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收官之年,遇上疫情肆虐,農產品銷路受阻。4月9日—10日,山東省聊城市8個縣(市、區)分管農業農村工作的副縣(市、區)長披掛上陣,化身主播,走進京東、淘寶、拼多多、聊城電視臺助農小哥直播間,為「聊·勝一籌!」品牌農產品站臺帶貨,助力農產品銷售,引發廣泛關注,成為坊間話題。
縣長們走進直播間賣力推銷農產品,不僅在屏幕前賺到了「流量」,成了「網紅」,也凸顯了基層幹部創新求變、敢想敢幹,積極作為的執政品格,是網際網路時代履職方式的有益嘗試。
「油桃帶貨副縣長」圈粉53萬人次
「清脆可口,非常香甜,這麼好的油桃,一旦錯過就是過錯。」4月10日下午,冠縣縣委常委、副縣長閆友亮走進直播間,變身「主播」帶貨冠縣油桃。
「冠縣油桃,色澤光麗迷人,風味特佳,香、甜、脆一應俱全。」「平時油桃每斤價格10元,今天直播優惠到底,39元一箱,一箱5斤,歡迎各位網友踴躍下單。」閆友亮一邊與網友互動,一邊介紹油桃的好處和冠縣油桃的優點、特色。網友們聽得津津有味,紛紛變身「迷妹」「迷弟」留言:「縣長太帥了」「太接地氣了」「我要下單下單」……
閆友亮向網友講起冠縣油桃的故事:2006年,冠縣蘭沃鄉大曲村開始土地流轉,全村決定集中規劃建設溫室大棚,由村民承包種油桃,第一年就收回了成本。如今,集中連片的油桃大棚不但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而且是老百姓脫貧致富的「搖錢樹」。大曲村全村760個油桃大棚,一個棚年均收入2萬元以上。老百姓富裕了,村集體也依託土地流轉獲得了每年40多萬元的收入。
「冠縣是大棚油桃種植基地,油桃保護地面積2.1萬畝,年產值3億多元。全縣已發展油桃專業合作組織近百家,獲7個『綠色食品』認證。冠縣油桃是『聊·勝一籌!』農產品品牌。我們今天推介的蘭沃鄉大曲村的『沙潤牌』油桃,更是被選定為『齊魯放心果品品牌』。」冠縣油桃的故事講完了,閆友亮又趁著「熱乎勁兒」介紹了冠縣的文化和其他特色農產品。
從預熱到直播,閆友亮「直播帶貨」吸引53萬人次觀看,現場成交3820單。
「突如其來的疫情對今年的農產品的銷售造成影響,通過直播『帶貨』快速打通線上農產品流通渠道,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閆友亮說,他不想成為網紅,但是為了給鄉親們「帶貨」,他特別想成為網紅。(記者 孫亞飛 通訊員 許永飛 報導)
「葫蘆娃」副區長花樣推銷東昌葫蘆
4月10日晚8時,聊城市東昌府區副區長孟凡志來到光嶽樓腳下的福祿緣工藝品專賣店。此次「網紅縣長」直播帶貨,東昌府區把直播間搬到了葫蘆雕刻大師於鳳剛的店內,孟凡志為東昌葫蘆站臺吆喝。
走進於鳳剛的店,仿佛來到了葫蘆世界。在孟凡志面前的直播臺上擺放了一二十種各色葫蘆。為了吸引更多粉絲關注,孟凡志向於鳳剛要了一個小福利,每個購物的網友都會贈送一個精巧的手捻小葫蘆作為贈品。
直播期間,孟凡志變著花樣介紹東昌葫蘆,向網友普及葫蘆加工工藝和葫蘆文化。孟凡志也邀請了葫蘆雕刻大師於鳳剛現場表演烙畫葫蘆,只用十多分鐘於鳳剛就製作完成了一個「蓮年有魚」小葫蘆。直播期間還多次截屏抽獎,於鳳剛的「蓮年有魚」也作為獎品送給了網友。在主播帶動下,孟凡志和於鳳剛唱起了童謠《葫蘆娃》,引發網友熱評高潮。
據孟凡志介紹,目前,東昌府區葫蘆種植面積有一萬多畝,品種20多個,是全國最大的葫蘆種植基地,約佔全國70%份額,東昌葫蘆還在新疆、河北、河南、陝西等地建立了種植基地,葫蘆加工企業有1600多家,從業人員2萬多人,產品遠銷日本、美國、德國,形成了從種植、加工到銷售的一條龍產業鏈,「東昌葫蘆」已經走出國門,暢銷世界。東昌府區已經成功舉辦了13屆葫蘆文化藝術節,僅去年第十三屆葫蘆文化藝術節就吸引來三千多戶葫蘆商家,交易額過億元。
