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心醫者 時代英雄—記江蘇「時代楷模」邱海波

2020-12-07 龍虎網

龍虎網訊(通訊員  中軒)3月15日,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在南京舉行發布會,授予邱海波江蘇「時代楷模」榮譽稱號,並在全省廣泛開展向他學習的活動。邱海波是江蘇省近年來授予的第15位、衛生健康系統第1位江蘇「時代楷模」。

邱海波教授近照

邱海波是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教授,著名重症醫學專家。今年1月19日,邱海波聞令而動奔赴武漢新冠肺炎抗疫一線,作為中央赴湖北指導組專家組和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至今仍戰鬥在抗疫最前沿,特別是在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救治、指導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邱海波,男,1966年10月生,新疆喀什人,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現任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1983年9月,邱海波考入原南京鐵道醫學院(現為東南大學醫學院),攻讀醫療專業。1988年7月畢業後進入原南京鐵道醫學院附屬中大醫院(現為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工作。1985年7月入黨。1997年7月畢業於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成為我國第一位重症醫學博士。他30多年如一日,始終以維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為最高使命,積極踐行「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神聖職責,堅守臨床、教學和科研崗位,精心救治患者、傾情培育人才、推動我國重症醫學學科開創性發展,特別是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等國家重大突發事件中,不顧個人安危,越是危急越擔當,越是艱險越向前,以精湛醫術、大愛情懷、無私奉獻戰鬥在第一線,為挽救生命、控制疫情、完善應急體系、保護人民健康作出了卓越貢獻。

邱海波先後獲得全國抗震救災模範、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全國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優秀共產黨員、全國衛生系統防治非典型肺炎先進個人、全國師德先進個人、全國衛生計生系統白求恩獎章、全國最美醫生、全國醫德標兵、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中國好醫生、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江蘇五四青年獎章、江蘇省「白求恩式衛生工作者」、全省衛生系統抗震救災先進個人、江蘇省師德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邱海波身上體現了對黨忠誠、信念堅定的政治品格,心繫群眾、無私無畏的為民情懷,救死扶傷、醫者仁心的崇高精神,勇挑重任、忘我奉獻的責任擔當,是守護人民生命安全的時代英雄,是廣大醫務工作者的傑出代表,是黨員幹部的學習榜樣。

 

千錘百鍊擔大任

1966年10月,邱海波出生在新疆喀什。父母是河南新野人,年輕時響應黨組織「支援邊疆」號召來到新疆工作,在喀什安下了家。邱海波兄弟三人,一個哥哥,一個弟弟。弟弟小時有一次摔斷了胳膊,疼痛難忍。全家四處求醫,傷痛不見好轉。就在全家近乎絕望的時候,一位過路的醫生聽說後,主動前來把弟弟胳膊治好了。這讓邱海波全家感激不盡,也給年幼的邱海波留下了深刻印象:醫生能解除人們痛苦,帶來幸福,真偉大!從此,做一名白衣戰士的夢想悄悄地在他心中紮下了根。

1983年9月,邱海波考入南京鐵道醫學院,實現了他學醫的願望。剛入大學時,邱海波在班級裡學習成績並不十分突出。但意志堅強、勤奮好學的他開始了逆襲之路,將平日活動範圍壓縮在教室、圖書館和實驗室之間,每次上課總是坐在第一排,下課總是追著老師問問題,課餘時間總是自習、做實驗、查文獻。功夫不負有心人,第一學年結束時,他的各科平均成績年級第一名;大學期間,學習成績始終名列前茅,還擔任了班級學習委員。

1988年7月,邱海波大學畢業後以優異成績留校,在南京鐵道醫學院附屬醫院工作,成為一名臨床醫生。有一天,擔任住院醫師的邱海波接診了一位高燒不退的18歲小夥。幾天後,小夥子病情急轉直下。儘管邱海波竭盡全力救治,但還是為時已晚。一個鮮活的生命在自己身邊逝去,邱海波感到非常難過。屍檢報告提示,小夥子病因是由膝蓋上小癤子引發的全身感染,導致多器官衰竭。「為何一個小小的癤子,竟然導致年輕生命的隕落?怎麼才能阻止類似悲劇的發生呢?」這個生命的教訓讓他萌發做一名重症醫生的念頭。

