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大連化物所:一座重情重義的科研所—新聞—科學網

2021-01-11 科學網

 

■徐光榮

我的文章題目本來有些長,我覺得惟其如此,才能將我對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化物所)的印象說得清晰。

而此刻,我想起了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一首七絕:「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我突發奇想,照貓畫虎摹擬幾句想送給化物所:「惜別星海十餘載,櫻花頻送摯愛情。渤海灣水深千尺,不及大化伴我行。」

化物所在我的心中分量很重,這源於化物所人重視兩個字:情與義。

記得2005年12月,化物所原辦公室主任馮埃生專程從大連趕到瀋陽找到我,邀我為化物所老所長張大煜寫傳。那時,老所長已辭世十七八年了,為何化物所人對他這般上心?

待我來到位於大連星海廣場附近的化物所進行深入採訪,與張存浩、樓南泉、盧佩章、王建業、郭永海等幾十位老院士、老領導、老同志促膝傾談,並走訪查閱了大量檔案資料後,發現張大煜院士果非凡人。1916—1989年,張大煜院士一生跨越了中國現當代史的幾個重要歷史時期,親歷了許多重大歷史事件,見證了中國從受人欺凌的苦難歲月到繁榮昌盛的歷史巨變。而他本人投身化學科研事業50餘年亦功績赫赫,尤其在催化研究中,不僅在世界上率先提出了表面鍵的新理論,而且在應用研究中也為國家創造了世界領先技術,在中國化學界堪稱翹楚。特別是他擔任化物所所長期間開創的學術民主、嚴謹治學的傳統已成為化物所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帶領老一輩科研人員開拓的重要學科為研究所乃至國家相關科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培養和扶植的科研骨幹,已成為研究所乃至全國相關學科的帶頭人,先後有近20位進入兩院院士行列,這是一份沉甸甸的財富。

飲水思源,化物所人有情有義、重情重義是值得珍視的文化傳統和財富。恰如我到化物所後見到的第一位領導,文靜而穩重的黨委副書記包翠豔所說:「在科學院倡導的創新文化建設不斷深化的過程中,我們感到張大煜所長所留下的精神財富,過去、現在或是將來都是推動研究所發展前進的動力……」

重什麼情?重什麼義?在我投入寫作《一代宗師——化學家張大煜傳》的日日夜夜,對此有了不斷深入的體會。這「情」字中內涵豐盈而厚重,師友情,同志情……而首當其衝的是愛國情。我了解到,在化物所,包括張大煜、張存浩、郭和夫、陶愉生、侯祥麟、範希孟、劉靜宜等,都有國外名牌大學的學歷,但他們學成後,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卻都毅然回國,放棄了國外優厚的待遇與生活條件,投入到祖國科研事業之中,這不是愛國情的生動表現嗎?

至若師生情、同志情,張存浩院士的一席話說得最為中肯。他說,我們敬愛的老師張大煜「偉大的人格和學風,溫文爾雅,為人謙和,對年輕的一代,他是親切忠厚的長者,熱情地關心著每一位青年……完全當得起『一代宗師』」。

採訪滿頭漂亮白髮、這年81歲的盧佩章院士時,特別讓我動情,他拿出一本自己精心編制的攝影畫冊,向我展示他發表於《東北科學通訊》1951年12月號上的學術論文《水煤氣合成石油用沉澱鐵觸媒常壓性能試驗》,其中一頁是他和論文合作者陶愉生、鍾攸蘭、康坦等同志在張大煜雕像前的合影。盧佩章說,這個研究項目是在張大煜所長提出並指導研究下完成的,但在1956年中國科學院評選首屆自然科學獎時,他卻斷然拒絕在參研名單上寫上自己的名字,在項目獲獎後,又斷然否決了給他獎金的意見。這種高尚風格,一直為盧院士與研究所的同志們所牢記和推崇。

這也使我想到了「義」。詞典中對「義」的解釋是:公正合宜的道理。與「義」字組成的詞語,大多帶有正能量,道義、信義、義氣、義舉、仗義……李大釗的著名詩句:「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中的「道義」是與「擔當」緊緊相關聯的,它使人想到責任感、承擔與奉獻精神。而張大煜和化物所老一輩科研人員恰恰很好地實踐了這個「義」字。「急國家之所急,想國家之所想」,他們為國家創建了石油煤炭化學研究基地,為「兩彈一星」的成功不斷貢獻,開拓了色譜學、分子反應動力學、化學雷射等一系列我國科研發展急需的新領域……正是張大煜和化物所科研人這種敢於承擔的創新精神,使我找到了寫作張大煜傳的精髓,繼而用90個日日夜夜完成了30餘萬字的傳記文稿。記得我在該書的後記中寫下這樣一句發自內心的話:「大連化物所為推動中國科研事業發展做了件功德無量的事,我也覺得自己做了件值得去做的事情。」

