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 短視頻工場(ID:zhhbili),作者:場妹,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帶著人們的美好寓意,「錦鯉」一詞爆紅全網。短視頻平臺也因此出現了許多以「錦鯉」人設為核心打造的帳號。
其中,抖音達人「錦鯉小分隊」憑藉一條「1元換購跑車」的視頻,單日漲粉74萬。同時,在快手和抖音 1 個月狂攬 500 多萬粉絲。
「錦鯉人設+搞笑」的視頻風格,多次的內容反轉,這個新人視頻呈現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搞笑內容賽道強勢突圍。
近日,短視頻工場專訪了「錦鯉小分隊」,探究他們背後的故事經歷和創作歷程。
短視頻工場視頻欄目:對話錦鯉小分隊
01
新號如何冷啟動?
因包子被搶走,在吃燒烤時被贈送一家燒烤店;耳機掉水裡,意外釣到魚,又因巧合被送整個魚塘;買乾脆麵,喜提汽車一輛……
錦鯉人設加持下,短視頻帳號「錦鯉小分隊」的主角所到之處,總能獲得意外之喜。
這種出其不意,讓錦鯉小分隊在不到 5 個月時間裡,在抖音收穫 537 萬粉絲,獲贊 4170 萬。同時,在快手上也收穫了 145 萬粉絲。
「錦鯉小分隊」由國內知名MCN機構奇蹟山孵化,主角為「大隊長」顧垚東和「分隊員」子言。
2020 年 1 月 23 日,錦鯉小分隊在抖音上發布第一個視頻。視頻裡,主人公網購一件衣服,卻收到一箱衣服,繼而因這箱衣服莫名其妙賺到了 1000 塊。
截止發稿前,這個視頻獲贊近 93 萬,產生轉發 2 千多次。網友們紛紛在視頻下方留言表示蹭運:「我來蹭個平安鯉」、「抱緊錦鯉!新年好運滾滾」……
之後因疫情,線下拍攝受阻,「錦鯉小分隊」停止更新。直到 3 月初復工後,才發布第二個視頻。
「錦鯉小分隊」的視頻均是圍繞主角的「錦鯉」人設展開,將生活中概率極小的幸運事合理銜接起來,最終呈現出其不意的效果。目前帳號共發布 19 個作品,平均點讚量都在 100 多萬,獲得不少網友喜愛。
4 月 15 日,「錦鯉小分隊」發布第 13 個視頻。
視頻裡,顧垚東手拿 1 塊錢,和子言走在路上,正愁 1 塊錢能幹嘛時,突然有人因急著坐公交車,用牛奶換走 1 塊錢;路邊一小女孩吵著要喝牛奶,於是牛奶被母親用口紅換走……
他們「以物換物」,就這樣從牛奶、口紅、AJ球鞋、鋼鐵俠手辦換到一輛跑車,原地不動地實現了一元換購跑車的奇妙事情。
據新抖數據,這個視頻獲贊近 292 萬,讓「錦鯉小分隊」日漲粉74. 1 萬。
在主創之一的顧垚東看來,視頻的幾層反轉看似天馬行空和無釐頭,但「錦鯉」事件也是在貼合實際的基礎上進行展開,是概率極小下會發生的事件,最後達成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
「錦鯉小分隊」視頻在極短時間完成帳號的冷啟動,原因有以下三點:
1.錦鯉人設,除了人設鮮明外,也能引起觀眾好感;
2.視頻風格搞笑,腦洞清奇,又有足夠反轉,給觀眾帶來較強新鮮感;
3.視頻記憶點多,如固定結尾和封面、主創的天津話口音等。
近 1 個月,「錦鯉小分隊」在快手和抖音共漲粉近 500 萬。對於這個結果,顧垚東表示出乎意料,「感謝團隊的付出,沒有他們也沒有現在的成績,同時也要感謝粉絲們的喜歡。」
02
創作來源於生活
目前,「錦鯉小分隊」團隊共 4 人,團隊成員年齡在 25 歲左右。其中顧垚東和子言負責視頻內容創作和出鏡。另外兩人,一人負責攝影和剪輯,另一人負責運營。
聊得來、想法也經常不謀而合,讓顧垚東和子言兩人決定「搭夥」進行短視頻創作。
「錦鯉小分隊」是他們進入短視頻行業創作的第一個帳號。
在進入行業前,兩人曾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也曾創業。後來因為喜歡短視頻,同時覺得視頻也可以傳達他們想要表達的東西,便投身到行業中。
「創作都是從生活中來的,經歷過生活中的五味雜陳,才能創造出更好的內容。」
正如此,顧垚東表示他們的靈感來源都是源於生活。「我們通常都是將生活中的小幸運放大到視頻中,然後合理地去豐富它們。」
正如《奶茶美女火鍋?這都什麼事啊……》這個視頻,也是顧垚東他們在吃火鍋時要排隊產生的奇妙想法:如果前面的人把號碼扔給我們呢?