真正進入重症醫學科(ICU)後,邱海波才發現,這是一門嶄新的綜合性要求很強的臨床專科,能讀到的參考資料非常少,涵蓋的領域非常寬泛,對醫生的要求非常高。為了勝任這一工作,他1991年考入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師從中國危重醫學奠基人陳德昌教授。攻讀碩士期間,邱海波更是發奮苦讀、勤於實踐,不僅理論基礎紮實、動手能力也很強。3年之後被保送攻讀博士學位,並成為為數不多的在上學期間就擔任住院總醫師的學生。

邱海波(中)在武漢金銀潭醫院巡診

1997年7月,邱海波順利畢業,成為國內第一位重症醫學博士,面臨了人生一次重要抉擇:留北京還是回南京。一方面是北京協和醫院和導師陳德昌教授想留他在北京,另一方面是原單位強烈爭取他回歸。最終,他選擇回到南京。有人為他不留北京感到惋惜。邱海波笑著說,「南京的重症醫學科剛剛起步,這裡有更多的病人需要我去救治。」

剛從北京回來那幾年,邱海波堅持在病房科室備班,確保患者隨叫隨到。每到節假日,只要不出差,他都在病房度過。遇到重症感染、休克患者,他會在病床邊坐一整夜,帶著其他醫生邊處理邊觀察,不敢有絲毫疏忽。「也許我往前走一步,患者就可能活過來了。」醫者父母心,這份慈悲胸懷、這份責任心,成為「逼」著他不斷探求新知識、掌握新手段、解救新患者的最大動力。

邱海波常說,在最具挑戰的現場,給患者最多的生命機會——這就是ICU的使命,「醫生遇到重症患者時,會從內心產生很強烈的衝動,想要去救治。」於是,只要患者需要,他就挺身而出;只要國家需要,他就一往無前。

2003 年抗擊非典期間,邱海波擔任南京非典病區治療專家組組長。有一次,一位剛剛送來的患者情況危急、需要立即插管。在場的醫務人員都知道為患者插管有多危險——患者的飛沫、痰液甚至血液會噴濺到插管人身上,有無法預料的感染風險。在這緊急關頭,邱海波衝上前去,推開眾人,喊了一聲:「太危險了,讓我一個人來!」最終,患者得救了。事後,有人說邱海波「太冒險了」。他說「當患者需要我們的時候,每個醫務人員都會奮不顧身的——我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事」。

邱海波對待患者永不言棄,即使有1%的希望,他也會盡100%的努力,正是這種信念常常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2019年的一天,無錫籍商人李某在越南心跳呼吸驟停,出現心源性休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一系列危急症狀,採取了ECMO(人工心肺)等治療後,仍陷入深度昏迷。越南胡志明市最好的醫院束手無策、宣告不治。患者家屬輾轉找到邱海波求助。患者病情太重了,帶著ECMO進行跨國轉運,國內尚無先例,路上風險難以預測。「有一線希望,我們也不能放棄!」邱海波積極安排將患者跨國空運,安全轉到了中大醫院重症醫學科,並帶領團隊日夜奮戰。終於,第四天患者有了反應,兩個月後轉出了重症醫學科。在邱海波的從醫生涯裡,這樣的案例數不勝數。他始終把患者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將一個個危重症患者從「鬼門關」拉了回來,成為生命最後關口的守門人。

30多年來,邱海波始終懷著對人民的赤忱之心,在國家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先後參與了2003年非典疫情、2005年四川省豬鏈球菌病疫情、2008年汶川地震、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2010年玉樹地震、2013年H7N9禽流感疫情、2015年天津特大火災爆炸事故等全國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的搶救工作,多次擔任國家醫療專家組組長,成功挽救了一個又一個生命。其中,2003年抗擊非典疫情時,他和同事在帳篷裡奮戰十天十夜,爭分奪秒和死神賽跑,成功搶救300多人。2005年四川省暴發豬鏈球菌病疫情時,他會同其他參與救治的醫生總結危重病人搶救經驗,推動中毒性休克症狀病例死亡率由最初的80%降至20%以下,基本達到國際水平。一次次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的磨練,將邱海波打造成了一個勇敢堅毅、逆向衝鋒的白衣勇士。

一顆仁心敬日月,不枉白衣天使名。2017年,中央電視臺和國家衛生健康委主辦「尋找最美醫生」活動,邱海波光榮當選。獻給他的頒獎詞是這樣說的:「重大災情現場,他衝鋒在前與死神較量;重症患者面前,他不舍晝夜和命運抗爭,做好生命的守衛人!」

 

匡時濟世解國憂

 

