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級由輻射西部到經略全球 成都構建時代新坐標

2020-12-27 澎湃新聞

一年歲末,如期而至。

2020即將畫上句號,

這一年更深遠的意義在於,

它是「十三五」的尾聲。

五年乘風破浪,五年砥礪前行。

我們看見成都的城市格局實現從「兩山夾一城」到「一山連兩翼」的跨越,我們記住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的旗幟從義大利那不勒斯來到成都的一刻,在青龍湖的鳥叫聲中我們聽見公園城市的韻律,在家門口的網紅美食街上我們聞到了幸福城市的煙火氣。

站在「十三五」邁向「十四五」的歷史節點,

下一個嶄新的五年即將落筆。

今日,我們聚焦的關鍵詞為:

能級

如果用一個關鍵詞來看成都的最大變化,「能級」是這一年、這五年絕對不容忽視的亮點。

曾幾何時,成都緊緊貼著一張「西部城市」的名片。五年前,成都的城市功能定位還是區域中心城市,五年後,看著成都的空間格局、發展質量和區域輻射力、國際影響力,實在很難用「西部城市」來局限它的定位。

2019年成都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7012.7億元,比肩全球排名第42位的芬蘭;在GaWC世界城市排名中,從「十二五」末期的166位上升至「十三五」末期的第59位,位列內地城市第5位,保持在新一線城市中的領先地位。一系列的數據,被外界解讀為成都城市能級的「暴力拉升」。

2017年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成都重新錨定在全省、全國、全球城市體系中的坐標,提出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五年目標。

2018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明確提出支持成都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

必須「跳出成都看成都」,以開放格局和國際視野重新審視成都發展的「勢」與「場」。此後,成都以更加強烈的使命感和緊迫感,加快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更具效率和活力的經濟組織方式,更重人本化和生態化的城市發展方式,引領成都不斷超越、贏得主動。

到「十四五」啟幕之際,成都已然站在向世界城市進發的新坐標上。此時,再度從全省、全國、全球城市體系來審視成都,有著不同的意義。

視角1

高質量發展路上的「主幹城市」

12月22日召開的德陽市領導幹部讀書班暨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擴大)會,提到了「成都優勢」,「要把德陽打造為成都的『崑山』」會議明確提出,要借「成都優勢」來激活「本地優勢」。

即使是在四川省內,成都的城市能級也展示出與過去不一樣的輻射力。2018年四川省明確提出構建「一幹多支、五區協同」區域發展新格局,「主幹」成都與市州開始共建「水漲船高」的利益共同體。「主幹」越茁壯,「枝葉」越繁茂,成都也有了更多跨越。

最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在經濟發展方式上的變革。2017年7月開始,成都在全市統籌布局產業功能區,以集中集約的形式提高經濟密度和投入產出效率,以精準化差異化定位主導產業細分方向,實現錯位協同發展。

目前成都已建成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66個不同產業類別的產業功能區,規劃建設了54個高品質科創空間,以科創空間為載體,推動科創資源向功能區集聚,打造發展動力源,最終實現85%以上的產業配套在功能區內解決。今年以來,這些產業功能區吸引了全市90%以上新增引進項目,新增市場主體佔全市總量的三分之二。

產業協同之下,一個個產業生態圈在同城化範圍內開始布局。四川省同城化辦創新產業組相關負責人說,組建成都都市圈區域產業發展聯盟是今年的重點工作,目前已成立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醫藥健康和商貿產業生態圈聯盟。

今年10月,51個成德眉資「三區三帶」產業協作帶建設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約646億元;上半年,成都外環鐵路及市域鐵路成德S11線、成眉S5線、成資S3線形成共建共管合作協議,S3線計劃年內開工建設;總投資約172億元的「成德眉資打通同城化城際『斷頭路』行動計劃」,讓山水相連走向民心互通。

