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這樣的頂級科學家為什麼現在這麼少?

2020-12-12 李老師講最真教育

錢學森(1911.12.11-2009.10.31),漢族,吳越王錢鏐第33世孫,生於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臨安。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於錢學森回國效力,中國飛彈、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

和錢學森同時代的,還有很多偉大的科學家,比如鄧稼先、錢偉長、于敏等。但改革開放這麼多年,為什麼沒有出現像錢學森這樣甘於奉獻的偉大科學家呢?為什麼科學家的待遇越好,反而人才越少了呢?到底是什麼原因?

我想,這麼多年之所以缺少像錢學森這樣偉大的科學家?無非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現在人普遍缺乏信仰。

這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過去的人雖然生活條件不好,但普遍更有信仰。

尤其是知識分子,更是以精忠報國為自己的信仰和理想。所以錢老才可能在條件那麼艱苦的條件下,毅然決然的回國。而且當時的生活環境那麼惡劣,也沒有嚇到他們。

再看看現在?看看清北的大學生?很多優秀的學子出國留學後都不回來了。現在國內的生活條件好了,科研環境也好了,為什麼這些人還不回來呢?說白了,就是沒有報國的思想。

現在的知識分子很多是沒有信仰的,他們只追求金錢和榮譽。

第二:現在人更注重利益。

改革開放以後,國人的思想也開放了,人人都開始追求金錢了。

目前評價一個人,不是看你的成就和為國家做的貢獻,更看重其經濟實力。看看網絡媒體,每天宣傳報導的不是我們的科學家,而是明星、富豪、各種企業家,為什麼?因為這些人有錢!

孩子們心目中最崇拜的不再是軍人、科學家、醫生、教師,而是各種明星富豪。看看各路明星,就算是個三流四流明星,也比大多數有錢多了。

目前,是個金錢至上的社會,這種社會氛圍下,怎麼可能出現錢學森那樣精忠報國的科學家呢?

第三:目前科研人員待遇和地位普遍偏低。

雖然過去科學家的待遇也不高,但現在,科人員的待遇確實更低。

前一段,合肥90多名科研人員集體辭職,充分說明,我們的待遇太低了,不然也不可能一下子離職這麼多人。再看看清北的很多博士生研究生,畢業後很多也不選擇科研機構,甚至放棄了自己學習多年的專業,而去考公務員了。公務員比做科研吃香,這不得不說是我們教育的悲哀!

科研人員除了待遇低,地位也不高。就像目前的老師,地位有過去高嗎

第四:職稱、學術腐敗也阻礙科技的進步。

在我國,科研人員是有職稱的,但目前的職稱評審條條框框又太多,嚴重阻礙了科研的發展。

目前的很多大學教授,都在忙著搞課題、寫論文、拉項目,根本沒有心思好好教學。但如果大學教授不好好上課,大學生又怎麼可能學到真本領呢?

另外我國的學術腐敗也是很嚴重的,很多知名學者教授都出現過抄襲等學術腐敗的行為,雖然一再打擊,但各行業這樣的現象還很多。這樣必然會埋沒一些真正做學問的。長期下去,科研人員哪還有心思實實在在搞科研呢?

當然,我國的科技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湧現的科學家也不少,比如獲得諾貝爾獎的屠呦呦,比如水稻之父袁隆平等等,只不過像錢學森這樣的頂級科學家不多罷了!

在國家危難之時,臨危受命,不顧自己生命危險,為國奉獻,有這樣風骨的科學家,目前除了錢學森、鄧稼先等人,恐怕找不到更多的了。

大家的看法呢?也分享一下吧!