2020年初,就在全國人民準備歡度春節之際,新中國歷史上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暴發了,一時間,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受到嚴重威脅。1月19日,正在外地出差的邱海波,突然接到國家衛生健康委的指令,讓他火速奔赴武漢,參加疫情防控和救治指導工作。危難當頭,生死攸關,邱海波再次以國家衛生健康委專家組專家身份,投身抗疫奮戰最前線。

一到武漢,放下行李,他就直奔金銀潭醫院、武漢市肺科醫院、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等重症集中收治醫院,衝進了感染風險最高的重症病區,近距離查看、救治重症患者。由於病毒傳染性極強,疫情發生初期有些醫護人員對床邊救治處理等高感染風險的操作心存顧慮,邱海波便親手示範為患者施行機械通氣等搶救措施,同時還和藹地寬慰醫護人員,「不要怕,插管確實有風險,但只要我們做好防護,是不會被感染的。」看到「國字號」大專家衝鋒在前,醫護人員心裡踏實了,紛紛跟了上來。

時間就是生命!對邱海波這樣的著名重症醫學專家而言,與時間賽跑,與死神較量,每一分每一秒都關係著更多生命的安危。為了節省時間,搶救更多患者,邱海波總是千方百計地提高工作效率。最初他到武漢巡視患者時,搭乘的是政府預約車,但由於每次到醫院時間不固定、車輛不固定,出入醫院都要走繁瑣程序,浪費了不少時間。2月上旬,邱海波特意申請了一輛車,自己開車巡查各家醫院,把更多的時間留給患者。在醫院巡查時,為了節約時間,他儘可能減少更換防護服。一次,在醫院查房近四個小時,陪同醫生本以為他從重症病房出來會褪去防護服休息一下,沒想到他卻從汙物通道直接到另一層巡查。「時間緊,來不及休息,從這裡走還能省一套防護服。」有人勸他,作為專家組成員,每天都到病房親自動手,有些「大材小用」了。邱海波說,「ICU醫生是為重症患者而生的。重症患者在哪,我就應該在哪。」

新冠肺炎疫情來勢兇猛、千變萬化,邱海波在救治實踐中苦苦尋找良策。很快,他發現新冠肺炎特點是患者表現不明顯,發病後出現呼吸衰竭時間晚,這種無症狀的低氧血症需要早觀察、早治療,防止病程往下發展,輕型轉為重型、重型轉為危重型。因此,邱海波每到一家醫院,都會苦口婆心地對醫護人員傳授自己的心得和經驗。

邱海波白天深入重症病區,了解患者病情變化及治療效果,探索治療路徑。到了晚上,就在駐地揣摩研究治療方案,總結治療流程和規範。巡診中,他發現在缺乏特別有效的治療藥物時,讓患者趴下來的俯臥位通氣治療是很有效的手段。在他推動下,這一治療方法已被寫入新冠肺炎診療方案中。截至目前,他先後參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從第2版到第7版的制定工作,為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明確了規範、傾注了心血。

隨著疫情迅速蔓延,越來越多的人湧向醫院,武漢形勢越來越危急。中央指導組和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集專家組商議對策。邱海波和專家組成員多次向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匯報工作,一些建議得到採納,迅速實施,成為控制武漢疫情局面的關鍵之舉。

他首先建議重症醫學科、呼吸科專家下沉到重症病房擔任醫療組長,同時在原來3家定點醫院的基礎上,增加市區大型綜合醫院集中收治重症患者。據此建議,武漢市很快確定了十餘家收治重症、危重症患者的定點醫院,床位達到9000多張。隨著重症患者和床位增加,醫護人員特別是重症醫護出現嚴重缺口,他又建議增加外省重症醫學團隊馳援湖北。時至今日,全國10%的重症醫護人員在湖北奮戰,更多重症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2月初,武漢新冠肺炎患者快速增加,一些疑似和輕症患者不得不居家隔離。在對定點醫院巡查中,邱海波關注到居家隔離的風險,「在漢陽醫院發熱門診,每天400—500名發燒患者。這些患者散落在家庭中非常危險。」他聯合其他專家建議,改造武漢的賓館、體育館、會展中心等,作為收治輕症患者的場所,力求實現「床等人,不能人等床!」這一建議立刻得到中央指導組的認可。2月下旬,武漢改造出16座「方艙醫院」,開放床位13000多張,先後收治患者12000人,確保了黨中央「應收盡收」的要求落地落實。

