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還剩下2個月不到的時間了,軍銜制改革到底怎麼弄?
軍銜制,顯然是屬於框架性的軍事政策制度,備受關注的營以下怎麼改或許答案正在清晰。
時間回到11個月之前,官方媒體發布消息:
《關於先行調整軍級以上軍官軍銜晉升有關政策的通知》正式印發
▲2019年12月8日21點18分,官方媒體的推送截圖
那份重磅通知明確指出——
這是按照軍官職業化改革方向,緊前出臺軍事人力資源政策制度的重要舉措,對於全面推開軍銜主導軍官等級制度具有重大意義。
軍官職業化
軍事人力資源政策制度
軍銜主導軍官等級
每一個關鍵詞,都備受關注,引人深思。
而就在消息發布的第2天,也就是2019年12月9日,武警部隊舉行晉升中將、少將警銜儀式,1名警官晉升中將警銜、36名警官晉升少將警銜。
顯然,那是軍銜制改革實質性啟動的一個信號。
到了2020年6月,「軍銜制」改革又向前邁出一大步——
從今年6月開始,提升任副師、正團、副團的軍官,同時辦理晉升大校、上校、中校軍銜;
對現有的上校副師、中校正團、少校副團,同步套改為大校副師、上校正團、中校副團。
顯然,這是跟之前「調整軍級以上軍官軍銜晉升有關政策」一脈相承,主要是調整「師團軍官軍銜晉升有關政策」。
從兩次已經執行的軍銜主導的政策情況來看——
無論是軍級以上軍官,還是師團軍官,其實都享受到了政策改革的紅利。
這種「紅利」的最明顯的體現之一,那就是他們的軍銜直接晉升了!
原本需要等一等才能扛起來的星星,因為政策的出臺,瞬間就扛起來了!
而這群能夠享受到改革紅利的師團及軍以上軍官,都有一個特點——
他們的職務、職級,「跑贏」了軍銜。
於無聲處醞驚雷,原本都還在猜測營以下的方案年底前能否出臺。出乎意料的,文件已然下發!
軍銜制營以以下文件忽然而至,目前來看,營以下存在著大量的上尉、中尉排長,在不少單位堆壓較為嚴重。
究其原因,在於大量的新畢業的學員定職都為副連中尉,但是去到單位基本都是從排長幹起,因為種種原因,不少單位職位緊張,只能帶著上尉的銜,佩著連級的資歷架,做著排長的工作。
如果最終營以下落地時,就如分析推測的那樣,會不會排職對少尉,副連對中尉,此時銜高於職的會怎麼辦呢?有的同志更是擔心是否會降銜。
我們無法推測營以下文件的具體內容,但是總體來看銜高於職,應該會設立過渡期,職位提升直至匹配軍銜,降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理由有三
銜高於職的幹部,本就大多被各種情況耽誤了晉職,再降銜,對個人影響有著沉重難以接受的打擊;
改革不會讓特定大範圍群體的人吃虧,更何況原本的銜也是努力工作年限到達得到的,降銜不符合邏輯;
假設降銜,那麼這部分"大齡"排長在未來晉升職業軍官、退役年限上必然產生較大矛盾,很可能無法晉升職業軍官,不得不早早退役,不符合人才保留戰略;
隨著營以下政策出臺,全體幹部的銜職對應都將釐清,職業軍人的發展脈絡也將緩緩呈現。結合退保法各類草案的審議,事實告訴我們:新的軍人職業化的時代,已然來到!
綜合:指北針 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