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最嚴重的20次疫病及全球大流行

2020-12-19 澎湃新聞

原創 Owen Jarus 絲路遺產

1918年西班牙流感全球大流行期間,美軍駐法營地醫院流感病房。(圖片:Shutterstock)

歷史長河中,疫病爆發總是威脅著人類,有時就此改變歷史進程,甚至標誌整個文明的終結。這裡,我們總結了從史前到現代社會最為嚴重的20次疫病大流行。

1. 史前瘟疫:公元前3000年前後

中國境內發現一座距今5000年左右的房間,殘骸遍布,或說明一次致命瘟疫曾在此發生。(圖片版權:中國考古)

距今約5000年前,一場傳染病消滅了一個中國史前村莊。堆放病亡者屍體的房間隨後被焚燒。房內殘骸既有屬於少年、青年的,也有屬於中年的,說明各年齡段人群都未能倖免。該考古遺址如今被稱作哈民忙哈,是東北中國地區保存最為完好的史前遺址之一。

考古學及人類學研究發現,這次疫病發生極為迅速。人們甚至沒有時間準備合規葬禮。該遺址此後也再未有人居住。

在哈民忙哈遺址發現之前,廟子溝出土與其幾乎同一時期的另一處東北史前大型墓葬。這些發現共同說明,一場疫病曾在整個地區肆虐。

2.雅典瘟疫:公元前430年

雅典衛城建築群中的萬神殿遺存。該城在公元前430年左右曾歷經一場延續五年左右的瘟疫。(圖片版權:Shutterstock)

公元前430年前後,一場雅典和斯巴達之間的戰役剛剛開始,瘟疫便席捲雅典,持續五年之久。一些分析估計,死亡人數達上百萬。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公元前460-400年)這樣描述道:「身體健康的人們突然遭到頭部重創,眼睛紅腫發炎,喉嚨和舌頭等內部器官充血,呼吸不自然、充滿惡臭。」(理察·克勞利翻譯,引自《伯羅奔尼撒戰爭》,倫敦登特出版社,1914年。)

這場瘟疫的具體疾病,是科學家們一直以來的爭論話題。包括傷寒和伊波拉在內的一系列疾病都有可能。許多學者相信,戰爭導致的聚集現象或許惡化了這場瘟疫的情況。由於斯巴達軍隊更為強大,雅典人聚集在名為「長牆」的城市軍事防護建築內尋求庇護。這場瘟疫並未能阻止戰爭繼續,直至公元前404年雅典才被迫投降。

3.安東尼瘟疫:公元165-180年

羅馬士兵很有可能攜帶天花病毒歸國,最終導致安東尼瘟疫爆發。(圖片版權:Shutterstock)

當遠徵的士兵們回到羅馬帝國時,他們帶回來的不止是勝利。依據曼徹斯特都市大學羅馬歷史資深教授艾普羅·普德系發表在《古代動亂》(勞特利奇出版社,2017年)一書中的文章,安東尼瘟疫極有可能是天花病毒導致。自此肆虐軍隊,在羅馬帝國境內導致超過五百萬人喪生。

許多歷史學家相信,瘟疫是士兵在結束和帕提亞的戰爭後帶回羅馬帝國的。瘟疫最終導致從公元前27年持續到公元180年、國力一度達到頂峰的和平羅馬時期就此終結。公元180年之後,動蕩蔓延羅馬帝國境內,不僅內戰爆發,「野蠻人」也不斷從外部入侵。瘟疫爆發後,基督教變得更加流行。

4.賽普勒斯瘟疫:公元250-271年

埃及底比斯城,一場古代瘟疫的患者被篝火焚燒後留下的遺存。(圖片版權:N·齊楊,ONLUS埃及和蘇丹文化研究協會)

名喚聖·賽普勒斯的迦太基(突尼西亞城市)大主教,把這場疫病描述為「世界的盡頭」,因其僅在羅馬一地就導致約5000人喪生。2014年,考古學家在盧克索發現了瘟疫遇難者的大型埋葬地。遇難者屍體上覆蓋著厚厚一層石灰(歷史上曾作為消毒劑使用)。考古學家還發現三處用來製作石灰的燒窯遺址,以及使用篝火焚毀遇難者的痕跡。