民心定才能人心齊,才能眾志成城打勝仗。除了向中央指導組提出建議外,邱海波還充分利用媒體記者採訪、新聞發布會等途徑,憑藉自己紮實的專業素養、翔實的調研信息等,直面各種疑問,回應熱點問題。「目前重型和危重型病例佔到確診病例的10%多一點,從救治成功率來看,遠高於甲流、禽流感。」「不必看著武漢的數字就恐慌,因為武漢是疫情原發地,在暴發流行階段流行強度高,到了第二代、第三代毒力就會下降,這是流行病學規律」……面對紛繁複雜的局面,邱海波及時發聲、一言九鼎,在社會心理穩定疏導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滄海橫流立砥柱,匡時濟世衛人民。在病毒肆虐之時,在國家危急之際,邱海波面對徵召慷慨前行,面對危險巋然不懼,在「前線中的前線」衝鋒陷陣,在危難的關頭諍諫不諱,在社會恐慌時穩定軍心,用擔當和責任詮釋了「逆行勇士」和「時代英雄」的真正內涵。

 

甘灑春雨育棟梁

 

作為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重症醫學學科帶頭人,邱海波對醫療服務、教學科研精益求精。他常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多學一點多走一步,就能為患者多爭取一次成功獲救的機會,就能將學科建設多推進一步。」正是秉持這種勇攀高峰的理念,邱海波對學生、對團隊總是要求極高、近乎苛刻。

1988年起,邱海波執起教鞭,走上講臺,開啟了培育人才之旅。在東南大學,邱海波對待學生的「魔鬼式訓練」是出了名的。學業上再小的差錯,他都不會容忍。因此,他也成了學生口中的「兇神」。一次,在講述「休克」的特點時,邱海波問學生「患者休克時的症狀」,一位同學按照教科書上的內容熟練地背道,「口渴伴有痛苦表情,臉色蒼白,意識模糊,肢端青紫……」可邱海波突然話鋒一轉,嚴肅地問道:「你們知道臉色蒼白是怎樣的嗎?意識模糊到什麼程度?肢端青紫是什麼樣子嗎?」看到老師如此較真,學生頓時張口結舌、答不上來。邱海波要求,對所有知識的理解掌握都不能 「機械背誦」,必須結合臨床經驗獲得。從那以後,他教的學生一有空就跑到醫院學習臨床經驗。

邱海波在所帶教的研究生中更是「兇」名遠揚。他指導研究生郭鳳梅修改學術論文,僅綜述部分就改了10多遍,提綱改了七八遍,正文部分更是被要求重寫了五遍,直到幾近完美,毫無瑕疵,才得以在邱海波那裡通過。這期間,郭鳳梅不知道被訓哭了多少回。被邱海波訓哭的學生不在少數,面對學生的眼淚,邱海波依然沒有絲毫的心軟和同情,反之一句「ICU不相信眼淚」,是他對所有學生的回應。邱海波的妻子曾經「旁敲側擊」地為學生求情,商量著問對學生的要求會不會太高了。一向對妻子疼愛有加的邱海波卻冷峻地說:「如果不高要求,他們怎麼能成為好醫生呢?」

雖然學生們時常私下「數落」邱海波的嚴厲,但他們都知道,這背後卻是邱海波對學生、對團隊深沉的愛。1999年冬天,研究生課題有一項是研究羊體,女生拿不動活的「羊標本」。邱海波一大早便趕到菜市場,買羊、搬羊,一手包辦。還有一個冬天,實驗室太冷,又沒有經費買取暖設備,邱海波便把自家的取暖器拿過來給學生用。

2013年6月,研究生孫駸畢業在即,修改論文成為畢業前的頭等大事,可導師邱海波卻在此時生病住院了。一籌莫展之際,孫駸意外接到邱老師的電話。電話裡邱海波依然不改嚴厲之風,對論文中的錯誤逐個指出,並狠狠批評。聽著電話裡的批評聲,孫駸察覺不到一絲刺耳,反而充滿了溫馨和感激。原來,這些天邱海波一直坐在病床上,邊打著點滴邊修改論文,從最開始的思路框架,到後面的語言表述、圖表格式、甚至標點符號,都進行了仔仔細細地斟酌、修改,並告誡孫駸,「不管是學術研究,還是治病救人,都人命關天,容不得絲毫馬虎」。