相關焦點

  • 「我是美國科學家,不是中國人」,錢學森侄子為何這樣說?
    還有這樣一位科學家,他的身上承載了太多的勳章,太多的稱號。 「中國航天之父」、「中國飛彈之父」、「火箭之王」等等,相信很多人已經知曉了,他就是錢學森,可以說他為了我國的科技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錢學森侄子獲得諾獎後,直言:我是美國科學家,不是中國人!
    其實錢家不僅僅有錢學森這樣的人才,錢家其他人也在其他不同的領域,有著不小的貢獻,今天要來說一說錢學森的侄子。2008年,錢學森的侄子錢永健成為諾貝爾獎的獲得者,但是錢永健和錢學森不太一樣,錢永健並沒有公開對中國表示感謝,反而在他獲得諾貝爾獎後,直言:我是美國科學家,不是中國人。到底是因為什麼,才導致錢永健有這樣的言論?
  • 錢學森之問與李約瑟難題分別是什麼?為什麼至今仍發人深省?
    錢學森是我國家喻戶曉的一個人物,他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放棄國外優越的條件,突破種種困難回到祖國。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帶領一群科學家,成功完成了「兩彈一星」工程,讓我國掌握了對抗強敵的國之利器。由於錢學森的突出貢獻,其本人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飛彈之父」「火箭之王」,是我國科技界的一個標杆、一座豐碑。
  • 錢學森侄子發言令人心寒,直言自己是美國科學家,與中國沒關係
    但如果提到錢學森的大名,相信沒有一個國人不知道,而不被國人熟知的錢永健,其正是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的侄子。錢永健是一位科學家,其同樣在科學領域做出了不少的貢獻,當初錢永健還憑藉「發現綠色螢光蛋白」的成就,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華人和華裔不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出身中國江南地區的錢永健,其國籍為美國。
  • 錢學森子女現在如何?兒子:沒有借父親「光」,家教靠「身教」
    這位學識超群的科學家在中國建國之初、一切百廢待興之時,放棄美國的高薪職位,衝破重重阻攔回到祖國,為中國的飛彈和航天事業發展立下汗馬功勞,也因此被稱為中國飛彈之父,中國航天之父。2009年10月31日,錢學森因病逝世,享年98年。 錢學森先生一生的輝煌事跡數不盡數,而他的家庭生活也廣受關注,教育理念更是極為人所推崇。
  • 六大歸國科學家,學術成就當世無敵的卻飽受爭議,讓人氣憤
    今天跟大家聊聊我國歷史上的六大歸國科學家,這些科學家無一例外在國際上都取得了極高的學術成就,國外科研機構出高薪高職位讓他們留下,但他們無一例外都選擇了回國,目的就是為了將學到的知識帶回祖國報效,這些科學家都值得我們記住。第一位:李四光我們之前一直在說,二戰中日本為什麼會輸?原因就是因為少了一位李四光。
  • 走近錢學森的傳奇人生
    得知錢學森平安歸來,周恩來總理打電話給中共廣東省委書記兼省長陶鑄,指示要熱烈歡迎、親切接待錢學森及其家人。周恩來總理說:「要好好待錢學森,科學家是我們國家的精華,他是科學家的一個代表。」後來,錢學森在回憶周恩來時,這麼說道:「許多黨外人士說,我們是認識周恩來才認識共產黨的,相信周恩來才相信共產黨的。」
  • 錢學森回國後,為何再沒去過美國?錢學森:美國人耍滑頭,我不會上當
    當晚在北京的所有重要科學家幾乎都參加了這場晚宴,大家紛紛向錢學森敬酒致敬。 科學家竺可楨在日記中寫道:「錢已七八年不見,比前蒼老甚多,雖只43歲,恐因在美國被軟禁五年所致。據說五年中不露一笑容雲。」關於錢學森的貢獻早已家喻戶曉,可我們發現錢學森自從美國回國後,直到去世也沒有去過美國。要知道美國後來多次邀請錢學森訪美,結果都被拒絕,這是為何?
  • 迷戀黑魔法的NASA科學家,曾是錢學森的同事,後親手炸死自己
    他出生在1914年,是美國的火箭科學家,NASA噴飛推進實驗室(JPL)的聯合創始人之一,另外幾位分別是:馬林納、福爾曼、史密斯和錢學森。曾研製出世界上第一種複合火箭燃料,他有一句非常經典的座右銘——盡吾之力,以達天際。這樣一位科學家是怎樣迷戀上黑魔法,並且成功作死的呢?
  • 錢學森侄子56歲榮獲諾貝爾獎,採訪時說:我不是中國人,是美國人
    如今中國發展十分的迅速,很多領域在世界上都走到了最前列,在國際上也有了重要的地位,現在每個國家都在發展,所以很多國家都比較重視人才,人才是國家發展最重要的基礎,也就是說為什麼國家很注重教育,都希望這些人將來能報效祖國,年輕人的受教育程度代表了一個國家的發展程度,如果想要科學發展進步
  • 兩彈一星功臣中唯一獲「烈士」稱號的科學家是誰?錢學森是他師兄
