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古德:這場疫病,是人類自己造成的!

2020-12-15 騰訊網

臨近年末,你如何定調疫情蔓延的2020年?對有「黑猩猩之母」尊稱的靈長類動物學家珍古德(Jane Goodall)而言,巴不得時間流轉、今年趕快過完。

「今年一整年我只能待在家中,反而覺得更煎熬!」11月上旬,接受視頻專訪的珍古德苦笑。當時正是倫敦的上午,但出現在屏幕前的她神情疲憊,時而搓揉眼睛。被疫情圍困,加上繁忙的視頻邀約,讓這位高齡86歲的長者倍感吃力。

然而,今年對珍古德來說,卻也是設立裡程碑的一年。距離26歲、第一次進入非洲岡貝地區尋訪黑猩猩,今年剛好60周年。一甲子以來,因為她,靈長類動物演化史數度改寫,全球也在生態永續上有了長遠進步。

因此,兩年舉辦一次的「唐獎」,在2020年(第四屆)9月,特別頒發「永續發展獎」給珍古德,表彰她對環境永續與生態保育的終身貢獻。

疫情反映人類對生態的不尊重

身為全球知名的保育人士、最有影響力的人之一,珍古德早已榮耀等身。過去數十年,全球各國爭相頒獎授勳給她,包括法國榮譽軍團勳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60週年特別勳章。

珍古德的母國英國,也由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頒授珍古德「女爵士」地位;她並常年擁有「聯合國和平大使」的身份。半世紀以來,「珍古德」這個名字,已是全球的共同資產。

即便聲譽卓著,珍古德未曾停下腳步享受榮耀。她總是一年300多天奔波在旅途中,飛到世界各地倡議保育理念。高強度的工作,令人難以相信,一頭鶴髮的珍古德早屆耄耋之齡。

一直到新冠疫情來襲,她才久留倫敦老家。

「這場疫病,是人類自己造成的!而我們早就知道這會一再發生!」疫情發生以來,珍古德透過視訊鏡頭,不斷向全世界警告:疫情只是一個惡果,背後反映的,是人類對生態的破壞、對動物的不尊重。

疫情期間,倫敦成為重災區,就連英國首相強森都二度自我隔離。而高齡者是疫情的高致死族群,這讓珍古德只能隔離人群、困坐家中。

身體好不容易安頓下來,卻因為不斷接受視頻專訪、演講,珍古德的心神俱疲,幾度眼痛聲啞。

為什麼不推拒邀約、好好休息?這是因為隨著疫情愈演愈烈,珍古德才驚覺:「過去幾十年做的還不夠,但自己已沒有多少時間!」

1977年她就創辦「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並自1991年號召年輕人、推動「根與芽」國際環境教育計劃(Jane Goodall's Roots&Shoots Program),投身環境教育與公益事業,參與國家超過65個。

但做了這麼多,人類始終沒有建立足夠的保育意識與相應行動。

新冠疫情被推測是人畜共通的疾病,但病毒為何會從動物跳到人類身上?

珍古德接受訪問時透露,長久以來,人們破壞動物棲地,使得野生動物進入人類生活圈;另方面,人們大規模建立動物(養殖)工廠,都製造了人畜共通傳染的疾病溫床。

人類應建立另一套永續生存之道

「大家應該改弦易轍,另外建立一套能讓地球永續的生存之道!」她警告,即便疫情肆虐,商人與政客卻不斷鼓吹解決管制、重啟經濟,把政商利益放在全民健康之前;而所謂「重回正常生活」,只是不斷重複掠奪大自然。

她感慨道,此次病毒奪去百萬人命,卻還給了地球藍天,也讓許多人第一次呼吸到新鮮空氣、看到滿天星鬥。然而,如果人們沒有記取教訓、轉頭又急著擴張經濟,「那麼,大自然也沒有太多選擇,疫情悲劇就會一再回訪!」

她憂心,地球人口已經72億,到了2050年更將達到100億,若是沒有永續的綠色經濟,生態悲劇只會更惡化。

進入岡貝60周年,用同理心與猩猩交朋友

對珍古德來說,改變的契機只在一念之間,「同理心」三個字而已。

「動物是有感覺的,它們會開心,也會痛苦!」當年,一頭美麗金髮的珍古德,受到英國知名人類學家李奇(Louis Leaky)的啟發與協助,26歲時遠至非洲坦尚尼亞的岡貝溪國家公園研究黑猩猩,創下白人女子深入叢林的第一例。