「邱海波是身邊人的指引燈、領路人。他在,團隊都會感到安心、有光。」這是團隊所有人的共識。近年來,在邱海波的帶領下,整個團隊迅速成長,同行們無不稱讚邱海波打造的團隊是敢打能拼的鐵騎,培養的學生是獨當一面的精英。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戰鬥中,國家衛生健康委專家組成員潘純,戰鬥在武漢金銀潭醫院火線;中大醫院副院長黃英姿則擔任江蘇援黃石醫療隊救治(專家組)組長,負責江蘇醫療隊的臨床診治工作;中大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楊毅留守江蘇,指導省內各家醫院重症患者的診治……他們都是邱海波一手培養的學生。此外,團隊的莫敏、謝劍鋒、李曉青等15位青年醫護人員都在這次抗疫中擔綱重任、大顯身手。

邱海波不僅帶出了一支能徵善戰的團隊,更是用20多年時間,將中大醫院重症醫學科做到了全國頂尖、世界一流。中大醫院規模並不算大,南京對高端醫療人才的吸引力也不如北上廣,但邱海波領軍的中大醫院重症醫學科卻成為國內頂尖的學科,這成為了一個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的現象,背後正是邱海波和團隊數十年如一日的艱辛付出。

上世紀90年代,重症醫學在國內還不是一門獨立學科,而是分散在其它學科裡。將重症醫學做成獨立學科,做大做強,一直是邱海波的奮鬥目標。1997年,他從北京回來後找到院領導,介紹國內頂尖的北京協和醫院重症醫學科的相關情況,並拿出一套完整方案,匯報自己做大做強重症醫學科的設想。邱海波的匯報有理有據,建設方案詳實可行,院領導一致認同。很快就給科室擴大了醫用面積,購置了呼吸機、血氣儀等先進設備,增配了人手,加大對專業人才的培訓力度。從此,科室發展和學科建設進入了「快車道」。

2010年以來,邱海波領銜的國家重症醫學醫療質量控制中心不斷取得新成果:修訂重症醫學質控指標,規範重症醫學學科發展;率先在江蘇省試點重症醫學專項規範技能培訓和資格認證,並在取得效果後向全國推廣,最大程度上保障重症患者的安全。

邱海波認為,科研工作是學科建設的助推器。他從不追求論文和課題數量,學科發展、國家需求和臨床需要才是他科研的方向。每一項研究實驗開始之前,他和團隊都要全面掌握國際相關學術動態,反覆推敲實驗計劃、論證可行性。近年來,團隊承擔科技部重大專項課題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衛生行業重大專項課題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餘項;累計發表論文300餘篇,其中SCI論文120餘篇。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中華醫學科技二等獎、江蘇省醫學科技一等獎、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省部級科研獎項20餘項,並逐步形成了「急性呼吸衰竭和多臟器功能衰竭」兩大特色科研方向,研究成果和影響力在國內重症醫學領域名列前茅。

甘灑春雨獻真情,砥礪前行攀高峰。在邱海波的帶領下,中大醫院ICU已成為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綜合性ICU,江蘇省乃至全國的重症患者救治中心,每年搶救重症患者2000餘例,會診患者4000餘人次。重症醫學科已成為首批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國家級重症醫學醫療質量控制中心,同時也是江蘇省「135工程」重點建設學科、江蘇省臨床重點專科、江蘇省重點學科,連續4年在復旦大學發布的重症醫學科專科影響力排名中位列全國第二。

 

厚德至善鑄忠誠

邱海波的父親是一名退役軍人,母親是一名共產黨員,受父母的影響,他從小就在心中種下了紅色的種子。

上世紀80年代,一批閃亮的名字在全國傳播,好軍醫張毓華,科學家蔣築英、羅健夫等英雄模範的形象,深深烙在邱海波心中,成為引領他成長的榜樣。1985年,邱海波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入黨志願書中寫道,「這些共產主義戰士高尚的品德和閃光的行動,使我看到了廣大黨員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的真諦。」「我要做一個具有高尚醫德和精湛醫術的白衣戰士,為了人民的幸福,為了祖國的建設,為了中華的騰飛,貢獻自己的一切。」

入黨35年來,邱海波經常向同事和學生強調,「黨員就是要衝在最前面」。這些年來,每一場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身為黨員的他,都是第一時間踏進「主戰場」、衝到「最前線」。2010年玉樹地震發生後,邱海波緊急趕往現場,不顧餘震危險,親自上陣全力救治重症患者。其中一位30多歲的傷員,三天內病情幾度惡化,危在旦夕,邱海波堅持守候在患者床邊,歷時兩周,直至把患者從死神手中奪回來。

