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舜禹」是上古時期的部落領袖,他們的歷史貢獻有哪些?

2020-11-21 靜賢說

上古時期的堯舜禹是自黃帝之後,黃河流域先後出現的三個部落聯盟首領,他們是諸子百家公認的聖人。聖人,就是知行合一的楷模典範,不但要立言立德,還要有事功,屬於對歷史的進程產生過極大影響的人物。

首先是堯,也稱帝堯、唐堯,是中國遠古時期的一個帝王,《尚書·堯典》記載堯命令羲氏、和氏根據日月星辰的運行規律制定曆法,然後頒布天下,使農業生產有所依循,這叫「敬授民時」。漢民族是農業文明,我國的農業墾殖歷史十分悠久,對農業的生產耕種非常重視,有了曆法,民眾就會依據時節從事生產活動,刀耕火種,春耕秋收,一切有序進行,而不會誤了農時。

掌握了四時變化的規律,就等於能夠順應自然變化休養生息,這是人類在認識大自然過程中,對天地運轉規律深刻認識的基礎上才能做到。在此基礎上,農業產量得到較大提升,生存條件得到改善,為人類的繁衍發展,走出了突破性的一步,這是堯帝對中華民族的重大貢獻。

堯去世後,舜即位,舜又稱有虞氏,出生在姚墟。在堯帝治國的基礎上,舜重點做了以下幾件事:

其一,完善律法,確立爵位。這相當於完善了政務的管理機制,加強了對部落聯盟之間的聯絡,同時也強化了對部落聯盟的統治。

其二,開誠議政,明布政教,廣開言路。這一步很關鍵,是舜在位時的顯著治理特點,團結了各個部落,也穩定了人心。

其三,治理洪水,發展生產,開拓疆域並制樂作典,這又極大地推動了部落社會向文明社會的邁進。舜在位三十二年,把位置禪讓給禹。

禹的歷史功績除了世人熟知的「大禹治水」的典故之外,還在於他在位時,把當時的天下劃分為「九州」,加大農業生產,使民眾安居樂業,結束了部落聯盟的社會組織形態,形成了「國家」這一新型的社會政治形態。

禹是夏王朝的實際創始人,他去世後傳位於自己的兒子啟,由此中國正式的進入了封建制社會。

聖人是知行合一的人,堯舜禹是上古時期的三位聖人,他們之所以受到後世的推崇,在於他們能夠擁有相對完善的道德,道德情感是引領人類向著積極光明的方向前行的精神力量,是人世間生存與延續的法則。

華夏民族認為人與天是一體的,天人合一,萬物一體,人道和天道是相通的,所以聖人的道德品質和責任擔當往往是與宇宙的法則融為一體的,他們不但本身具備這種道德判斷,而且還適時制定禮樂制度把這種道德價值觀在生活的這塊土地上推廣開來,這樣就推動了社會的進步,讓生活在這塊天空下的民眾安居樂業,一代一代的綿延傳承。

堯舜禹是知與行的楷模,在璀璨的中華文明史上他們的存在與作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後來的諸子百家,相互之間素有分歧牴牾,也不乏攻擊之音,但對堯舜禹,卻是異口同聲稱讚不已,足以說明了很多。