圍繞這個問題,他們展開合理化想像,並讓想法在視頻中合理呈現。目前,這個視頻也獲得近 225 萬點讚量,近4. 4 萬人評論。
「錦鯉小分隊」視頻製作時長一般需要 1 天,目前帳號是以兩天一更的頻率在更新,他們也希望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做到日更。
但「錦鯉小分隊」對視頻的質量要求較高。因此,顧垚東也表示:「有時候拍完,我們覺得質量不夠好,就可能會停更,明天再重拍一條。」
拍攝不到半年,「錦鯉小分隊」也遇到不少困難。
一方面是搭戲的演員不夠。他們一般都會在取景地邀請相關人員參演,讓劇情更自然地呈現。
另一方面,有時候因場地等原因,劇本的落地效果不佳,進行修改也會影響最初所想傳達的東西和視頻的最終呈現效果。「這時候,我們會就地取材加入新的東西,碰撞出新的靈感,這讓拍攝更靈活,也不影響視頻質量。」
「願望交給我們,你只管努力就好。」這是「錦鯉小分隊」在抖音上的簡介。
「錦鯉是形容特別好運的人,或帶來好運的人,躺在家裡不努力,好運很難降臨。我們做錦鯉小分隊的初衷,是想傳遞正能量,把歡樂的情緒傳達出去,讓生活充滿快樂和希望。」
03
內容之外,關注互動
「錦鯉」這一詞的走紅源於 2018 年國慶。
那年,支付寶官方微博發起「中國錦鯉全球免單大禮包」的抽獎活動。因獎品過於豐厚,引起了 300 多萬人轉發。
最後「信小呆」獲得獎項,被網友稱為「中國錦鯉」,無數人到其微博下蹭「歐氣」、轉發和許願。之後,「錦鯉」一詞走紅網絡,成為好運的象徵。
「錦鯉」隱含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嚮往,觀眾對此類內容也容易產生好感,都希望好運能發生在自己身上。因此,有不少創作者將創作核心定位在「錦鯉」上。
通過抖音、快手搜索可以發現,目前有不少以「錦鯉」為人設打造的帳號。
據新抖數據,搜索抖音上帶有「錦鯉」名稱的帳號有 36 個。他們將生活中可遇不可求的小幸運拍成了視頻,獲得不錯的反響。
「錦鯉」人設雖好,但也極易出現內容同質化,相似的名字、內容和頭像等,觀眾更容易產生視覺疲勞。
「一個帳號持續火爆是有很多因素,比方說創意是否夠新穎,有意思,人設在劇本裡是否足夠貼切,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準確表達出錦鯉劇本中的人設。「錦鯉小分隊表示。
這是他們優勢於其他帳號的地方。演員的表現會對視頻效果產生影響,他們選擇的參演人員,因為平凡和真實,更容易讓觀眾產生代入感。而主創兩人在視頻中的形象,也基本上與現實中無差別。
此外,「錦鯉小分隊」基本都會回復粉絲的評論和私信,與粉絲互動,把他們當做朋友。在主創看來,維護粉絲也相當重要。
儘管踏入行業不到半年,但「錦鯉小分隊」的危機感已如影隨形。
作為短視頻行業的新人,兩人自認有許多不足之處,仍需要不斷學習和創新。
目前,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任務是提高內容質量,不斷提高內容新鮮度。這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喜愛他們的粉絲負責。
近期,「錦鯉小分隊」仍關注內容創作,但也開始規劃直播、電商。
在他們看來,直播能和粉絲進行實時互動,能讓粉絲看到視頻外的自己;而短視頻則是給大家帶去歡樂。
現在,「錦鯉小分隊」暫時還沒有進行商業化。未來,他們除了嘗試直播、電商變現外,也打算往長視頻方向發展。
「這對自己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希望我們不僅只是在表演上,也希望自己會創作,能有一個全方位發展。」
採訪最後,被問及現實生活是否也如視頻中那麼好運,子言笑說:「當然沒有像視頻中那麼好運,但小幸運還是有的。比如說前幾天點的外賣,因商家送錯了,我獲得了第二次免單的福利。」
憑藉錦鯉人設在激烈的短視頻競爭中撕開一道口子,「錦鯉小分隊」的錦鯉之路還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