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專題之元素周期表:基本概念介紹

2021-01-11 中原說教育

01考綱要求

了解原子的構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原子核又由質子和中子構成)。了解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排布規律。掌握原子結構示意圖的表示方法。

02原子的組成

1.原子是由居於原子中心的帶正電的 原子核 和核外帶負電的 核外電子 構成的,

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

2.構成原子的粒子及其性質

由此可見: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質子和中子的相對質量都近似為1,如果忽略電子的質量,將核內所有質子和中子的數目和叫做質量數。

原子

質量數與質子數和中子數間的關係是:質量數(A)= 質子數(Z) + 中子數(N),其中,1個質子和一個中子的質量答題相當。

03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

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在多電子的原子裡,電子分別在能量不同的區域內運動,在離核較近的區域內運動的電子能量較 低 ,在離核較遠的區域內運動的電子能量較 高 ,把不同的區域簡化為不連續的殼層,也稱作 電子層 (如右圖)。電子總是先從 內層 層排起,這又叫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其關係如下表:

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

1.核外電子的排布規律,以下四個規律相互制約的,在考慮問題時需要同時滿足

(1)各電子層最多容納2n的平方個電子,其中n表示電子層數;

(2)最外層電子數不超過8個 (K層為最外層時不超過2個);

(3)次外層電子數不超過18個;倒數第三層電子數不超過32個

(4)核外電子總是儘先排布在能量 較低 的電子層,然後由裡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_升高_的電子層。

特別提醒

2.結構示意圖,以Na元素為例

以Na元素為例

結構示意圖包括原子結構示意圖和離子結構示意圖。

在原子結構示意圖中,「圈」表示原子核及核內質子數,「弧」表示各電子層,弧線上的數字表示該電子

層上的電子數,核內質子數與核外電子數相等。

在離子結構示意圖中,核內質子數與核外電子數不相等。

思考題:試用原子結構示意圖表示下列粒子:Na+、O、S2-、Cl-。

以Na元素為例

3.核外電子排布與元素性質的關係

(1)金屬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一般小於4,較易失去電子,形成陽離子,表現出還原性,在化合物中顯正化合價。

(2)非金屬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一般大於或等於4,較易得到電子,活潑非金屬原子易形成陰離子。在化合物中主要顯負化合價。

(3)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最外層為8電子(氦為2電子)穩定結構,不易失去或得到電子,通常表現為0價。