成都的能級躍升釋放出的區域影響力和帶動力,推動四川在高質量發展上由一枝獨秀向百花齊放轉變。

視角2

構建支撐國家戰略的功能體系

「十三五」時期是成都多重機遇疊加、多重紅利賦能的大變革時期,也正是因為緊緊抓住了國家政策的機遇,成都不斷勇闖「無人區」,在許多領域開了全國城市先河。

2017年9月開始建設的天府綠道體系,是成都公園城市建設的探索路徑。如今,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成都招才引智的「獨門武器」。2017年先後成立的新經濟發展委員會和市委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委員會,是成都分別跳出經濟發展慣性和城市治理慣性的「破冰之作」。

如果說這些探路的舉措還是成都主動以「第一方陣」的價值取向和發展理念來要求自身,那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戰略的提出,則是對成都新坐標的一種「官宣」,給成都的定位賦予了前所未有的使命。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空間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為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形式。成渝將是中國經濟的『第四極』。」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城市中心綜合交通規劃院院長張國華認為,成都要發揮出「極核」功能,需要構建起支撐國家戰略、完成國家使命的功能體系。

何以承載全國的發展要素?一方面,成都通過加快天府新區、成都東部新區、西部(成都)科學城「兩區一城」建設,構建高能級平臺體系,形成生態融通、開放包容、活力迸發的創新策源牽引動力。另一方面,成都持續優化城市形態,重塑城市的比較優勢,打造讓人嚮往的高品質生活宜居地。2017年人才新政頒布以來,超過30萬本科生落戶成都,證明了成都與日俱增的吸引力。

現在天府國際機場民航航班機的首次試飛進入倒計時階段。2020年上半年,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全國排名第一,起降架次連續兩月居全球第一。「疫情之下,人貨向成都空港、陸港集結出境,成都因此搖身變為對外貿易的運輸物流中心。」不久前,有媒體觀察到成都國際空港、鐵路港「雙樞紐」格局初步形成,並認為「成都引領內陸城市崛起」。

的確,在新發展格局之下,成都承擔起國內循環迴旋空間和國際循環門戶樞紐作用,穩穩支撐著國家戰略,也讓更多人看到了全國視野中的成都。

視角3

加快邁入世界先進城市行列

在2018年制定的新一輪城市總規中,「基本建成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國家中心城市」僅僅是「三步走」目標中的第一步。還有兩步為:到2035年,全面建成泛歐泛亞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門戶樞紐城市;本世紀中葉,全面建設現代化新天府,成為可持續發展的世界城市。

其實,過去的幾年,成都始終追逐著許多世界城市的發展腳步——

從芝加哥到東京,高規格的國際賽事總是能為舉辦城市增添屬於世界城市的亮彩與榮光。成都以大運會為突破口,激發營城活力,2017年以來,先後承辦了53項高水平國際體育賽事,成為城市提升全球競爭力的突破口。

從杜拜到上海,是成都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標杆。早在2017年,成都市就提出推動城市發展從生產導向轉向生活導向,實施消費升級行動,促進生活性服務業轉型提質。從「綠道經濟」到「夜經濟」再到「首店經濟」,每一種新業態、每一個新場景的出現,都是最生動的映照。

從倫敦到紐約,告訴了成都如何在科技革命深刻改寫全球競爭規則、重塑世界創新版圖的時代大勢之下,通過增強創新策源能力實現勇立潮頭。高標準規劃建設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加快籌建天府實驗室,推動成都超算中心、國家精準醫學產業創新中心等平臺落地建設……今年以來,一大批大科學裝置、國家實驗室的布局,被視為成都創新策源的引力。

如今,成都將加快邁入世界先進城市行列的步伐。今年11月20日,成都市先進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大會召開。成都提出要加快建設國家先進生產性服務業標杆城市、全球服務資源配置戰略樞紐、世界服務經濟優選城市。三個定位,均為成都首次提出,這也意味著成都建設世界城市的方向將回到世界城市的最初定義,那就是世界經濟的關鍵地點、全球商品和服務貿易的關鍵中心。

