關於「時間與距離」的主題。新海誠似乎總在利用這一萬變不離其宗的論據,試圖向世人證明愛情的孤獨與悲傷,也不怪網友們總在不停地調侃:「新海誠不相信愛情」。

例如在《星之聲》中,阿升與美加子的距離就突破了地球的界限,直接進入了外太空,在8.6光年外的美加子,給阿升發一條簡訊都需要8年的時光,美加子致死也未能再見阿升一面,這是最赤裸裸的悲劇;

到了《秒五》時,這種「距離」便不僅僅是空間上的距離了,而開始延伸到精神上的疏遠,分隔兩地的二人,哪怕曾經的情感再熾熱,也抵不過時間的洪流,命運的安排終於讓我們選擇了「相忘於江湖」;

而《言葉之庭》則將「時間與距離」抽象上升到了師生倫理和年齡差距的高度;包括後來的《你的名字》,更是未能逃脫「時間和距離」的束縛。

《星之聲》海報

在這些表達孤獨與悲傷的故事中,我們看著這些男女主角在一起生活、一起哭、一起笑,卻殊不知他們其實每個人都是一座獨立的孤島,有著各自不同的人生和方向。兩個人的緣分或許會因為一場大雪、一次春雨、一根結繩交織在一起,但那不過是人生際遇中的曇花一現。彼此的命運更像是兩條相交線,在短暫的纏綿後,等來的是永久的分別。

我們的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呢?回想過去幾十載,在我們的生命中也曾經出現過形形色色的人,他們有的是我們曾經最好的玩伴,有的是刻骨相戀的前任,有的是為我們鞠躬盡瘁的恩師……這些人、這些熟悉的身影早已隨著時間的洪流與我們漸行漸遠。

我們的身邊好像從不缺朋友,卻又從來都是孤獨的。這時,我們便似乎理解了新海誠所要表達的「孤悲」情緒,這種傷感不是「為說新詞強說愁」的矯情,而是面對現實生活中諸多的不可抗力,內心感受到的深深的無可奈何。


結束語:

隨著近年來新海誠的名聲大噪,有很多人便開始將新海誠譽為是「宮崎駿的接班人」、「小宮崎駿」。但新海誠對此類說法卻秉承著非常謙虛的態度,他曾在一次訪談中回應:這可能是一個過度的評價……我認為自己不可能成為在國際範圍內像宮崎峻這樣一個偉大的導演。

事實上,新海誠一方面在表達謙遜的同時,也在力圖樹立起自己獨有的形象和故事創作手法。在我看來,宮崎駿與新海誠在他們各自擅長的領域中都是無可替代的,而對於新海誠是否能夠超越宮崎駿,答案尚未可知,但作為觀眾,我們需要做的,只是耐心地等待新一朵「時代之花」的盛放。

