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丁浩 通訊員 楊緒偉 曹良剛 圖 崔友俊
魚米之鄉話稻米,錦繡商城迎商機。
12月23日,冬日暖陽,商城縣首屆優質稻米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新年來臨前舉行。據悉,在一個縣裡舉行稻米發展論壇,在大別山地區尚屬首次。
華中農業大學教授李勇,河南省水稻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尹海慶,河南省農業大學農學院副院長趙全志,信陽市農業農村局二級調研員孫兆全、四級調研員鄭湧,信陽市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劉祥臣、研究員餘貴龍等政府官員及專家學者出席此次活動。此次論壇由商城縣委常委、宣傳部長花少鋒主持。
商城縣人大常委會主任範東升,商城縣副縣長吳鏑,商城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王本樂、局長徐孝國和有關縣直部門及鄉鎮負責人參加了此次活動。本次論壇還邀請了金融機構、種業公司、營銷公司、農業合作社、電商機構等相關人士,就商城縣優質稻米產業發展,提升商城縣優質稻米影響力進行研討。
範東升致歡迎詞。他說,商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有著豐富的物產資源,是豫南最具特色的「茶鄉」「藥鄉」「魚米之鄉」,盛產大米、茶葉、茶油、中藥材、板慄、蜂蜜、黑豬、麻鴨等地方特色農產品。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之獨特的自然環境因素,使這裡的農產品具有獨特的地方品質,是名副其實的生態原產地。水稻產業是商城縣種植歷史最久、規模最大、受益面最廣的基礎優勢產業,全縣耕地總面積81.7萬畝。其中,水稻播種面積60餘萬畝,主要糧食產量6.1億斤,水稻產量佔全縣糧食總產量的50%以上。「山信」「兄弟」「粵豐」「三粒米」「九月寒」等稻米品牌市場知名度不斷提高,市場佔有率正在節節攀升。近年來,商城縣委、縣政府一直致力於大力發展優質稻米產業,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力支撐,鞏固了脫貧攻堅成果,助推了鄉村產業振興。
同時,範東升也誠摯邀請各位專家學者、客商到商城大地走一走,呼吸新鮮空氣,進一步感受商城「紅色」「綠色」「特色」之魅力。
在研討環節,李勇、尹海慶、趙全志、劉祥臣等專家作講座,對商城縣優質稻米種植技術、質量安全、發展前景、品牌打造等建言獻策。隨後,廣西恆茂種業公司總經理左科生,湖北中香農業公司董事長曹慶雲作為企業代表進行了交流發言。商城縣稻米主產地鄢崗鎮鎮長葉清華就再生稻如何增產增效發表了講話。
作為農業主管部門領導,王本樂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介紹,稻米是商城縣最古老、又最年輕的優勢產業。商城縣所產稻米晶瑩油亮、綠色安全、品質上乘。近年來,作為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商城縣立足生態資源優勢,推進優質稻米等特色產業發展,深化全產業鏈服務,加大對曬場、烘乾設施、倉儲、產後服務體系、綠色防控示範區建設、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及綠色種植技術、綠色種植模式的投入,強化品牌和行業協會建設,以優質農特產品「走出去」為目標,逐步走上優質稻米高質量發展之路。他也表示,商城將在「定政策」「優品種」「建基地」「穩定單」「合力推」等方面,不斷推進「龍頭企業+基地+農戶」「合作社+農戶」「電商+合作社+訂單」的稻漁(鴨)綜合種養產業發展模式,逐步提高全縣優質稻米產業化發展水平,推動優質稻米產業的內涵式發展,助推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接續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夯實產業支撐打下堅實基礎。
12月22日下午,商城縣首屆優質稻米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舉行了品鑑賽米會。在今日的論壇上,花少鋒公布了評選結果:商城縣兄弟米業稻鴨米米樣獲得金獎;商城縣優質稻米產業協會石船含香米米樣、鄢崗鎮泰豐糧油種植合作社豫春河再生稻米米樣獲得銀獎;商城縣金禾農資晚秈米米樣、億五公司半糙米米樣、百禾農資晚秈米米樣獲得銅獎。參會領導、專家為獲獎企業負責人頒發了獎盃。
記者了解到,12月23日下午,此次論壇還舉行了籤約儀式,受邀參會的省外米企和種業公司與商城縣優質稻米產業發展協會以及農業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進行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商務磋商和對接洽談,達成了10項合作協議,籤訂的訂單金額達6500萬元。
編輯:趙潤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