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邱海波的言行默默影響著許多年輕的醫護人員。「我是黨員我先上」,在新冠肺炎疫情鬥爭請戰者中,邱海波率領的青年黨員們表現出了極大的勇氣和犧牲精神,成為抗疫火線上的中流砥柱, 5名「男護天團」在抗疫一線遞交了入黨申請書,決心在戰鬥中,要像邱海波那樣奮不顧身、勇往直前,隨時接受黨組織考驗。

黨員就是要始終將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前幾年,邱海波擔任中大醫院副院長時分管藥學部工作。針對抗菌藥物使用過量現象,邱海波明確要求各科室籤署抗菌藥物使用管理責任狀,建立網絡監控系統,制定獎懲措施,每月通報各科室使用情況,超過指標的予以懲處,治理效果立竿見影。2018年中大醫院抗菌藥物使用強度「限定日劑量」明顯低於國家指標要求,而重症醫學科抗菌藥物使用強度比醫院的標準還低。邱海波的「鐵腕」治理雖然「得罪」了一部分人,但卻讓無數患者成為最大的受益者,既為他們節省了醫藥費,還避免了因過量使用抗生素而產生耐藥性,為救治生命贏得更多機會。這一做法被國家衛生健康委作為優秀案例在全國推廣。

危重症患者的搶救費通常很高,邱海波不僅為患者考慮最經濟的方案,有時還自掏腰包或者通過減免費用、眾籌捐款、申請基金等幫扶行動,讓很多貧困患者能夠得到及時治療。2017年,科室收治了一位患有急性心肌炎的年輕媽媽,搶救中患者心臟驟停,邱海波團隊始終沒有放棄。到了心臟停跳的第8天,患者家屬迫於經濟壓力,準備放棄治療。邱海波盡力勸說,「這麼年輕就放棄,太可惜了!再堅持一下吧,相信我們。費用的事,我們一起想辦法。」邱海波一邊為患者申請免除監護費用,一邊帶頭捐款,同時號召科室全體同事奉獻愛心。在團隊的全力救治下,患者心臟在「停機」10天後,奇蹟般恢復了跳動。感激涕零的患者一家人,恨不得跪在他面前。邱海波說:「為患者服務是我們的天職,我們是『生命的守門人』。」

2008年,在汶川抗震救災中,邱海波救治了一位高中生秀秀,她失去了左腿,被地震的陰影深深籠罩著。邱海波不僅積極為秀秀制定治療方案,還不斷給她加油鼓勁:「別害怕,一切都會好的!相信邱叔叔……」救援結束離開四川後,邱海波一直牽掛著秀秀,每年匯去學費並叮囑她「好好學習」。在他的支持下,秀秀考取了蘭州大學,還攻讀了法學碩士。除秀秀以外,十多年來,邱海波還和其他重症醫學專家,一起幫助了另外6個在地震中受傷的孩子,每年前往四川與他們聚會,關心他們成長。如今他們都長大成人,有的讀大學,有的參加工作,有的還創業當起了老闆,看著這些孩子能夠獨立生活,邱海波打心底裡開心。

這些年,他帶領團隊構建重症醫學科專科聯盟,覆蓋全國各地的百餘家醫院,不僅在醫療科研、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等方面開展合作,還每周通過遠程信息系統開設重症V課堂,分享最新理念與技術,目前已開課170餘期,深受基層醫生歡迎。他們還依託國家級重症醫學質量控制中心建立「遠程ICU」,與國內部分醫院實行同步在線運營,將高水平重症醫學觸角延伸到了縣、鄉等醫療不發達的地區,讓當地重症患者接受和發達地區同等水平的治療。

為了更好推進全民健康計劃,這些年來,邱海波帶領團隊還開展了「重症呼吸 紅色公益行」活動,先後走進福建龍巖、甘肅蘭州、江西井岡山、江蘇鹽城、青海西寧、新疆烏魯木齊等地,舉辦重症專項技術培訓班34期,受惠學員2500餘人,極大提高了革命老區、中西部地區的重症救治水平。作為「紅色公益行」的直接受益者,井岡山大學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韋華璋念念不忘邱海波教授,「在邱教授的幫助下,目前我們從市到縣都可以開展ICU規範化治療。他給我們帶來了精湛的醫術,更讓我們感受到他對老區人民的無私關愛,這種精神給了我們很大的鼓舞和激勵。」

