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血疫》 The Hot Zone
豆瓣評分:8.1
傳播病毒:伊波拉病毒
基於真實事件改編而成,在劇情上和《極度恐慌》有著巧妙的呼應和承繼。《極度恐慌》採用一個長鏡頭交代了美國完備的流行病防疫體系,在美國陸軍流行性病毒研究所裡,按照病毒的危險性共分為四個層級,各項消毒和防護措施逐層提升。
這在美劇《血疫》中得到了更加細緻入微的展現,主角南希醫生也是美國陸軍的病毒研究專家,而故事聚焦的同樣是極其兇殘的伊波拉病毒。
劇情通過兩條時間線交互展開。一條是在1989年,一批從菲律賓運至美國黑澤爾頓市做實驗的猴子陸續染病死亡,南希從死猴子的血液樣本中檢測出了伊波拉病毒,美國本土面臨著伊波拉病毒爆發的危機。南希邀請導師卡特協助她應對此次危機。
另一條線回溯1976年,當時就職於國際疾控中心的卡特和羅德斯在非洲薩伊親眼見證伊波拉病毒肆虐的慘狀。
這部劇集目前只出了第一季共6集,只能算是開篇序曲,劇情也並不驚心動魄。通過把實驗室中所有的猴子都進行安樂死,將病毒的爆發扼殺在搖籃裡,但劇終時發現仍有一隻感染病毒的猴子在逃,留個懸念有待下一季繼續展開。
變異後的伊波拉病毒(雷斯頓型)似乎沒有之前那麼可怖的殺傷力,僅有的幾名感染者經過救治都得以痊癒,但疾控中心對該病毒的評級並未因此降低。
片尾南希醫生的講話再次強調人類必須對病毒時刻保持警惕:
「可以這樣說,地球的免疫系統已經意識到那個最具破壞性的病原體的存在——人類。即使面臨著對它們的天然環境的破壞,新出現的病毒依然持續變異並存活。當它們捲土重來時,它們比以往更加強大。當我們砍伐這些病毒的家園,消滅它們的宿主,它們便需要一個新的宿主——我們。病毒已經存在了幾十億年,因為它們足夠聰明,伊波拉病毒飽食饜足,然後又退回到陰影中,它在那裡不斷學習不斷變異。相信我說的話,我們要做好準備,這個怪物還會回來。」
07 《感染列島》Pandemic
豆瓣評分:6.3
傳播疾病:未知傳染病(原型是禽流感)
東京都市的某家市立醫院收治了一名疑似禽流感患者,病人咳血而死,家屬和部分醫生也被感染。曾參與禽流感防疫工作的世衛組織官員小林榮子前來指導防疫,與松岡醫生配合默契。
小林榮子根據經驗判定此次疫情為禽流感,而近郊的一家養雞場內檢測出禽流感病毒,令她更確信自己的判斷。
疫情迅速擴散,死亡人數急劇攀升,整個日本都籠罩在死亡的陰影下,政府迅速將疫區封鎖。小林榮子和松岡醫生堅持詢問最早染病的患者家屬,得知病毒源頭可能來自病患不久前歸國探親的父親。
於是松岡醫生遠赴國外查找真正病源,小林則留下來繼續與病毒抗爭,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
這部電影豆瓣評分只有6.3,多半因為電影節奏緩慢、劇情拖沓、平淡寡味,但對情感生動細膩的刻畫,對人性細緻入微的體察使其有別於其他套路式的災難片。
用自己的生命做最後賭注的小林醫生,倒在工作崗位上的醫護人員,深入險境研究病毒來源的教授,每一個角色都鮮活而有力量。
更為難得的是,《感染列島》關注到了疫情災難下遭受輿論歧視的無辜者。片中養雞場主神倉因為自家養的雞感染了禽流感,被懷疑是病毒爆發的源頭,深受社會輿論譴責,內心充滿負罪感,就連他女兒在學校也遭到排擠和嘲笑,場主不堪輿論壓力選擇在家中上吊自殺。
而在他死後,政府公布調查結果,證實此次疫情並非禽流感。目睹父親死亡的女兒衝著醫院裡的人群大喊:「你們都是殺人兇手!」
她悲憤的吶喊在提醒所有人,來自個體的聲音不應該被災難籠統式地全部掩蓋。
08 《鐵線蟲入侵》 Deranged
豆瓣評分:6.7
傳播病毒:變種寄生蟲(虛構)
漢江流域附近接連發現數十具漂浮的屍體,死者全身皆如乾屍,死狀恐怖。經調查發現,死因源於體內寄居的變種寄生蟲——鐵線蟲。
