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女孩一個月不換內褲,用餐巾紙代替衛生巾,她的現狀讓人唏噓

2020-12-09 東山再起說歷史

文字/心媽

編輯/心媽

現在很多的社會生活壓力大,很多父母必須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才能夠養家餬口,但是往往為了生活會忽視對孩子的教育,導致孩子的人生軌跡變得不一樣。

洋洋是一位14歲的少女,正處於青春期的她發生了一件讓她和家裡人都很憂愁的事情。

因為洋洋的父母因為工作的原因疏於對洋洋的照顧,洋洋是和奶奶一起生活的,平日裡洋洋和奶奶的交談並不多。

處於放養狀態的洋洋私生活變得非常邋遢,她不僅學會了抽菸喝酒,還天天熬夜泡吧。

洋洋在個人衛生方面做得很差勁,邋遢到有時候甚至一個月都沒有更換內褲,平日裡洋洋都沒有注意到自己行為的錯誤,直到有一天洋洋覺得小腹不適時,來醫院做檢查。

檢查結果出來後,醫生很嚴肅地告訴洋洋需要戒掉生活中不良的習慣,要勤換內褲保證衛生,不熬夜不抽菸喝酒。囑咐後開了藥讓洋洋回去調理身體。

洋洋回去照做了一星期後,吃了藥,自己覺得沒什麼大問題,又把醫生的囑咐拋之腦後。開始以往的邋遢,甚至更加嚴重,生理期的時候用餐巾紙代替衛生巾,有時候甚至連內褲都不穿,不換。

過不了多久,洋洋又開始覺得不舒服,而且比上次更加難受。再次去醫院做檢查,而這次的檢查讓她接近崩潰。

她得了一種婦科病,嚴重會影響到子宮的發育導致不孕不育,現狀讓人唏噓。

個人衛生是極為重要的,不僅關乎於一個人的形象問題,還會影響到自己的身體健康。

如何增強孩子講衛生的意識?

1. 父母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導師也是孩子的一面鏡子,父母的言行舉止對孩子有著深遠的影響。

父母應該在孩子小時候就教導孩子做好個人衛生,孩子的成長環境父母要保持整潔,讓孩子知道在乾淨的舒適環境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父母以身作則,教育自己的孩子。

2. 和孩子一起整理房間

在生活中大部分孩子的房間都是由父母打掃得乾乾淨淨的,孩子通常都沒有機會參與。這是不對的,父母要讓孩子多參與到家務活動中來,父母和孩子一起整理房間,並且可以從中指導孩子如何把東西歸位,把自己的房間整理乾淨,讓孩子慢慢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這樣子不僅可以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還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和衛生意識。

3. 告訴孩子危害

在生活中可以拿一些不講個人衛生危害的事例給孩子看,讓孩子了解其中的危害,也可以通過生活中的實驗才孩子身臨感受衛生的重要性。

要先樹立孩子的衛生觀念,再用行動指引孩子如何做好衛生。

4. 讓孩子學會獨立

父母要學會適當放手,讓每個階段的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慢慢的增加任務。不要凡事都是一手包辦,讓孩子學會獨立。

面對問題的時候不要著急幫孩子解決,先讓孩子了解問題出在哪裡,讓孩子自己尋找到解決的方法。以此慢慢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讓他們在未來的道路上才能越走越遠。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也是國家未來,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是在造福社會。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希望每個做父母的人,可以多花點時間在孩子的教育身上,培養出一位優秀的孩子。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小知識和育兒故事,可以關注我!幫助你成為一名成功的父母~

