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大地循環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堅持綠色發展——創新技術變廢為寶

2020-12-27 中國經濟網

  當初只有兩臺爐子創業起家,如今寧夏大地循環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已發展成為電力、冶金、能源化工、精細化工、建築化工的綜合性國內知名民營企業,佔地8000畝、有員工7600名、總資產達145億元,許多工藝和做法在國內實現首創。

  2004年,公司裡只有兩臺電石爐是開放式的,這種電爐熔煉法生產電石,是將生石灰和蘭炭放在窯裡燃燒,無組織排放出大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粉塵,對環境造成極大汙染。寧夏大地循環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魏彥輝表示,堅持綠色發展才是企業未來的發展趨勢。企業開始轉變思路,改開放電石爐為密閉電石爐。為了企業更加長遠的發展,魏彥輝帶領團隊考察全國多個企業和科研院所,還到當時密閉電石爐技術領先的挪威進行考察。

  寧夏大地循環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行政副總閆學鋒說,集團組織60多人的技術攻關小組,將所有工藝環節拉出「問題清單」,對尾氣、爐溫及產能動態參數實施精準化調試和管控。用了兩年多時間,終於掌握了國內外最先進的環保和生產工藝,完成電石爐從「開放」到「密閉」的第一步跨越。

  走進寧夏大地循環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寧夏坤輝氣化有限公司的視頻監控室,只見牆體布滿一排排大型視頻設備,兩名工程師正在用對講機與視頻裡流水線上的技術人員對話。「這是公司的BCS集中控制系統,即對密閉電石爐作業系統實施遠距離監控。」寧夏坤輝氣化有限公司總經理喬軼眾說,這個控制系統實現了我國首次利用密閉電石爐尾氣一氧化碳生產合成氨的技術突破,年回收3.2億標準立方米一氧化碳,生產18萬噸合成氨聯產甲醇,年均節省18萬噸優質無煙煤,這是公司的第二步跨越。

  電石爐改「開放」為「密閉」的技術創新只解決了一氧化碳尾氣的有組織排放的問題,但隨著這種密閉電石爐數量的增加,更多的技術瓶頸又凸顯出來,只能再一次進行技術攻關,做二次回收。

  尾氣回收再利用從2004年起步,直至2015年公司才邁過這道坎兒。「僅尾氣回收一項,每年可節省成本5億元。」喬軼眾說。

  寧夏大地循環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靜說,企業堅持科學發展、循環發展,實現了由粗放型、擴張型發展向集約型、綠色型發展模式轉變。企業建成「資源—產品—再資源」「三廢—產品—再資源」閉環反饋式的產業鏈,通過將資源「吃幹榨盡」,讓資源實現再升值,利益達到最大化。(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許 凌)

(責任編輯:王炬鵬)

