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81年楊堅建立了隋朝。隨即又於588年發兵五十萬討伐陳國。晉王楊廣在滅陳之役中是名義上的統帥,雖然仗是賀若弼和韓擒虎等大將打的,但功勞卻要有楊廣一份。因此滅掉陳國後,"渡過金″的楊廣便升任了太尉之職。此後,楊廣又曾率軍平定過江南高智慧叛亂,還曾北上擊退過突厥的進犯,表現出了非同凡響的軍事指揮才能。
楊廣一心奪儲,楊勇授人以柄
楊廣為人狡猾,儘管他喜歡奢侈樂於享受,但卻善於偽裝自己。表面一套,背後一套,刀切豆腐兩面光。
楊勇很早就被隋文帝楊堅立為太子了,但楊廣卻不願甘居人下,一心謀求取而代之。
然而,要想扳倒楊勇也不容易。楊勇雖乏武功,但卻頗有文才。楊勇也曾多次參與國家大事,表現了較強的政治才能。
楊勇既為太子儲君,身邊自會聚集一班人馬,他們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形成了一股不容小覷的政治勢力。
為此,楊廣一面通過偽裝為自己打造良好的「人設」,爭取朝野輿論的支持。一面又極力爭取父皇母后的認可,尤其要獲得母親獨孤伽羅的歡心,方能捍動大哥楊勇的太子寶座。
俗話說得好:蒼蠅不叮無縫的蛋。
楊勇雖貴為太子,但卻有致命的缺陷。
楊勇既不知逢迎討好父母,也不知隱忍避嫌。既崇尚奢華又率性而為。同時,楊勇對父母喜歡的太子妃極其冷淡,寵愛側妃雲氏。楊勇的母后獨孤伽羅生性悍妒,生平最討厭男子三妻四妾。因此,獨孤伽羅未免對太子楊勇心生不滿。
楊廣對大哥楊勇的失策行為,是看在眼裡喜在心裡。於是,便開始有步驟、有計劃的施展陰謀,決心整垮楊勇取而代之。
楊廣迭施陰謀,父母皆入彀中
為此,楊廣便做起了「兩面人」。
一面假裝儉樸謙恭以沽名釣譽,爭取朝廷大臣的支持。一面又暗中勾結權臣楊素以為羽翼。
《資治通鑑》對此有幾段精彩的記載,既說:「晉王廣美姿儀,性敏慧,沉深嚴重;好學,善屬文;敬接朝士,禮極卑屈;由是聲名籍甚,冠於諸王。」又說:「晉王廣,彌自矯飾,唯與蕭妃居處,後庭有子皆不育,後由是數稱廣賢。大臣用事者,廣皆傾心與交。上及後每遣左右至廣所,無貴賤,廣必與蕭妃迎門接引,為設美饌,申以厚禮;(於是)婢僕往來者,無不稱其仁孝。」
這兩段看似矛盾的話,生動地刻畫了楊廣的「兩面人」形象。楊廣出色而又賣力的表演,果然為他爭取到了上至群臣下至婢僕的交口稱讚,輿論開始倒向楊廣。
相較之下太子楊勇便黯然失色了。楊廣巧妙地利用公眾輿論,為自己打造了光鮮亮麗的人設。儘管這一切都是假的,是炒作出來的,但卻成功地將水攪混了。到了這一步,楊勇的太子之位已有被撼動的危險。
我們不能不佩服楊廣心機之深,行事之狡猾。眼見輿論不利於大哥楊勇,儘管楊廣心中暗自喜悅,但表面上卻能夠做到不露聲色。楊廣決心一如既往,將偽裝進行到底。
楊廣很清楚,只讓輿論倒向自己還遠遠不夠!因為要想取代大哥楊勇,就必須爭取父皇和母后的青睞,他們才是真正能起決定作用的人。《資治通鑑》對此也有記載:「上與後嘗幸其第,廣悉屏匿美姬於別室,唯留老醜者,衣以縵彩,給事左右;屏帳改用縑素;故絕樂器之弦,不令拂去塵埃。上見之,以為不好聲色,還宮,以語侍臣,意甚喜。侍臣皆稱慶,由是愛之特異諸子。」
楊廣的刻意表演果然非同凡響,連秉性多疑的隋文帝楊堅,竟然也墜入彀中而不自知。楊堅身為父親和皇帝,發一言便可決定楊勇楊廣的命運。父皇楊堅倒向了楊廣,還能有太子楊勇的好果子吃嗎?