相關焦點

  • 元素周期表150歲|化學帝國的第一部憲法,帶著問號和留白
    近代化學的發展讓一些真正的元素顯現出來,比如在「五行論」和「四元素說」都佔一席之地的「水」,其實還可以分解為氫和氧。科學家們於是把元素定義為通過化學手段不能再分的物質。到了門捷列夫繪製出首版元素周期表的時代,世界上已知的化學元素共有63種,並以年均1個的速度新增。
  • 高中化學知識點總結: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1869年,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制出了第一張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有7個橫行,叫做周期。其中第一周期、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稱為短周期,第四周期、第五周期、第六周期、第七周期為長周期,第七周期也稱不完全周期。
  • ...元素周期表|化學|居裡|德米特裡·伊萬諾維奇·門捷列夫|張元素...
    是誰發現並製作了世界上第一張元素周期表,這其中又有哪些曲折艱難的歷程?這些與化學有關的歷史,作為學生的你如果還不知道,那麼就在甘肅科技館的「『雲』享化學」元素集結號線上科普主題活動中一探究竟。他製作了世界上第一張元素周期表主講人:甘肅科技館輔導員 史敏如果你也曾在化學課上背不出元素周期表而罰站,那麼你真應該好好認識認識這個人——德米特裡·伊萬諾維奇·門捷列夫,俄國科學家,因為就是這個男人支配了你的化學課恐懼,是他發現並製作了世界上第一張元素周期表。攀登科學高峰的路,是一條艱苦而又曲折的路。
  • 化學告訴你!元素周期表中哪些化學元素以人名命名?
    「你不知道的化學」系列已經更新了四期,今天第五期,小白和大家聊聊,元素周期表中有哪些元素是以人命名的。前四期文章連結:化學告訴你!元素周期表中最毒的元素化學告訴你!元素周期表中氟元素有趣的十個事實化學告訴你!以莫斯科命名的115號元素「鏌」化學告訴你!人體的化學成分有哪些?
  • 元素周期表仍為完結?科學家正在開啟第八周期元素世界的大門!
    完整和準確的CCSD計算是不可用超過122的質子數計算的,因為其形勢的極端複雜性:5G,6F,和7D的軌道應該有相同的能量水平,並在160號元素的9區域,8p3 / 2 / 2,和9p1軌道也應在能量相等。這會導致電子殼混合,使塊的概念不再適用,也將導致新的化學性質,將定位這些元素在一個周期表非常困難。例如, 164號元素會混合10、12、14和18號的元素的特徵。
  • 科學趣談|元素周期表
    1789年,法國科學家拉瓦錫(被稱為近代化學之父,開創了化學的新紀元),他推翻四元素論(水、火、土、氣)的同時建立了自己的元素理論,還列舉了一個當時一直的所有元素表,將他們分為四大類:金屬、非金屬、氣體和土質。這是早期對化學元素進行分類的範例,是第一個化學元素的分類表。
  • 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和元素周期表的銜接教學
    以原子結構知識的學習為例,展開高中化學與大學化學的銜接教學研究,通過找準切入點、提出問題、初識基本知識、原理詳解、實例練習等環節,可以順利完成知識的銜接過渡,同時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的能力。無機化學是高等院校化學、化工、環境等相關專業大一新生所接觸的第一門基礎課,在化學課程體系中處於承前啟後的地位。
  • 說你元素周期表51號元素是罵人的意思嗎 是什麼梗介紹
    元素周期表51號元素是什麼梗?最近的網絡熱詞更新的速度非常快,很多網友對於有些新熱詞不太了解,接下來小編帶來了關於元素周期表51號元素的介紹,感興趣的一起來看看吧!  元素周期表51號元素什麼梗  元素周期表51號元素是一個段子,段子裡兩位年輕人吵架,女孩對男孩說:「你全家包括你都是元素周期表51號元素!」。所以說有文化真可怕,吵架罵人都不帶髒話的,而是暗諷。  其實學過化學都知道,元素周期表是化學的基礎元素表,它的第51號元素是:銻。符號是:SB。
  • 元素周期表51號元素是什麼梗?元素周期表51號元素是啥
    元素周期表51號元素是什麼梗?抖音真的是可以了,終於還是向元素周期表下手了!在網上經常能看到有關元素周期表51號元素的梗,那麼大家知道元素周期表51號元素是什麼梗嗎?下面就快和小編一起看看吧!元素周期表51號元素是什麼梗元素周期表51號元素是什麼?有點文化的應該是知道的吧!
  • 國際元素周期表挑戰賽:獎品是諾獎獲得者親筆籤名的元素周期表!
    為什麼玩「元素周期表挑戰賽」?為了慶祝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年(IYPT2019)和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成立一百周年,IUPAC在2019年舉辦了面對全球範圍青少年的元素周期表挑戰賽。該活動吸引了來自136個國家和地區的玩家,引起了全球「元素熱」。
