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舍離是通過立足當下和新陳代謝原則,梳理自己與物品的關係,先從觀念上認識現狀,停止自我否定,構想居所具體布局,然後通過雜物整理了解當下自己的真實需求,進一步構築令自我愉悅的生活狀態。
生活節奏太快,煩惱和雜亂,一本《斷舍離》幫我們理清生活和自己。
斷舍離,做減法的生活
陳數,一名女演員,曾經在短短14個月中拍攝了4部戲。直到2013年,她遇到了斷舍離這本書的中文版,並且因為深受書中理念的影響,她親自拜訪了作家山下英子。
那時,所有人都在為她高產獲得的名望賀喜。只有她,為自己失去太多東西痛苦不已。這時,她幸運地讀到了《斷舍離》這本書。
陳數說:"在斷舍離的過程中,自己的身體和心靈得到了很好的鬆弛與排毒"。
丟棄不必要的東西,不管是對生活,還是對人或事,都大有裨益。在生活中,斬斷執念,慢慢做減法,你會發現越活越自在。本著這樣的目的,以及這種全新的思想,越來越多的人愛上了斷舍離。
《斷舍離》十句經典:不糾爛事,不纏爛人,讓生活清爽高效的秘訣
我想每一本暢銷書籍,每一本被人津津樂道的書籍都是有價值的。不如先從其中的十句經典語錄看起:
1.斷:停止負面的思考模式;舍,順從自己的內心,割捨既有;離:鬆開"多就是好"的念頭。
2.幸福取決於我們和自己思想相處的能力。
3.要成為活在當下,能夠立刻付諸行動的人。我想,成功者就是那些能夠真正實踐的人。
4.斷舍離是生活的減法哲學,減去多餘的物品,認清自我,磨礪感知的本能;俯瞰力是心靈的加法哲學,了解深層需求,相信自我,堅定人生的信念;自在力是人生的乘法哲學,重獲生命的自立、自由與自在,解放自我,邁向人生的高境界。
5.基本來說,讓房間亂七八糟,把屋子搞得一團亂,粗暴地隨便亂堆東西,就相當於賦予了自己否定、自卑的能量
6.三種扔不掉東西的人:逃避現實型,執著過去型,擔憂未來型。
7.除掉廢物、垃圾、灰塵,就能徹底除掉停滯運與腐敗運。
8.斷舍離會遏制人類這種不知不覺、只靠本能與物品打交道的行為。
9.不斷地進行斷舍離之後,剩下來的東西就可以分成兩種:從一開始就很珍惜的東西,以及回過神來才發現留下來的東西。這種回過神來才發現的東西,會給我們傳遞非常深刻的信息。
10.利用物品不斷地提升自己,不管東西有多貴,有多稀有,能夠按照自己是否需要來判斷的人才夠強大。
我明白,"斷舍離"這三個字,寫出來容易,踐行起來太難。因為每個人都有追求,有很強的欲望,有難以割捨的感情。很多東西捨不得丟,很多東西捨不得忘,就是因為這些捨不得才讓人變得脆弱。而人最脆弱的地方就是捨不得。
我很喜歡的一句書評:扔掉看得見的東西,改變看不見的世界。
斷舍離本來是一種行為法則,亦是一種行為哲學,就是面對人生的各種貪念要斷然捨棄,被日本整理顧問山下英子運用到收納整理方法中,隨後日本心理學家川 火田 伸 子在親自實踐斷舍離,認識到其對精神層面的影響後,致力於該方法的普及。
斷舍離,簡單一句話就是"把那些不必需、不合適、令人不舒適"的東西統統斷絕、捨棄、並切斷對他們的眷戀。
如果你時常感覺忙碌,時常感覺到辛苦,不妨看一下《斷舍離》這本書,相信你也能從書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情感體驗。生活周而復始,"斷舍離"則猶如人生的新陳代謝。
看完這本書後你會覺得,生活明朗,萬物可愛,人間值得。
除此之外,還有《人生三境》。讓讀者能夠在種種不同的境遇下體悟"先低就而後高成"的人生大智慧。
朋友,但願你們在人生行進的過程中不斷蛻變,進階更高級的人生。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