相關焦點

  • 共話「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新方略——2020中國循環經濟發展論壇...
    」時期做好循環經濟頂層設計、創新資源循環利用技術、推動企業間交流合作、加強國際合作。△ 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司原一級巡視員鄒勇協會副會長、寶武集團環境資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在根發表了題為《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支撐鋼鐵行業綠色發展》的主題演講,詳細介紹了寶武環科在綠色發展道路上的探索與實踐,提出要通過技術創新驅動產業綠色發展。
  • 資訊:天能集團捷報頻傳:綠色發展初心不變,科技創新攜手並進
    而在日前,天能控股集團旗下企業還相繼受到了國家級的認定,其中天能電池(蕪湖)有限公司與天能集團(河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入選了工信部公布的第二批工業產品綠色設計示範名單;天能界首公司則上榜了工信部發布的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名單中。 一直以來,天能控股集團積極承擔行業龍頭企業責任,堅持走質量品牌、綠色發展之路。
  • 2015「十大綠色創新企業」出爐
    2015年7月7日,2015(第六屆)清潔發展國際融資論壇暨2015十大綠色創新企業頒獎典禮在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舉行。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記者 王振紅)2015年7月7日,2015(第六屆)清潔發展國際融資論壇暨2015十大綠色創新企業頒獎典禮在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舉行,論壇的主題是「靠技術與資本雙輪驅動助力企業海外拓展」,由《國際融資》雜誌、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和北京環境交易所聯合主辦。
  • 重慶陸道農業發展循環農業開啟了綠色養鴨新模式
    舉報   我幾千隻餵稻穀的生態鴨子春節前就可以上市了,希望到時可以賣個好價錢,重慶陸道農業有限公司杜高才總經理高興的說道
  • 興東科技:不懈追求綠色發展的「小巨人」
    在人們的傳統印象中,造紙企業大多是環境汙染比較嚴重的企業,但走進遼寧興東科技有限公司的廠區,密植的綠樹,清新的空氣,氣派的廠房,簇新的員工宿舍,讓人宛如置身於高檔住宅小區一般。「從建廠那一天起,我們企業就堅持綠色生產,在這方面花再多的錢,也從不心疼。」公司董事長都興東說。
  • 浦華環保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星文續任綠色發展產業聯盟監事長
    12月1日,中關村環都綠色發展產業聯盟在京順利召開了第一屆換屆會員大會。
  • 南平邵武:綠色產業發展動力澎湃
    在堅定綠色方向、堅持生態優先、堅守發展底線的過程中,邵武的生態環境和產業發展,形成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格局,並在良性互動中不斷積蓄起強勁的綠色動力,助推綠色產業蓬勃發展、闊步前行。這一思路突出綠色發展導向和綠色動能轉換,緊緊圍繞綠色發展考核評價體系,全力落實綠色經濟、綠色效益、綠色創新、綠色生態、綠色生活等考核指標,紮實推進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加快把生態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產業優勢,實現點綠成金、富民強市。
  • 科技創新引領綠色發展,2020河北-大洋洲節能環保高峰雲論壇成功舉辦
    「科技創新引領綠色發展,2020河北-大洋洲節能環保高峰雲論壇」成功舉辦  此次論壇由河北省科學技術廳(河北省外國專家局)指導,石家莊市科學技術局、唐山市科學技術局主辦,河北諾亞海創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國際展望聯合會承辦
  • 中澤城(寧夏)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_新華網寧夏頻道
    中澤城(寧夏)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www.nx.xinhuanet.com  2020年01月14日來源:新華網    中澤城(寧夏)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銷售為一體的專業化、現代化企業。
  • 上海凱泉以技術創新驅動城鄉安全供水與綠色發展
    專注於核心競爭優勢提升 引領城鄉安全供水與與社會可持續發展  林凱文先生在會上以「技術創新,驅動城鄉安全供水」為主題進行了觀點分享,聚焦如何提升企業核心優勢, 推動中國城鎮供排水事業的綠色發展。凱泉技術中心已形成了多元的技術聯合體,最大化的應用國內國際技術資源,與38所重點高校、550家中國甲級設計院展開了研發和應用合作。集團每年在技術和設備研發方面的投入超過了1.3億元,預計將在2020-2022年投入8億元用於核心技術研發。上海凱泉擁有相關專利450餘項, 其中發明專利40餘項。目前,70%以上產品已達到及超過國際先進水平,努力實現產學研深度融合,在追求智能創新與發展方面穩中求進。
  • 綠色環保產業打開巨大發展空間
    據統計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公報(下稱"公報")中,科技創新與生態環境是兩大主線,"生態"、"環境"、"綠色"三個關鍵詞合計出現的次數為26次,僅次於"科技"、"創新"、"技術"、"數字"四個關鍵詞總計的29次。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公報更加重視生態和綠色,另一方面也意味著環保行業的迎來新機遇。