目前,東昌府區有3處葫蘆博物館、5處東昌葫蘆雕刻傳習所,培養了一批像於鳳剛這樣的葫蘆雕刻大師。(記者 高田 通訊員 王忠友 報導)
100萬粉絲圍觀副縣長「吃墜面」
4月10日下午2點30分,高唐縣副縣長張懷恆進入「田野的七月」抖音直播間,與高唐網絡紅人「七月媽媽」一起邀請直播間的觀眾品嘗高唐特色農產品空心墜面。
「高唐的空心墜面細如豬鬃,是我們當地的傳統名吃。每一份墜面都要經過17道工序,歷經15個小時才能製作完成。」首次直播的張懷恆推介起自己縣裡的特色農產品格外賣力。
「今天我給大家推介的墜面一份兩盒,原價34.9元。今天張副縣長給大家帶來的價格是29.9元。」「七月媽媽」一邊展示產品包裝一邊說。
「支持張縣長。」
「馬上購買。」
「張副縣長夠帥」……
網友的鼓勵和稱讚開始刷屏。隨後,張懷恆重點推介了高唐縣的書畫文化以及高唐縣另一名吃高唐驢肉。
「我們的墜面雖然細到可以穿過針眼,煮熟後卻不會爛掉,這就是高唐墜面的奇妙之處。」說話間,「七月媽媽」端上了電磁爐和鍋開始現場煮麵。
「水開後下鍋5至7秒即可撈出。」少許香油、少許醋、一點生抽,一碗熱乎乎的墜面就可以吃了。「墜面入口即化,十分適合老人和一歲以上的孩子食用。我們再加點大力水手愛吃的菠菜,還有高唐驢肉。嗯,真香。」拿起筷子,張懷恆邊吃邊播。
直播互動過程中,現場準備的600份墜面銷售一空,鏡頭外的小夥伴們又加緊備貨。下午4時,瀏覽張懷恆直播帶貨的觀眾已經突破100萬人次,點擊關注觀眾超1.7萬人,近2000單墜面現場售出。而首次嘗試直播帶貨的張懷恆對當天取得的成果也表示滿意,他自己的抖音號也收穫了1699位「粉絲」。
「我們會儘快適應電商時代,利用好直播帶貨這種方式,一方面宣傳高唐,一方面服務和幫助企業把產品推介出去,助力高唐經濟社會發展。」張懷恆說道。(記者 孫亞飛 通訊員 朱桂林 趙永斌 報導)
「直播市長」炫耀臨清好品數不完
4月10日下午,臨清市「市長來了,抖來助農」市長直播帶貨活動正式開始,臨清市政府黨組成員淳悅忠走進抖音直播間,變成「直播網紅」,選取當地特色產品「康莊手工掛麵」「劉垓子白仁」「濟美醬菜」等十餘種,運用「地方政府+網紅達人+平臺直播」模式,為網友帶來近三個小時的直播帶貨活動。
「通過這個精雕菸灰缸可以看出我們松林鎮的榆木家具,顏值高、品質好、價格低……」直播間裡的「網紅市長」對臨清名品信手拈來。
「坐著松林產的古典家具,喝著牛奶桑黃茶、福壽掛麵,吃著白仁、甲魚和八大碗,戴著臨清恆發產的口罩,真是幸福感十足。」淳悅忠面對著鏡頭一番「炫耀」。
疫情期間,臨清恆發衛生用品有限公司成為防疫物資供給重點企業,企業負責人也受邀來到直播間,為網友帶來多款特價防護用品,被網友狂贊。
「網上直播賣產品,有很多線下沒有的優勢。我們臨清要抓住這個機遇,把更多好品推出去。」淳悅忠直播首秀賣出1500單產品,價值4萬元左右,算得上首開得勝。
臨清市「市長帶貨」直播活動拉開了2020年「恆發杯」臨清市「春播」電商主播大賽的序幕,主播大賽自報名以來,得到了業界機構和優質主播的熱情關注,西瓜視頻知名三農領域創作者、三農達人團成員,在今日頭條坐擁141萬粉絲的鄉下阿東等臨清籍全國級網紅紛紛參與。屆時,將會以更大力度推介臨清傳統文化、產品,提升臨清知名度。
臨清是中國運河名城·千年古縣,是京杭大運河上的重要節點城市,有運河鈔關、鰲頭磯、清真寺、舍利寶塔等2組11處國家級重點文物和10項省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臨清還是著名的中國京劇藝術之鄉、書畫之鄉、武術之鄉、軸承之鄉和醬菜之鄉。臨清盛產棉花、小麥、玉米、蔬菜、果品、油料、水產品和畜產品,是國家優質棉、出口棉和商品糧基地,也是山東省重要的蔬菜瓜果生產基地。(記者 高田 通訊員 姚曉楠 報導)
副縣長詼諧幽默送福利促阿膠
4月10日晚8點,東阿縣副縣長李尚生來到抖音「聊城助農小哥」直播間,為當地各色美食直播帶貨。李尚生與兩名主播輕鬆聊天、試吃,與網友互動。