相關焦點

  • 堯舜禪讓是真民主還是偽操作?
    然而,縱觀中國歷史,唯獨堯舜禪讓制別具一格,讓人津津樂道。傳說,在上古時代,中原部落首領堯在位幾十年,他認為自己年紀大了,是時候找個合適的接班人了!於是,有人推薦堯的兒子丹朱。然而,堯認為自己的兒子做事好大喜功,很粗野,根本不能堪以大任。這樣又過了幾年,堯舊事重提。
  • 上古禪讓其實是一場笑話,堯舜禹禪讓是真是假?曹丕說出了真相
    有了自己的親身體驗,曹丕就聯想到了上古時期的堯舜禹禪讓的事情,說下了這樣一句話,讓我們對堯舜禹禪讓的真相產生了懷疑。那麼,事實真相是什麼呢?一、上古美談:堯讓舜、舜讓禹堯曰:「嗟!四嶽!一開始洪水泛濫的時候,舜派遣鯀前去治水的,但是鯀卻沒有擋住洪水,舜就用治水不利的罪名殺了鯀,然後才派了禹去治水的。很多人就要問這有什麼關係呢?那就不得不說鯀和禹的關係了,鯀是禹的父親。肯定又有小夥伴問了,既然舜殺了禹的父親,為什麼要再用禹去治水呢?那是因為那個時候只有鯀氏彝族掌握著水利的技術,不派禹去夜嗎,沒有人了。
  • 禪讓制:三皇五帝時期的民主化傾向,仁與禮的基礎上的民主作風
    這裡的三皇五帝當然不是歷史中真實的皇和帝,他們是原始社會後期出現的為人類作出傑出貢獻的個人、部落或部落聯盟的領袖,後人為了表示對他們的敬仰而追尊他們為「皇」或「帝」。從傳說來看,三皇時代的社會是沒有嚴密社會結構,他們只是分散群居,人們過著和野獸區別不大的生活,生吃動植物。
  • 上古擴張徵戰的部落:中國法律的起源!
    (史記)黃帝之後的三位著名部落首領堯舜禹同樣在部落內完善管理制度、管理機構,進行分工,制定相應的懲罰方式。同時,在黃帝確定在諸多部落中的至高地位後,也開始要求其他部落對自己進行貢賦,並在不同時期制定了不同的相應制度。根據《史記 五帝本紀》中"皇帝乃習用幹戈,以徵不享。"
  • 上古時代舜是主動禪讓給禹?還是另有原因?權力更迭竟如此平靜?
    眾所周知,中國距今發現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殷商時期)。那麼夏朝以及上古時期的歷史又是怎麼流傳後世的呢?那就是根據甲骨文隻言片語的記載,以及口口相傳!那在傳播過程中,很多真相都會被覆蓋或者根據當時社會形態過度包裝!
  • 堯舜禹禪讓只是意外的插曲——再讀《五帝本紀》
    在傳統儒家的講述裡,堯舜禹三代的傳承是「禪讓制」,許多文人在講述這一歷史時,使用的「原始文獻」是《史記》中的《五帝本紀》一篇,但如果細細考究,《五帝本紀》中的堯舜禹禪讓絕對是一場意外。而禹繼位時就簡單了,禹治水有功,舜「預薦禹於天」,舜死後,禹也想讓位給舜的兒子,也沒有成功,於是自己繼位。以上,就是傳統儒家所講述的堯舜禹禪讓史,但只在《五帝本紀》這一篇目中,也能看出很多疑點。
  • 從上古八大姓看姓氏起源,有你的姓嗎?
    姓氏起源和上古八大姓「姓」,即女生,源於母系社會,由於當時的群婚制使「民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同姓代表同一個母系血緣關係,是區分部落符號。而「氏」則起源於父系社會,為同姓的分支,本來為同姓各部落的名稱,後來則專指部落的首領。
  • 歷史書上的2個假故事:堯禪讓給舜,舜禪讓給禹,真相沒這麼簡單
    史書上有這樣2個經典故事:上古聖王堯走遍天下,終於找到一位理想的賢士舜,後來又將其首領之位禪讓給舜,舜還娶了堯的兩個女兒;舜老了以後,參照堯的做法,把首領之位禪讓給治水有功的禹。禹破禪的規矩,建立夏朝,傳位給兒子啟。
  • 今日始知堯舜之事也
    我們上學時,在歷史課上學到過堯舜禹禪讓的故事,看完這故事,不禁感嘆人間自有真情在,還是上古人淳樸啊!但是閱歷豐富的人看到後,卻不禁會想到兩句唐詩「自古真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因為堯舜禹之前都是「子承父業」,禹之後也是家天下,那麼中間這段「真情」是不是套路呢?
  • 堯舜時代,「禪讓」是真的嗎?
