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位於江蘇省北部,屬「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沿海經濟帶以及淮海經濟圈的交叉輻射區。2019年12月16日,徐宿淮鹽高鐵正式通車,結束了宿遷不通高鐵的歷史,宿遷從此跨入「高鐵時代」。
2020年12月16日,徐宿淮鹽高鐵宿遷站開通運營一周年,已運輸旅客2018349人次,現在日均開行52趟列車。高鐵改變了宿遷人的出行方式,高鐵拉近了宿遷與全國各大中心城市的時空距離,高鐵更給宿遷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徐宿淮鹽高鐵開通後,宿遷「一日生活圈」城市總數增至58個,拉近了宿遷與南京、上海、杭州等長三角中心城市的時空距離,大大加快了與北京、陝西、四川、湖北、湖南、山東、安徽、河南等省市的人員流動速度。
2020年12月11日,連淮揚鎮鐵路淮鎮段正式通車,這標誌著宿遷人乘坐高鐵「南下無須先北上」。現在,從宿遷乘高鐵出發,半個多小時到徐州,兩個多小時到南京,三個多小時到上海,四個多小時到北京……宿遷人清晰地感受到,城市與城市之間的距離不再遙遠。
從徐宿淮鹽高鐵通車到連淮揚鎮鐵路淮鎮段通車,一年來,從通勤、旅遊到投資興業,高鐵不但改變了宿遷人的出行方式,而且融入宿遷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這些改變在提升沿線城市人流、物流、科技流、信息流等交互速度的同時,也為推動宿遷經濟高質量發展發揮著積極作用。
千裡平原呼嘯而過,高鐵正承載著宿遷這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城市的夢想,奔向遠方……
高鐵+出行
有種幸福叫打「高的」通勤
徐宿淮鹽高鐵開通後,宿遷到徐州坐高鐵只需30多分鐘,去泗陽只需十幾分鐘……與乘坐大巴相比,時間縮短一半以上,這種便利直接催生了一批高鐵「通勤族」。
「記得去年12月16日上午,宿遷站站前廣場上擠滿了人,無數雙手高舉手機,共同見證這一歷史時刻。今天,我又在這裡見證了連淮揚鎮鐵路淮鎮段通車。」12月11日下午6時許,南京鐵路公安處宿遷站派出所民警劉燁感慨地說,這一年來,他見證了也親身感受到高鐵給無數人帶來的便利。
32歲的劉燁家在徐州,成為鐵路公安民警已有5個年頭了。
「我到宿遷站派出所(當時名稱為洋河站派出所)工作時,徐宿淮鹽高鐵還沒有開通。那時我要先從徐州站乘坐兩個小時普速列車到洋河站,再乘計程車半個小時才能到派出所。後來我選擇自己開車來回,但這樣通勤費用就高了。」劉燁還記得有一次父母來看他,輾轉3個小時才到。
「有了高鐵,每周回家都非常方便。」12月12日上午7時許,市民吳慧玲像往常一樣來到宿遷站,準備乘高鐵回泗陽。她感慨道:「15分鐘就能到家,就跟串個門一樣!」
46歲的吳慧玲在市區工作,每周都要回泗陽看望父母。「市區到泗陽有60公裡路程,自己開車需要一個小時,坐大巴車時間更長。」她說,徐宿淮鹽高鐵沒有通車前,每次都為開車還是坐車回家而糾結。如今,每個周末乘坐高鐵來回,讓她的幸福感增加了許多,「有時晚上下班早點,還能趕上回泗陽吃晚飯。高鐵,讓我的兩個家離得更近了,讓『雙城』變成了『同城』。」
高鐵+旅遊
約會說到就到的「詩和遠方」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說走就走的旅行」夢想。徐宿淮鹽高鐵開通運行,讓宿遷人「說走就走的旅行」變成現實。
27歲的範琦居住在市區中遠現代城小區,空閒時總喜歡外出旅行。範琦說,以前出去旅遊,要先坐大巴車到徐州後才能乘坐高鐵,三天時間裡有一半都在坐車。
「自從宿遷有了高鐵,方便多了!」範琦高興地說,徐宿淮鹽高鐵開通後,原來的「慢旅快遊」變成了現在的「快旅慢遊」,出行時間縮短了,有了更多時間去感受不一樣的城市人文環境。
對於不喜歡「自由行」的人來說,報團旅行是最佳選擇。那麼,宿遷有了高鐵後,旅遊市場有哪些改變呢?近日,記者採訪了市區多家旅行社。宿遷市山水旅行社負責人張先生說,去年年底,他們推出了多條乘坐高鐵出行的旅遊路線,如去蘇州、常州、張家界等地,雖然乘坐高鐵的費用比乘坐大巴車貴一些,但依然受到市民青睞。「很多人選擇乘坐高鐵出行,一是為了節省時間,二是圖個新鮮,享受從家門口乘高鐵出遊的樂趣。」
徐宿淮鹽高鐵開通運行,不僅放飛了宿遷人「想去看世界」的心,也將宿遷旅遊這扇「大門」向更多人敞開。