專家們並不確定是何種疾病導致此次瘟疫。「一種常見的流感在解除腸部抵抗後,帶走患者身體能量,(同時)源自骨髓的高熱導致喉部(嘴中一部分)出現傷口」,賽普勒斯人在一部稱作《死亡》(菲利普·沙夫翻譯自《公元三世紀之神父:希波裡圖斯,賽普勒斯,凱厄斯,諾瓦蒂安》附錄,基督教典籍圖書館,1885年)的拉丁文書籍中寫道。

5.查士丁尼瘟疫:公元541-542年

查士丁尼大帝及其支持者的馬賽克畫像。(圖片版權:Shutterstock)

拜佔庭帝國在黑死病的侵襲下走向衰落。這場瘟疫隨後間歇性地不斷發生。一些推測認為,超過10%的全球人口喪生。

這場瘟疫以拜佔庭君主查士丁尼(統治期:公元527-565年)命名。在其治下,拜佔庭帝國達到鼎盛時期,掌控從中東到西歐的大片領土。查士丁尼下令在帝國首都康士坦丁(今天的伊斯坦堡)建造了著名的聖索菲亞(神聖智慧)大教堂。查士丁尼也曾感染瘟疫,不過得以存活。然而其帝國卻在瘟疫打擊下不斷喪失領土。

6.黑死病:公元1346-1353年

《紐倫堡編年史》第一卷,插圖CCLXIIII。骷髏正從死者堆中升起,加入死亡之舞的隊列。(圖片版權:安東·克貝格,1493年/公共伺服器)

從亞洲到歐洲,黑死病一路帶去毀滅。一些研究估測,共有一半歐洲人口喪生。黑死病是由如今已經滅絕的一株鼠疫桿菌導致,經由跳蚤自感染後的鼠類傳播開來。遇難者的屍體一般集中埋葬。

這場瘟疫深刻改變了歐洲歷史進程。由於死亡人數眾多,勞力驟減,勞工工資得到提高,歐洲農奴制系統也就此終結。研究表明,存活下來的勞力可以獲得更多肉類和更好質量的麵包。廉價勞動力短缺或許也促進了科技革新。

7.可可裡茲特利大瘟疫:1545-1548年

阿茲特克遺址國家紀念碑。(圖片版權:USGS美國地質調查局)

導致可可裡茲特利大瘟疫的是一種帶來病毒性出血高熱的綜合感染,最終使得墨西哥和中美洲地區一千五百萬人口喪生。由於當地人群此前已經受到極度乾旱的打擊,這一疾病變得格外致命。「可可裡茲特利」是阿茲特克語中「害蟲」之意。

一項最新研究檢測了死者殘骸中的DNA,發現他們所受感染來自一種稱作丙型副傷寒沙門氏菌的沙門氏菌亞種。這種病菌帶來一般傷寒病患常見的腸熱病。腸熱病導致高燒、脫水和其他胃腸問題,即使在今天也是一種主要疾病威脅。

8.美洲瘟疫:16世紀

歐·格拉夫(1892年)所繪赫南·科特斯及其軍隊。這一西班牙侵略者在攻佔阿茲特克城市後,任其飽受天花肆虐。(圖片版權:Shutterstock)

美洲瘟疫是指一系列由歐洲探險者帶至美洲的歐洲傳染病大流行。包括天花在內的這些疫病加速了印加文明和阿茲特克文明的崩潰。一些研究估計,西半球將近百分之九十的土著人口死亡。

這些疫病一定程度上協助了赫南·科特斯帶領的軍隊於1519年攻克阿茲特克首府第奧蒂華坎,以及弗朗西斯科·皮薩羅的軍隊於1532年攻佔印加。西班牙人就此佔領了兩大帝國的疆域。阿茲特克和印加軍隊都因疾病侵襲而無法抵禦西班牙軍火。英國、法國、葡萄牙和荷蘭人在探索、攻略、定居西半球的過程中,也一定程度上受益於疫病帶來的當地抵抗力量的驟減。

9.倫敦大瘟疫:1665-1666年

1666年倫敦大火模型。這場大火發生在城市剛剛經受一場致命瘟疫侵襲之後。(圖片版權:Shutterstock)

黑死病的最後一次大爆發,發生在大不列顛。隨後導致查爾斯二世帶領的大規模遷徙。這場瘟疫始於1665年4月,在炎熱的夏季迅速傳播。感染鼠類身上的跳蚤是傳播病毒的主要渠道。瘟疫結束時,約一百萬人口喪生,其中包括倫敦15%的人口。但這並非此次磨難的盡頭。1666年9月2日,倫敦大火蔓延,持續四天的時間裡焚毀了城市大片區域。

