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戀黑魔法的NASA科學家,曾是錢學森的同事,後親手炸死自己

2020-12-24 型論

常聽人說天才和瘋子不過一線之隔,這句話用在傑克·帕森斯身上再合適不過了。

他出生在1914年,是美國的火箭科學家,NASA噴飛推進實驗室(JPL)的聯合創始人之一,另外幾位分別是:馬林納、福爾曼、史密斯和錢學森。曾研製出世界上第一種複合火箭燃料,他有一句非常經典的座右銘——盡吾之力,以達天際。這樣一位科學家是怎樣迷戀上黑魔法,並且成功作死的呢?

據說帕森斯小時候家庭環境不錯,從小就喜歡科幻小說和火箭,他和另一位同樣喜歡科幻小說和火箭的福爾曼成為了兒時好友,並一起在帕森斯家後院研究火箭。

後來兩人上了同一所高中,繼續做著他們的火箭實驗。

不過由於帕森斯太過痴迷火箭實驗,成績非常差,他老媽一氣之下就把他送到了一所寄宿高中上學。

但是這並不能阻擋帕森斯的研究,萬萬沒想到的是,剛到新學校沒多長時間,就把學校的廁所炸飛了!

之後帕森斯就被勸退了,不久,因為美國經濟大蕭條,帕森斯一家也深受打擊,從此家道中落。

當時的帕金森在一家技校上學,為了補貼家用就去一家火藥廠上班,時不時還能順點火箭材料

後來帕金森去了一所大專上學,因為經濟困難輟學,再後來攢錢考上了史丹福大學,又因為經濟困難輟學......

在當時的世界很少有科學家研究火箭,錢學森的老師西奧多·馮·卡門就是其中一位。

1936年,22歲的帕森斯就加入了馮·卡門的火箭研究小組,也就是與他同時加入的還有錢學森。

在火箭的研究中,燃料一直是個無法解決的問題,讓全世界的火箭科學家都絞盡腦汁,但這一問題,被沒怎麼受過高等教育的帕森斯很快的就解決了。

那他是怎麼解決的呢?

沒錯!就是黑魔法!

帕森斯從一本古代鍊金術的書中得到了靈感,並參考了古代拜佔庭的「希臘火」製作方法,成功研製出了世界上第一種複合火箭燃料,除此之外,帕森斯還貢獻了噴飛燃料助推起飛技術。

其實早在帕森斯高中時期,就已經迷戀上了黑魔法,並加入了有著「世界上最邪惡的人」之稱的阿萊斯特·克勞利,組建的泰勒瑪教會,後又加入過東方聖殿教。

在二戰結束後,帕森斯就逐漸退出了火箭的研究,轉身研究黑魔法。

根據帕森斯身邊的人回憶,說帕森斯曾召喚出一些未知的東西,還被鄰居舉報過帕森斯家有鬼魂等超自然現象。

在1952年六月,這位曾經為人類火箭技術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在家中製作炸藥時被炸死,也有人認為是被謀殺的。