《一代宗師——化學家張大煜傳》出版了,並在化物所召開了紀念張大煜誕辰一百周年座談會暨新書首發式,邀請我到所參會。我覺得這件事似乎可以畫上個句號了。

但出乎我意料的是,重情重義的化物所人並沒有「人走茶涼」,而是一直記著我這位幫助研究所做了點事情的新朋友。不久,所辦又邀我為宣傳張大煜的專題片撰稿;邀我為所報撰寫紀念張大煜的文章;不久,又邀我再赴化物所,到所裡舉辦的文化講壇上向研究生們作關於張大煜學術生涯的學術報告;2009年化物所60周年所慶時,邀我與所歌的曲作者鐵源赴所參加紀念盛會……這一切,使我倍感親切,感受到一股股融融的暖意。

我一直關注著化物所,為化物所的一項項科研新成就而高興,我還想為化物所再做點什麼,為化物所蒸蒸日上的科研事業盡點綿薄之力。2010年中國科學院編輯《20世紀中國知名科學家學術成就概覽/化學卷》,邀我寫張大煜的學術紀傳,我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並很快完成;張存浩院士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我從《新聞聯播》中看到習近平總書記為他頒獎的場面,由衷感到欣慰,隨即與他通話表示祝賀,並作了補充採訪,及時寫出一篇報告文學在我主編的《遼寧傳記文學》上發表。那一刻,我甚至想,若身體條件允許,再為張存浩寫本傳記……

我也真誠地希望分享重情重義的化物所在新時代科技創新道路上所取得的每一項成果,祝願化物所以70年所慶為新起點,在向科技高峰的進軍中創造更大的輝煌!

作者簡介:

徐光榮,1941年生於遼寧遼陽,國家一級作家,文化學者。遼寧省作家協會顧問,中國傳記文學學會副會長。

《中國科學報》 (2019-04-30 第3版 綜合)