今年6月19日,由宿遷冠名的「項王故裡 酒都宿遷」高鐵專列在徐州首發。該高鐵專列途經北京、天津、南京、上海、杭州等重要城市,猶如一個移動展覽館,通過車身外彩貼、枕巾、小桌板、車廂海報、語音播報等,廣泛宣傳宿遷悠久深厚的歷史文化與酒文化、豐富獨特的生態旅遊資源,進一步推動宿遷與高鐵沿線城市的文化交流,更好地展示宿遷城市旅遊品牌。
記者從宿遷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了解到,今年宿遷設計推出的「三臺山特色民宿」項目入選江蘇省「高鐵+旅遊」產品推薦名冊。
既要將宿遷的美宣傳出去,也要用這份美吸引外地遊客。今年7月1日,在宿遷市綜合客運樞紐廣場,宿遷市高鐵綜合樞紐旅遊集散中心正式揭牌,並發出市內景點旅遊首班直通車。兩條直通車線路將項王故裡景區、三臺山國家森林公園、乾隆行宮景區、洋河酒廠文化旅遊區等納入其中,為「外地人遊宿遷」搭建便利平臺。
外地遊客乘坐高鐵到達宿遷,乘坐直通車欣賞最美宿遷風光,深切感受「高鐵+旅遊」的美好。
高鐵+招商
讓更多人紮根宿遷書寫奮鬥的篇章
一年前,徐宿淮鹽高鐵正式開通。隨之,宿遷邁入「高鐵時代」;幾天前,連淮揚鎮鐵路淮鎮段正式通車,拉近了宿遷與更多城市的距離。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區域交通的發達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經濟發展的速度。在招商引資過程中,交通的發達程度及有無高鐵過境也成為一個「硬指標」。
來自湖南株洲的彭偉平是清華大學畢業的博士,5年前在宿遷投資建設江蘇奇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5年來,隨著公司發展壯大,他也見證了宿遷的發展,充分感受到高鐵給宿遷帶來的「紅利」。
「創業前,我綜合比較了多個地方的創業前景。2015年,我作為江蘇省第八批科技鎮長團成員來到宿豫區掛職。就是這段掛職經歷,讓我對宿遷有了別樣的情感,最終選擇留在這裡成為一名『新宿遷人』!」彭偉平說,是宿遷「親商、安商、贏商」的優越投資環境吸引了他,讓他毅然辭掉之前的工作,紮根宿遷書寫奮鬥的篇章。
目前,該公司聯合中科院金屬研究所、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等科研院所,加大科研力度,為航天軍工、電力、汽車、醫療、石油化工等行業用戶提供優質的特種合金、箔帶、絲材等產品,預計今年產值達8500萬元。
「這幾年,我經常去全國各地考察學習,也邀請很多專家、高層次人才來宿遷考察。高鐵的開通,給我們帶來很大便利,讓宿遷與世界的距離變近了!」彭偉平說,如今,越來越多的外地人了解宿遷、愛上宿遷、紮根宿遷。
交通的發達程度是招商引資的重要條件。在越來越多的高鐵通過宿遷站的今天,高鐵為宿遷企業引進「周末專家」、及時提供售後服務、促進人才交流等提供了極大便利,也必將進一步促進宿遷「168」招商機制發揮更大作用,助力宿遷緊緊圍繞千百億級產業深耕重點招商區域,主動對接產業鏈上下遊,大力開展龍頭型、基地型、關鍵配套環節等項目招商,激發經濟活力。
據統計,今年1至9月,宿遷新籤約億元以上工業項目332個,協議投資2628.3億元,同比增長17.27%;達到開工條件項目217個,協議投資1113.2億元,同比增長11.57%。
高鐵+城市
對接「高鐵經濟」宿遷城市面貌日新月異
城市快速路、綜合客運樞紐、高鐵商務區……曾經,高鐵「缺位」嚴重製約了宿遷經濟社會發展。而今,邁入「高鐵時代」的宿遷迅速對接「高鐵經濟」,城市面貌日新月異。
近年來,宿遷市交通運輸局著重加強事關宿遷長遠發展的重大交通規劃研究,形成《打造長三角北翼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助力宿遷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研究成果。今年,該局重點開展《宿遷市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2021-2050年)》《宿遷市「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等課題研究,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等建設,高起點謀劃更好支撐服務宿遷市加快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十四五」時期,宿遷將全力構建「南通北聯」的高鐵網,加快推進合宿新鐵路建成通車,全力推動淮沭新鐵路建設,力爭形成「縣縣通高鐵」的格局,實現「1.5小時通達南京,省內主要城市2小時暢行」的目標。