10.馬賽大瘟疫:1720-1723年

今日法國聖·簡城堡、梅耶大教堂和馬賽舊港。約30%馬賽人口死於1720年代的一場持續三年的瘟疫。(圖片版權:Shutterstock)

歷史記錄表明,馬賽大瘟疫源於一艘停靠在海港的、名為聖·安東尼的船隻。該船從東地中海攜帶貨物歸來。雖然這艘船隨即被隔離,瘟疫仍舊進入了城市。原因極有可能是受感染鼠類身上攜帶的跳蚤。

瘟疫迅速蔓延,在隨後的三年內導致馬賽及其附近地區約百萬人死亡。據估,馬賽人口的30%就此喪生。

11.俄國瘟疫:1770-1772

維吉留斯·埃裡克森(約1757-1772)所繪葉卡捷琳娜二世肖像。即便是葉卡捷琳娜女皇也無法帶領俄國走出1770年瘟疫帶來的毀滅性打擊。(圖片版權:Shutterstock)

在瘟疫肆虐過後的莫斯科,被隔離居民的恐懼演變為暴力。暴亂在城市蔓延,最終導致建議教民不要聚集禱告的大主教安普洛修斯遭到謀殺。

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又稱葉卡捷琳娜大帝)極為需要控制瘟疫、重建社會秩序,於是匆忙下令要求所有工廠遷址莫斯科。瘟疫結束時,約百萬人喪命。瘟疫雖結束,女皇的重建過程卻岌岌可危。1773年,葉烈萬·普加喬夫自稱彼得三世(被處決的葉卡捷琳娜丈夫),發起暴動,導致數千人死亡。

12.費城黃熱病:1793年

喬治·華盛頓第二任就職典禮,費城國會,1793年3月4日。一場黃熱病瘟疫在1793年上半年席捲費城。(圖片版權:Shutterstock)

在黃熱病席捲當時的美國首都費城時,由於官方錯誤認為奴隸免疫,廢奴主義者倡導非裔參與照顧病患。

這一疫病經由蚊子傳播。該年夏季費城炎熱潮溼,蚊子數量猛增。一直到同年冬天蚊子消失後這場疫病才結束。超過5000人喪生。

13.全球流感大流行:1889-1890年

木刻描繪1889-1890年全球大流感期間的巴黎,護士在照顧病人。這場全球傳染病約帶走百萬人性命。(圖片版權:Shutterstock)

在現代工業化時代,新的交通聯繫使得流感病毒更易帶來大規模混亂。在短短幾個月內,疾病即傳遍全球,約百萬人喪生。僅用五周時間,疫病死亡率便達到頂峰。

案例報告最早出現在俄國。雖然空中旅行尚未出現,病毒在迅速蔓延聖彼得堡後,隨即傳遍歐洲及世界各地。

14.美國小兒麻痺症大流行:1916年

華盛頓·D·C,富蘭克林·D·羅斯福紀念堂。羅斯福總統在1921年、39歲時確診小兒麻痺症。到1954年索爾克疫苗出現以前,這次大流行導致數千人喪命。(圖片版權:Shutterstock)

一場始於紐約市的小兒麻痺症大流行最終導致美國27000人患病,6000人死亡。這一疫病主要影響兒童,有些情況下會導致倖存者終身殘疾。

在1954年索爾克疫苗研發之前,小兒麻痺症在美國時有發生。疫苗廣為接種後,美國患病案例下降。最後一起美國小兒麻痺症報告是在1979年。雖然尚未被完全消滅,全球範圍內的疫苗研發效果極大地減少了這一疾病發生。

15.西班牙流感:1918-1920年

流感流行期間的急診醫院,堪薩斯芬斯頓營地。(圖片版權:奧迪斯歷史檔案,國家健康與醫藥博物館)

據估計,從南至北約有5億人成為西班牙流感的受害者。其中五分之一喪生,一些土著社區甚至幾近滅絕。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士兵生活空間受束縛,普通人在戰時營養不良,這場流感的傳染性和致命性尤為嚴重。

雖然命名為西班牙流感,這次疫病並非源於西班牙。西班牙在戰時屬於中立國,對其新聞界並無嚴格審查,於是疫病初期得以自由報導情況。人們從而錯誤地認為這次疫病主要發生在西班牙,西班牙流感這一名稱也就此延續。