原本只有六個月經費,珍古德卻堅持了60年。當時人們對這種人類的近親、高達98.6%基因一樣的黑猩猩,所知甚少,單純把它們當研究對象。

然而,珍古德卻打破物種間的隔膜,不只近身觀察,還跟猩猩交起朋友,以名字代替編號。一隻她稱為為「灰鬍子大衛」(David Greybeard)的黑猩猩,是她的第一個黑猩猩知己,領她進入猩猩的生活圈。

「喔喔喔,就是猩猩打招呼的聲音;蛤蛤蛤,則是牠們在笑,可以笑得很大聲!」在紀錄片中,珍古德回憶起叢林裡的舊日時光,至今仍記得那些語言密碼。其實,與黑猩猩打交道不全然美好,她也曾被猩猩攻擊、差點墜落懸崖,幸好抓住小樹枝才保命。

當時有人說,非本科出身的珍古德用錯了研究方法,但她堅持,唯有互動才能理解。果然,在珍古德的貼身觀察下,發現黑猩猩竟能自制工具,以釣起巢穴中的螞蟻或打撈水中物品。

這項發現,打破過往「只有人類才懂得製作工具」的研究假設,也改寫了動物行為學。

突破性的研究成果,讓劍橋大學破例允許珍古德,在沒有大學文憑的情況下,直接攻讀動物行為學博士學位。

珍古德從害羞的都會女子,到成為勇敢發聲的保育鬥士,幾十年來,在非洲陸續建立黑猩猩保育區。珍古德協會的保育與研究工作也擴及全球,導入各種創新科技,諸如DNA檢測、衛星圖像、GIS(地理資訊系統)與GPS(全球定位系統)等。

但她仍舊每年會回去岡貝溪國家公園兩次、看看黑猩猩老朋友,直到今年被疫情打斷。

「喔!我好想念岡貝的一切,特別是雨季,那時新芽抽長、小溪奔流……」這個話題顯然按下珍古德思鄉的快速鍵,透過視頻,只見她側仰著臉、閉著眼睛,仿佛跨時空聞到了岡貝的香甜空氣。

珍古德:這場疫病,是人類自己造成的!(圖/國際珍古德協會提供)

此次美國總統大選剛落幕,珍古德就通過各地協會在臉書上轉發祝賀:「民主是我們與彼此、與大自然和諧共存的基礎……在疫情中,這次美國大選有超過1.5億選民投票,是史上最高參與程度。恭賀美國!」

雖說恭賀,但珍古德不免憂心。她受訪時指出,拜登與川普都拿到超過7000萬張選票,幾乎支持者各半,表示美國社會非常分裂;加上參議院由共和黨把持,拜登新政也不易施展。

「我們必須非常努力、甚至要合理地憤怒,才能讓事情變好!」珍古德指出,疫情帶來許多憤怒與破壞,像是印度因疫情影響經濟,許多人從都市回到村莊,卻因為大象爭食農作物而獵殺牠們,成為當地的生態浩劫。

疫後世界會不會更好?「很難說!」但她相信,透過每個人的選擇與生活方式,能為這世界帶來改變。

這就好像她常年堅持重複衝泡咖啡渣,隨身攜帶標本罐,來儲存沒用完的糖包。她用行動告訴世人:一個個簡單的選擇,累積起來,就足以救贖世界。

窮盡一生的力氣,原本一個人的珍古德,現在有了跨國群體一起努力。

全球有大約40個珍古德協會、根與芽辦公室,每個基地都有各自任務亟待展開。

「但我的任務從來沒有變過,就是讓世界成為一個對人類、對動物、對環境都更好的地方!」她曾坦言,接下來,死亡會是她即將面對的個人冒險。

她沒有畏懼,因為還忙著跟時間賽跑。原來,受到疫情影響,她得加倍拼命、線上露臉,希望為各地保育工作募足款項。

「我的工作是點燃人們希望!」身形單薄的珍古德,一路走來,信念簡單,卻已撼動世界。

(感謝您的到來,歡迎關注,點讚,轉發和評論,謝謝!本人其他文章也很精彩,歡迎品讀!)

