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又「翻餅」了。這一次,忙乎於「退群」的美國值得相信嗎?
2015年12月12日,包括中國、美國在內的各國領導人以最大的政治決心和智慧推動達成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
2019年11月4日,美國正式通知聯合國,將退出《巴黎協定》。一年後的同一天,美國正式退出了《巴黎協定》,成為唯一退出《巴黎協定》的締約方。
今年12月12日,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宣布,「我就任總統的首日,美國將重新加入《巴黎協定》」。
幾年時間,美國在氣候變化問題上不斷「拉抽屜」,表現出截然不同的立場態度。「翻餅」的事,美國已經做過多次,還是熟悉的配方,又是熟悉的味道。國際議題成了美國政客的「玩具」。如果任由國內政治因素左右美國對外正式承諾,那麼來回「翻餅」的美國如何值得國際社會信任?
應對氣候變化是個系統工程,涉及清潔能源、節能減排、產業轉型等多方面。但是,川普政府幾乎推翻了歐巴馬政府時期的大部分相關政策,還大力發展化石能源,尤其是頁巖油氣開採,甚至推動美國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產油國和重要的能源出口國。
美國重返《巴黎協定》難度或許不大,但美國要在國際上重建信譽,恐怕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更何況,因為美國政府的反覆無常而受到傷害的人、被耽誤的事以及被貽誤的時機,很難一筆帶過。
就說美國宣布退出世界衛生組織這事。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已突破7000萬,美國疫情之嚴重,放眼全球更是無出其右。但是川普政府不僅不反思、不著力做好本國的防疫工作,反而甩鍋中國、甩鍋世衛組織,甚至宣布退出世衛組織。目前美國還沒走完退出世衛組織的相關流程,美國新一屆政府就職後,是不是又要「翻餅」?
作為地球「朋友圈」的一員,每個國家都必須有所擔當。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宣稱要「再次偉大」的美國責任更是重大。拜登急於宣布重返《巴黎協定》明明白白顯示出,其對於美國國際領導地位動搖的焦慮。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從美國國內不斷加劇的社會撕裂和政黨紛爭來看,很難在短時間內建立起穩定的對外政策,更遑論重建國際信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