相關焦點

  • 茅臺集團與大連化物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共建現代分析檢測協同創新...
    高衛東講話高衛東指出,大連化物所「國之所需、科研所向」的奉獻精神值得茅臺集團學習,雙方在酒類物質分析、品質控制、溯源體系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具有廣闊的合作空間,希望通過精誠合作,助力茅臺實現從產品領先到技術領先的跨越。
  • 2014年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為何花落中科院大連化物所
    原標題:2014年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為何花落中科院大連化物所   30多年不懈努力 甲醇制烯烴終變產業 煤部分替代石油成現實   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為何花落中科院大連化物所   本報記者 李大慶 通訊員 關佳寧
  • 大連建立「氫分子科學與醫療研究中心」—新聞—科學網
    籤約現場   劉萬生攝    8月26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大連大學附屬新華醫院(以下簡稱新華醫院)、金鎧儀器(大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鎧儀器)三家單位,在大連化物所共同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 大連化物所發展出N-磷酸化蛋白質組深度覆蓋分析新方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生物分子高效分離與表徵研究組研究員張麗華和中科院院士張玉奎團隊,發展出N-磷酸化肽段高選擇性富集新方法,並結合肽段的高效分離和高靈敏度鑑定,實現了N-磷酸化蛋白質組的深度覆蓋分析。
  • 科學家發表趨近絕對零度的量子共振評述文章—新聞—科學網
    5月8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楊學明院士和南方科技大學楊天罡博士應邀在《科學》發表評述文章,討論趨近絕對零度的原子與分子碰撞過程中量子散射共振研究的進展。 文章還介紹了大連化物所關於研究接近絕對零度下量子散射共振在化學反應中發揮重要作用的例子。F+H2HF+H反應是星際化學中產生HF分子的重要過程。但是F+H2反應具有1.8 kcal/mol高度的勢壘,經典模型下在接近絕對零度時這個反應機率是完全可以忽略的。
  • 大連化物所首次在雙分子反應中觀測到重-輕-重振蕩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劉舒、研究員吳國榮、中科院院士楊學明和張東輝團隊首次在Cl+CH4→HCl+CH3反應中發現了重-輕-重反應機率振蕩現象。  許多重要的化學反應都涉及到一個輕原子(通常是一個氫原子)在兩個重原子或原子基團之間的轉移,這類反應通常被稱為重-輕-重(HLH)反應。
  • 大連化物所確認半導體光催化劑活性晶面依賴的本質原因
    大連化物所確認半導體光催化劑活性晶面依賴的本質原因 2020-03-05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研究發現,具有特定晶面暴露的納米晶的光催化活性差異並不直接與高暴露比例的晶面性質關聯,而是和與之共同暴露的晶面性質密切相關,這些與之共存的晶面暴露比例雖小,但其存在真正決定了高暴露比例晶面在光催化反應中所表現出來的性質。
  • 大連化物所等揭示Fe單原子活性中心的配位結構變化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與新材料研究室研究員黃延強團隊、能源研究技術平臺穆斯堡爾譜研究組研究員王軍虎團隊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授劉彬、清華大學教授李雋合作,從實驗和理論上揭示了Fe單原子材料催化中心電子態和配位結構在電催化氧還原反應(ORR)中的動態循環。
  • 大連化物所揭示二維鈣鈦礦量子阱材料中載流子輸運新機制
    大連化物所揭示二維鈣鈦礦量子阱材料中載流子輸運新機制 2020-08-21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超快時間分辨光譜與動力學研究組研究員金盛燁團隊在二維鈣鈦礦量子阱材料中載流子動力學研究工作中取得進展,發現突破激子遷移極限的長距離載流子輸運現象。
  • 大連化物所新型鎂海水燃料電池系統完成3000米水深海上試驗
    圖為大連化物所研製的新型鎂海水燃料電池系統完成3000米水深海上試驗。大連化物所供圖中新網大連12月3日電 (記者 楊毅)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3日發布消息稱,由大連化物所研製的鎂海水燃料電池系統近日順利完成了3000米水深海上試驗,實現了新型鎂海水燃料電池在深海裝備上的首次實際應用。
  • 中科院神經所解析個體之間衰老速度差異之謎—新聞—科學網
    科學網11月9日上海訊(記者黃辛)今天,《自然》(Nature
  • 中國科學家破解光合作用最重要「超分子機器」—新聞—科學網
    5月20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該所柳振峰研究組、章新政研究組與常文瑞-李梅研究組通力合作,首次解析了菠菜光系統II-捕光複合物II超級膜蛋白複合體(PSII-LHCII supercomplex)的高精度三維結構。該項研究工作於北京時間5月19日在《自然》(Nature)期刊作為長篇主題論文(Article)在線發表。
  • 「重情重義」典範人物系列報導之一:陳心壽範麗蓉:耄耋夫妻攜手...
    總口播:6月25日,邵武市舉辦第二屆「粽情粽義、記住鄉愁」端午文化節 ,現場表彰了9位「重情重義為進一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向上向善的社會氛圍,本臺推出「重情重義」典範人物系列報導,今天播出重情重義、愛情典範《陳心壽範麗蓉:耄耋夫妻攜手走過「鑽石婚」》。 口播:在邵武市的福建閩北地質大隊生活區裡住著一對相伴了大半個世紀的恩愛夫妻—85歲的陳心壽和84歲的範麗蓉。
  • 精品韶關蘭花亮相中科院華南植物園—新聞—科學網
    一對母女在華南植物園溫室群景區欣賞韶關蘭花  朱漢斌/攝     9月28日,「蘭香大灣區——韶關蘭花走進華南植物園主題展」正式開幕,4000多株來自廣東韶關的精品蘭花在中科院華南植物園進行為期十一天的展出
  • 《新世界》他不再是顏王,不再是孫漂亮,他是老大,重情重義
    《新世界》他不再是顏王,不再是孫漂亮,他是老大,重情重義。文/巖姐 原創內容,抄襲必究!因為《極限挑戰》讓大家看到了孫紅雷的另外一面,臭美,愛漂亮,甚至有一點盲目自信。而最近,孫紅雷、張魯一、尹昉、萬茜主演的現實主義題材的電視劇《新世界》中,我們又看到了不是顏王的孫紅雷,他飾演的金海,是一個老大,重情重義,不再是孫漂亮,不再時而笑嘻嘻又時而一臉嚴肅。
  • 金屬有機超分子配合物研究獲進展 —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劉萬生 通訊員陳俊生)由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研究員韓克利帶領的複雜分子體系反應動力學研究團隊與美國猶他大學合作,在金屬
  • 固態鈉金屬電池新突破:大連化物所研製出新型電解質
    IT之家12月7日消息 中科院 11 月 30 日發布消息,稱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團隊發展出一種 「高室溫離子電導率的光聚合凝膠準固態電解質」,可以用於高倍率、長壽命的納金屬固態電池。根據中科院消息,「鈉元素具有與鋰相似的特性,使鈉離子電池成為一種具有競爭力的電化學儲能器件。」但是鋰離子目前使用的石墨負極材料不適用於鈉離子電池,因此需要研發滿足鈉離子特性的理想負極材料。
  • 海綿寶寶:在我心裡感受最深的蟹老闆,為了錢但是重情重義
    但是內心卻是重情重義的。不會太小氣,因為他實力不一般。其實蟹老闆就好比那些被金錢迷失方向的人們。然而他們卻沒有丟失他們本來東西——情義。只是嘴巴上說著錢而已。這個人物一直深入我心。其實我們很多時候也會被金錢所迷失,感覺自己沒有了方向。就會忘掉自己原本的夢想和做人的道理。
  • 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揭牌—新聞—科學網
    白春禮指出,在中科院建立哲學所,是中科院黨組在關鍵的歷史節點做出的重要決策。「迄今為止的現代化進程表明,產業革命、技術革命從根本上來源於科學革命。要有別人卡不了脖子的關鍵技術,需要有獨創的、敢為人先的科學思想和科學理論。為此,我們需要進一步深入反思科學技術的歷史發展規律,因而需要進一步深刻認識科學與哲學的關係。」
  • 小小的科學,大大的神奇 —新聞—科學網
    小小的科學,大大的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