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的童話》:毛毛蟲要經歷成蛹的尷尬,才會變成美麗的蝴蝶

2020-12-14 秋葉新語

這些日子,我一直住在鄉下的家裡,雖然有時候也會懷念城市裡便捷的生活,不過我還是比較喜歡農村,出門就可以看到成片的田野,一直蔓延到天盡頭。

這不禁讓我想起1991年上映的電影《歲月的童話》,女主角岡島妙子也擁有著這樣的鄉村情懷。

影片所講述的故事發生在1982年夏天,27歲的女白領妙子,特意向公司請了10天假,從東京趕往鄉下,體驗鄉村生活。

在這期間,她不時回憶起小學五年級的自己,通過與過去的和解,更好地了解到自己。

一、 曾經那些「少年的煩惱」

電影採用了現實與回憶雙線展示的風格,像有兩個平行的空間,一個是妙子當下的生活,一個是她記憶中國小五年級的生活。

國小五年級,對妙子來說,應該是一個不平凡的時期。

因為生病不能上體育課卻被同學當作是來例假時候,又急又氣的解釋;面對隔壁班的男孩子的表白,害羞地躲開之後卻開心的像飛上了天;因為和姐姐賭氣,任性過頭的時候第一次被父親責罵,於是更加厲害的痛哭流涕.....

看到這樣的妙子,我在心裡笑了,想起來自己小時候的糗事。

曾經自己也因為父母生了二胎之後而感覺自己被拋棄了,躲到鄰居家門口大哭一場,現在想想,真的是有點太小題大做了。可是小孩子嘛,眼裡的世界本身就是小小的,一點風吹草動都像驚濤駭浪,怎麼可能不驚慌呢。

這些事情,回頭看,都變成了生活的調味料,也許再過上幾年,十幾年,我也會看著另一個這樣的小孩如此糾結吧,到時候我會怎樣的心情呢?

二、怎麼也弄不懂的分子除法

在鄉下生活的這段時間,妙子認識了從東京辭職回到鄉下專心做有機農業的俊雄,兩個人非常聊得來,一次聊天的時候,妙子問他:「小學時分數除法學的好不好?」

當時,俊雄感覺有些訝異。

原來,妙子一直覺得分數除法學得好的人,比較容易獲得幸福,就像她的小學同學裡惠,分子除法做得很好,所以長大以後很順利的結婚生子。

而自己已經快30了,還沒有對象,可能就是因為做不好分子除法吧。

她回憶起五年級學習分子除法的時候,在考試中只考了25分。家人們都覺得可能是小時候妙子磕到頭影響了她的智商,還說出了「她腦子是不是不好?」這種話。

但其實,妙子只是想用分蘋果的方法搞清楚原理,卻被姐姐一口否定,說她是個白痴。

「現在想起來,我還是搞不懂分數的除法,真的好難哦!」

有時候,家人無意的一句話,就會給我們留下難以磨滅的陰影。因為家人的質疑,妙子可能這輩子也搞不懂分子的除法吧。

正當過去對分子除法的恐懼再次佔據妙子大腦的時候,俊雄說:

「你說的也沒錯啊,就像我們農人,做很多事情必須要很執著,越來越多的人只知道模仿別人,跟著城市的流行走,最後卻失去了自我。他們根本就忘記了什麼才是真正的目標。」

俊雄的這番話,也讓妙子發現,自己做的工作並不是自己喜歡的,但是她很羨慕俊雄能把工作當成理想。

如果當時的妙子堅持用自己的方法搞懂分子除法的原理,現在的生活就會是另一番景象吧。

在我們成長的路上,總會遇到一些或大或小的事情阻礙了我們對理想的堅持,雖然放棄堅持沒什麼大的影響,但是堅持下去才會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

三、毛毛蟲要經歷成蛹的尷尬,才會變成美麗的蝴蝶

在女生們都被例假困擾的時候,同學裡惠告訴了她一句話:「毛毛蟲要經歷成蛹的尷尬,才會變成美麗的蝴蝶。」

而國小五年級的那段時期,在妙子眼裡,就是她成蛹的一段時期,家人的不理解、同學之間的調侃都讓她感到煩惱和悲傷 。

帶著這些煩惱和悲傷長大的妙子,在城市裡有著一份體面但並不喜歡的工作,步入大齡卻連對象都沒有,這些都化成了生活的重擔,壓得她喘不過氣。

但是這種壓抑的心情,隨著她在鄉下的生活釋放了。

原來無人傾訴的話,有了俊雄,也變得能夠說的出口。也因為俊雄,妙子才明白當初處處看她不順眼的同桌可能對她有「特別的情感」;