相關焦點

  • 《言葉之庭》:解讀新海誠電影東方美學意境下的情感內涵
    在當前發展迅猛的3D作品成為全球動漫市場的主導時,一股新興力量卻依然在堅守傳統動漫創作技藝,並屢次以2D動畫作品斬獲大獎。2013年上映的電影《言葉之庭》,便是由日本新生代動畫導演代表人物、被譽為「數字時代的影像文學大師」、作家新海誠執導的第六部動畫佳作。
  • 於無言處聽音——《言葉之庭》的美學解讀
    《言葉之庭》是一部於2013年上映的日本動漫,一經上映,成績斐然,奪得了第17屆蒙特婁國際電影節最優秀長篇動畫電影獎、第18屆日本動畫神戶獎等一眾獎項。動畫的劇情比較平淡——下雨天,男主人公秋月與女主人公雪野相遇在公園的涼亭裡,此後每當下雨天,兩人都會不約而同地在此相見,兩顆心逐漸靠近。
  • 《你的名字.》叫新海誠!「新海誠展-從《星之聲》到《你的名字.》」重磅登陸魔都!
    是不是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沒錯了這股清新唯美的畫風就是用的新海誠同款濾鏡「新海誠展-從《星之聲》到《你的名字。》」 展覽以新海誠創作時間為線索,展出其出道以來的6部動畫電影的從設計草稿圖、背景圖到電影片段視頻,讓我們清晰看到每部作品從構思到誕生的全過程!
  • 新海誠「言葉之庭」中文版小說3月上市
    2013年,一場新綠初雨時的邂逅,一個略帶憂傷的動畫「言葉之庭」令我們再次領略了新海誠的小清新「戀物語」;2014年「言葉之庭」真正成為了言葉片語和精美的畫面——小說版「言葉之庭」在日本上市,並受到一致好評
  • 46分鐘新海誠經典之作《言葉之庭》:孝雄和雪野教會你愛的勇氣
    我們今天要帶大家來看的正是一部新海誠非常經典的作品《言葉之庭》,短短46 分鐘的時間裡講述男女主人公的情感與成長,畫面之精美,情節之簡潔,更是襯託出這個故事給我們帶來的情感的爆發。作為一部風格明顯的動畫短片,相當程度上代表了新海誠的一貫的風格,真實細膩的畫風、簡單緩慢的情節、大量的人物內心獨白。我們先了解一下新海誠這個人物,走進他後才更明白他的動畫風格和主題。
  • 新海誠的《言葉之庭》:大多數人都在「單戀」著不可言說的某一人
    正如「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一般,「成功之人也必有過人之處」,用這句話來形容新海誠實在是貼切不過。《言葉之庭》是一本小說,也是一部同名動畫電影,情節並不複雜,講述15歲的高中生與27歲女老師相戀的故事。
  • 新海誠展-從《星之聲》到《你的名字》-上海站正式開幕
    創造票房紀錄的日本動畫導演新海誠再度出發。於7月27日,在上海當代博物館舉行《新海誠展-從《星之聲》到《你的名字。》-》,以生動的形式回顧出道15年的成長軌跡。7月26日,本次展覽的共同策展方:艾米斯傳媒(上海)有限公司(AMUSE)、上海超電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嗶哩嗶哩)和上海好有文化傳媒有限公司(SMG網際網路節目中心)舉行了盛大的展覽開幕典禮。
  • 經典推薦 | 新海誠《言葉之庭》最美不是下雨天
    《言葉之庭》是由日本作家新海誠導演的一部青春愛情動漫短片,該片從一個十五歲的男孩的角度,以雨為引領全程的線索,採用了大量的景色鋪墊以及音樂渲染
  • 言葉之庭劇情有什麼 言葉之庭劇情介紹
    言葉之庭全集在線播放地址哪裡有呢?哪裡可以看到言葉之庭?言葉之庭百度雲資源哪裡有?就一起隨小編來了解下吧!
  • 新海誠丨《言葉之庭》德語版(中德字幕)
    《言葉之庭
  • 從《言葉之庭》到《你的名字》:我眼中的新海誠
    這段時間回顧的動漫確實很多,借著現在很多老舊動漫都是有免費資源的契機,之前在B站熱得不要不要的《你的名字》也被小編再重溫了一次;而且剛好在前段時間又刷了N周目《言葉之庭》的我,在重溫《你的名字》之後,兩相對比,不禁感嘆:新海誠真的在成長。
