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物館大揭秘:德陽究竟有多少件館藏文物?五位數!
有人說要想了解一個地方的歷史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參觀博物館說到博物館你知道咱德陽有多少個嗎又有多少館藏文物剛開始小編也是被問到摳腦殼不過記者從市文旅局得到了最新情況↓↓↓目前,全市有博物館(紀念館)11個,其中包含國家一級博物館
-
中國文物系統館藏文物基本摸清「家底」
新華網北京6月16日電(記者呂諾)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16日表示,全國文物系統博物館全部館藏珍貴文物數據的採集工作已經完成
-
四川省圖書館館藏文物現身廣東崇正春拍?警方已介入
《魚雁集》叢扎圖片來源:「江上說的」微信公眾號「古逸清芬·信札古籍文獻」專場拍品中,出現了數十件近代名人致西南名儒林思進的信札,官方估價在1萬-8萬元不等,這些信函屬於四川省圖書館的館藏文物,應存於四川省圖書館。這一消息最初由公眾號「江上說的」發出,11日下午,中國之聲記者獨家聯繫到文章作者江上。
-
市博物館館藏文物徵集_蕪湖市政務公開網
市博物館館藏文物徵集單一來源邀請函一、項目基本情況項目編號:WH01CG2021HW9529(任務書編號F2020-1186)項目名稱:市博物館館藏文物徵集(本項目投標文件須為電子文件,僅支持物理
-
文物大省陝西5年來考古發掘古遺址古墓葬1.6萬處出土文物4萬餘件組
陝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文物事業發展,在機構改革中保留省文物局並增設1個內設機構;制定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實施意見》《關於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實施方案》《陝西省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18-2022年)實施意見》,將文物保護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在全國率先編制《陝西文物保護總體規劃》《陝西長城保護總體規劃》,創新編制《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管理規劃
-
中國古代航海文物大展今揭幕 匯聚160餘件精品文物
圖說:中國古代航海文物大展今揭幕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楊玉紅)今天,一場講述中國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航海文明的展覽——「大海就在那:中國古代航海文物大展」在中國航海博物館開幕,匯聚了旅順博物館的針碗、西漢南越王博物館的蒜頭紋銀盒等160餘件航海精品文物。
-
我市11件館藏文物進京「祝賀」紫禁城建成六百年
圖為參展文物。記者近日從市縣兩級文化和旅遊局獲悉,應故宮博物院邀請,鳳陽縣博物館借給故宮博物院館藏文物11件,用於在故宮博物院舉辦的「紫禁城建成六百年」紀念展。感悟優秀傳統文化魅力據了解,紫禁城始建於明朝永樂四年(1406年),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
-
「摸金校尉」倒賣文物青花瓷大罐 器形大過故宮博物院館藏
光一件「青花大罐」就開口叫價5000萬元……最近,遼寧省阜新市一起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審查起訴並由檢察機關提出確定刑量刑建議的跨省盜掘古文化遺址和倒賣珍貴文物案公開宣判,法院全部採納檢察機關公訴意見,認定姚某等5人犯盜掘古文化遺址罪、於某等2人犯倒賣文物罪,分別判處相應刑罰。
-
館藏文物現身拍賣行?必須倒查揪出盜寶賊
《魚雁集》叢札 近日有媒體報導,在廣東的一場信札古籍文獻拍賣專場中,多位書法家、國畫大師致西南名儒林思進的信札,竟然是四川省圖書館的館藏文物。9月13日晚,四川省圖書館發布情況說明,指出所拍賣的文物系2004年12月13日書庫失竊案的被盜文獻,當時已向公安機關報案;此次拍賣事件發生後,也已即刻報案,相關拍品已由公安機關暫扣。公眾懸著的心多少可以放下,畢竟文物不會再跑了,但上述通報還不能完全打消公眾疑慮。因為既已確定被盜並報案,可據公開信息,這批文物在一年後就現身上海一場大型拍賣會並成交。
-
這所大學有個國家一級博物館,文物標本達四萬多件
這所博物館在濟南中心校區、青島校區兩地設館,青島校區博物館近期剛啟動試運行。目前,山大青島校區博物館文物和標本總計達四萬多件,文物主要是考古專業師生考古教學實踐中發掘出土品,標本來自生命科學院製作的動植物藏品。其中,出土自青島相關遺址的文物,將這座城市的歷史推演至約6000年前,講述著這座城與海的息息相關。博物館每一件藏品都在訴說著歷史。
-
山東大學青島校區有個國家一級博物館 文物標本達四萬多件藏有6000...