原來小時候的討厭,背後藏著這麼多口是心非;

原來自己覺得很辛苦,跟著農夫做了幾天農活,於是覺得自己這點事也沒什麼大不了;

在結束這段路程的時候,妙子說:「我不會再跟五年級的我同行了。」

27歲的妙子因為一場旅途告別了曾經的自己,化解了兒時的心結,這是妙子與自己的和解。

在這場和解中,她也得到了真正的成長。

寫在最後

《歲月的童話》,不僅僅只是一場旅行、一場回憶,還是一次經歷、一次成長。

成長的路上總是伴隨著煩惱和不愉快,但是也只有經歷了這些事情,才會讓我們獲得成長的力量。

這些成長,也就成了歲月的童話。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毛毛蟲要通過繭變成蝴蝶?
    我首先要對"毛毛蟲""繭"的定義做闡明,另將蛾與蝴蝶的區分也做些介紹。斐豹蛺蝶的蛹,懸著飛蛾的蛹,靠繭來保護;蝴蝶的蛹,靠偽裝或蛹殼來保護,蛹殼是幼蟲最後一次脫皮後分泌的黏液硬化而成。我還想提出來:結繭並非蛾類幼蟲的專利,課堂上介紹的蚜獅也吐絲作繭再變成美麗的草蛉(脈翅目),某些蜂和象甲也結繭。
  • 羽化成蝶,蛹裡面到底發生了什麼?成蟲吃掉了幼蟲
    相比這些昆蟲而言,有一類昆蟲的形態變化極為神秘,它們閉關修煉,在出關之時便完全成為了另外一種形態,幾乎無法在新形態中找到原來的任何痕跡,這類神秘而有趣的昆蟲中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蝴蝶。蝴蝶幼年時期只是一隻人見人厭的毛毛蟲,而在化蛹之後,破蛹而出的則是擁有一對美麗翅膀的花間舞者,蛹之中到底發生了什麼?
  • 這是一個科學啟蒙故事丨貪吃的毛毛蟲最後變成了什麼呢?
    這是一個科學啟蒙故事故事講述了毛毛蟲變成蝴蝶的過程,以及他們的外形特點、生存環境等,而且畫面中毛毛蟲和其他小蟲子的數量都是逐頁增加的,寶寶可以通過觀察畫面,初步了解「數」的概念。這是一本有趣的圖畫書故事的主人公是可愛的毛毛蟲,寶寶跟隨貪吃的毛毛蟲,可以遇到許多小蟲子,並一步步變成蛹寶寶,最終變成漂亮的蝴蝶,從而激發寶寶對大自然的探究欲望。
  • 蝴蝶會記得自己的毛毛蟲時光嗎?
    水生的蝌蚪變成半水生的青蛙,雖然也是同一種動物,只是處於不同的生命階段,但你如果不是事先知道,絕不會把它們聯想在一起。 而話說回來,從毛毛蟲到蝴蝶,這種動物不僅變得面目全非,還長出了一張引人注目的翅膀!原本像蝸牛一樣緩慢爬行的動物,長大後竟然能夠像鳥兒一樣自在飛舞,不可不謂之是大自然最非凡的壯舉,也怪不得令詩人和科學家著迷。
  • 小班美術教案:毛毛蟲與小蝴蝶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小班美術教案:毛毛蟲與小蝴蝶 2012-02-20 12:13 來源:[標籤:來源]
  • 毛毛蟲化繭成蝶,中間發生了什麼?美麗的蛻變背後都是殘酷
    而想要一出生就擁有翅膀,只能依靠完全變態來實現,所以今天我就以毛毛蟲變成蝴蝶為例,給大家講講完全變態的秘密。如果從樸素的想法來看,毛毛蟲化蛹變成蝴蝶,那毛毛蟲肯定就是蝴蝶的幼蟲,它在化蛹的時候長出翅膀,然後破蛹而出從此飛向天空。
