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看香港警匪片的觀眾,對香港警察手中的武器應該不陌生,以新世紀為分界線,新世紀警察手中的武器基本都是格洛克手槍,而70-90年代警察的武器則是點三八轉輪手槍。
作為香港警匪片中的常客,甚至被塑造成擁有無限子彈的「神槍」,.38轉輪手槍無疑很有名。不過電影中的.38有長有短,樣式各有不同,說明警察手中的.38並非同一款。
那麼問題就來了,一直到更換格洛克之前,香港警隊使用過多少款.38轉輪手槍呢?
1.Webley MK5(韋伯利MK5)
二戰之前,香港警隊使用的是.445轉輪手槍,後來可能是覺得性能不佳,戰後的香港警隊換裝了韋伯利MK5轉輪手槍(英國品牌,曾廣泛裝備於英國及殖民地),這也是香港警隊第一款.38口徑的武器。
電影《喋血雙贏》,李修賢使用的就是PP DS轉輪手槍
2.Colt Police Positive(柯爾特PP警用型)
60年代,香港警隊全面淘汰韋伯利MK5轉輪手槍,取而代之的是美國柯爾特公司生產的PP警用型轉輪手槍,.38口徑,槍管長102毫米,主要裝備制服警員。
3.Colt Police Positive Detective Special(柯爾特PP DS特種型)
柯爾特PP警用型的性能不錯,不過問題是太長了,不太適合穿著便衣工作的刑警,於是警隊又引進了PP DS特種型(也叫女士型、女神型),槍管長51毫米,雖然射程較短,但勝在更加隱蔽、便攜,適合便衣刑警。
4.S&W M10(史密斯韋森M10)
80年代中期,香港警隊選定美國S&W(史密斯韋森)公司的M10獅鼻轉輪手槍為制式武器,有2英寸(51毫米)、4英寸(102毫米)、8英寸(203毫米)等不同選擇。之所以選擇M10,主要是因為這款武器採用了聚合物握把,重量更輕,而且性能不輸柯爾特PP警用型。
5.S&W M36
M36原本是史密斯韋森專門為女士設計的自衛武器,只有2英寸一種版本,而且彈容量才5發。不過一些國家的軍警部門認為這款武器的隱蔽性非常好,於是後來又拓展出了警用功能,香港警隊、日本警察、歐美警察都有裝備。
6.S&W M10HB
時間進入90年代,隨著諸多悍匪的出現,香港安全問題受到了極大挑戰。這些悍匪大多使用AK步槍、黑星手槍等大威力武器,香港警隊認為現有槍械殺傷力不足,於是換裝了使用.38 Special +P彈的M10HB轉輪手槍。
M10HB採用重型槍管,要知道.38 Special +P彈的裝藥量更大,尋常.38手槍根本無法承受其產生的膛壓,也只有膛壁更厚的M10HB可以。
同樣是90年代,關於轉輪手槍是否適用的質疑聲越來越多,於是香港警隊也在這一時段開始測試自動手槍,並首先為特種部門換裝格洛克17手槍測試效果。
後來的多次實戰證明,自動手槍的優勢確實更適合應對火力強悍的悍匪,於是2003年之後,香港警隊普及了格洛克17/19手槍,轉輪手槍逐漸成為歷史。
延伸閱讀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