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2 23: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來源:檢察日報正義網
五月是戀愛的季節,明媚的陽光、和煦的微風、絢爛的花朵,空氣中瀰漫著浪漫、甜蜜的味道。520馬上就要到了,無數「小哥哥」在期待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哪怕只是「網戀」。殊不知,網戀裡面暗藏玄機、危機四伏……
今天,就為大家講三則「網絡愛情故事」。
案例一: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2014年,吳某通過QQ「附近的人」功能與袁某相識,袁某年輕漂亮,自稱父母、爺爺都是軍人,本人目前在澳門免稅店當「櫃姐」。面對這樣的「白富美」,吳某怦然心動。經過一年多的網絡熱聊,袁某終於答應了吳某的追求,二人建立起戀愛關係。
女友遠離家鄉獨自在澳門打拼,吳某心裡充滿憐愛,無論袁某有任何需求都會滿足,如租房、換手機、人情往來等,吳某總是不遺餘力、傾囊相助。四年間,通過QQ轉帳給袁某人民幣8萬餘元。期間,吳某多次提出見面,袁某總是以「工作忙無法請假」、「澳門有事不能回南京」等理由拒絕,吳某心想「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便一直苦苦守候。
2018年7月,當吳某再次想語音通話訴說相思之苦時,聽到的卻是無盡的嘟嘟聲……
案例二: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2017年初,蔡某在玩手機遊戲的過程中認識了謝某,其嫻熟地操作、飄逸地走位,令蔡某熱血沸騰。謝某自稱小名「萌萌」,是南京在校大學生,蔡某隨即加謝某為好友。之後,蔡某每次登陸,都會約謝某一起「開黑」,二人配合默契,心有靈犀,很快成為遊戲中的最強CP。蔡某覺得兩人情投意合,就經常給萌萌充值,一來二去,兩人很快發展為遊戲外的戀人。
在二人的微信聊天記錄中,除了情話綿綿外,刷屏最多的就屬節日紅包了。一年間,紅包總額接近4萬元,當然都是蔡某轉給「最愛的萌萌」的。
墜入愛河的蔡某,無數次邀請謝某視頻或語音聊天,不過最終等來的不再是「開黑」而是「拉黑」……
案例三: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2015年的夏天,呂某在網上認識了剛高考結束的丁某,丁某頭像清純可愛、性格熱情活潑,二人一見傾心、無話不談。當年9月,丁某自稱順利考上北京電影學院,卻為北京高昂的生活成本犯了難。事業有成的呂某不忍心丁某受苦,於是開始每月轉1000元給丁某作為生活費,丁某深受感動。不久之後,雙方在網上確立了戀愛關係。
接下來的日子,丁某以各種理由向呂某要錢,不是爺爺生病,就是奶奶開刀,要麼就是自己摔骨折、得闌尾炎等。每次網絡聊天,呂某聽在心裡、急在心頭,絲毫沒有懷疑,慷慨解困,不到三年時間裡,先後給丁某轉帳共計人民53萬餘元。
2018年6月,丁某忽然莫名奇妙地提出分手,痴情的呂某義無反顧地跑到北京追愛,卻發現北京電影學院根本就沒有丁某這個學生……
法律後果
案發後,公安機關經偵查,發現袁某、謝某、丁某根本不是什麼「美女」,而是三四十歲的中青年男性,網絡也稱「摳腳大漢」。吳某、蔡某、呂某萬萬沒想到,自己疼愛數年的女友竟是男人,其表現出的乖巧可愛、溫柔多情只為騙取自己的金錢。
後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人民檢察院以涉嫌詐騙罪,分別依法對袁某、謝某提起公訴。最終,袁某、謝某分別被法院判處期徒刑三年、罰金2萬元和有期徒刑八個月、罰金5000元的刑罰。而丁某因涉嫌詐騙罪,已被建鄴區檢察院批准逮捕,後續將被依法提起公訴。
檢察官說法上述三個案例,雖然甜蜜過程各不相同,悲慘結局卻殊途同歸。對於令人眼花繚亂的網絡愛情騙局,大家一定要切記三點:
首先,無論是他給的,還是你要的,弄虛作假都是不能拿的。上述案例中,在偵查階段,犯罪嫌疑人均辯解稱,有部分金額是被害人主動給的節日紅包,但實際上,無論是嫌疑人虛構虛假理由向被害人索要錢款,還是被害人基於情人節、生日等原因主動給付,都是源於嫌疑人將自己包裝成妙齡女性,使得被害人陷入與其「談戀愛」的錯誤認識,出於對「女朋友」的愛意而通過微信或QQ轉帳錢款。
其次,無論是清純的,還是多嬌的,霧裡看花都是不靠譜的。愛情是什麼?不是「想你」「愛你」的紙上談兵、撒嬌賣萌的甜言蜜語,而是遞到手上的一杯奶茶、夾到碗裡的一片牛肉,是在逆境中的依偎扶持,順境中的分享。通過網絡上的頭像或照片就失去理智,靠著一根網線就忠貞不渝,只能說「不是法海不懂愛」,怕的是「你和妖怪談戀愛」。
最後,無論是千金裘,還是爛白菜,慷慨解囊都是要留神的。上述案例有一個共通之處,那就是轉帳基本都是通過微信、QQ,少有經過支付寶或銀行卡。我們知道,支付寶需實名認證,認證範圍包括姓名、性別、身份證號碼等,用戶如果不提供上述信息,可能無法註冊支付寶帳戶或無法正常使用。檢察官提醒大家,與不熟悉的人進行經濟往來,無論數額大小,請儘量使用支付寶或銀行卡,為自己留份心,也能堵了騙子一條道。
這正是
相見時難別亦難,小心網戀這段緣。
美女帥哥莫輕信,騙子惦記你的錢。
原標題:《「白富美」變身「摳腳大漢」?5.20秀恩愛要小心!》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