    根據我們從小接受的歷史教育,都知道堯舜都是禪讓帝位的,選取天下的賢能有德之士繼位,但是這個「禪讓」真的一點問題都沒有嗎?質疑「禪讓」不是譁眾取寵,也不是通過獵奇來吸引眼球,最大的原因在於古時候「禪讓」不符合社會發展進化的規律。
  • 上古時期,具有智慧的「三皇」,他們究竟對人類做出來多大貢獻?
    上古時期人類的祖先,居住之處特別簡陋,一般與石頭洞穴為家。世間萬物的存在,然而人們生活周圍生禽猛獸也是非常多的。這些猛獸的棲息之處也是在洞穴之中,所以對人類的傷害是避免不了的。後來原始人發現這些鳥兒在樹上可以建窩,這些野獸爬不上去,傷害不到他們。
  • 在遠古時期,中國發生了哪些重要的部落戰爭,這對氏族社會有何影響?
    在我們研究中國歷史的時候,經常把堯舜之前的時代作為遠古史,因為這段時間的社會還具有相對原始的部落制特點,還未完全蛻變為擁有共主的部落聯盟。而根據史料,這一時期的部落戰爭是十分頻繁的,這些戰爭對於中國各部落的融合以及氏族社會的瓦解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 上古時期到底是人神共存還是野蠻部落?可不可能同時存在?
    近期,我們一直在更新「假如神話傳說都是真的」連載文章,不斷地了解中,有一些小夥伴就對於上古時期產生了一個疑惑,已經我們整理私信與留言板的內容,整理出了最多提問的一個問題,因為我們平常了解到的上古時期有兩種,一種是神話故事中的玄幻時期,一個我們平常所學到的部落時代,如果這兩種生活方式都放在一個時代的話
  • 古代的「三皇五帝」都有哪些人?是歷史還是神話?
    炎黃二帝但在古人的歷史觀中,談及中華民族的上古時期,與其稱為炎黃二帝的歷史,他們卻更願意用「三皇五帝」的典故來借代。讀到此處,可能有讀者會提問,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皇帝不是秦始皇嬴政嗎?為什麼上古時期就出現了皇與帝呢?在這裡,筆者有必要解釋一下:「此皇、此帝」非彼者「皇帝」也!這裡的皇與帝,讀者可以理解為是古人對聖人的一種尊貴的封號,至於封建時代的皇帝,則已經演化為擁有無上權力的職位。
  • 國產神話電影《禹神傳之王者少年》定檔8月15日,看點大揭秘!
    2020年8月15日上映的動畫電影《禹神傳之王者少年》究竟有哪些值得關注的看點,下面帶大家一起揭秘。1:劇情大揭秘故事發生在四千多年前的洪水泛濫時期。為了抗洪,大禹的父親「鯀」被推選為各部落的聯合治水首領,禹也和其他部落挑選出來的夥伴被作為接班人重點培養。然而,治水大軍不僅要修復洪水圍困的村寨、農田、牲口,還要躲避妖魔的抓捕。塗山部落的公主女嬌在一次外出時不幸被怪物抓走,禹為救女嬌無意落入布下的陷阱,釋放出被天帝囚禁於深淵的魔王共工。
  • 唐耀坤文集:中國曾有世界上最早的民主政治制度——堯舜禪讓制
    唐耀坤中國上古時期,堯帝開創了帝王禪讓制度的先河,可以說是民主制度的初創雛形。《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堯帝在位時期有個兒子名叫丹朱。但堯帝認為他沒有當君主的才幹,一直想找一位合適的接班人。有一天,堯帝召集諸侯,讓他們各自推舉自己族中的賢能之人,大家都提到了一個人,這個人叫虞舜。
  • 根據電視劇《大舜》來說說古代時期英明的帝王虞舜的傳奇人生
    以前看陳小春版鹿鼎記的時候,就聽到韋小寶恭維康熙是鳥生魚湯,也就是堯舜禹湯。 堯舜禹湯是我國華夏族最英明的四個帝王,前面兩個那時候還是氏族部落,用禪讓的形式,從大禹開始變成封建奴隸制國家,傳給兒子,成就了家天下。
  • 上古四聖,司法鼻祖——皋陶
    皋陶,東夷部落的首領之一,上古四聖之一(堯,舜,禹,皋陶),皋陶在堯舜時擔任執政刑法的長官——士,著有《獄典》,還發明了耒耜。皋陶「明於五刑,以弼五教」,以執法公正聞名天下,被奉為司法鼻祖;傳說還被禹選為繼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