相關焦點

  • 人類最嚴重的20次疫病及全球大流行
    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公元前460-400年)這樣描述道:「身體健康的人們突然遭到頭部重創,眼睛紅腫發炎,喉嚨和舌頭等內部器官充血,呼吸不自然、充滿惡臭。」(理察·克勞利翻譯,引自《伯羅奔尼撒戰爭》,倫敦登特出版社,1914年。)這場瘟疫的具體疾病,是科學家們一直以來的爭論話題。包括傷寒和伊波拉在內的一系列疾病都有可能。
  • 珍古德獲唐獎:人類尚有許多課題需向大自然學習
    對一年平均旅行300天的珍古德博士來說,答案似乎再明顯不過,珍古德博士如此重視生態環境,要從60年前義無反顧闖入非洲研究黑猩猩講起。萬物皆有靈,發現黑猩猩智能過人當年,全世界對黑猩猩的習性還知之甚少,珍古德博士自己當然也不清楚。
  • 古羅馬鬥獸場,竟然和今天的鳥巢一樣大,不知當時人怎麼建造
    凡是到過義大利旅遊的遊客,一定有一個地方不能不去,那就是古羅馬鬥獸場,一座被稱為是人類歷史上最不可思議的建築。這座建造於兩千年前的龐大建築,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圓形劇場。當時僅僅只用了八年的時間就已經全部竣工,以當時的技術和條件來看,實在讓人不可思議。
  • 日本平安時代的疫病
    即使在科學發達的今天,人類依然對疫病存在著恐懼。有關6世紀之前的日本列島發生疫病的情況,由於史料的欠缺,不得詳知。6世紀的疫病記事始見於《日本書紀》欽明紀。欽明十三年(552),百濟的聖明王派遣使節,給倭國送來了釋迦佛金銅像、幡蓋、經論等佛物。
  • 從抗擊疫病的歷史中汲取智慧
    如何看待這場磨難,如何從磨難中奮起?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強調指出:「中華民族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習近平總書記這個重要論斷,對於從歷史中汲取智慧,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性。
  • 永遠的「情人」珍-瑪琪:我為銀幕上的自己驕傲
    你知道,她寫了這個故事,並且如此和她本人的經歷緊密相連,很自然,她覺得自己應該有足夠的決定權利,但事實上導演也是個有很多堅持的人,所以這樣的合作必然會導致一定意義上的對峙。杜拉斯可能從沒有看這部電影,這件事在當時是很有影響的,從正規大報到花邊小刊都在關注這場紛爭,但是我很感激導演當時對我的保護,他並沒有使我捲入這一切。」珍-瑪琪說。
  • 基因編輯讓豬能抗三種重大疫病|呼吸症候群|疫病|基因|...
    據科技日報消息,中國農科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基因工程與種質創新團隊聯合華中農業大學、加拿大圭爾夫大學等,近日通過基因編輯技術獲得全球首例抗三種重大疫病豬育種材料。這種豬能夠抵禦豬繁殖與呼吸症候群病毒、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和豬德爾塔冠狀病毒感染,同時保持正常生產性能。該研究成果近日在線發表於生物學國際期刊《eLife》。
  • 古羅馬鬥獸場遭塗鴉 俄遊客被罰2萬歐
    古羅馬鬥獸場牆壁上被塗鴉的字母      本報訊 當地時間22日,義大利一個法庭作出裁決,對一名在古羅馬鬥獸場內亂刻字的俄羅斯遊客判處4個月監禁,緩期執行,處以兩萬歐元這名遊客此前在遊覽古羅馬鬥獸場時,用石塊在牆上刻出一個高25釐米的字母「K」,造成嚴重破壞。   刻出25釐米字母K   據意媒23日報導,這名42歲的俄羅斯遊客22日出庭聽候裁決。法官裁定,他因破壞文化古蹟被判入獄四個月,緩期執行,此外還需要繳納兩萬歐元(約合15萬人民幣)的罰金。
  • 走馬觀花古羅馬:邂逅古羅馬鬥獸場與古城遺址
    走馬觀花古羅馬 邂逅古羅馬鬥獸場與古城遺址羅馬鬥獸場(義大利語:Colosseo、英語:Colosseum),原名弗拉維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 Flavium),又譯為羅馬角鬥場、科洛西姆競技場。
  • 景致記錄:義大利雲旅遊——悲情古羅馬鬥獸場
    古羅馬時代,地中海周邊,鬥獸場修建了很多。但是,四層以上的鬥獸場,全世界只有一座,那就是義大利地標性建築物——古羅馬鬥獸場。人們遠遠地,就能同時看到君士坦丁凱旋門和古羅馬鬥獸場。古羅馬鬥獸場,建於公元72-80年,歷時8年時間,由戰俘們修建而成。至今近兩千年的歷史。這個羅馬帝國時期的建築物,高50米,佔地約2萬平方米,可容納5萬名觀眾。去得早的話,清晨的陽光,將破爛的古羅馬鬥獸場,渡上了一層金黃,仿佛間宛如黃金打造。