  • 新初三必背元素周期表!當化學遇上漫畫,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各位新初三的家長和同學們,咱們即將在新學期開始一門新學科的學習——化學。初中化學需要記憶的內容很多,尤其是龐大而複雜的化學元素周期表。不僅如此,老師們為了讓孩子們記住各種化學知識也是煞費苦心,曾經有一個聰明的化學老師是這麼啟發學生記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的。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銅,汞,銀,鉑,金……由於太難背,於是教學生背了一個口訣:撿個大美女,身體細纖輕,統共一百斤。
  • 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表
    元素性質的周期性變化規律稱為元素的周期律,其表格形式被稱為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發明的。1.能級組與周期2.價層電子組態與族元素周期表中,將外層電子結構相似的元素排成一列,稱為族。元素周期表中的18個縱列分為16個族,一類為主族,另一類為副族。
  • 化學老師「深藏不露」我保證這一定是「世上最好玩」的元素周期表
    當老師還是學生時,科學和綜合科學這三門學科中最麻煩的部分是化學。如此繁瑣的公式相當簡單。最麻煩的是,當我第一次接觸化學時,我對元素周期表感到沮喪。曾經是部分化學專業的學生,他被化學老師照顧。
  • 原子結構示意圖和元素及元素周期表
    2、在圖中質子數等於核外電子數,則是原子結構示意圖,質子數大於核外電子數,則是陽離子示意圖,質子數小於核外電子數,這是陰離子示意圖;3、熟記元素周期表的結構,以及每個小格的含義;了解周期和族的變化規律,結合題目具體分析即可;4、原子(或元素)的化學性質由最外層電子數決定,種類由核內質子數決定。
  • 化學元素周期表:橫看周期,豎看族
    「氫氦鋰鈹硼,碳氮氧氟氖……」在初識化學元素周期表時,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疑問:元素周期表應該橫著看還是豎著看呢?橫著看和豎著看有什麼區別呢?  首先從化學元素周期表的發明開始說起,這離不開化學家們的辛苦研究。1803年,英國化學家道爾頓在他的論文中提出了原子學說,首次提出原子量的概念。
  • 元素周期表有盡頭麼?最後一個元素是幾號元素?
    元素周期表我們上初中的化學課時,就會接觸到元素以及元素周期表,甚至還被老師要求背誦元素周期表的前20位。到了高中,不僅要橫著背,而且還要豎著背。可以說,元素周期表就像是化學這個學科的武林秘籍。事實也是如此,化學這門學科從一開始就和元素在打交道,甚至有一段時間,化學家們以搶新元素為樂,在上世紀初,基本上能搶到新元素,就意味著提前預定了諾貝爾獎。
  • 恐怖的元素周期表!你知道買下1克表中的所有元素需要多少錢嗎?
    導讀:我們知道,雖然組成世界的物質多不勝數,但基本元素卻非常少,幾乎所有的物質都是這些元素之間相互作用的產物,而這些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之間存在著某種聯繫,而展示這些元素和其聯繫的表格便是元素周期表!自1869年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發表元素周期表以來,經過科學家們的多年完善,元素周期表已經近乎完美。
  • 「元素周期表」隱藏著規
    就是我們目前發現的這些基本粒子,它能拼成一張表格,這張表格非常像我們熟悉的「元素周期表」,在利用粒子對撞機,研究了一個多世紀之後,物理學家們發現了這12種基本物質粒子。「基本粒子」與「元素周期表」隱藏著規律我們所熟知的「元素周期表」,當古人發現元素周期表的時候還不知道原子實際上由更小的電子和質子構成的,仔細看現在的元素周期表,你會發現元素周期表有一側的元素非常容易發生化學反應,而另外一側的元素則不太容易發生化學反應,一般把不太容易發生化學反應的那一側叫做「惰性元素」。
  • 元素周期表包含了宇宙中的所有元素嗎?
    不同元素的區別在於質子數的不同,例如,氫包含一個質子,氧包含8個質子,鐵包含26個質子。人類對於化學元素的正確認識始於門捷列夫,他找到了元素的周期規律,並製作出了能夠預測未知元素的元素周期表。此後,科學家不斷發現新的元素,逐漸填補了元素周期表的空白。在自然界中,人類可以找到從1號元素氫到98號元素鉲。
  • 元素周期表中神秘的115號元素與外星科技有關嗎
    1869年,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發表了第一張元素周期表,把每個元素的化學性質和質量寫在卡片上。他根據原子質量的增加來排列卡片,並發現具有相似性質的元素以一定的時間間隔出現。但它的表格似乎有些隨意,在某些情況下,他違反了增加原子質量的順序以保持性質相似的元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