16.亞洲流感:1957-1958年

雞群接受禽流感檢測。1950年代,一場禽流感導致約百萬人喪生。(圖片版權:Shutterstock)

亞洲流感是另一場流感全球大流行。這一疫病源自中國,導致超過一百萬人喪生。致使此次疫病爆發的是一種禽流感病毒。

疾控中心記錄顯示,該疾病傳播迅速,病例分別在1957年2月新加坡、1957年4月香港、1957年夏美國沿海城市出現。世界範圍內的死亡人數超過110萬,美國境內116000例。

17.愛滋病全球傳染病及地區傳染病:1981年至今

愛滋病於1980年代成為全球流行病,隨後在世界一些地區持續流行。(圖片版權:馬裡奧·蘇裡阿尼/聯合報導,紐約歷史學會)

自第一例確診病例以來,愛滋病已經造成全球3500萬人喪生。導致愛滋病的HIV病毒極有可能首先在黑猩猩間傳播,於1920年代在西非地區傳至人類。這一病毒遍及全球,愛滋病在20世紀末期發展成為全球性傳染病。如今,撒哈拉以南地區的4千萬人口中,大約64%攜帶人體免疫缺陷病毒(HIV)。

幾十年來,這一疾病一直未有治療措施。不過1990年代發展出的藥物可以使患者在接受規律治療的情況下擁有正常人的壽命。更令人激動的是,2020年初兩名HIV患者被治癒。

18.H1N1豬流感全球大流行:2009-2010年

2019年4月30日,加利福尼亞安提奧克的薩特三角洲醫學中心,一名護士經過急診室外搭建的分流帳篷。該醫院正為或將到來的大批豬流感患者做準備。(圖片版權:賈斯汀·蘇利文,蓋蒂圖片)

2009年豬流感爆發,是源於2009年春季在墨西哥出現的新型H1N1病株。根據美國疾控中心,一年內,病毒感染了全球約14億人口,致死151700至575400人。

根據美國疾控中心報導,2009年流感大爆發主要針對兒童和青年,約80%死亡人口年齡低於65歲。這並不尋常,因為包括季節性流感在內的流感病毒的大部分病株的致死率主要針對65歲以上人口。而豬流感的情況中,年長者或已對H1N1所屬病毒群組產生了足夠的免疫力,所以未收到過多影響。針對導致豬流感的H1N1病毒的疫苗,如今已被納入每年的流感疫苗中。

19.西非伊波拉傳染病:2014-2016年

2014年伊波拉爆發期間,醫療工作者在進入賴比瑞亞伊波拉治療點之前穿戴防護服。(圖片版權:美國疾控中心/薩利·埃茲拉/安塔利亞·克裡斯蒂(公共服務))

伊波拉病毒在2014至2016年之間肆虐西非,總共導致28600件報告病例,其中11325人喪生。最早的案例於2013年12月在幾內亞報告,隨後疫病迅速傳播到賴比瑞亞和獅子山。病例及病死情況主要出現在以上三個國家。依據美國疾控中心報告,少數案例出現在奈及利亞、馬裡、塞內加爾、美國及歐洲地區。

即便開發疫苗的努力仍在繼續,至今尚無法有效治療伊波拉。現在已知最早的伊波拉病毒出現在1976年的蘇丹和剛果民主共和國,病毒或許源自蝙蝠。

20.寨卡病毒流行:2015年至今

工人使用殺蟲劑噴殺攜帶奇卡病毒的蚊子。奇卡病毒最常見於熱帶地區。(圖片版權:Shutterstock)

最近發生在南美和中美地區的奇卡病毒流行的影響尚未可知。同時,科學家正在與時間賽跑,以期控制病毒。奇卡病毒一般通過伊蚊屬蚊蟲傳播,不過也可以經由性交在人類中傳播。

雖然奇卡病毒對成人和兒童一般沒有危害,卻可以攻擊仍在子宮中的嬰兒,致其先天缺陷。攜帶奇卡病毒的蚊蟲種類最易在溫暖潮溼的氣候中繁衍,於是南美、中美和美國南部地區成為病毒傳播的主要區域。

