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WH-1000XM3評測:可能是市面上最好的頭戴式降噪耳機

2021-01-07 TechWeb

【TechWeb】伴隨著疫情形勢的逐漸好轉,有的人踏上了久違的工作崗位,也有的人繼續在家辦公。無論怎樣,生活還要繼續。如何在紛亂嘈雜的工作中找到一絲慰藉,如果在煙火味濃重的家庭中找到一片淨土,或許,降噪耳機正可在這段時間發揮出奇效。

說到頭戴式降噪耳機,或許有兩個品牌的產品會瞬間展現在你的腦海。沒錯,就是Bose和Sony。Bose不久前推出的Bose NC700系列降噪耳機,的確延續了Bose耳機在降噪領域一貫以來的強勢,降噪效果再度提升了一個臺階。

而它的老對手,索尼也在今年的CES大展上低調推出了其全新的頭戴式降噪耳機WH-1000XM3。作為該系列的第三代產品,索尼WH-1000XM3不僅在降噪效果上再度與BOSE旗艦看齊,更憑藉多年來的努力,展現出絕對領先於BOSE NC700的音質水平,後發制人,彎道超車,成為了目前在售的,集音質與降噪並重的,可能是最佳的頭戴式智能耳機產品。

外觀和操控

索尼WH-1000X系列一直秉承著優雅的商務設計風格,這一代的WH-1000XM3也不例外。我們拿到的這臺產品整機通體黑色,低調而內斂。

前代產品備受詬病的舒適度問題,也在WH-1000XM3上有了大幅度的改進。在頭梁部分,更加貼近頭部曲線,有效降低了長時間佩戴對頭部產生的壓力。

索尼WH-1000XM3整機重量250g左右,比前代產品輕了約20g,雖然乍看之下不明顯,可在使用一段時間後,還是可以明顯感知到負重感的降低。同時,即便在劇烈運動中,WH-1000XM3也可以保持佩戴的穩定,更加豐富了其使用場景。

WH-1000XM3的釋壓耳墊採用軟質聚氨酸脂泡沫材質,不但柔軟且透氣性好,耳墊與耳廓外側的接觸面積也比前代產品有所增加,進一步提升了佩戴的密閉性與穩定性。

WH-1000XM3同樣保留了可以旋轉的耳機單元這一設定,雖然旋轉角度並不太大,但已足夠適應不同臉型用戶的個體需求。同時,這樣的設計也在收納時提供了便利。

耳機左側邊沿位置有兩枚實體按鍵可用於操控,用戶可以進行開關機以及切換降噪模式等操作,兩枚按鍵的長度有著明顯的不同,在佩戴時盲操作並不會產生困擾。

耳機右側的整個面板支持觸控操作,根據用戶觸控方式的不同,可以隨性切歌、調整音量甚至接聽/撥打電話等。值得一提的是,長按觸控區域,可以激活手機端的語音AI助手功能,經實測,無論是蘋果的Siri、三星的Bixby甚至小米的小愛同學,都可以方便的通過索尼WH-1000XM3進行語音互動。

在耳機底部,索尼WH-1000XM3依舊保留了3.5mm耳機接口,方便發燒級用戶通過音頻連接線使用。雖然藍牙技術目前已經足夠普及了,但對於一些高端的音頻設備來說,實體線材在音質和延遲上的配套優勢依舊存在。

這一次,索尼WH-1000XM3改用了USB-C作為充電接口,這也迎合了目前旗艦機安卓智慧型手機的普遍趨勢,可以方便的通過手機充電線進行充電,出門遠行時無需再為線材所煩惱。

而在續航方面,這一代的WH-1000XM3做到了30個小時左右,雖然和上代產品區別不大,但也足夠重度用戶長時間使用了。

降噪效果

接下來說說降噪。平時我們需要的降噪,大多是在飛機火車或者地鐵等通勤場所,這段時間,人們的出行普遍減少,居家的時長較多,所以,我們本該對降噪的需求沒有那麼迫切。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在家辦公改變了我們的工作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考驗著我們的專注度和獨立性。到了工作時間,自主自覺的坐在電腦前辦公,做到心無旁騖,其實並沒有那麼簡單。在家的誘惑不只是零食和可樂,還有電視和電影。即便是你有恆心和毅力以我為主,但家長們的叨嘮,孩童們的歡笑,你總不能一概叫停吧。