據說錢學森在晚年研究人體特異功能,就和帕森斯有一定的關係。NASA為了表彰帕森斯所做出的的貢獻,把月球上其中一個隕石坑命名為帕森斯。

相關焦點

  • 曾影響中國「火箭之王」錢學森的美國黑魔法師
    然而事實的真相是,錢學森並非是因為在晚年一時興起,產生了神秘主義傾向,而是與他早年在美國的經歷有著很大的關係——錢學森曾和一位美國黑魔法師共事多年——這位黑魔法師便是傑克·帕森斯(Jack Parsons)帕森斯——錢學森的黑魔法師同事。
  • 錢學森,特異功能,及黑魔法師
    但經過X博士對歷史的研究,發現錢學森並不是在晚年一時興起產生了神秘主義傾向,這與他早年在美國的經歷有著很大的關係——錢學森曾和一位黑魔法師共事多年! 這位黑魔法師便是傑克·帕森斯(Jack Parsons,又名John Whiteside Parsons) 2   帕森斯——錢學森的黑魔法師同事
  • 黑魔法師傑克·帕森斯(影響錢學森晚年生活的作死大師)
    然而,很少人知道帕森斯不僅是一位天才化學家,他還是一名黑魔法師,他在火箭研究中運用了許多黑魔法知識。據馮·卡門回憶,在研發火箭燃料時,帕森斯在一本英國古代鍊金術書中發現了靈感,並且參考了拜佔庭帝國的「希臘火」(Greek Fire)製作方法,從而調配出一種非常奇特的助推燃料,這讓馮卡門感到十分不可思議,而且這種燃料在幾十年後依然被廣泛用於火箭發射中。
  • 他是NASA噴飛推進實驗室聯合創始人之一,因沉迷黑魔法丟掉工作...
    帕森斯與好基友愛德華兩位患難之交一拍即合,開始在附近的峽谷和帕森斯家的後花園,搞起了火箭試驗。他們當時還給自己研發的火箭起了個響亮口號:per aspera ad astra(盡吾之力,以達天際)。那時的帕森斯只不過是個14歲的初中生。在這中二的時期,帕森斯的中二病仿佛也開始發作了。那時除了搞火箭外,他還迷戀上了「黑魔法」,要向神秘主義進發。
  • 錢學森侄子發言令人心寒,直言自己是美國科學家,與中國沒關係
    但如果提到錢學森的大名,相信沒有一個國人不知道,而不被國人熟知的錢永健,其正是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的侄子。錢永健是一位科學家,其同樣在科學領域做出了不少的貢獻,當初錢永健還憑藉「發現綠色螢光蛋白」的成就,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華人和華裔不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出身中國江南地區的錢永健,其國籍為美國。
  • 錢學森侄子獲得諾獎後,直言:我是美國科學家,不是中國人!
    2008年,錢學森的侄子錢永健成為諾貝爾獎的獲得者,但是錢永健和錢學森不太一樣,錢永健並沒有公開對中國表示感謝,反而在他獲得諾貝爾獎後,直言:我是美國科學家,不是中國人。到底是因為什麼,才導致錢永健有這樣的言論?
  • 錢學森為何會認為特異功能是真實的?
    錢學森在美國從事火箭研究工作時,曾經有一個名叫傑克·帕森斯的同事,兩個人有共同的老師馮·卡門,私底下兩個人的關係也非常好。錢學森相信特異功能是真的,完全是帕森斯的原因。那麼,這個帕森斯究竟是個什麼人呢?
  • 錢學森:不錯過妻子每一場演唱會,喊上所有認識的科學家一起看
    錢學森此時已經35歲,在當時已經算是「大齡剩男」了,蔣英卻仍然優美動人,雙眸清澈如水,由於從小學習音樂的緣故,蔣英身上似乎處處散發著浪漫高貴的氣息。錢學森在第一眼見到她時,便已經深深迷戀上了她。這一次,錢學森下定決心大膽一次,隨即展開了瘋狂的追求。
  • 錢學森這樣的頂級科學家為什麼現在這麼少?
    錢學森(1911.12.11-2009.10.31),漢族,吳越王錢鏐第33世孫,生於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臨安。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於錢學森回國效力,中國飛彈、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
  • 「我是美國科學家,不是中國人」,錢學森侄子為何這樣說?
    還有這樣一位科學家,他的身上承載了太多的勳章,太多的稱號。 「中國航天之父」、「中國飛彈之父」、「火箭之王」等等,相信很多人已經知曉了,他就是錢學森,可以說他為了我國的科技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錢學森堂侄拿諾貝爾獎後說:我不是中國科學家,這一點很確定
    我是茉莉,一個喜歡關注社會資訊和歷史趣事的愛好者,我會把平時自己的想法與見解分享給大家,今天茉莉的原創文章說的是錢學森堂侄拿諾貝爾獎後說:我不是中國科學家,這一點很確定。
  • 錢學森回國後,為何再沒去過美國?錢學森:美國人耍滑頭,我不會上當