  • 《言葉之庭》豆瓣8.2,不能言說的禁忌之愛!
    《言葉之庭》由曾執導過《星之聲》、《秒速5釐米》、《追逐繁星的孩子》等動畫電影的新海誠掌鏡,影片於2013年5月31日在臺灣、香港、日本同步上映。在一次與新海誠的面對面採訪中,一個西方人曾把新海誠的作品稱為「景色片」。新海誠的這部《言葉之庭》回歸到他的一貫風格,畫面好看。在40多分鐘的敘事中,很多人吐槽稀裡糊塗就發現少年淪陷了。
  • 言葉之庭:以天氣為主題的「新海誠愛情」,將壁紙優勢發揮到極致
    每到夏天這個多雨的時節,我總會想起新海誠的一部動漫《言葉之庭》,跟雨有關,和雨結緣。這部作品裡的雨,這部以天氣為主題的故事,聯結起了男女主角之間的羈絆。作為「壁紙狂魔」新海誠的一部經典動畫,《言葉之庭》的畫質非常讓人驚喜。從第一個畫面開始,看過的觀眾應該都為滿目的綠色而驚嘆吧,這是怎樣的一種神仙畫質呢?
  • 淺談看完新海誠的言葉之庭,又有了新的感想,精美圖片獻給大家~
    新海誠的動畫畫風總是那麼美,這次看完言葉之庭有了新的收穫可以說在日本新海誠的動畫總是不會讓你失望,無論你是什麼時候看,無論是在什麼樣的心情下看。頭一次看新海誠大約是在2008年,那時候我的靈魂是羸弱的文藝青年,而肉體是個黑胖子。這一奇特的屬性讓我基本上只能在網上裝裝比,現實中遇不上遇上幾個姑娘。看的頭一部片子是《秒速五釐米》,這個片子出名得很,故事再不贅述。那時候我不知道要如何和人相處,看過這片兒以後,更不懂了。男女主角的捉迷藏能力簡直超神了,面對面拽著手都能丟,一副不玩兒死月老誓不罷休的架勢。
  • 《言葉之庭 言の葉の庭 》 雨中的世界 新海誠 動畫電影
    新海誠 動畫電影《言葉之庭 言の葉の庭 》 雨中的世界   在線觀看:《言葉之庭》是新海誠的第六部動畫作品,而細雨、驟雨、太陽雨、
  • 從《星之聲》到《君名》!新海誠出道15周年郵票發售
    為了慶祝新海誠導演出道15周年,官方近日推出紀念郵票與留言冊套裝,價格為4900日元(約合人民幣291.56元)。
  • 力薦新海誠的動畫,言葉之庭的劇情補充,大家最想知道的故事結局
    力薦新海誠的動畫,言葉之庭的劇情補充,大家最想知道的故事結局新海誠的動畫電影中,《言葉之庭》這部動畫,每逢雨天,獨自一人時,我都會找出來再放一遍,沒有比《言葉之庭》更適合在雨天觀看的動畫了。就讓我們再次回顧雨天裡浪漫的愛情故事,結合小說,或許有大家不知道的小彩蛋。
  • 品味新海誠:《言葉之庭》,但盼風雨來,能留你在此
    新海誠的創作是從2000年開始的,從那以後基本沒兩到三年就會出一部作品,真正讓人們開始關注新海誠的作品是2016年爆紅的《你的名字》,但是今天的內容不是《你的名字》,而是《言葉之庭》。《言葉之庭》是新海誠2013年的作品,與其說是一部電影,倒不是說是一個短劇,儘管片長不到一個小時,但是不論是故事的劇情還是人物的刻畫,都做到了最大程度的淋漓盡致。
  • 是什麼影響了新海誠的創作風格
    ——個人動畫時期形成的風格2002年,新海誠推出了由他獨立製作完成的商業模式的動畫《星之聲》。獨立製作並非始於新海誠,作為一種先鋒藝術表現形式,獨立製作的個人動畫往往充滿了強烈的個人特色,會給人一種曲高和寡的感受,而新海誠的《星之聲》卻成功的俘獲了觀眾的心。
  • 《言葉之庭》是一部「足控」動漫,導演新海誠坦言,喜歡女性的腳
    《言葉之庭》是新海誠導演2013年出版的作品,劇情簡短,邏輯清晰明了,動漫中出現大量關於腳部特寫的鏡頭,對足部的描寫非常細膩。尤其是秋月為雪野設計鞋子、量尺寸的這段,觀眾在驚訝新海誠導演筆下的腳怎麼這麼好看的同時,也產生了懷疑難道新海誠導演是「足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