WH-1000XM3最大的進步在於對中高頻的人聲進行降噪。以往的降噪耳機,往往對低頻且有固定頻率的機械聲有著不錯的降噪效果,比如飛機引擎,比如汽車發動機,但對中高頻效果不佳。而WH-1000XM3通過最新的HD降噪處理器QN1,做到了良好的人聲過濾。所以,如果覺得家中的親人影響到了你的工作,選擇WH-1000XM3或許能解決你的問題。

當然,如果你是一個在家辦公,又想和家裡人打成一片的綜合型辦公人才,你也可以通過改變不同的降噪模式來融入他們。索尼WH-1000XM3提供了三種降噪模式可供選擇:1、降噪模式。顧名思義這講給你帶來一個極為安靜的獨立辦公環境。2、音樂+環境聲模式:這時常被用於在街上行走的時候採用,既能清晰的聽到環境聲,也能顧及到音樂。3、音樂+人聲:過濾掉環境噪聲,但是保留人聲,這就是那些綜合型辦公人才的最愛了吧,

音質體驗

相對於降噪來說,音質就是個較為玄幻的概念了。雖然我聽過不少降噪耳機的聲音效果,但也終究是個木耳。實話說,像蘋果AirPods Pro那樣糟糕的音質,真的讓人沒法忍受。相對來說,Bose NC700並不算難以接受,但總歸是平淡如水。

索尼WH-1000XM3則保留了索尼耳機一貫以來的激昂澎湃,低音厚重。通過QN1晶片內集成的數模轉換器和模擬功率放大器,使耳機實現了出色的信噪比和低失真帶來出色音質表現。

實話說,索尼WH-1000XM3的音質可以用乾淨和紮實來形容。樂器和人聲的表現都很豐滿,而細節處也能夠有清晰和細膩的體驗。尤其是澎湃的低音,保有緊湊的衝擊感,無論是古典樂和是流行樂,無論是搖滾樂還是嘻哈,表現的都遊刃有餘。

索尼WH-1000XM3另一大特色就是能體驗到更大的空間感,配合LDAC和aptX HD編解碼功能,即便是藍牙音樂,也可以表現出高音質的水平。那種感覺很難用語言來形容,但絕對是我聽過的所有頭戴式降噪耳機中表現最好的了。

總結

有的耳機便攜性不錯,但音質渣到爆,比如蘋果AirPods Pro。有的耳機降噪表現優異,但便攜性和音質都只能用中庸來形容,比如BOSE NC700。而有的耳機,真正做到了全能。它有著良好的音頻表現,也擁有著不俗的降噪水平。毫無疑問,綜合實力最強的索尼WH-1000XM3,就是2020年最好的頭戴式降噪耳機,沒有之一。