由輻射西部,到經略全球,成都構建著時代新坐標。

end

來源:成都商報

原標題:《能級由輻射西部到經略全球 成都構建時代新坐標》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五年之變,關鍵詞】「能級」——成都:由輻射西部到經略全球
    一系列的數據,被外界解讀為成都城市能級的「暴力拉升」。2017年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成都重新錨定在全省、全國、全球城市體系中的坐標,提出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五年目標。2018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明確提出支持成都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必須「跳出成都看成都」,以開放格局和國際視野重新審視成都發展的「勢」與「場」。
  • 2020·定義成都關鍵詞①|能級:登高望遠、「暴力」拉升,從輻射西部...
    更具效率和活力的經濟組織方式,更重人本化和生態化的城市發展方式,引領成都不斷超越、贏得主動。到「十四五」啟幕之際,成都已然站在向世界城市進發的新坐標上。此時,再度從全省、全國、全球城市體系來審視成都,有著不同的意義。
  • 成都,一座城市的三個坐標
    被神秘的北緯30度線和胡煥庸線同時穿過,地理意義上的成都坐標感極強。國家向西向南開放新門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新平臺、成德眉資同城化新支撐、新經濟發展新引擎和彰顯公園城市理念新家園,一連串「新定語」,是東部新區最新的建設坐標。
  • 發展先進生產性服務業 成都未來怎麼幹
    其中,到2025年打造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研發中心、具有中國西部資源配置能力的金融中心、具有全國輻射能力的信息中心、具有亞歐影響力的流通中心,建設成為全國總部經濟匯聚新高地。在重點任務方面,《規劃》提出圍繞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目標,著力補短板、強優勢、提能級,提出了構建生產性服務業經濟體系、空間體系和供應鏈網絡體系三個體系。
  • 成都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總體規劃亮相,重點構建的這三大體系備受關注!
    根據上述徵求意見稿,成都就先進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提出了近、中、遠三個階段性目標——到2025年,打造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研發中心、具有中國西部資源配置能力的金融中心、具有全國輻射能力信息中心、具有亞歐影響力的流通中心,建設成為全國總部經濟匯聚新高地。
  • 成都梓潼宮站TOD項目雛形展現 郫都區犀浦片區能級提升
    定位:多元功能複合綠色空間交融 形成宜居活力公園新社區 梓潼宮站TOD項目北靠沙西線、南臨紅光大道,是在建的成都地鐵6號線和規劃28號線的換乘站,為組團級站點項目。
  • 中共中央政治局:著力提升重慶主城和成都的發展能級和綜合競爭力
    分享到微信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2020.10.16 17:08【中共中央政治局:著力提升重慶主城和成都的發展能級和綜合競爭力】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要求,成渝地區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和一體化發展理念,健全合作機制,打造區域協作的高水平樣板。
  • 從上海到成都:LINK FASHION服裝品牌展會(成都站)引領「新局勢」
    從上海到成都:LINK FASHION服裝品牌展會(成都站)引領「新局勢」 2020-08-07 14:56:46 來源:全球紡織網 7月25日,由全國工商聯紡織服裝業商會和靈碩展覽集團聯合主辦的
  • 成都青白江:大開放推動大升級
    ,助推成都建設西部國際門戶樞紐。從回程貨源看,由開行初期的機械設備、葡萄酒、汽車及配件等品類,逐步擴大到精密儀器、環保器材、高檔服裝、化妝品、奶製品及鮮奶、蜂蜜、食品等品類。   11月15日,第三屆「亞蓉歐」全球合作夥伴大會在成都舉行。
  • 青島的全球坐標:建設國際海洋名城
    王海濱攝(人民視覺)   兩份來自知名機構的世界城市評估報告,描繪出青島這座城市的全球坐標。   今年6月,全球知名的城市評級機構GAWC發布了每四年一次的世界城市評級報告。青島的評級由上一次的第236位「高成長性」,躍升至第143位的「Gamma+」級,與日本大阪、英國伯明罕、俄羅斯聖彼得堡同一級別。
  • 全面打響「成都服務」品牌 成都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總規亮相