來源:livescience

翻譯:IICC-X 趙晉超

原標題:《了解歷史:人類最嚴重的20次疫病及全球大流行》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審視與反思——如何避免下一場疫病全球大流行?
    中新社北京12月25日電 題:(國際年終特稿)審視與反思——如何避免下一場疫病全球大流行?  作者 薄雯雯  「新冠肺炎」毫無懸念地佔據了2020年全球搜索熱詞榜首。這場波及全球的疫情不僅已奪去170萬餘人的生命,其引發的經濟衰退、社會停擺、國際摩擦等「次生災害」更是帶來一片狼藉。
  • 歷史上最嚴重的5次大瘟疫大流行,是如何得到控制最終結束的?
    藉此機會,讓我們看一下人類歷史上五種傳染病大流行的終結方式。 查士丁尼大瘟疫(群體免疫的先例) 公元541年至542年之間,地中海地區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瘟疫,歷史上被稱為「查士丁尼瘟疫」。 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遭遇的大規模瘟疫,在當時對拜佔庭帝國造成了極為悲慘的破壞,並徹底改變了歐洲的歷史發展進程。
  • 歷史上,中國戰勝了321次大瘟疫
    可事實並非如此,像傷寒、溫病等那是中醫最擅長和拿手的,經對症治療絕對不會留下慢性病的隱患。只是鑑於現在的醫療環境和現狀、體制及意識問題導致中醫提不上氣。下文可以了解歷史上中醫對傳染病的貢獻。《中國疫病史鑑》記載,西漢以來的兩千多年裡,中國先後發生過321次疫病流行, 由於中醫的有效預防和治療,在有限的地域和時間內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
  • 聊一聊人類歷史上繞不開的20次大瘟疫
    隨著人類文明的蓬勃發展,傳染病也隨之而來。大量的人以及動物聚居在一起,再加上衛生和營養條件很差,為病毒提供了肥沃的滋生地。隨著500年前新航路的開闢(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新型傳染病開始在世界範圍內傳播,並最終形成了第一次全球大瘟疫。下面就請跟隨我一起來看一看人類文明史上最嚴重的20次大瘟疫,以及它們最終是如何結束的。
  • 從抗擊疫病的歷史中汲取智慧
    新華社發 1.中國歷史上發生的幾次大瘟疫據《中國疫病史鑑》記載,從西漢以來的2000多年,先後發生過300多次瘟疫流行,經常是十年一大疫,三年一小疫。從一些重要歷史關頭看,瘟疫流行對社會歷史產生過重大影響。
  • 史上三次最嚴重的瘟疫!至少少有千萬人死亡,其中就有中國
    我國爆發武漢肺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 n-CoV)肆虐全球,疫情持續升溫,確診病例不斷上升……但這還不算最嚴重的,小巖為大家整理了歷史上三次最嚴重的瘟疫,死亡人數都超過上千萬。1、黑死病發生在1347年—1351年。
  • 日本平安時代的疫病
    即使在科學發達的今天,人類依然對疫病存在著恐懼。有關6世紀之前的日本列島發生疫病的情況,由於史料的欠缺,不得詳知。6世紀的疫病記事始見於《日本書紀》欽明紀。欽明十三年(552),百濟的聖明王派遣使節,給倭國送來了釋迦佛金銅像、幡蓋、經論等佛物。
  • 直面新冠「大考」 共佑人類健康福祉
    新冠疫情是百年來全球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影響範圍之廣、病亡人數之多、抗擊難度之大,歷史罕見。世紀大疫,是對世界的一次集體「大考」。回首這「疫」年,人們更加真切地意識到,人類命運休戚與共,各國必須攜手合作,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共同佑護人類的地球家園。
  • 人類史上最嚴重的4大瘟疫,哀鴻遍野,比冠狀病毒更可怕!
    人類史上最嚴重的4大瘟疫, 哀鴻遍野, 比冠狀病毒更可怕! 從那時起,人類瘟疫的編年史就從這裡開始了。 根據歷史記載,這種傳染病的症狀是:嚴重腹瀉、嘔吐、喉嚨痛、潰瘍、高燒、手腳發熱、據估計,死亡總人數高達500萬。
  • 全球瘟疫、災難級火山爆發、超級太陽風暴……德銀預言未來十年...
    一場全球大瘟疫Worldometers數據顯示,截至至6月19日北京時間00:35,全球新冠肺炎病例已經超過850萬,死亡將近45.3萬。實際上,人類歷史上不斷在跟傳染病作鬥爭: 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感染了約5億人,導致5000萬人死亡; 1968年的流感疫情奪走了100萬至300萬人的生命。
