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開成見來看,日本雖然只是一個小島國,但日本技術卻很發達。無論汽車部件還是手機零件,日本生產的產品都是公認的技術過硬。例如日本的索尼鏡頭和影像傳感器,始終是各大手機廠商的首選元件,可見日本技術值得肯定。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日本技術那麼強,為什麼日本手機在中國卻無人問津?在筆者看來,日本手機不受待見的原因離不開以下3點。
一、手機功率低;
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島國,與中國相比日本的國土面積非常小。所以,日本基站建設的密度較大,即使手機功率很低,也完全可以滿足日本當地用戶的正常使用。但中國的國土面積非常大,基站建設密度不如日本集中。
因此,功率較低的日本手機在國內時常會出現信號不穩定的情況。而國產手機不僅符合國內消費者的使用習慣,同時能夠提供更穩定的信號。相比之下,國內消費者自然不會優先選擇國產手機。
二、手機創新不足;
由於市場限制,日本手機在研發時僅需滿足本土消費者即可。再加上研發需要投入大量資金,而日本由於不允許手機廠商直接發布裸機,導致手機廠商的利潤較低。因此,日本手機廠商並不重視手機的創新。
多年來,日系手機不思進取創新不足,其外觀設計甚至依舊停留在5年前。在整體形態方面,日系手機比國產機落後太多。正是因為視覺差距較大,日系手機在中國市場幾乎無人問津。
三、手機宣傳力度小;
無論是哪一個手機品牌,想要打開知名度提升手機銷量,都離不開營銷宣傳。即使是從不打廣告的蘋果,每年舉辦的發布會也是全球直播。其他手機廠商自然也會想盡辦法打廣告,提升品牌熱度。
但日本手機廠商卻很少打廣告,就連新品發布會也都是理性講解,新品手機的亮點也沒有重點突出。與國產手機的新品發布會相比,日本手機新品發布會現場難免有些索然無味,消費者自然不會對產品有過多關注。
當然,國內手機市場競爭過於激烈,華米OV佔據超80%的市場份額,也是日本手機無法在中國市場立足的原因之一。總而言之,日本雖然技術強大,但生產的手機並不符合中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