    提出將通過構建生產性服務業經濟體系、空間體系和供應鏈網絡體系三大體系,全面打響「成都服務」品牌,主動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到2025年,全市生產性服務業規模達到8800億元,佔服務業比重達到25%,佔GDP比重達到35%。建成5個千億級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區、30個百億級產業社區和50個十億級專業樓宇。
  • 助力成都建設全國文創中心 成都高新區聯合BOE(京東方)舉辦成都...
    3月16日,成都高新區攜手 BOE(京東方)舉辦「藝數成都-京東方數字藝術論壇」,活動以主題演講、圓桌沙龍的形式全面探討物聯網時代數字藝術新機遇,推動高質量藝術產品的數位化,讓市民把「全球一流美術館搬回家」,實現藝術作品價值的再實現和藝術普惠化,推動成都建成全國重要的文創中心。
  • 重慶成都:適應中國經濟環境時代背景下,誰會率先成為西部經濟一哥
    我國城市化進程協會專家把我國城市化進程的結果劃分了等級:即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四五線城市。其中,一線城市四個,新一線城市15個。隨著「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建設西部節點城市群之後,在「西部大開發戰略」部署策劃的共謀發展下,直轄市重慶和副省級城市成都的建設發展更加耀眼,已經取得了潛伏型的重要成果,重慶成都構建的「成渝都市圈」顯得在我國經濟增長極及都市圈中更加重要了。
  • 成都大力開拓南向國際鐵路通道
    寮國南塔省經濟特區管委會主任坤通·琅康瑪表示,中老鐵路將於明年全線貫通,希望藉助成都國際鐵路港健全完善的跨境鐵路通道,把握通道的聚集和吸納功能,將物流通道升級為經濟通道,迎接新時代、發展新產業、培育新動能。
  • 《輻射》將推出電視劇,由《西部世界》製片人操刀
    或許是看到這個非常成功的改編例子,現在又有一部遊戲要被改編成電視劇了,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輻射》系列。這次的改編將會由負責HBO《西部世界》的Jonathan Nolan以及Lisa Joy擁有的Kilter Films製片公司操刀。《輻射》這個系列可以算是廢土末日類遊戲的其中一個元老了。
  • 打造全球服務資源配置戰略樞紐!成都今天全面部署先進生產性服務業...
    新冠疫情發生後,市委清醒意識到生產性服務業對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的關鍵作用,站在服務新發展格局高度,迅速組織專班開展專題研究,廣泛聽取和吸收各領域意見建議和研究成果,形成了總體規劃和相關意見。此次會議就是要面向全社會再次徵詢意見建議,對先進生產性服務業發展進行全面動員部署,努力為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城市轉型發展、融入「雙循環」賦能。
  • 從「通」、「活」到國際物流新機遇,解碼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加...
    能讓8地9位省部級領導齊聚一堂的西部陸海新通道究竟是一條怎樣的通道?這條新通道又將為西部腹地帶來怎樣的發展機遇?12月20日,記者聯繫到發起方之一重慶市的相關負責人,揭開新通道的「神秘面紗」。「看」聯通全球的互聯互通網絡國家發改委印發的《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敲定西部陸海新通道的主通道由三條通路構成,其中兩條自重慶出發至北部灣出海口,一條自成都經瀘州(宜賓)、百色至北部灣出海口。
  • 西部12省區市全國政協委員齊「點...
    5月23日,住渝全國政協委員提交《關於加強西部陸海新通道統籌協調力度助推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提案》,這份聯名提案中建議對內陸口岸開放給予更大支持,正式開放重慶、成都鐵路口岸,並對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開闢「綠色通道」,實行優先立項、優先審批、優先建設。
  • 成都新一代人工智慧試驗區「施工圖」出臺 以場景思維加快技術落地
    11月10日,四川成都發布《成都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成都超算中心運營總監杜勇表示,該中心將在成都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中做好「排頭兵」。 今年3月9日,科技部發函,支持成都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作為中國西部最具活力的特大中心城市,成都具體該怎麼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