  • 澤塔奧特曼:金古橋改造完成,兩隻雷德王登場,遙輝動了惻隱之心
    另外兩隻雷德王登場,它們只是為了保護怪獸蛋而出現。最終遙輝是動了惻隱之心,放過了其中一隻雷德王,戰鬥也因此結束。金古橋原本是宇宙海盜的宇宙船,在宇宙海盜被澤塔打敗之後,金古橋就被軍械庫所回收。經過一番改造之後,金古橋外形發生了巨大變化,而且還成為了可以為軍械庫服務的特空機3號。按照這劇情走勢,特空機可能還會有其他型號,或許以後的加拉特隆也可能成為特空機。
  • 第一個被人類徹底消滅的傳染病病毒有多可怕!
    疫病是人類歷史的基本參數和決定因素之一,倘若縱觀歷史長河,我們不曾發現那些爆發的疫情,都在以不同程度的殺傷力來威脅著人類健康,甚至影響著人類的發展進程。如古羅馬文明、瑪雅文明遭受「滅頂之災」,不計其數的國家因此而衰落和摧毀……它就像一場看不見硝煙和敵人的戰爭,悄無聲息地把國家、城市和每個角落的人類「捲入其中」。
  • 外觀宏偉,氣勢磅礴,義大利古羅馬鬥獸場在歷史的長河中等你
    那就是古羅馬鬥獸場啦!提起義大利的首都城市羅馬,相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古羅馬鬥獸場這麼一個景點。古羅馬鬥獸場可以說是義大利的一個代表了。不管是烈日炎炎還是秋風瑟瑟,甚至是下雨下雪,也都會有很多遊客來這裡觀賞。因此它每天都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遊客們將這一古老的遺蹟變得熱鬧非凡。
  • 傳染病在人類歷史變遷和文明發展中,扮演了什麼角色?
    因為,就在阿茲特克人將科爾特斯的軍隊逐出墨西哥城,並予以重創的那天晚上,天花這種傳染病正在城內肆虐,那位剛剛率領阿茲特克人對西班牙人展開進攻的將領和好多人一道死於那個「悲傷之夜」(noche trista,西班牙人後來以此稱呼這場疫病)。
  • 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我們現在的這場瘟疫?
    從古至今,人類遭遇了無數的瘟疫,其中有些瘟疫特別嚴重,例如鼠疫、天花,曾經造成了無數人的死亡;其他還有流感、霍亂、瘧疾等,也造成了許多人的死亡。而我國近年來經過兩吃比較嚴重的瘟疫,一次就是2003年的非典,一次就是現在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這兩次的疫情都是發生在春假期間,可以說給我國造成了嚴重的影響。1.什麼是瘟疫?
  • 《古羅馬鬥獸場遺址》白日鼠-協助拍攝
    從共和時期就開始興建鬥獸場,最著名的羅馬大鬥獸場始建於72年弗拉維王朝到82年提圖斯時代才完成。這是帝國於公元70年徵服了耶路撒冷後,為紀念勝利驅使8萬猶太俘虜修建的。鬥獸場內部的看臺,由低到高分為四組,觀眾的席位按等級尊卑地位之差別分區。鬥獸場的真實名稱叫做佛拉維歐圓形劇場,由韋斯馬列西亞諾皇帝始建於公元72年,而由他們的兒子提圖皇帝完成於公元80年。
  • 古羅馬鬥獸場:新世界七大奇景之一
    公元217年鬥獸場遭雷擊引起大火,受到部分毀壞,但是很快在238年又修復,繼續舉行人與獸或人與人之間的搏鬥表演,這樣的活動一直到公元523年才被完全禁止。公元442年和508年發生的兩次強烈地震對鬥獸場結構本身造成了嚴重的損壞,在中世紀時期該建築物並沒有受到任何保護,因此損壞進一步加劇,後來乾脆被用來當作碉堡。
  • 梅根超不喜歡 哈裡連這也要放棄
    國際知名保育人士珍古德(Jane Goodall)說,由於梅根不喜歡這項運動,哈裡可能會放棄狩獵。據《衛報》(The Guardian)14日報導,現年86歲的珍古德是梅根夫婦的忘年之交,也曾到他們浮若閣摩爾小別墅(Frogmore Cottage)的家中作客。她透露,哈裡和哥哥威廉都熱愛大自然,只是他們會狩獵。
  • 羅馬的象徵——古羅馬鬥獸場
    這裡是羅馬標誌性的建築,羅馬的象徵,到羅馬沒來大鬥獸場就像到中國沒爬長城一樣。  羅馬鬥獸場,亦譯作羅馬大角鬥場、羅馬競技場、羅馬圓形競技場、科洛西姆、哥羅塞姆,原名弗萊文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 Flavium),建於公元72至82年間,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徵。遺址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市中心,它在威尼斯廣場的南面,古羅馬市場附近。從外觀上看,它呈正圓形;俯瞰時,它是橢圓形的。
  • 義大利古羅馬鬥獸場
    我是2016年3月24號去義大利古羅馬鬥獸場參觀的,是當地時間下午的3、4點鐘左右,一下旅遊大巴車,就看見遠處有彩虹掛在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