直播開始,李尚生首推東阿代表性特色產品桃花姬阿膠糕。「東阿的阿膠,不僅女人吃,男人也吃。」
「我不叫『不緊張』,我叫李尚生;重要的地方說三遍,東阿縣、東阿縣、東阿縣。」李尚生詼諧幽默又接地氣,瞬間拉近了與網友的距離,體現了獨特的親和力。
李尚生還一口氣推介了阿膠驢肉、驢奶粉、石磨麵粉等系列具有東阿特色的農副產品。對每一種產品,李尚生都十分熟悉,產品特色、加工工藝、食用功效娓娓道來。「180g的桃花姬市場零售價279元,我給大家的價格是153元,價格實誠滴。」李尚生還現場秀起了東阿話,用東阿方言給網友報價格。「1314g的桃花姬大禮包,原價670元,現價338元。」價格低到李尚生自己都懷疑看錯了價格表,桃花姬大禮包還另有不少贈品,近乎腰斬的價格,優惠力度之大吸引了不少網友叫好。「過了這個村兒沒這個店,我都沒買到過這麼便宜的阿膠糕。」李尚生淳樸的東阿話也是很接地氣。直播中,李尚生還不忘推介4月17日開幕的第四屆油用牡丹觀光節,向網友喊話來東阿看牡丹。
這次直播既讓大家更全面了解了東阿,也促進了農產品銷售,廣大網友紛紛表示要品嘗李縣長推介的這幾種東阿特色美食,到東阿旅遊,親自體驗一下東阿的魅力。
據了解,東阿縣是全國優質小麥生產基地縣、全國基本農田保護先進縣,全省糧食生產先進縣。成功創建省級現代漁業示範區、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國家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縣、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目前,東阿已累計認證「三品」品牌169個,其中無公害農產品54個、綠色食品115個,農產品地理標誌(商標)10個,培育市級以上產業化龍頭企業36家,其中市級產業化龍頭企業3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984家,國家級示範社發展到5家,省級示範社14家,市級示範社45家;家庭農場總數達到121家,創建省級示範場3家。(記者 高田 通訊員 侯昌明 報導)
副縣長帶貨「全家桶」受網友熱捧
擺好鏡頭、打上燈光,陽穀縣副縣長韓剛立刻就進入了新角色。「粉絲寶寶們,大家好,我是陽穀縣副縣長韓剛,今天很高興來到鳳祥食品的直播間,給大家推薦我們家鄉的特色產品——五更爐燻雞!」4月10日晚8點,韓剛在鳳祥網上直播間,變身「帶貨主播」,通過網上雲銷售,向廣大網友推介陽穀本土特色農副產品。
「下面給大家介紹的鳳祥炸雞家庭桶內有雞翅、雞塊、雞米花、雞肉棒,分量足,價格更讓人無法拒絕!」直播間裡,韓剛化身「美食專家」與網友互動,還現場試吃鳳祥炸雞家庭桶內的食品,「雞肉吃上去又香又嫩,真得非常好吃……」
直播期間,韓剛還現場為粉絲送福利,「3、2、1……停,恭喜這6個用戶可以獲得我們的燻雞。」經過激烈pk,韓剛為6位幸運用戶親手送上「大禮包」。在推薦本地優質美食系列產品環節,韓剛表示,「優形健身即食雞胸肉,這個系列產品高蛋白低脂肪,是低脂輕食減脂好伴侶,非常適合健身的朋友和工作繁忙的朋友們補充營養。現在正值大好春光,春遊外出,必備優品!寶寶們一定要買來品嘗一下噢。」
「縣長帶我們一起吃雞」「韓哥加油」,直播間滾動字幕上,網民積極參與線上互動,韓剛和網民的交流也越來越自如。自預熱至「縣長直播」期間,在線觀看人次11.35萬,點讚量90萬次,成交額21.8萬元。
「韓剛縣長推薦的『全家桶』產品很實惠,我們買起來也放心,下次還得多買點。」看完直播活動並踴躍下單的陽穀縣博濟社區居民王紀巖表示。
「這次直播讓我感受很多感觸很多。作為千年古城陽穀,在電商經濟時代更應該主動作為、積極行動,利用好網絡直播等有效手段,積極推介陽穀。下一步我們陽穀縣要充分利用好網絡直播平臺,打造本土『網上品牌』,將陽穀文化和更多特色產品推廣出去。」韓剛接受記者採訪時說。(記者 孫亞飛 通訊員 商賀 報導)