  • 人類歷史上十次最嚴重的瘟疫
    因此,當殖民者在16世紀20年代抵達智利時,這裡的印加文明已經遭遇上了天花的重創,整個王室幾乎都被瘟疫奪去了生命。而新的王位之爭將整個國家一分為二,這才使得西班牙人有可乘之機。對疾病的抵抗力也是當時瘟疫導致盛行的原因。傳染疾病菌多從動物身上變異而來,先傳染給人,然後才在人類群體中傳播。
  • 全球首例!基因編輯讓豬能抗三種重大疫病|呼吸症候群|疫病|基因|...
    據科技日報消息,中國農科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基因工程與種質創新團隊聯合華中農業大學、加拿大圭爾夫大學等,近日通過基因編輯技術獲得全球首例抗三種重大疫病豬育種材料。這種豬能夠抵禦豬繁殖與呼吸症候群病毒、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和豬德爾塔冠狀病毒感染,同時保持正常生產性能。該研究成果近日在線發表於生物學國際期刊《eLife》。
  • 從1720年到2020年,百年一次的病毒是如何威脅人類的
    第一次霍亂大流行(1817 - 1824年)也被稱為第一次亞洲霍亂大流行或亞細亞霍亂。疫情開始於印度加爾各答附近,並迅速蔓延到整個東南亞、中東、東非和地中海沿岸。第一次霍亂大流行的範圍空前廣泛,初期幾乎影響了亞洲的每一個國家。
  • JAMA分享:百年來,這些電影講述了傳染病和大流行的故事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這些有關傳染病和大流行的電影,或許不僅能夠分享人類共同的經歷和回憶,還有共同的希望。 作為文化產品,有不少電影描繪了歷史上的傳染病暴發和大流行,講述疫情之下人類的恐懼、勇氣、希望與愛。近期,《美國醫學會雜誌》「藝術與醫學」欄目的一篇文章介紹了近一百年來在美國上映的大量相關主題電影。
  • 珍古德:這場疫病,是人類自己造成的!
    疫情反映人類對生態的不尊重 身為全球知名的保育人士、最有影響力的人之一,珍古德早已榮耀等身。過去數十年,全球各國爭相頒獎授勳給她,包括法國榮譽軍團勳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60週年特別勳章。
  • 全球歷次大瘟疫:起源、影響、應對及啟示
    此後,鼠疫又先後於14-18世紀、19-20世紀爆發兩次,其中爆發於14-18世紀的鼠疫大流行是歷史上後果最嚴重、影響最大的一次瘟疫,又被稱為黑死病。  14世紀早期,鼠疫作為一種地方病主要流行於蒙古。1346年,蒙古金帳汗國圍攻現烏克蘭境內的港口城市卡法,圍攻過程中鼠疫開始在蒙古軍隊中蔓延,而鼠疫死者被蒙古軍隊用拋石機拋入卡法城內,疫情傳播至城內。
  • 5年前預言病毒大流行,比爾蓋茨再發警告:病毒每20年會爆發一次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警告說,新冠病毒是很多人一生中經歷過的最大事件,但人們現在已經意識到,未來,很可能這樣的病毒大暴發每隔20年左右就會發生一次,因此世界各國需要建立健全的機制來預防病毒大流行。
  •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全球正處在「飢餓大流行」的邊緣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全球正處在「飢餓大流行」的邊緣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實習生 夏露 2020-04-22 10:43
  • 歷史上的這一次瘟疫,竟被稱為「人類史上最大的種族大滅絕」
    但是,你知道人類歷史上最嚴重幾次瘟疫嗎?今天,我們將一起了解一下人類歷史上有名的十大瘟疫。一、黑死病(1347至1351年):人類歷史上最致命的瘟疫之一要屬黑死病了,這種病是由一種瘟疫細菌引起的,還有人認為是其它疾病引起的,像鼠疫一樣都是專家們爭論的焦點。
  • 第一個被人類徹底消滅的傳染病病毒有多可怕!
    遭受疫病與對抗疫病,成為了人類文明進程中的兩個既對立又統一的主題。在疫病面前,人類的生命顯得脆弱不堪,我們依然面臨著許多無法攻克的醫學困難;但與此同時,人類的意志又那麼堅不可催,數千年來我們從沒向疫情低頭,一直在致力尋找對抗戰勝疫病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