在中大醫院重症醫學科的走廊牆壁上,掛著3幅中國地圖,上面插了上百面小紅旗,幾乎覆蓋全國所有省份。這些小紅旗代表著邱海波團隊為全國培養人才、幫扶各地重症醫學發展所覆蓋的省份和地區。邱海波常說,重症醫學永遠在路上,與生俱來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是無盡的動力。作為全國重症醫學發展的重要帶頭人,他希望將小紅旗插遍祖國大地的每一個角落,造福每一位重症患者。

守護健康擔使命,厚德至善踐初心。邱海波的成長奮鬥歷程彰顯了一名醫務工作者的崇高職業道德、一名人民教師的高度責任感、一名科研工作者的匠心探索精神,歸根結底,這是他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初心使命作為畢生追求的生動寫照。

相關焦點

  • 《醫者仁心——中國醫學界院士口述訪談》:詮釋醫者仁心的大愛
    《醫者仁心——中國醫學界院士口述訪談》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一場席捲全球的瘟疫,向人類敲響了警鐘,我們要敬畏自然,保護自己。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適時推出的《醫者仁心——中國醫學界院士口述訪談》一書,秉承「為科學家立傳,為科學研究立言,為倡導科學精神立德」的宗旨,以口述史和訪談錄的方式,為我國醫學、生物學界作出重大貢獻的頂級院士們記錄影像和文字,從他們口中還原老一輩中國醫學界專家為國家現代醫學體系的建立和發展作出的卓越貢獻。
  • 《對馬島之魂》醫者仁心怎麼過 醫者仁心過關攻略
    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對馬島之魂對馬島的故事醫者仁心攻略,想要了解的玩家,可千萬不要錯過了。 對馬島之... 對馬島之魂背景設定於13世紀末的蒙古帝國東徵,武士境井仁必須打破傳統,不惜一切代價保護殘破的家園。
  • 何晟銘演華佗 傳奇大醫致敬醫者仁心
    致敬醫者仁心,湖北衛視長江劇場將於7月30日播出歷史傳奇大劇《蒼生大醫》,講述了一代名醫華佗(何晟銘飾)重醫、重德、重情的行醫和生活的成長曆練之路,傳遞重醫德、精醫術、講誠信的正能量,也向始終奮戰在抗疫前線的白衣戰士致敬。
  • 「學新時代楷模,做自己的英雄」演講稿
    各位領導、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XX部門的XXX,我演講的題目是」致敬時代楷模 實現自我價值」。消防員不顧個人安危冒險撲火,贏得人民群眾的敬仰;谷文昌不求「顯績」潛心治沙,在老百姓心中樹起不朽豐碑。時代楷模在平凡中彰顯偉大,英雄精種值得我們學習。
  • 範文:學時代楷模,向英雄致敬
    在「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你所在的單位決定舉辦一場以「學新時代楷模,做自己的英雄」為主題的演講比賽,如果你是參賽人員,請聯繫實際,寫一份演講稿。 學時代楷模 向英雄致敬 不久前,四川木裡消防員逆火而上,不顧生死,用自己的行動去保衛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他們一往無前的精神感動了無數人,可以說,他們就是我們中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中華民族從來不缺少英雄,新時代更是英雄輩出,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自己的英雄」。新徵程上,如何弘揚英雄精神?
  • 時代楷模丨英雄的人民 人民的英雄(一)
    時代楷模丨英雄的人民 人民的英雄(一) 2020-12-21 1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時代楷模|《英雄的人民 人民的英雄》——白峰 江曉靜 劉中砥
    時代楷模|《英雄的人民 人民的英雄》——白峰 江曉靜 劉中砥 《英雄的人民 人民的英雄》——白峰 《英雄的人民 人民的英雄》——江曉靜
  • 王英、邱海波、潘純等8位在蘇部屬援鄂醫務人員被記功、記大功
    中國江蘇網訊3月8日,江蘇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給予王英、邱海波、潘純3位在蘇部屬單位馳援湖北醫務人員記大功獎勵。同時,該廳還聯合省衛健委給予5名在蘇部屬單位援鄂醫務人員記功獎勵。8位受記大功、記功獎勵的人員中,5位來自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3位來自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王英、邱海波和潘純3位同志還被授予了」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 「感人瞬間」時代楷模微電影微視頻展播
