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末,你如何定調疫情蔓延的2020年?對有「黑猩猩之母」尊稱的靈長類動物學家珍古德(Jane Goodall)而言,巴不得時間流轉、今年趕快過完。
「今年一整年我只能待在家中,反而覺得更煎熬!」11月上旬,接受視頻專訪的珍古德苦笑。當時正是倫敦的上午,但出現在屏幕前的她神情疲憊,時而搓揉眼睛。被疫情圍困,加上繁忙的視頻邀約,讓這位高齡86歲的長者倍感吃力。
然而,今年對珍古德來說,卻也是設立裡程碑的一年。距離26歲、第一次進入非洲岡貝地區尋訪黑猩猩,今年剛好60周年。一甲子以來,因為她,靈長類動物演化史數度改寫,全球也在生態永續上有了長遠進步。
因此,兩年舉辦一次的「唐獎」,在2020年(第四屆)9月,特別頒發「永續發展獎」給珍古德,表彰她對環境永續與生態保育的終身貢獻。
疫情反映人類對生態的不尊重
身為全球知名的保育人士、最有影響力的人之一,珍古德早已榮耀等身。過去數十年,全球各國爭相頒獎授勳給她,包括法國榮譽軍團勳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60週年特別勳章。
珍古德的母國英國,也由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頒授珍古德「女爵士」地位;她並常年擁有「聯合國和平大使」的身份。半世紀以來,「珍古德」這個名字,已是全球的共同資產。
即便聲譽卓著,珍古德未曾停下腳步享受榮耀。她總是一年300多天奔波在旅途中,飛到世界各地倡議保育理念。高強度的工作,令人難以相信,一頭鶴髮的珍古德早屆耄耋之齡。
一直到新冠疫情來襲,她才久留倫敦老家。
「這場疫病,是人類自己造成的!而我們早就知道這會一再發生!」疫情發生以來,珍古德透過視訊鏡頭,不斷向全世界警告:疫情只是一個惡果,背後反映的,是人類對生態的破壞、對動物的不尊重。
疫情期間,倫敦成為重災區,就連英國首相強森都二度自我隔離。而高齡者是疫情的高致死族群,這讓珍古德只能隔離人群、困坐家中。
身體好不容易安頓下來,卻因為不斷接受視頻專訪、演講,珍古德的心神俱疲,幾度眼痛聲啞。
為什麼不推拒邀約、好好休息?這是因為隨著疫情愈演愈烈,珍古德才驚覺:「過去幾十年做的還不夠,但自己已沒有多少時間!」
1977年她就創辦「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並自1991年號召年輕人、推動「根與芽」國際環境教育計劃(Jane Goodall's Roots&Shoots Program),投身環境教育與公益事業,參與國家超過65個。
但做了這麼多,人類始終沒有建立足夠的保育意識與相應行動。
新冠疫情被推測是人畜共通的疾病,但病毒為何會從動物跳到人類身上?
珍古德接受訪問時透露,長久以來,人們破壞動物棲地,使得野生動物進入人類生活圈;另方面,人們大規模建立動物(養殖)工廠,都製造了人畜共通傳染的疾病溫床。
人類應建立另一套永續生存之道
「大家應該改弦易轍,另外建立一套能讓地球永續的生存之道!」她警告,即便疫情肆虐,商人與政客卻不斷鼓吹解決管制、重啟經濟,把政商利益放在全民健康之前;而所謂「重回正常生活」,只是不斷重複掠奪大自然。
她感慨道,此次病毒奪去百萬人命,卻還給了地球藍天,也讓許多人第一次呼吸到新鮮空氣、看到滿天星鬥。然而,如果人們沒有記取教訓、轉頭又急著擴張經濟,「那麼,大自然也沒有太多選擇,疫情悲劇就會一再回訪!」
她憂心,地球人口已經72億,到了2050年更將達到100億,若是沒有永續的綠色經濟,生態悲劇只會更惡化。