相關焦點

  • 索尼1000XM3升級款WH-1000XM4降噪耳機
    講到抗噪耳機,大家應該會很快地想到 Sony 的耳罩式耳機 WH-1000XM3 要不然就是無線耳機 WF-1000XM3 這兩款,都是非常熱門、很多人關注的主動降噪耳機,近期在巴西的國家通訊部門曝光了耳罩式耳機 WH-1000XM3 的下一代產品WH-1000XM4。
  • 價格不到索尼1000xm3的一半,但它是國產降噪耳機的頂級之作
    之前個人在評測拜雅、舒爾包括AKG這些一線HIFI大廠時,曾說過一個現象。為什麼這些一線大廠的HIFI耳機受關注度不如索尼和BOSE的主動降噪頭戴耳機,原因很簡單,在外觀上索尼和BOSE確實技高一籌,外觀直接影響的就是出街的佩戴感。你要說索尼和BOSE的高端頭戴降噪真的那麼完美麼?不盡然,至少在音質上算二線都難說。
  • 德國專業媒體評測,十大頭戴降噪耳機和入耳式降噪耳機,索尼贏了
    在帶帶主動降噪(ANC)的頭戴式耳機中,價格在260歐元(1922人民幣)左右的索尼WH-1000XM3最讓我們滿意。入耳式機型中最值得推薦的是索尼WF-1000XM3,價格在190歐元(1405人民幣)左右。
  • 索尼WH-1000XM4 體驗:頭戴式降噪耳機新標杆?
    WH-1000XM3 太過出色的表現,讓很多人甚至已經「忘記」了它是一款索尼 2018 年推出的產品。在接下來的兩年裡,雖然我們也看到了不少優秀的頭戴式降噪耳機被推向市場,但「標杆」這兩個字卻一直牢牢把在 1000XM3 手裡。
  • 索尼WH-1000XM4首發評測:AI加持,打造降噪耳機滿分體驗
    索尼WH-1000XM4今年上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很多行業都放緩了新品的發布頻率,到了七月才開始逐步恢復,而在音頻硬體領域同樣如此。作為音頻行業的頭部玩家,索尼就在今天正式推出了WH-1000X頭戴式無線降噪耳機的第四代產品,也就是WH-1000XM4,恰好最近有一次三地輾轉的出差,就帶上了它作為一路旅途的伴侶。
  • 索尼WH-1000XM3測評:超強主動降噪,為耳朵打造獨享moment!
    提起頭戴式降噪耳機,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BOSE。然而,近幾年索尼推出了降噪耳機系列,通過自研降噪晶片QN1的加持,降噪效果刷新了很多人的認知。那麼,索尼WH-1000XM3這款耳機降噪效果究竟如何呢?最近小編上手了大法的這款產品,經過一段時間的實測體驗,不得不說:索尼大法好,真香!
  • 箱底找出一款冷門失敗的降噪耳機,映襯出索尼1000xm3的優劣之處
    不過到2016年開始,這種認證也開始放鬆,為了商業化嘛,它也設計了4個級別,所以現在有些耳機甚至都出現了THX認證。▲饒是Teufel如此厲害,推出這種外形的主動降噪頭戴耳機也是無力回天的,也許德國人會接受這種風格。不過在國內,主動降噪市場一年甚至半年一變,BOSE和索尼搶佔著市場制高點還不忘更新迭代。
  • 索尼最強頭戴式藍牙耳機評測:WH-1000XM3究竟有多強?
    整體來看,索尼WH-1000XM3外觀方面延續了上一代的高雅穩重商務風格,機身外表以亞光磨砂的材質為主,在頭梁和耳罩處採用了皮革材質,質地柔軟。,一年多的使用中WH-1000XM3似乎總是能夠讓我滿意,總的來看,WH-1000XM3的表現已經非常完善了,可以說即使在一年之後的今天,在下一代XM4,WH-1000XM3依然是我最推薦的頭戴式無線降噪耳機。
  • 索尼WH-1000XM4首發評測:AI加持,打造降噪耳機滿分體驗|鈦極客
    作為音頻行業的頭部玩家,索尼就在今天正式推出了WH-1000X頭戴式無線降噪耳機的第四代產品,也就是WH-1000XM4,恰好最近有一次三地輾轉的出差,就帶上了它作為一路旅途的伴侶。作為一個擁有上一代產品WH-1000XM3的用戶,也不免會與上一代產品的體驗進行比較。
  • What Hi-Fi五星評測索尼新旗艦頭戴式無線降噪耳機WH-1000XM4:大師...
    說索尼WH-1000XM4無線降噪耳機的推出可能是2020年最引人注目的耳機發布活動,一點也不為過。   為什麼這樣說呢?   如果耳機識別出您正在講話,就會停止播放並自動切換到其環境聲音模式。雖然從開始說話到進入模式之間會有一點延遲,但整體使用感很好。還可以在索尼的耳機連接應用程式中設置講話的靈敏度,防止它意外關閉。有時不小心咳嗽或者跟著耳機唱起了歌,可能會不小心觸發該功能,但只需在右側觸摸板上下滑動手指即可返回音樂。   除此之外,新品還搭載了「佩戴感應」功能。