這所博物館在濟南中心校區、青島校區兩地設館,青島校區博物館今年剛啟動試運行。目前,山大青島校區博物館文物和標本總計達四萬多件,文物主要是考古專業師生考古教學實踐中發掘出土品,標本來自生命科學院製作的動植物藏品。其中,出土自青島相關遺址的文物,將這座城市的歷史推演至約6000年前,講述著這座城與海的息息相關。
-
文物保護看基層 | 走進重慶,看文物保護的新探索
25908處不可移動文物,1482489件可移動文物,為把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長期以來,重慶文博人在平凡的崗位上砥礪奮進,努力探索符合國情的文物保護利用之路。「十三五」期間,重慶結合三峽後續重大項目、國家文物保護等政策,全面提速大遺址保護、展示、利用工作。規劃投入資金14億元,啟動實施釣魚城遺址、老鼓樓遺址、巫山龍骨坡遺址、奉節白帝城遺址、萬州天生城遺址等9個大遺址重點保護項目。
-
60餘戶機構將參展2020文物博覽會 9大亮點繽紛呈現
本屆文物博覽會以「共享收藏、繁榮市場」為主題,展區總面積達2000平方米,匯聚了北京、天津、遼寧、南京、河南、河北、湖南等地60餘戶國有文物商店、古玩經銷商和藝術品機構參展。展品包含瓷器、玉器、壽山石、佛造像、古董珠寶、古玩雜項等品類。
-
重慶登記備案博物館達105家 文物利用方式更多元
值得注意的是,「十三五」期間重慶文物利用方式更加多元。在摸清可移動文物家底的基礎上,重慶博物館系統深入挖掘文物資源內涵價值,先後舉辦重慶首屆文博創意產品展示活動、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大賽、館藏文物「鎮館之寶」評選活動。同時,成立重慶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聯盟,至今,重慶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累計數量達到3500多款,比「十二五」末增加3000多款,增長600%。
-
山東93個縣(市、區)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據介紹,山東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成效顯著,在國家公布的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中,山東省共有93個縣(市、區)入選,居全國第一位。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胡上山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創出山東經驗。省文旅廳充分發揮山東文化遺產資源豐富的優勢,積極推進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紮實推進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體系建設。
-
甘肅省博物館「鎮館之寶」——十大經典館藏文物
不過在一個多小時的直播裡,實際展示了11件(組)藏品。不過講解員「小姐姐」自始至終只對一件文物,提到「鎮館之寶」四個字。這就是世人皆知的「銅奔馬」,以前曾被叫做「馬踏飛燕」。甘肅省博物館最具特色的兩個展館就是「絲綢之路」展和彩陶展。這十大經典(或者說十一大)館藏文物有八件出自「絲綢之路文明」展廳。
-
永州市館藏陶瓷和青銅文物保護修復項目通過國家相關驗收
紅網時刻永州10月30日訊(通訊員 朱湘泉)10月28日晚,永州市博物館館藏陶瓷和青銅文物保護修復項目驗收會在永州市博物館舉行,經國家文物保護修複評審專家組評審,同意通過結項驗收。永州市文旅廣體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科春以及文物修復專家及文物保護修復項目團隊、市博物館有關工作人員與會。
-
通遼市博物館館藏青銅文物保護修復項目入庫驗收
11月18日通遼市博物館對館藏青銅文物保護修復項目進行了入庫驗收。此次共計保護修復完成青銅器文物77件(套),其中二級文物18件,三級文物33件,一般和未定級文物26件。在保護修復過程中,項目組遵循最小幹預、修舊如舊、可逆性的原則,再現了文物原有的面貌,本體穩定性得到了提高,色差在可接受範圍內。目前這批文物達到了「遠看一致、近觀有別」的視覺效果,取得良好的保護修復效果,同時,文物的各項狀況穩定,便於展示和長期保存。該項目進一步滿足了通遼市博物館文物陳列和文物保管的工作需要。
-
「摸金校尉」盯上戰國古墓,70餘件珍貴文物流向黑市
千裡淮河萬卷書,四季浪花唱古今。作為楚國故都,淮水之側的淮南擁有太多記錄楚國風韻的時間密碼,而坐落於安徽省淮南市三和鎮徐窪村的武王墩古墓作為目前已發掘的萬餘座楚墓中唯一一座王級大墓,於1981年被確定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年來,由於武王墩古墓本身蘊含的巨大經濟價值,一些「摸金校尉」們趨之若鶩地將罪惡之手伸向了那些流傳千年的文化瑰寶。
-
江口沉銀遺址三期考古出土文物10000餘件 「蜀世子寶」國內唯一
4月29日上午,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戰場遺址第三期考古發掘成果新聞發布會上傳來重磅消息,此次發掘出土文物10000餘件,重要文物2000件,其中最為重要的是發現了一枚金印,方形印臺、龜形印鈕,印面鑄有「蜀世子寶」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