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凌晨,kaws與優衣庫的聯名正式線上發售了!說好不搶的小助,也,真香了一次!守著十二點,連帶著同事的期盼,終於突破重圍,完美搶到!!
優衣庫線下店的發售時間是早上十點,小助在網上看見這一幕,真的驚呆了!今日份的迷惑行為大賞!
雖說這次是kaws與優衣庫的終結之作,但是kaws的大動作,向來都是受到各界關注的,公仔價格更是不菲,但凡有點品味的明星家中,也都少不了kaws限量玩偶的霸屏!
這些玩偶全部出自KAWS之手。
Kaws,原名BRIAN,1974年出生於美國新澤西州,街頭藝術家。2006年創辦街頭潮流品牌Original Fake,kaws成為了時尚界炙手可熱的元素。
收藏是kaws的愛好,他的家裡更是值得一看, KAWS 與 Campana Brothers 合作的 BFF 座椅和妻子 Julia Chiang 的雕塑創作,還有大量來自村上隆、五木田智央、George Condo、Raymond Pettibon、Mike Kelley 與 Alex Katz 等藝術家的經典作品。
OMG!這真的不是什麼藝術館嗎?小助已經忍不住要繼續看下去了!
看來kaws絕對是自己品牌的頭號粉絲,在他的家裡,首先霸佔c位的,就是來自Campana Brothers 的作品。
The Campana Brothers被稱為最愛用垃圾作為材料的設計二人組。
設計的亮點在於原材料的堆積,互相衝撞出極具藝術性的視覺效果。
這款沙發,便是出自他們之手的——2013 Teddy Bear 皮質沙發。
在kaws的家裡,還藏著一把與Campana Brothers 合作的 BFF 座椅,經典的kaws公仔全部擠在一起,亮眼又有趣!
放置在兩邊的椅子,一張來自荷蘭 3D 藝術家 Joris Laarman。另一張則是義大利工業設計領軍人物 Gaetano Pesce。
3D 列印的拼圖椅子,是Joris Laarman的經典代表作,KAWS 家中的 Maker Chairs,是世界上第一個3D列印椅子,每把椅子都是由202塊相互嚙合的 3D 列印部件拼接而成的。
接下來我們看到的這一處,也是可圈可點。牆上掛置著美國塗鴉藝術家 Barry McGee 的畫作,下面擺放著瑞典家具設計大師 Bruno Mathsson 打造的四連椅。
KAWS 家的這幅,是 Barry McGee 2012 年的作品。他的設計亮點在於幾何、線條的重組,形成獨特的抽象圖案。再加上大膽的配色,使得作品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說起畫下的這四把椅子,對,就是被kaws爸爸堆滿女兒衣服的這個。來頭可不小,出自瑞典家具設計大師 Bruno Mathsson。
Bruno Mathsson設計的椅子,結構、材料簡單優美, 1970 年後,更是完全成為瑞典家具設計的象徵。
KAWS 家中的四連椅就是由 Bruno Mathsson 的 Eva 組合而成,整張椅子主要面料為亞麻布。
接下來的這一邊更是有看頭,高聳在畫面左側的圓柱形物件,你能想像它是一個儲物櫃嗎?
除了這個柜子,兒童椅、落地燈、置物架都出自義大利設計大師 Gaetano Pesce,是當代工業設計的領軍人物之一。
我們現在來看看客廳的全景吧,在客廳的空間內,大量的畫作裝點著牆面,每一幅畫作都是kaws的愛藏品。
連同著美國設計師 Alexander Girard 的靠枕和家具店 Wyeth 的復古沙發一起,填滿整個客廳。
KAWS 沙發上擺放的這款靠枕,值得拿出來說一說,設計師Alexander Girard是活躍於上個世紀的著名設計師,這款便是他於1965 年設計的經典圖案。
kaws家的餐廳也很不簡單哦!映入眼帘的畫作,便是美國藝術家 Alex Katz 的繪畫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kaws家使用的兒童桌椅出自芬蘭設計師 Alvar Aalto 之手,今年 Supreme 打造的兩件家具也都是他的作品。
kaws家的每一處,都驚呆小助,感覺眨眼間就會錯過很多珍貴的藝術品。
來到kaws的女兒房,終於出現了一個小助也能脫口而出的藝術品了——村上隆。他的《太陽花》系列早已成為了最個人化的標識之一。也最適合天真活潑的小孩!
接下來,就是大神的臥室啦!出乎意料的低調,但卻布滿了kaws的小心機。
床頭的三幅畫是美籍華裔藝術家黃馬鼎創作的畫作,床邊擺放著日本滑手、雕塑家 Haroshi 打造的玩偶和由美國設計師夫婦 Charles & Ray Eames 設計的椅子。
然而,kaws爸爸的被單,都是印有美國藝術家 Chris Johanson 作品的被單。晚上睡在這裡,應該會做出天馬行空的夢吧。
欣賞完了 KAWS 的世界,看到裡面擺放著他的藏品,或怪誕或沉穩、或色彩豐富或簡約質樸。藝術這種東西,似乎已經融進了他的生活和骨髓。
就好像有人不理解,kaws公仔的價碼為什麼這麼高。我想這其中不僅是他獨特創意和設計思維,更是將他自己的所見所得、藝術領悟,全部通過這個品牌進行傳遞。這麼想想,我們也不失是一群,為一個時代的藝術買單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