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主教歸信人數少 採取行動總結經驗、助力福傳

2021-01-11 基督教資訊平臺

今年復活節前後,全國天主教領洗人數為2萬人,並且十多年來一直如此。中國天主教領袖提醒天主教會應當有危機感,總結經驗努力福傳。

公眾號「光來洞見」的文章報導,福建省寧化縣的張若翰神父在首屆「福傳工作坊」開幕式上的致辭,說,國內天主教會該有危機感,也要有憂患意識。據介紹,十多年來,全國復活節領洗人數一直徘徊在2萬人上下。加上聖誕節等三個大節日及平常主日等的領洗數字,全國教會全年約有3或5萬左右的領洗者。即10年之內,中國天主教會僅有30萬或50萬教友領洗。

張若翰神父指出,這實在太少了!每一個個人、每一個基層教會、每一個團體都應該有危機感和憂患意識,中國教會應該再次行動起來。

為此,張若翰神父指出,要找出福傳路上的障礙及差距,積極總結和推廣成功經驗。從福傳角度來看,教會長期倡導的本地化還沒有實現。中國教會應當重視「堅持宗教中國化方向」。此外,政治和文化適應還是當前教會福傳必須面對兩個重要問題挑戰。

他分享了一些影響今日中國教會福傳的障礙及一些成功的經驗,說:「一方面,我們要嘗試發現存在於基層教會福傳中的問題癥結,找找阻礙今日中國教會福傳的障礙;客觀面對與兄弟基督新教及鄰國教會的差距;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積極總結經驗教訓,推廣那些領洗者多的堂區、慕道班、門徒班、愛心福傳、青年團體的先進經驗,發揮那些優秀傳道員的作用,以便在更大的範圍內推動,助力各地教會福傳,支持地方教會的發展。」

據介紹,2017年6月21-25日,在中國天主教「一會一團」和中國天主教神哲學院的支持下,由女修會會長聯合會舉辦的首屆"福傳工作坊」在位於北京大興的全國修院舉辦。