    郭永懷去世比較早,所以大家對他老人家可能不太了解,其實他和錢學森一樣,從美國返回大陸前,就已經有多項重要科學成就,已經是馳名世界的科學家。1940年郭永懷赴加拿大的多倫多大學應用數學系學習,1941年成為世界氣體力學大師馮·卡門的弟子,並與師兄錢學森成為知己,原來他與錢學森是同一個導師。而錢學森和郭永懷的關係非常好,在空餘時間,錢學森經常開著車帶郭永懷出去兜風,錢學森給他開玩笑:「你頗有幾分書呆子氣啊,哈哈!」
  • 錢學森堂侄拿諾貝爾獎後說:我不是中國科學家,這一點很確定
    我是茉莉,一個喜歡關注社會資訊和歷史趣事的愛好者,我會把平時自己的想法與見解分享給大家,今天茉莉的原創文章說的是錢學森堂侄拿諾貝爾獎後說:我不是中國科學家,這一點很確定。
  • 為什麼科學泰鬥錢學森晚年去研究特異功能?被DARPA帶溝裡了!
    錢學森是老一輩科學家中為新中國飛彈與航天事業做出影響最大、功勳最為卓著的傑出人物,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飛彈之父」和「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錢學森是唯一獲得「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的科學家,1999年國慶50周年前夕獲「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 楊振寧是目前頂級的科學家,那他到底有什麼偉大成就?
    楊振寧在科學領域有著非常深入的研究,他是目前全世界最偉大的頂級物理科學家之一,由他提出的宇稱不守恆定律讓他在1957年的時候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古往今來能夠獲得諾貝爾獎的都是在各自領域做出了突出貢獻的人,楊振寧自然也是不例外。楊振寧獲得過很多獎項,其中有不少都是世界級的,另外他還在多所著名大學擔任教授。
  • 中芯國際梁孟松的辭呈和錢學森之問
    2005年,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曾感慨說:「這麼多年培養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的學術成就,能夠跟民國時期培養的大師相比。」 錢老又發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錢老問的很直白了,再翻譯的更具體點,錢老其實問的是,為什麼發展了這麼多年,培養出來的頂尖人才還沒有超過錢學森呢?為什麼也沒有人超過楊振寧呢?
  • 中國人民不能忘記的三位偉大航天科學家錢學森、龍樂豪、範本堯
    今天中國強大的航天實力請記住他們三位偉大中國航天科學家名字: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長徵三號甲系列火箭首任總指揮兼總設計師龍樂豪、北鬥衛星一號總設計師範本堯,他們均畢業於中國航天高等學府上海交通大學,他們共同推動了中國航天科技實力的強大,沒有他們就沒有今天強大的中國航天科技實力。
  • 回國後錢學森受邀參加國宴,卻發現名字被劃掉了,侍從:主席劃的
    現在一說到中國的原子彈,很多人一定都會想到錢學森。如果沒有錢老中國的核武器研製進程根本沒有辦法進行的如此之快。為了讓這位心中始終懷揣祖國的科學家順利回國,我國最後選擇釋放了十多名美國飛行員俘虜,這才將錢學森成功換回國內。
  • 錢學森侄子榮獲諾貝爾獎,公開表示:我是美國人,與中國沒關係
    但是同時西方國家對於這頭東方雄獅也是有著防備,對於許多中國國籍的科學家都是嚴防死守,尤其是當時的錢學森先生。幾代人的拼搏,我們國家發展迅速,中國現在的國力越來越強,發展的也是很快,同時吸引到許多學子,開始回國繼續進修,或者為國獻力,反哺中國進一步發展,但是有一位卻是堅持不回國,這一位科學家的名字叫做錢永健,錢永健曾經表示自己不是中國人,一直都會是美國人,今後也不會再回中國的,也不是中國的科學家,這言論傳出來之後,受到許多人的關注,在學術界引發了劇烈的轟動
  • 能拋開其他因素只從物理方面來談楊振寧和錢學森誰更厲害嗎?
    原因也很簡單,錢老歸國後直接將我國原子彈和飛彈的發射時間至少向前推進了20年,毫不誇張的說,這樣為祖國發展貢獻重大的科學家才是我們所有人值得「追」的「偶像」。但是,如果我說楊振寧先生和錢學森先生都是我國最厲害的科學家之一,誰會反對?
  • 對太平洋戰局起到特殊作用的科學家:錢學森
    1929年,錢學森從北師大附中畢業,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交通大學。1932年,日本發動「一二八」事變,日軍憑藉著空軍的優勢對上海狂轟濫炸。錢學森耳聞目睹,深刻感到中國航空工業的落後以及航空技術對國家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