「圓鈴大棗」副區長喊話「老鐵們,快盤它」
「圓鈴大棗有多好?誰吃誰知道。老鐵們直播間盤它,盤它!」預告短片中,聊城市茌平區副區長劉志華手拿大棗產品賣力吆喝,邀請網友來看他的直播帶貨。
4月10日上午十點半,茌平區副區長劉志華出現在抖音帳號「聊城助農小哥」直播間,直播地點就在茌平圓鈴大棗核心產區肖莊鎮,直播間也設在了中國圓鈴大棗博物館。
為了讓觀眾了解圓鈴大棗,劉志華帶領主持人瀏覽了一遍圓鈴大棗博物館,為直播帶貨暖了場。
直播時,劉志華和主播邀請來棗產品加工企業負責人推薦產品。乾貨大紅棗、熟凍棗和加工工藝繁瑣的烏棗都被推到了鏡頭前。「烏棗四盒裝的禮盒,原價148元,現價99.9元。」劉志華說。
有網友留言問只要簡裝的烏棗是否能再便宜一些。劉志華扭頭問企業負責人,「能便宜多少?」「原價25,現價9.9元吧。」企業負責人痛快回答。「棗鄉情」農產品淘寶店、淘寶頁面價格立即推出砍價成功。網友紛紛購買、點讚。
隨著直播熱度提升,「棗鄉情」農產品淘寶店的銷量直線上升。最終創下直播一小時吸粉10萬人、成交2000單的好成績。
劉志華說,茌平不僅有圓鈴大棗,也有馬蹄燒餅、羊肉、兔肉等具有茌平特色的農副產品,都是可以網銷的熱品。
這不是劉志華的帶貨首秀。3月25日,劉志華為「水城名豬」黑豬肉代言,年出欄上千頭的黑豬是茌平區的潛力名片,從三年前就出現在濟南、聊城等城市居民的餐桌上。
受疫情影響,茌平區眾多優質農產品不同程度出現銷售難題,茌平區以特色農產品為抓手,帶動茌平農業品牌提升,拓寬銷售渠道。「茌平是遠近聞名的『圓鈴大棗之鄉』,口感好,營養價值高,如果不把這麼好的農特產直播推銷出去,我是真睡不著覺。」劉志華說,作為分管農業的副區長,把茌平農產品賣出去、賣得多、賣得遠、賣得好,他責無旁貸。(記者 高田 通訊員 常帥 報導)
「中國蔬菜第一縣」副縣長帶貨2萬件
「樣子像羊角,這種甜瓜就叫羊角蜜。今天我從專業角度給大家推薦優質甜瓜,網友可隨時下單。」4月10日下午,莘縣農產品縣長帶貨直播開始。端著水靈靈的博洋61甜瓜,莘縣副縣長魏晨清面向鏡頭,邊直播介紹邊幫工作人員為下單網友帶單發貨。
依託星優選有限公司註冊的京東超級省銷售平臺,莘縣開展「縣長TA來了!——莘縣政務助農直播」。副縣長魏晨清變「網紅」,為精選的甜瓜、小番茄、水果黃瓜、紅富士、扁芸豆、莘縣魯強小米、菇老大和扁芸豆等8個優質農產品代言,這些經過精心挑選的本地特產以網絡直播到貨方式,把最新鮮的美味送給全國消費者。
超級省項目是星優選有限公司、山東省商務廳、京東生鮮三方攜手打造,致力於打通農產品銷售中間環節,建立全渠道銷售渠道,為農產品上行提供專項解決方案。據介紹,該項目聯手政府、農企、農戶建立農產品上行生態圈,把山東打造成農產品上行超級大省項目平臺。通過該平臺,莘縣開始全景式展示優質農產品和獨特的田園風情。
現場品嘗,現場刷單,現場優惠……直播活動在國家3A級旅遊景區莘縣中原現代農業嘉年華現場舉行。這裡是長江以北聯棟溫室面積最大、展示內容最齊全的農業嘉年華項目,區內繁花似錦,果實纍纍,風情萬種的實景設計和四季飄香的景區花園讓人流連忘返。主持人段子不斷,魏縣長專業推介,現場直播人氣不斷攀升。
隨著主持人「魏縣長不撤,優惠福利不斷」的助威聲、拉票聲,在線圍觀人數直線攀升,近3個小時關注人數達到12萬人,現場出單2萬餘件,銷售額55萬元。
莘縣地處冀魯豫三省交界,是聊城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縣,也是全市農產品主產區。目前已形成七大規模瓜菜種植片區,瓜菜菌複種面積達100餘萬畝,年產500多萬噸,其中196個蔬菜品種通過農業部、省農業廳有機、綠色、無公害產品認證,是名副其實的「中國蔬菜第一縣」和「聊·勝一籌!」農產品類核心產區。(記者 肖會 通訊員 楊浩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