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紅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
近日,一條「醫生在救護車內吃香蕉」的短視頻引發爭議。視頻中顯示,幾名醫生在救護車內圍繞著患者大口吃著香蕉,喝著礦泉水。視頻一出便引起了部分網友的不滿,更有網友嘲諷:「胃口真好」「醫者仁心」「直接去服務區吃點火鍋多好」。(11月18日 鳳凰網)
與這條新聞相似的還有前幾天醫生做完手術後「豪飲」一瓶葡萄糖水的視頻。同樣,大量質疑聲紛紛湧向這瓶葡萄糖水的費用歸屬問題。兩則新聞相比,人們似乎都把關注的焦點放在了醫生的舉動本身,而忽視了這種舉動背後的原因——救護車內吃香蕉是因為醫生已經經過了近七個小時的高強度體力消耗,而喝葡萄糖水的醫生則已經做了8個小時的手術,期間不吃不喝,嗓子早已乾渴冒煙。在這種情況之下,吃一根香蕉補充體力,喝一瓶葡萄糖水緩解乾渴,不過分吧?
更何況,即便是在吃香蕉的時候,醫生的注意力也並沒有因此分散。從視頻中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圍著患者病床坐下的醫生,口中在吞咽著香蕉的同時,目光一直關注著旁邊的監測儀。病人的情況已經穩定,醫生在片刻休息時仍舊時刻保持關注,這本身便是醫者責任心的最好詮釋,本不應被批評指摘。然而鍵盤俠們從不肯放棄任何一個可以攻擊的細節,因此斷章取義,只談表象不談內因,企圖以煽動性的語言與短暫的視頻吸引一波流量,不惜破壞不久前才重建的良好的醫患關係。
良好的醫患關係,重建於疫情時期。大量醫務工作者主動請纓,加班加點救治新冠病人,為無數人民築起堅強防線,將死亡阻擋在門前。那時對醫護人員的讚頌與感激之聲至今仍迴響不絕,然而隨著國內疫情稍緩,有的人便忘了一切,借著高喊「醫者仁心」的包裝,調轉槍口對準了回到醫院仍在治病救人的醫生們,頗有種「過河拆橋」的做派。只為自己的流量收入與一時之快,便將醫生們再度推向火坑。
醫生不是神,他們也是人,和我們每個人一樣,也是別人的孩子,當然也需要及時喝水吃飯,補充能量。為了病人的生命安全,醫生們選擇了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忍住身體的不適與需求,這已經是一種奉獻。我們不能苛求,也不該苛求醫生必須時刻不吃不喝地守護著病人,這顯然是不符合人性的。當病人病情好轉,不再需要醫生的陪伴時,我們更應理解醫生作為人的需求,使他們能夠短暫地脫身於重擔,為自己超負荷的身體增添一點能量。
與鍵盤俠們不著邊際的污衊抹黑相對比,當事醫生的回應顯得格外平靜而坦然,只是將搶救病人的過程與吃香蕉的原因向著眾人娓娓道來。隨著真相水落石出,雜音與譏諷少了,理解與安慰多了。有人為喝葡萄糖水的醫生送出大量的飲料表達關懷,有人為被攻擊的醫生打抱不平。我們樂於看到,更多的人有著清晰的辨別是非的能力,那些充滿溫度的話語與行為如一股暖流,滌蕩我們的心靈,再次讓人感到平靜。「醫者仁心」的讚頌從來不是對醫生進行道德綁架的籌碼,醫患關係還需雙方共同努力。
【來源:紅網_紅辣椒評論】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