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對「貧窮」一詞是什麼概念?這一點對於任何事物似乎都是致命的。卻在動漫界,玩出了新花樣,說到動漫製作貧窮你會想到什麼呢?崩壞界裡程碑的妹非妹嗎?還是約會大作戰第二季的約不約呢?
但恕我直言,以上和下面這部動漫想比——都是弟弟。都說動漫動漫,會動的漫畫,而這部動漫直接變成了PPT。一人原畫辛苦了。沒錯,這部動漫就是2018年七月的《后街女孩》。
每個故事都是從一個意外的轉折的開始,創作故事的過程也是如此,一位名為Jasmine Gyuh的作者在構思搞笑黑道題材時,前任編輯對他提出了頗有建設性的意見:不要老畫大叔,要畫就畫可愛的女孩子。
Jasmine Gyuh思考片刻,果然還是不想放棄自己想的點子,不如兩者結合,一個名為后街女孩的故事就此誕生。2015年開始連載於《周刊YoungMagazine》,而在2018年的七月,第一集開播,雖然是肉眼可見的貧窮,但收穫好評如潮,這無疑告訴我們,一個好的劇本有多麼重要。
——黑道與偶像
下面進入正題,動漫首先渲染出了肅殺的黑道場景,犯下大錯的三名黑道人員跪在老大面前,說為了贖罪我什麼都願意幹,拼上性命在所不辭!正常套路的話,老大要不砍手要不砍頭,但搞笑番是不可能的。
所以老大微笑:矮油,我也不是什麼惡魔嘛,性命什麼都小題大做了。不過聽說偶像很賺錢,你們就隨隨便便去泰國變個性然後做偶像吧。為了逃避被幹掉的命運,三個漢子毅然決然變成了三位美少女,但噩夢才剛剛開始。
你知道瀑布下的歌聲能傳多遠嗎?你知道不能喝酒水只能喝百分百純果汁有多痛苦嗎?你知道握手會上粉絲油膩膩的手有多少汗嗎?你知道逐漸娘化的自己有多可怕嗎?你知道好兄弟穿著印著你頭像的衣服的什麼感受嗎?你可能不知道,但是,他們知道。
外表美少女,內心摳腳大漢,硬核偶像當之無愧。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成為偶像的三人也在彈幕中誕生了一句名言:哥仨不火,天理難容。像是印證他們的努力,動漫本身也收穫超高人氣,改編了真人電視劇。
——不可能的霸權,這輩子都不可能
番劇《后街女孩》剛剛上線時就有七月霸權的稱號,的確是霸權,貧窮霸權,簡直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但要論真正的霸權,何德何能?
劇情嗎?劇情中是有一些優秀的篇章,加上畫風人設不差,看得還不錯。但也僅限於此了,作品沒有深挖內涵,並且漫畫後期劇情發展有些崩壞。
畫面OP嗎?畫面就不說,看番劇時,我在評論中得知,OP舞蹈居然是監督今千秋自己跳的,當時我就懵逼了,這確定是那個因為寒蟬鳴泣之時一舉成名的導演嗎?果然是強者,竟恐怖如斯。
但這部作品有人氣和好評的原因是什麼?觀眾沙雕了嗎?並不是。獵奇,一個黑道大哥變成偶像美少女,啊嘞,這個劇情沒見過好新鮮,追番。哇哦,這個動漫PPT形式簡直清新脫俗不做作,追番。
至於動漫後期B站評分高的原因,我想是因為從第一話開始觀眾就習慣了動漫的貧窮,越看越不由對製作組產生敬意。加上搞笑動漫門檻不高,劇情過得去,畫風看久了也越來越順眼,觀眾抱著好玩開心的心態就打了分。
——喜劇與現實的交融
喜劇的內核是悲劇,忘了是哪位電影人說過。我深表同意,每一部戲劇的奠基都是現實,無論悲喜,而現實本身就是一場喜憂參半的戲劇。單純喜劇的外殼下,潛藏著悲傷,再正常不過了。
如果從現實的角度來看這部《后街女孩》又會產生什麼樣的感受呢?漂亮女孩外殼下的黑道大哥,具備笑料的同時,也多了些諷刺意味。
某集中,展開展現偶像真性情的綜藝節目,敵對偶像紛紛拋出注入吃大蔥和醋的高能情節,而后街女孩三人組按照之前培訓的要求說草莓蛋糕之類的落後,最後將平時日常說出才扳回一局,個鬼,這是正常偶像想的事嗎?!
除了美少女的外表是偶像包裝的結果,偶像的言語,行為都是包裝的產物。那舞臺上閃閃發光,笑容卡哇伊的小姐姐可能背地裡並沒有那麼閃爍,你所看見的可能只是她淺薄的設定。這和買家秀,賣家秀是一個道理。
人是戲中人,心是看客心。其實也不需要想這麼多,畢竟番劇的定位就是一部純屬搞笑的喜劇,開心就好。僅此一點,也是關鍵的一點,就足矣賦予這部番劇獨一無二的意義了。
——結語
后街女孩作品本身製造的反差還是非常有趣的,第一集劇情就不摻水份,單刀直入,後期劇集質量也維持第一集水平穩步前進。除劇情外,后街女孩們的顏藝也非常值得觀看。即使是為了活命而選擇的,我不做人啦,我要去當偶像的犧牲,也還是值得我們支持這個動漫一波的。看看舞臺上他們奮鬥的身影,多像追求夢想的我們啊,好吧編不下去了。
后街女孩動漫由J.C.STAFF製作,敢問節操何在?唉只能說投資經費的重要性,也許總體而言這部作品並不是非常優秀,但作品本身是有可取之處的,以PPT之身殺出重圍,也在2018年的七月斬獲一席之地。
謝謝觀看,歡迎點讚關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