  • 薄翅膩煙光,長是為花忙——春分話蝴蝶
    在我們眼裡,翩翩飛舞的蝴蝶如花仙子一樣美麗,可是你知道嗎,蝴蝶是毛毛蟲變來的。蝴蝶的一生為花而生,為花而逝。為了等一場花開,蝴蝶用盡一生的期盼;瞬間的美豔,驚豔了一個季節,就匆匆而逝。蝴蝶的生命的確很短暫,蝴蝶的壽命一般只有一年,它的一生要經過卵、幼蟲(毛毛蟲)、蛹、成蟲四個階段。整個過程稱為完全變態。象蝴蝶一樣完全變態的昆蟲還有螞蟻、蜜蜂、蚊子等。桃紅柳綠梨花白,蝶飛蜂舞春意濃 蝴蝶一生經歷的每一個蟲態,均具有不同的特殊生物學意義。
  • 《歲月的童話》:一部關於老姑娘的回憶錄,重溫美好的自己
    由日本吉卜力工作室出品的動漫裡,絕大部分是帶有著些許的「浪漫」氣息,不過有一部動漫是獨特的,散發著迷人的清新氣息,那便是《歲月的童話相信在每一個的心裡都有屬於自己的一段歲月童話,並不是兒時那些瑣碎煩人的事情,而是有著好久不見的心情和想回去的衝動的童年回憶
  • 不愧是世界第一蝴蝶谷,雲南金平蝴蝶谷上億隻毛毛蟲破繭成蝶
    近日位於雲南省紅河州的金平縣蝴蝶谷約1億多隻毛毛蟲破繭成蝶,翩翩起舞,場面相當壯觀,很多人表示化繭成蝶真的好美,好震撼,但是也有人表示有點嚇人。因為這些美麗的蝴蝶曾經都是醜陋的毛毛蟲,毛毛蟲要變成蝴蝶,你知道它們要承受多少痛苦嗎?
  • 蝴蝶的變化歷程:過程比想像還要意外
    我們先說不變態的生物,比如我們小貓小狗,「平頭哥」蜜獾等,變態的就要說起我們自然界的兩大典型生物的,分別就是青蛙和蝴蝶,我們都知道,青蛙最開始是成群密密麻麻的卵,之後變成蝌蚪
  • 觀察作文:我發現了不是所有毛毛蟲都會變成蝴蝶
    每當我上完網課,我都會跑去樓下在林中散步,有一天,我發現幾棵梨樹上有一些白色的,手指甲大小的繭,而在那幾棵杏樹上有著一些淺黃色的,同拇指一般大小的繭,我很疑惑,想:「這是不是因為蝴蝶的品種不同,繭才有的大有的小嗎?」
  • 毛毛蟲的經歷
    毛毛蟲小的時候,大家都說他醜,嫌棄他,不肯和他玩,而且有時候還欺負他,毛毛蟲很傷心很難過。他心不在焉地走著,想著其他小動物的話,越想越傷心難過,不知不覺走到了湖邊。要不是有一個美麗的白天鵝出聲提醒他,他就要掉進湖裡了。
  • 「兒童繪畫教學」——好餓的毛毛蟲
    蝴蝶一生會經歷卵、幼蟲、蛹、羽化、成蟲幾個階段,毛毛蟲就是蝴蝶的幼蟲階段。哇哦!原來美麗的蝴蝶是由毛毛蟲變成的!讓我們一起來仔細觀察一下毛毛蟲吧?毛毛蟲身體一節一節的,就像一個個小圓球組合在一起,有的頭上有小觸角,毛毛蟲身體上會有小毛毛,有的色彩還很豔麗,身體下面有小小的腳。提問:小朋友們剛才的動畫是不是非常有創意呢!小毛毛蟲為什麼要擠進繭去?你猜後面的故事會如何發展呢?
  • 楊紅櫻科學童話:足不出戶也能盡情探索美麗神奇的大自然
    《楊紅櫻科學童話》包含《毛毛蟲的天空》《神犬探長》《再見野駱駝》《尋找美人魚》4本。臺灣作家徐正平指出科學童話是「把自然現象、宇宙奧秘或科學原理,運用高度的想像力,擬人化的兒童語言,寫出寓有道理的故事來。」著名作家葉永烈則提出:「科學童話是以童話形式給孩子們講述科學知識。」要進一步了解科學童話的概念,《小蝌蚪找媽媽》就是最廣為人知的範例,這篇小學一年級的課文,或許是孩子們最早接觸到的科學童話。