到了這個時候啊,這楊勇的太子之位可就搖搖欲墜了。
楊廣的詭計奏效了,他興衝衝地準備再加一把火,決心設計激怒母后獨孤伽羅!只要騙得母后的支持,就不愁懼內的父皇不改立自己為太子。
楊廣為此很是花了一番心思。
公元600年,朝廷任命楊廣擔任揚州總管。楊廣便趁入宮辭別母后的機會,在母親面前演起了「苦情戲」。楊廣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地對母后訴苦:「臣性識愚下,常守平生昆弟之意,不知何罪失愛東宮,恆蓄成怒,欲加屠陷。每恐讒譖生於投抒,鴆毒遇於杯勺,是用勤憂積念,懼履危亡。」(《資治通鑑》)
楊廣公然誣陷大哥楊勇謀害自己,他既可憐而又無助,時常害怕遭遇不測之禍!獨孤伽羅不聽還好,一聽此言不禁勃然大怒。既心疼楊廣之不幸,又怨恨楊勇之心腸歹毒。積怨之下也不辯真偽,便認為長子楊勇無情無義難當大任!於是,便決心廢掉楊勇改立太子。
騙取了母后獨孤伽羅的支持,楊廣的奪儲大計便成功了大半,餘下的便是如何使父親下決心廢掉大哥楊勇了。
不過,這也難不住楊廣。楊廣內有母后在父皇身邊的鼓動,外有楊素、宇文述等黨羽在皇帝面前進言。積毀銷骨之下,又何愁大哥楊勇不倒?
然而世上可沒有不透風的牆,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楊廣為扳倒楊勇當上太子而迭施陰謀,久而久之陰謀自然難保不會洩露出去。楊勇得知後,又是懼焦慮又是害怕又是無奈,但卻又不甘心將太子之位拱手相讓。
楊勇此時本應收斂鋒芒,謙卑、謙卑、再謙卑,爭取父母回心轉意。但楊勇卻昏招百出,他的一系列錯誤舉動,非但沒能使父母回心轉意,反而令隋文帝楊堅疑竇叢生。
楊勇讓王輔賢為自己厭勝祈福,又在太子宮後園建「庶人村」。庶人村房屋簡陋,楊勇常常身著布衣以草為褥棲身於此,試圖改變自己留給世人的奢侈印象。誰知,這樣做不僅沒能給自己加分,反而到了反效果。
隋文帝楊堅也知道楊勇心懷不安,但卻因為嫌隙已成之故,非但不加憐憫反因太子舉動反常而愈發疑慮。
為此,楊堅便派楊素去太子宮偵視太子楊勇的動態。這可真是所託非人了,楊素本就是楊廣一黨,又怎麼可能秉公辦事呢?
楊素設法故意觸怒楊勇,楊勇果然怒形於色。楊素見楊勇中計心中暗喜,回復皇帝時少不得添油加醋,極力渲染太子楊勇的驕橫跋扈之態。
結果,楊堅對楊勇猜忌得更厲害了,便派人嚴密監視楊勇,並搜尋廢除太子的罪證。
就在楊勇失去父母歡心,太子之位朝不保夕之際,太史令袁允又趁機進言:「臣觀天文,皇太子(楊勇)當廢。」(《資治通鑑》)隋文帝楊堅素來迷信天像、符瑞之說,因此愈發堅定了廢太子楊勇之心。
楊勇終於被廢,楊廣成功上位
楊廣見楊勇的太子之位已經搖搖欲墜,便又令早已被他收買的東宮幸臣姬戚,搜集楊勇的過錯並轉告楊素,而後借楊素之口蠱惑隋文帝楊堅,再借父皇之手廢掉大哥楊勇。
楊廣的連環計既狠辣而又縝密,楊勇因缺乏有力應對手段而落於下風。姬戚的極力構陷太子楊勇,隋文帝楊堅果然大為惱怒,而此時的楊勇卻已百口莫辯。
憤怒的楊堅下旨拘禁太子楊勇及楊勇的兒子,並派人逮捕了楊勇的部分下屬,並將其交由楊素嚴加審訊。楊素可是楊廣的人,他又豈肯放過這個一舉致楊勇於死地的天賜良機?
因此,在楊素的刑訊逼供下,很快便炮製出一份足以廢除太子楊勇的罪狀。形勢發展至此,對楊廣來說已經是萬事俱備,大哥楊勇註定難逃垮臺的厄運。!
然而太子畢竟是國之儲君,擅行廢立有動搖國本之嫌。
因此,公元600年冬十月,隋文帝特意在武德殿召集群臣開會,決議廢楊勇及其子女為庶人。見皇帝如此決絕,群臣亦多存明哲保身之念,故罕有替太子楊勇發聲者。
兩面人楊廣整垮了大哥楊勇,終於在公元600年冬十一月,當上了夢寐以求的皇太子。
在這場兄弟奪儲的爭鬥中,楊勇因何而失敗,楊廣又因何而勝呢?
楊勇的失敗,敗在既不善於偽裝而性情又過於直率。楊勇毫不掩飾其喜歡奢侈與排場的弱點,不知投父母所好,以致於失去了父母的歡心。
楊廣則勝在善於偽裝,人前人後兩張面孔。既知投父母所好,又知沽名釣譽邀買人心,努力營造有利的公眾輿論。最後終於取得了父母支持、權臣擁護的有利形勢。
由此可見,真君子不可怕,真小人也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楊廣這樣的偽君子、兩面人!
作者/來源:北疆同心聊歷史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