相關焦點

  • 天主教
    天主教 時間:2001-04-13 09:35   來源:   明天啟六年(1626),天主教由西班牙多明我會神父傳入臺灣北部,到崇禎十五年(1642),西班牙傳教士被荷蘭人驅逐時為止,土著居民受洗人數約4000名。
  • 浙江省天主教第九次代表會議勝利閉幕
    12月31日,浙江省天主教第九次代表會議順利閉幕。會議總結回顧七年來浙江天主教的工作成績和經驗,明確今後的努力方向和工作目標,並選舉產生新一屆領導班子。省民宗委副主任陳振華出席會議並講話。多年來,我省天主教「兩會」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高舉愛國愛教旗幟,堅持獨立自主自辦和民主辦教原則,依法依規開展宗教活動,自覺抵禦境外宗教滲透,團結帶領全省廣大神長教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全省天主教領域總體保持和諧穩定。陳振華指出,新一屆省天主教「兩會」班子要在堅持獨立自主自辦原則上展現新擔當。
  • 書摘|崩壞的福音:雍正緣何將天主教視為異端?
    他是在鐸羅使節訪問中國後,才對耶穌會士越來越失望。1717年,他甚至批准了廣東官員陳懋(約1651?—1719?)奏本中禁止信仰基督教的呼籲。康熙示意請願者先「等待幾年」,而在1721年1月,康熙也表達了施行這一禁令的希望,但是,在駕崩之前,他並未採取任何行動。雍正(1723—1735在位)一繼位,旋即開始處理他父皇未竟的事業。他硃批閩浙總督關于禁教和驅逐教士的奏摺。
  • 2020中國天主教愛國會招聘應屆高校畢業生5人公告
    一、招聘單位簡介中國天主教愛國會,是由全國天主教神長教友自願結成的愛國愛教的群眾團體,是經國家民政部批准登記註冊的全國性宗教團體,和中國天主教主教團合稱為中國天主教「一會一團」。政治立場堅定,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3. 擁護和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法規;4.
  • 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劉元龍調研市天主教愛國會
    日前,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劉元龍在上海期間調研了上海市天主教愛國會。市天主教愛國會主任陸欽明匯報了工作情況。劉元龍對市天主教愛國會長期以來注重中青年教友骨幹培養,加強駐會人員的管理教育,加強市區愛國會自身建設,發揮平信徒的作用等方面所做的努力表示充分肯定。
  • 中國天主教「一會一團」新領導集體獲全國神長教友擁護
    ——專訪中國天主教愛國會、中國天主教主教團負責人  新華網北京12月22日電(記者華春雨)中國天主教第八次全國代表會議日前在北京召開。來自全國31個省區市的地方教會代表341人滿懷喜悅齊聚一堂,共商中國教會美好的未來。
  • 「多元信仰 和諧中國」之三——天主教在中國
    佛教在線訊 天主教是基督宗教的主要宗派之一,又稱公教。傳入中國後,自明朝時就沿用中文名稱「天主教」。天主教最早於唐代傳入中國,經歷了元代、明清、近代,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歷程。在天主教傳入中國的過程中,明清時期來到中國的義大利利瑪竇神父開啟了天主教在中國傳播的一個重要時期。他尊重中國文化,對中國文化的推廣、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做出了重大貢獻。
  • 《走過神聖》之中國天主教神哲學院
    1996年,在國家支持下,中國天主教神哲學院新址工程在北京市大興區破土動工。2006年8月竣工。新修院建築體現中國傳統「天圓地方」文化。教堂地址:北京市大興區興業大街聖和巷5號學院的中心教堂聖母領報堂根據北京天壇(中國古代皇帝祭天的聖壇)風格建設,圓角攢尖頂,藍色琉璃瓦,在天壇代表十二節氣的十二根柱子在聖堂內象徵十二宗徒,聖堂外牆壁以中國傳統的建築色彩紅色塗就,窗子採取西歐的拱形格式,聖堂內花玻璃上的聖經人物則是採用中國傳統的剪紙方式繪製而成。
  • 宗教局:中國天主教選領導人不需梵蒂岡「恩準」
    50多年來,中國天主教先後召開了八次全國代表會議,為推動中國天主教健康發展,服務祖國現代化建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天主教愛國會、中國天主教主教團是依法登記的合法社會團體,依據《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規定,每5年召開代表會議,修改章程,選舉產生領導機構,確定工作任務和行動目標。
  • 高級佛學院宗教界人士參訪中國天主教神哲學院
    高級佛學院宗教界人士參訪中國天主教神哲學院 合影留念佛教在線北京訊  近日,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院長嘉木樣活佛率學院宗教界人士學習組成員一行20餘人,前往中國天主教神哲學院參觀學習,受到了中國天主教主教團副主席、中國天主教神哲學院常務副院長楊曉亭,副院長趙子良等的熱情歡迎
  • 70名議員寫信給G7集團政府,揚言應該對崛起的中國採取「五大行動」
    中國的崛起已經讓西方世界感到無比的恐慌了,畢竟曾經那個被可憐被看不起的民族在短短的70年的時間裡就再次回到了世界的中心,不過中國一直的對外態度就是,我們不想稱霸也不會稱霸,中國要完成民族復興,同時也想和世界共同合作,不過抱持著冷戰思維的極個別人似乎就不是這樣想的了,最近70名議員寫信給G7集團政府
  • 日本宗教信仰複雜,豐臣秀吉,為何單獨對「天主教」進行驅逐
    在此之前,一統天下的豐臣家族,對於各個宗教都是採取懷柔友好的政策,為何單獨對「天主教」進行取締的措施呢!態度為何轉變如此之快,天主教在日本的教義是什麼,驅逐令的內容又是什麼呢!1549年,天主教的方濟各,作為耶穌會的代表,正式登上日本兵的鹿兒島,展開了日本和歐洲之間的文化交流。
  • 東正教、天主教和基督新教到底是怎麼來的?
    宗教改革運動——公教分裂為天主教和新教1517年10月31日,修士馬丁·路德張貼了反對贖罪券的九十五條論綱,引發了宗教改革運動,公教再次分裂。傳統派被稱為大公教會(即天主教),改革派被稱為新教(中國習慣稱之為基督教)。改革派強調因信稱義,強調聖經的權威,認為羅馬天主教劫持上帝的神聖屬性到天主教會及其聖統階層之中,特別是他們的首領——羅馬教宗,否認羅馬教會和教宗的權力。
  • 剛恆毅樞機:中國與天主教傳教區改革
    與此同時,歐洲強權以「保護國」的名義控制基督宗教傳教士,尤其是法國傳教士,甚至包括中國天主教普通教友。當此之時,聖座千辛萬苦地試圖與法國保護國脫鉤,以求直接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 但是,推動聖座如此行動的還有教會與神學領域的更為深層的理由:教會應當傳播福音,這一福傳使命應當植根於每一沃土,每一文化,而不能只限於對各種不同民族的秉性與文化異質性的「商品輸出」。
  • 美國天主教學校吸引中國富二代,中國富豪為何對其青睞有加?
    美國天主教學校吸引中國「富二代」,是什麼原因讓這些喜歡挑剔的中國富豪對其青睞有加?一個時期以來,美國天主教學校越來越成為吸引中國「富二代」的磁石。不管是紐約州還是華盛頓州,甚至是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地方,那些中國企業家、政府官員、公司高管的後代,紛紛加入美國天主教會學校的求學之路。
  • 從張伯苓的歸信和社會活動看基督教青年會在近代中國的影響
    這一會訓又被具體化為這樣的行動目標:「發揚基督精神,團結青年同志,養成完美人格,建設完美社會。」顯然,中國基督教青年會是一個以踐行耶穌教訓彰顯基督教信仰的社會服務性公益組織。外國宣教士之所以把「基督教青年會」這一組織及其理念引進中國,是有著高瞻遠矚的看見的。
  • 利瑪竇規矩:天主教適應在中國生存發展的例證
    「利瑪竇規矩」:天主教適應在中國生存發展的例證。利瑪竇自稱「西儒」,秉持儒家作風,引用儒家經典論證、詮釋天主教教義,將天主教崇奉的「天主」(Deus)解釋為儒家經典《尚書》和《詩經》中的「天」或「上帝」。
  • 世界天主教國家一覽,值得一看!
    盧森堡97%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德國(比例低但人數多) 德國是位於中歐的高度發達國家,國民具有極高的生活水平。德國人34.2%信仰天主教,34.5%信仰基督新教。
  • 質量安全紅線專項行動總結_2020年質量安全紅線專項行動總結資料...
    質量安全紅線專項行動總結專題為您提供質量安全紅線專項行動總結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質量安全紅線專項行動總結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
  • 世衛考察組組長艾爾沃德:世界需要學習中國戰「疫」經驗
    除公布考察組對新冠肺炎的最新研究結果與應對舉措外,報告對中國採取了「最勇敢、最靈活和最積極的」疫情防控措施予以充分肯定。而在近日於日內瓦舉行的記者會上,聯合考察組外方組長、世衛組織總幹事高級顧問布魯斯·艾爾沃德也強調,中國採取的務實靈活的防疫措施成功改變疫情發展軌跡,各國需要學習中國成功的戰「疫」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