鐵線蟲刺激宿主食慾大增吸收養分,到了繁殖期便令宿主神志不清,瘋狂飲水直至投水自殺,鐵線蟲才離開宿主身體進入水中大量繁殖。
正當死亡人數不斷增長,社會亂作一團,人們束手無策之時,突然有人發現某種已經停產的驅蟲藥能夠消滅體內的寄生蟲,引發人們瘋狂搶購,但數量稀少的社會庫存遠遠無法滿足病患的需要。
政府與該藥的產權所有方某製藥公司進行協商,但製藥公司拒絕公開藥品原材料和製作方法,政府被迫接受製藥公司開出的天價收購價。
與此同時,一名醫藥公司小職員和警察弟弟為了挽救家人生命,四處尋找這種藥物。歷經重重困難,他們終於找到了製藥的原材料,也揭露出隱藏在鐵線蟲危機背後的真相。
和其他病毒類災難片或多或少都有「天災」和「意外」的成分相比,這裡的鐵線蟲之災則是徹頭徹尾的「人禍」,甚至是蓄意鬧事的陰謀。災難的根源在於小部分人對金錢的貪婪,竟以無辜民眾的生命為代價,以滿足一己私慾。
09 《末日病毒》Carriers
豆瓣評分:6.3
傳播病毒:未知致命病毒(虛構)
故事的主角是四個年輕人,丹尼和哥哥布萊恩、哥哥的女友波比以及好友凱特,他們開著越野車行駛在公路上,一路有說有笑,完全沒有瀕臨滅亡的末日氛圍,初看還以為是部輕鬆的青春愛情片。
然而,在遇到另一輛停在路中間的車時,一個小女孩戴著染血的口罩,從車窗探出頭來,畫風隨之一轉,四人驚恐萬狀地駕車飛速繞開。
原來,某種高致命性和傳染性的病毒已經在世界上蔓延開來,這四個年輕人正駕車快速穿越美國西南部的沙漠地帶,希望尋找到一個相對安全的棲息之所。
四個年輕人因為汽車半路拋錨,不得不折路返回搶奪小女孩和她父親的車,又在一個因病毒肆虐而荒無人煙的小鎮上拋棄了父女二人。女友波比不幸感染病毒,布萊恩竟然狠心將她趕下車。布萊恩自己也沒有逃過病毒的襲擊,而原本善良心軟的丹尼此時卻用黑洞洞的槍口指著他……
電影幾乎沒有講述病毒如何產生與傳播的細節,開場已是窮途末路,更著重筆墨在病毒災難下的人性表達。比病毒更危險的,是深不可測的人性的陰暗面。
影片結尾,丹尼和凱特最終到達了目的地,那是丹尼和布萊恩兄弟倆小時候常常玩耍的海灘。他們是這場災難的倖存者,卻失去了原本最珍貴的東西。他們沒有感染上病毒,卻被隱藏在自己內心深處的邪惡和黑暗侵蝕得體無完膚。
10 《盲流感》Blindness
豆瓣評分:7.2
傳播疾病:失明(虛構)
一輛行駛中的汽車突然停在馬路中間,司機聲稱自己什麼都看不見,眼前只剩一片白光。緊接著,他的妻子、眼科醫生、同去看病的其他人、偷他汽車的小偷,凡是跟他有過接觸的人無一例外全部失明。失明症像流行病一樣在全市範圍內爆發。
所有的致盲者都被關進了一座廢棄的療養院,與外界隔絕,重兵把守,無人照料這些患者,僅提供每天所需食物。
當人類流落孤島時,陷入集權只需要幾天。
另一病區的人搶佔了所有食物,逼迫其他人拿東西來交換,先是上交值錢的物品,然後是進獻女人。女主角成為這個混亂荒謬的世界裡唯一能看得見的人,最終她決定奮起反抗。
電影改編自葡萄牙作家若澤·薩拉馬戈同名小說的《盲流感》,豆瓣評分7.2,屬於中等偏上水平,但我個人評價不高也不太喜歡。
電影打著「失明症」、「傳染病」的噱頭,科幻設定乍看上去很吸引人,但內容卻並無新意,實際上就是個科幻版荒島求生的故事。而且許多地方難以自圓其說,女主角一直和感染者住在一起為何不被傳染完全沒有解釋,致盲者最終如何恢復光明也毫無理由。
嚴格來講,它並不適合出現在這個系列片單裡。比起病毒類災難片,《盲流感》更像一則荒島寓言。在失明的情況下可以隨意拋棄體面和尊嚴,反正誰都看不見誰,那在復明之後又該如何面對自己,如何面對身邊最親密的人?
一口氣刷完這十部影視作品,心情倍感沉重。
病毒爆發對人類來說是場巨大災難,究其原因,有「天災」有「人禍」也有「純屬意外」,而在災難面前暴露出的各種社會弊病和人性弱點,遠比病毒本身還要可怕。
這些影視作品你都看過了嗎?歡迎留言一起交流感受呀。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