  • 真無線降噪耳機,索尼WF-1000XM3前來挑戰
    現在的無線耳機已經佔據了耳機配件市場的半壁江山,各種入耳式,頭戴式的無線耳機比比皆是。雖然說款式可以雷同,但音質還是要看生產商的實力了。從美學上講,索尼WF-1000XM3不一定是市場上最漂亮的耳機。但是它為用戶體驗更好,可是做出了不少努力的。
  • 索尼新一代無線降噪頭戴耳機WH-1000XM4發布
    本周,索尼正式發布新一代無線降噪頭戴式耳機WH-1000XM4, 首發提供黑色和鉑金銀,國行定價2899元(海外350美元),8月18日開始發貨,線下直營店可以舊換新。索尼將XM4標記了四大賣點,一是新升級的HD降噪處理器QN1,20級環境聲可控降噪。二是智能免摘對話及AI自適應聲音控制;三是DSEE Extreme數字聲音增強引擎進階版,360臨場音效;四是升級降噪通話、支持佩戴感應、支持多點連接(藍牙5.0可同時連兩臺設備)。
  • 索尼藍牙降噪耳機WH-1000XM4 當之無愧年度降噪耳機新標杆
    在頭戴式降噪耳機領域,索尼處於絕對的領先地位。大概是由於WH-1000XM3的表現太過出色,很多人甚至已經忘記了它是一款2018年推出的產品。在接下來的兩年裡,雖然我們也看到了不少優秀的頭戴降噪耳機被推向市場,但「標杆」這兩個字卻一直牢牢把在1000XM3手裡,直到今年WH-1000XM4出現。
  • 索尼WH-1000XM4評測:2020最值得購買的降噪耳機
    索尼今年已經發布了新款頭戴式無線降噪耳機WH-1000XM4。儘管它看上去與前代產品沒有太大不同,但WH-1000XM4以極高的佩戴舒適度、出色的降噪效果,依舊是2020年無線降噪耳機的最佳選擇。耳機左邊上有一個電源按鈕和一個降噪切換按鈕,在耳機右邊有一個觸摸板控制器。WH-1000XM4的觸摸控制是一項方便的功能:向前或向後滑動即可切換歌曲,向上或向下滑動即可調節音量。點按兩次即可播放/暫停或接聽電話。WH-1000XM4在原來的基礎上新增了一些操作模式,比如:雙指長按激活/關閉智能免摘對話。
  • 索尼WH-1000XM4耳機評測:無線降噪耳機霸主?
    自從2018年索尼推出WH-1000XM3降噪耳機之後,它就成為了耳掛式耳機市場經久不衰的霸主。實話說,WH-1000XM3耳機很難挑出明顯的缺陷。索尼賦予了它強大的ANC(主動降噪)功能、優秀的音質以及完善的設計。可以說,WH-1000XM3確實是一款體驗很好的耳機。
  • SONY WH1000XM3 旗艦降噪耳機 使用一年後的感受分享
    她就是SONY的旗艦降噪耳機 WH1000XM3. SONY旗艦降噪耳機 WH1000XM3 01 卓越的性能
  • 索尼WF-1000XM3評測:續航大幅度提升,降噪優勢明顯
    在2017年首次推出WF-1000X無線降噪耳機後,索尼過去兩年在陷入了停滯,而WF-1000XM3的誕生也標緻著索尼在時隔兩年後再次進軍無線耳機領域,這對消費者來說,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好消息——功能、音質和期望值都被不斷提高,製造商不得不加倍努力才能讓自己的產品脫穎而出。
  • 爆款分析:索尼降噪頭戴耳機WH-1000XM4與前代詳細拆解對比
    隨著索尼WH-1000XM3迭代新品索尼WH-1000XM4的發布,一代經典正式開始落下帷幕。我愛音頻網全程加急為大家帶來索尼WH-1000XM4 頭戴降噪藍牙耳機拆解報告,不過還是有很多小夥伴詢問具體在哪些方面得到了升級,還有現在入手XM3是不是更香了等問題,所以這篇新聞就來帶大家一起來看下兩代產品究竟有哪些方面的不同?
  • 舒適降噪性能大躍進,但依舊「難用」,索尼1000xm3耳機評測
    SONY WH-1000XM3過去筆者曾經就市面上主流的降噪耳機,做過一輪比較(這篇文章:世界在喧囂,我們在降噪:四款主流熱門降噪耳機橫評丨鈦度實驗室),Sony 1000xm2 在比較中表現十分亮眼,無論是降噪能力,還是音質都是同類中的佼佼者。而在舒適性上面,它可能不如 BOSE QC35ii。
  • 索尼H910N評測:年輕時尚的三代目進化,便攜與輕盈降噪之選
    索尼WH-H910N評測:年輕時尚的三代目進化,便攜與輕盈降噪之選。(但索尼是鐵定不給1000X頭戴那些年輕化的色彩,注重嚴謹的商務化沉穩的配色溢價,當然相比BOSE來說目前新BOSE700反而銀色更顯得年輕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