  • 「綠色發展」:青島大巖水泵有限公司堅持可持續發展
    編輯:賴強   日前,青島大巖水泵有限公司參加了
  • 大地公司「紅旗爐」評比樹起一面旗
    黨建"軟實力"助推非公企業"硬增長"系列報導③大地公司「紅旗爐」評比樹起一面旗「爭當『紅旗爐』冠軍,大家有沒有信心?」日前,在寧夏大地循環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電石分公司,各車間班組交接班時這樣說。今年,在該分公司「紅旗爐」評比中,2號爐一直穩居榜首。11月份,3號爐不甘落後,終於奪回了「紅旗爐」冠軍稱號。寧夏大地循環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電石分公司二車間主任秦繼財說:「『紅旗爐』評比激勵機制,讓大家有了努力向前的衝勁,有了動力源。」
  • 如何堅持綠色發展、建設美麗湖南?聽聽專家學者怎麼說
    如何堅持綠色發展、建設美麗湖南?《湖南日報》約請專家學者建言獻策。湖南是綠色生態大省,「十三五」時期,我省汙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重大進展、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但科技創新支撐綠色發展的動能不強、生態環保壓力較大、綠色發展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十四五」時期應大力推動綠色科技創新。(10月15日,雙牌縣工業園區工人在生產竹製品。該縣堅持以綠色環保理念開發工業產品。
  • 做創新發展的探索者組織者引領者
    座談會上,新時代民營企業家培養計劃(NEED)第二期學員寧夏寶豐集團董事長黨彥寶、北京微星優財網絡科技有限公司CEO張鵬、寧波天生密封件有限公司董事長勵行根、星河灣集團總裁黃健慧、無錫先導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燕清、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CEO宿華、合肥榮事達電子電器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潘保春、內蒙古鄂爾多斯資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臻、福建七匹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少雄
  • 新強聯:科技創新點燃高質量發展強引擎
    洛陽新強聯迴轉支承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是集大型迴轉支承、風電軸承、盾構機關鍵零部件等產品研發、製造和技術服務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以技術創新為動力,以新產品研發為手段,全方位推進技術創新、工藝創新、產品創新、管理創新,經過十五年不斷地研發突破,該公司從辦廠之初只有一臺工具機發展成為資產總額十多億元的行業新銳,成為資本市場的一名「新兵」。
  • ...凝心聚力高質量發展】隆基股份:舞起世界太陽能光伏產業的龍頭
    這些成績的取得源於隆基股份擁有一流的創新團隊、強大的研發實力和對產業未來發展趨勢的精準把握,助力隆基股份成為引領世界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的龍頭。0.1元1度電光伏發電不再是「奢侈品」隆基股份的市值和營業收入的迅猛增長,源於技術創新驅動、競爭力提升。
  • 上海奧威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首批獲得 「上海市技術創新...
    圖一  上海市民營企業科技創新基地座談會暨授牌儀式四川發展新築股份上海奧威作為國內超級電容器行業的領先企業,獲得了「上海市技術創新中心」榮譽,充分證明了上海奧威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超級電容器技術的先進性作為獲批企業之一,四川發展新築股份上海奧威將在各界的支持和引領下,圍繞科技創新、科技興國的中心戰略目標,繼續起好先鋒帶頭作用,用工匠精神建設好「上海市超級電容器技術創新中心」。
  • 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
    、全面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推動綠色轉型發展、支持寧夏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寧夏發展的戰略機遇千載難逢。實施科技強區行動,堅持對內整合資源、對外擴大合作,走協同創新之路,加快構建區域創新體系。實施產學研融通創新工程,推動工業園區、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支持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推動科研項目、科研設備、資金人才一體化配置,推進資源共享,共同建設創新平臺、中試基地和研發機構,構建共性技術支撐和供給體系。
  • 寧夏水投集團:踐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寧夏力量
    楊國2008年11月29日,寧夏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夏水投集團」)成立。12年的發展歷程,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時代大潮,見證了寧夏發展躍遷的腳步。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是國家戰略賦予寧夏新的歷史機遇,也為開啟新一輪徵程的寧夏水投集團點亮了「航標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