    > 感人瞬間-時代楷模杜富國 時代楷模鍾揚 時代楷模張玉滾 時代楷模鄭德榮> 時代楷模鄒碧華
  • 時代楷模!
    時代楷模! 中宣部決定,授予雲南省麗江市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張桂梅時代楷模稱號
  • 學習時代楷模 弘揚英雄精神——九江田中宣傳學習九江市消防救援...
    大江網/九江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陳順生、熊祥攝影報導:「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隊自建立以來,忠誠履職,永立潮頭,出色完成各種急難險要任務,在維護人民生命財產方面屢建奇功,8月31日,中央宣傳部特授予九江消防救援支隊「時代楷模」光榮稱號。這是支隊的榮譽,更是九江的榮光。
  • 別以「醫者仁心」對醫生進行道德綁架
    視頻一出便引起了部分網友的不滿,更有網友嘲諷:「胃口真好」「醫者仁心」「直接去服務區吃點火鍋多好」。(11月18日 鳳凰網)與這條新聞相似的還有前幾天醫生做完手術後「豪飲」一瓶葡萄糖水的視頻。同樣,大量質疑聲紛紛湧向這瓶葡萄糖水的費用歸屬問題。
  • 話劇《索瑪花盛開的地方》:溫情講述江蘇「時代楷模」感人故事...
    話劇《索瑪花盛開的地方》:溫情講述江蘇「時代楷模」感人故事 2020-12-08 10:56:51 來源: 南通網 江海晚報-話劇《索瑪花盛開的地方》 為何受到一致好評?
  • 【地評線】荔枝網評:不忘醫者榮光,彰顯時代精神
    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醫護工作者心懷家國、情系人民,在「疫」線上勇做先鋒戰士,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在舍我、忘我、無我的先鋒本色中充分彰顯人民至上、敬畏生命、精忠報國的時代精神。   白衣執甲的無畏逆行,「舍我」中彰顯「人民至上」的偉大情懷。
  • 【時代楷模】事跡展播—抗疫一線醫務人員英雄群體人民軍隊版
    【時代楷模】事跡展播—抗疫一線醫務人員英雄群體人民軍隊版 2021-01-11 17: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兵者勇武 醫者仁心--記解放軍感染病防控專家毛青
    兵者勇武,衛國護民; 醫者仁心,救死扶傷。 毛青,火神山醫院綜合科主任,與高危汙染物、烈性病毒打了30多年交道,不論是當年抗擊「非典」「伊波拉」,還是如今的武漢戰「疫」,他都是逆行的勇士。
  • 醫者仁心無畏無懼
    醫者仁心,以高尚情操,行仁愛之術,無愧於天,無愧於地,無愧於內心。他們面對可怖的病毒,並沒有退縮,而是用專業的素養、仁愛的心懷和勇敢的行動予以回擊。他們是將人類與病毒隔開的唯一一條防線。他們是醫者。他們是仁者。每一位醫生都有自己所愛的人,也許是天真可愛的女兒,也許是調皮搗蛋的兒子,也許是深愛著的妻子或丈夫。
  • 以醫者仁心,承生命之重!2020「榮耀醫者」名單揭曉
    「敬佑生命·榮耀醫者」活動,也只是拉開了「尊醫重衛」大幕的一角,要在社會上呈燎原之勢,還需要我們獲獎的優秀醫生能夠帶動整個醫學界,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毫不懈怠、持續奮戰,以精湛醫術、高尚醫德、優良醫風,繼續當好人民健康的守護者、健康中國的推動者、醫者仁心的踐行者。作為傳播者,人民日報、生命時報還需要繼續為健康中國建設鼓與呼,為提升醫患關係做出更大努力,讓尊重與關愛播散於社會每一個角落。
  • 一曲「想見你」,唱的其實是穿越時代的醫者仁心
    如果說第一部《仁醫》側重於探討醫道救人,那麼第二部則更多以救人的角度引申到救國,救處於幕末時代無辜、貧窮、弱小的人,其實也就是在救戰亂、封閉、落後的日本。兩部《仁醫》相輔相成,構建了起一部宏大的江戶歷史變革圖景。
  • 《時代楷模發布廳》彰顯「臨危豈顧生」新時代戰士鐵血榮光
    《時代楷模發布廳》彰顯「臨危豈顧生」新時代戰士鐵血榮光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5月24日 09:34 A-A+ 》播出了陸軍某掃雷排爆大隊戰士杜富國的事跡,他是紅色老區培養出的優秀兒女,是用生命擔當使命的新時代英雄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