去年通車的徐宿淮鹽高鐵正線全長316公裡,與連淮揚鎮鐵路形成京滬高鐵第二通道,其中宿遷市境內長63.5公裡,途經宿城區、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市洋河新區和泗陽縣,設宿遷站、泗陽站,預留洋河站。
早在徐宿淮鹽高鐵建設期間,宿遷市委、市政府就對城市建設對接「高鐵經濟」謀篇布局。2018年8月,宿遷市城鄉規劃委員會召開會議,審議通過高鐵樞紐片區規劃方案;2019年2月,宿遷市城鄉規劃委員會召開會議,討論審議市高鐵商務區城市設計方案……
對接「高鐵經濟」,宿遷城市道路迎來高質量建設時期。「從市區開車上迎賓大道去宿遷站,主路全程沒有交通信號燈,車輛可快速通行。」家住市區興鴻一品小區的張先生經常乘坐高鐵出差,他對城市快速路——迎賓大道改造工程十分滿意。
迎賓大道改造工程是宿遷市綜合客運樞紐「兩站兩路」的重要組成部分,道路全長7.245公裡,總投資13.4億元。改造後的迎賓大道主路為雙向6車道,輔路為雙向4車道,不僅路變寬了,還設置了5個互通點,真正打通了宿遷市東西「經濟脈絡」。
對接「高鐵經濟」,宿遷市綜合客運樞紐建成並投入使用,實現與高鐵通行無縫銜接。
宿遷市綜合客運樞紐是集鐵路、公路、公交、出租、社會車輛等多種交通方式零距離換乘的綜合客運樞紐,包括換乘中心、站前廣場、地下停車場及上海路等附屬工程。上海路作為宿遷站的站前路,承擔宿遷站及市綜合客運樞紐大部分的進出交通,向東採用高架依次跨越世紀大道、人民大道及發展大道,路線全長約3.41公裡。
對接「高鐵經濟」,宿遷公交系統全力保障市民順利出行。據宿遷市城市公共運輸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為實現市民便捷換乘,該公司肩負「高鐵通車,公交先行」的使命,積極做好公交線路調整、人員招聘培訓、站點機構設置等工作。
該公司根據列車發車時間、密度、班次,科學規劃公交行車計劃,合理設置站點,並完善公交線網布局,新闢和優化101路、102路等8條公交線路,直達市綜合客運樞紐。8條公交線路中,最長的達33公裡,最短的也有17公裡,發車平均間隔15分鐘,早晚班發車時間依據高鐵到達和發出宿遷站時間確定,確保乘坐高鐵出行的市民及時換乘。
對接「高鐵經濟」,宿遷市高鐵商務區即將「美麗綻放」。12月11日,記者來到市高鐵商務區酒都廣場建設現場,看到處處是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為確保本月底建成開放,該項目自今年3月開工以來,800餘名建設者以「白+黑」「5+2」「晴+雨」的工作模式加快施工。
據了解,酒都廣場北起廣州路、南至上海路,佔地11公頃。在文化景觀方面,採用不規則弧形線條燈帶為點綴,呈現「酒瓶」造型,與宿遷站站前廣場呈現的「酒杯」造型以及湧泉水景呈現的「酒花」造型相呼應,形成「酒瓶」倒酒進「酒杯」激起「酒花」的獨特景觀,充分展現了宿遷「中國酒都」的城市形象。
交通興則城市興。從打通經濟「大動脈」到築起便民利民的「幸福路」,再到駛上協同發展的「大軌道」,高鐵對宿遷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促進作用和發展機遇不可估量。有了高鐵的「加持」,宿遷在高質量發展的坦途上,前行的速度更快,步履愈發堅實有力。
徐宿淮鹽高鐵宿遷站站房建築規模為25500平方米,最多可容納2000多人同時候車。宿遷站為驗檢合一車站,旅客在鐵路12306網站或售票窗口購票後,可持身份證檢票乘車。同時,宿遷站圍繞服務規範、職業形象、接待禮儀等加強培訓,提升客運員業務素質,打造服務崗位新形象,展現高鐵新風採,積極創建文明示範窗口,為旅客營造溫馨舒適的出行環境。一年來,宿遷站幫助旅客尋找遺失物品615件,幫助「老幼病殘孕」旅客230餘人次,收到群眾感謝信、錦旗等40餘次。(記者 顧園園 楊芹 仲文路 周妮 王國康 楊群 鄭緒軍 見習記者 朱婉菁 通訊員 陳響 朱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