進入岡貝60周年,用同理心與猩猩交朋友
對珍古德來說,改變的契機只在一念之間,「同理心」三個字而已。
「動物是有感覺的,它們會開心,也會痛苦!」當年,一頭美麗金髮的珍古德,受到英國知名人類學家李奇(Louis Leaky)的啟發與協助,26歲時遠至非洲坦尚尼亞的岡貝溪國家公園研究黑猩猩,創下白人女子深入叢林的第一例。
原本只有六個月經費,珍古德卻堅持了60年。當時人們對這種人類的近親、高達98.6%基因一樣的黑猩猩,所知甚少,單純把它們當研究對象。
然而,珍古德卻打破物種間的隔膜,不只近身觀察,還跟猩猩交起朋友,以名字代替編號。一隻她稱為為「灰鬍子大衛」(David Greybeard)的黑猩猩,是她的第一個黑猩猩知己,領她進入猩猩的生活圈。
「喔喔喔,就是猩猩打招呼的聲音;蛤蛤蛤,則是牠們在笑,可以笑得很大聲!」在紀錄片中,珍古德回憶起叢林裡的舊日時光,至今仍記得那些語言密碼。其實,與黑猩猩打交道不全然美好,她也曾被猩猩攻擊、差點墜落懸崖,幸好抓住小樹枝才保命。
當時有人說,非本科出身的珍古德用錯了研究方法,但她堅持,唯有互動才能理解。果然,在珍古德的貼身觀察下,發現黑猩猩竟能自制工具,以釣起巢穴中的螞蟻或打撈水中物品。
這項發現,打破過往「只有人類才懂得製作工具」的研究假設,也改寫了動物行為學。
突破性的研究成果,讓劍橋大學破例允許珍古德,在沒有大學文憑的情況下,直接攻讀動物行為學博士學位。
珍古德從害羞的都會女子,到成為勇敢發聲的保育鬥士,幾十年來,在非洲陸續建立黑猩猩保育區。珍古德協會的保育與研究工作也擴及全球,導入各種創新科技,諸如DNA檢測、衛星圖像、GIS(地理資訊系統)與GPS(全球定位系統)等。
但她仍舊每年會回去岡貝溪國家公園兩次、看看黑猩猩老朋友,直到今年被疫情打斷。
「喔!我好想念岡貝的一切,特別是雨季,那時新芽抽長、小溪奔流……」這個話題顯然按下珍古德思鄉的快速鍵,透過視頻,只見她側仰著臉、閉著眼睛,仿佛跨時空聞到了岡貝的香甜空氣。
珍古德:這場疫病,是人類自己造成的!(圖/國際珍古德協會提供)
此次美國總統大選剛落幕,珍古德就通過各地協會在臉書上轉發祝賀:「民主是我們與彼此、與大自然和諧共存的基礎……在疫情中,這次美國大選有超過1.5億選民投票,是史上最高參與程度。恭賀美國!」
雖說恭賀,但珍古德不免憂心。她受訪時指出,拜登與川普都拿到超過7000萬張選票,幾乎支持者各半,表示美國社會非常分裂;加上參議院由共和黨把持,拜登新政也不易施展。
「我們必須非常努力、甚至要合理地憤怒,才能讓事情變好!」珍古德指出,疫情帶來許多憤怒與破壞,像是印度因疫情影響經濟,許多人從都市回到村莊,卻因為大象爭食農作物而獵殺牠們,成為當地的生態浩劫。
疫後世界會不會更好?「很難說!」但她相信,透過每個人的選擇與生活方式,能為這世界帶來改變。
這就好像她常年堅持重複衝泡咖啡渣,隨身攜帶標本罐,來儲存沒用完的糖包。她用行動告訴世人:一個個簡單的選擇,累積起來,就足以救贖世界。
窮盡一生的力氣,原本一個人的珍古德,現在有了跨國群體一起努力。
全球有大約40個珍古德協會、根與芽辦公室,每個基地都有各自任務亟待展開。
「但我的任務從來沒有變過,就是讓世界成為一個對人類、對動物、對環境都更好的地方!」她曾坦言,接下來,死亡會是她即將面對的個人冒險。
她沒有畏懼,因為還忙著跟時間賽跑。原來,受到疫情影響,她得加倍拼命、線上露臉,希望為各地保育工作募足款項。
「我的工作是點燃人們希望!」身形單薄的珍古德,一路走來,信念簡單,卻已撼動世界。
(感謝您的到來,歡迎關注,點讚,轉發和評論,謝謝!本人其他文章也很精彩,歡迎品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