  • 東至昆蟲圖鑑4:安徽省東至縣的蝴蝶*蝴蝶的蛹
    (宋*楊萬裡《宿新市徐公店》)蛹是什麼?「昆蟲會變態,前後大不同;通常四階段,卵蛹幼成蟲;由卵孵幼蟲,老熟化成蛹;蟲蛹不動彈,羽化為成蟲。」(來自「木頭工程師」《雕蟲小集*什麼是昆蟲》)蛹是昆蟲從幼蟲變化到成蟲的一種過渡形態,是其轉變期,它為昆蟲所特有,有些不完全變態的昆蟲如蟬、螳螂等沒有蛹。大部份的蛹都是固定的,有著堅硬的外殼,一般不食不動。
  • 國內一種奇特毛毛蟲,能擬態蛇吐出蛇信子,發出臭氣避敵!
    在大自然中,蝴蝶是一種讓人喜歡的美麗生物,而毛毛蟲會讓很多人害怕,但蝴蝶就是毛毛蟲「化蛹成蝶」的。在毛毛蟲時期,是遭到最多危險時,不同種類的毛毛蟲,有不同的自保方法,而國內有一種奇特毛毛蟲,能擬態蛇吐出蛇信子,這就是——柑橘鳳蝶毛毛蟲!
  • 小雅的童話268,蝴蝶遠行
    在很遠很遠的地方,有一隻小蝴蝶問它的叔叔,叔叔,我也想在你的背胛上歇一歇可以嗎,叔叔說,哦來吧,小傢伙。小蝴蝶是帝王蝶,和它的族群一起,從寒冷的加拿大起飛,要到陽光充足的墨西哥,那有多遠呢?要經過荒原,大海,阿帕拉契山脈,飛越密西西比河,如果你會翻跟頭的話,要翻幾萬個跟頭,哎呀呀真要翻過去得累成小黃豆吧,那你就和小蝴蝶一樣了。小蝴蝶也只有一顆小黃豆那麼輕。經過漫長的旅程,狂風暴雨雷電冰霜鳥類農藥毒霾的襲擊,九九八十一難,小蝴蝶長成了大蝴蝶。
  • 毛毛蟲在破繭成蝶後,還會記得自己毛毛蟲的事嗎?看完令人意外
    毛毛蟲在破繭成蝶後,還會記得自己毛毛蟲的事嗎?看完令人意外蝴蝶是一種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比較常見的生物,而大家也知道,蝴蝶都是由令人不太喜歡的毛毛蟲蛻變而來的,而這樣的一個過程也被學術界稱之為變態發育,那麼也許有人會好奇,毛毛蟲破繭成蝶,基本上是完全變換了一個心態,那麼它還會記得自己毛毛蟲的事情嗎?相關的實驗結果令人感到意外。
  • 毛毛蟲的天空:帶上這本書一起出發
    童話其實最真實不過。倒不是因為它告訴我們惡龍是存在的,而是因為它告訴我們,惡龍是可以戰勝的。1、童話是童年最美好的回憶每一個人的童年都離不開童話,徜徉在童話的海洋裡無憂無慮。不管是畫本裡還是電視裡,裡面有美麗的人魚公主、有勇敢屠龍的王子、有溫柔善良的長髮姑娘、有聰明機智的小朋友,還有在那廣袤無垠的草原、高聳入雲的大森林裡,有蜿蜒曲折的小溪流、有搖曳生姿的玫瑰花、有低頭細語的小鹿、有可愛憨厚的棕熊。在童話裡,每一個故事都簡單而美好,每一幅畫面都恬靜淡然。
  • 《好餓好餓的毛毛蟲》:這隻毛毛蟲除了愛吃,還蘊含2個生命的道理
    剛開始讀的時候,我就是看到了一隻毛毛蟲很餓很餓,然後每天都要吃很多不同的東西,逐漸變成了一隻大的毛毛蟲,最後成為了一隻漂亮的蝴蝶。最近重新讀這個繪本,我發現原來其中還蘊含了這樣三個大道理。其實從出生到死亡經歷的這些大道理,都可以通過繪本獲得,並向孩子講述。1.對生命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