    當晚在北京的所有重要科學家幾乎都參加了這場晚宴,大家紛紛向錢學森敬酒致敬。 科學家竺可楨在日記中寫道:「錢已七八年不見,比前蒼老甚多,雖只43歲,恐因在美國被軟禁五年所致。據說五年中不露一笑容雲。」關於錢學森的貢獻早已家喻戶曉,可我們發現錢學森自從美國回國後,直到去世也沒有去過美國。要知道美國後來多次邀請錢學森訪美,結果都被拒絕,這是為何?
  • 錢永健:錢學森侄子,獲得諾貝爾獎後,卻拒絕承認自己是中國人!
    名聲大噪的錢永健,被眾多科學家看好,覺得他是最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獎的天才少年,由於他這不凡的實力。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在2008年,這個天才少年獲得舉世矚目的諾貝爾化學獎,一時間大街小巷大家紛紛討論起這個少年。
  • 兩彈一星功臣中唯一獲「烈士」稱號的科學家是誰?錢學森是他師兄
    郭永懷去世比較早,所以大家對他老人家可能不太了解,其實他和錢學森一樣,從美國返回大陸前,就已經有多項重要科學成就,已經是馳名世界的科學家。1940年郭永懷赴加拿大的多倫多大學應用數學系學習,1941年成為世界氣體力學大師馮·卡門的弟子,並與師兄錢學森成為知己,原來他與錢學森是同一個導師。而錢學森和郭永懷的關係非常好,在空餘時間,錢學森經常開著車帶郭永懷出去兜風,錢學森給他開玩笑:「你頗有幾分書呆子氣啊,哈哈!」
  • 走近錢學森的傳奇人生
    在上海和杭州的工廠參觀的時候,他第一次看到祖國工人的幸福生活和高度的工作熱情,看到了中國工人自己親手製造的各種機器,這是他多少年來就夢想著實現的。在杭州停留5天後,於10月20日返回上海。在上海,錢學森兩度前往母校交通大學,看望師友,受到師生們的熱烈歡迎。10月22日,錢學森來母校交通大學參觀。錢學森在彭康校長、陳石英副校長的陪同下參觀了學生宿舍及實驗室。
  • 為什麼科學泰鬥錢學森晚年去研究特異功能?被DARPA帶溝裡了!
    錢學森是老一輩科學家中為新中國飛彈與航天事業做出影響最大、功勳最為卓著的傑出人物,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飛彈之父」和「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錢學森是唯一獲得「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的科學家,1999年國慶50周年前夕獲「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 對太平洋戰局起到特殊作用的科學家:錢學森
    於是,1934年,錢學森從交通大學畢業後,便考取了清華大學的留美公費生,所學專業就是飛機設計。1935年8月,錢學森踏上了赴美深造的路途。1935年9月,錢學森進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攻讀航空工程,第二年畢業後又進入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從事航空理論和應用力學的學習研究。
  • 俞夢孫院士談錢學森:70歲那年,錢學森的系統論思想深深地影響了我
    當人們談到錢學森先生時,往往聚焦於他身上「兩彈一星」元勳的光芒;但是對他的集大成的思想所知並不多。錢學森先生晚年提出的複雜巨系統,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近日, 「綠會宣傳部」編輯非常榮幸的採訪了俞夢孫院士。俞夢孫先生曾在1958年成功地把我國第一臺航空醫學遙測裝置送上藍天,開創了中國航空生物醫學工程研究事業。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 蔣英:錢學森背後的女人,曾教李雙江唱歌,她的一生就是一部傳奇
    時至今日她們的故事依舊不絕於耳,常常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主角,然而曾在國際上都享有盛譽的蔣英卻漸漸消失在了人們的視野當中。01系出名門,才貌雙絕名門出閨秀,書香傳世家。這句話用到蔣英的身上再合適不過了。這個人正是早已盛名在外的著名科學家,麻省理工史上最年輕的教授錢學森。此時的錢學森還在回憶,他離開故土時與蔣英最後相見的樣子,那時候的蔣英還是一個散發著青春氣息的小姑娘,甜甜可愛的樣子讓他記憶深刻。而今的蔣英卻是若若大方,身姿婀娜的世界著名的歌唱家。他已被蔣英這少有的才貌徹底地吸引,心中激起一陣陣的漣漪。
  • 中國人民不能忘記的三位偉大航天科學家錢學森、龍樂豪、範本堯
    今天中國強大的航天實力請記住他們三位偉大中國航天科學家名字: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長徵三號甲系列火箭首任總指揮兼總設計師龍樂豪、北鬥衛星一號總設計師範本堯,他們均畢業於中國航天高等學府上海交通大學,他們共同推動了中國航天科技實力的強大,沒有他們就沒有今天強大的中國航天科技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