(本文內容皆是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14歲少女長期不換內褲,生理期只墊衛生紙,現狀令人揪心
    不久前,一位14歲的花季少女就因為不注意衛生而進了醫院,當網友們得知她的日常生活習慣後,紛紛表示不可思議。花季少女患上嚴重婦科病:一個月不換內褲,生理期只墊衛生紙小麗是一名14歲的初中女生,由於父母都在外地打工,爺爺奶奶年紀也很大了,小麗只能自己照顧自己。
  • 14歲女孩一月不換內褲,生理期只墊「餐巾紙」,網友:爹媽幹啥的
    14歲女孩一個月不換內褲,生理期只墊衛生巾,網友:無力吐槽前陣子一個14歲的女孩的事情被報導後,網友們都覺得十分無奈,起因居然是她十分不講衛生,針對她的情況,網友們紛紛表示:無力吐槽,這爹媽都是幹啥吃的?
  • 1個月不洗內褲,會發生什麼?23歲患癌女孩用親身經歷告訴你
    據《醫學界》報導,23歲的女孩芳芳(化名),正值風華正茂的年齡,但最近發生的事情,給了這個年輕美麗的女孩一記重創。 兩個月前,芳芳覺得肚子有些脹痛,下面有燒灼感,還流東西。芳芳覺得可能只是普通炎症,不會有太大問題。
  • 「散裝衛生巾」引發熱議,4000萬女人,沒有衛生巾自由……
    還有更多的人,連這樣便宜的衛生巾也買不到、買不起,目前,我國貧困兒童數量約為4000萬,其中12至16歲、面臨生理期的女童約佔10%。也就是說,我國有大概400萬的女童面臨「月經貧困」。有些貧困女孩甚至會用棉襪來代替衛生巾,待生理期結束後把襪子又穿在腳上。月經貧困,是遺落在角落裡的傷痛和無助。
  • 你怎麼可能知道,有些人窮到連每個月的衛生巾都買不起
    2、可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那位說著「我有難處」的姐姐。對於她們來說,衛生巾不就是幾杯奶茶錢麼,不就是一個影視APP的會員錢麼。可是,在中國,有6億人的月收入少於1000元,就算是五毛錢一片的衛生巾,按六天的經期一天用三片的量來算,每個月也要多支出九塊錢,就算是那種兩三毛一片的散裝衛生巾,對於她們來說,也是一種負擔。並不是所有人都有在空調房裡喝奶茶追劇的權利的。
  • 想不到子初的一次性內褲和刀紙,這麼用竟然如此透氣
    >想不到子初的一次性內褲和刀紙,這麼用竟然如此透氣2020-09-14 18:18:13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想不到子初的一次性內褲和刀紙,這麼用竟然如此透氣  各位新手媽媽雞不雞到,坐月子時,一次性內褲&刀紙可是一對神仙組合!
  • 為何西方女性喜歡用內置式的衛生棉條,而中國女性喜歡用衛生巾?
    每個月的大姨媽是讓女性很頭疼的一件事。墊著厚厚的衛生巾著實難受,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天,那感覺簡直是苦不堪言,而且還不能跑,不能跳,晚上睡覺不敢隨便翻身,怕一覺醒來得換床單,量多的時候,坐在位置上都不敢亂動……諸如此類的煩惱,相信大部分女性都有。說到月經,就不得不提衛生巾了。
  • 「老師,我需要一個衛生巾」
    「老師,我需要一個衛生巾,我來月經了。」今年9月末的一天,一個六年級的女生獨自走進了杭州時代小學校醫室,找到章校醫。章校醫拿出提前為女生們備好的衛生巾,叮囑道,「這幾天要多喝熱水,不要用冷水、不要劇烈活動。」
  • 男老師給女學生送「衛生巾」,作風問題或另有蹊蹺,網友不淡定了
    雖然楊老師不能像媽媽或者女老師那樣直接生動的講述關於女孩兒的生理常識,但告訴孩子們使用衛生巾也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不用害羞,這不也是正確的引導嗎?甚至有網友評論「我也是農村出來的,在初中來例假的時候都不敢去換衛生巾,怕朋友或同學笑話」。
  • 14歲的女孩第一次來月經,竟被老師說「髒」,爸爸,月經到底是什麼...
    14歲的女孩來月經 竟被老師說「髒」 前幾天,走在上班的路上,冷不丁地聽到有兩位男士的對話: 「你看,她裙子上面有那個!要不要告訴她一下?」
  • 散裝衛生巾爭議背後:不熟悉的真實成本,被忽視的性教育
    而探討因貧窮而買不起衛生巾的「月經貧困」時,需要關注的不只是農村女孩能否用得起衛生巾,還有性教育和自我保護等深層次問題。衛生巾的出廠標準在新浪微博引發討論的「散裝」衛生巾來自淘寶店家「涵同學衛生巾批發生活館」(以下簡稱「涵同學」),先後出現兩輪爭議:低價衛生巾是否為正品,是否衛生?
  • 支付寶錦鯉女孩,本以為自己是「一夜暴富」,如今現狀卻讓人唏噓
    支付寶錦鯉女孩,本以為自己是「一夜暴富」,如今現狀卻讓人唏噓隨著科技的發展,網際網路逐漸普及到了千家萬戶,國內的網際網路企業也像雨後春筍一般出現並發展壯大。這些年來我們生活中因為網際網路的改變數不勝數,其中行動支付已經被大家所接受,如今大家上街再也不需要攜帶厚厚的錢包,一部手機就能完成絕大多數的消費問題。目前國內的兩大行動支付平臺分別是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為了推廣這個功能支付寶方面可以說是不遺餘力,還推出過「錦鯉」的大獎,曾經的「錦鯉女孩」現在怎麼樣了?支付寶「錦鯉」是什麼呢?
  • 杭州4歲小女孩老喊屁屁癢,媽媽脫下她褲子後驚呆:...
    本文原標題:《杭州4歲小女孩老喊屁屁癢,媽媽脫下她褲子後驚呆:許多小蟲子!還在動!》何麗娜最近,4歲小女孩琪琪(化名)身上發生了一件極其可怕的事,她先是老喊屁屁癢,過幾天又說小便的地方癢。結果,爸爸媽媽脫下她的小內褲仔細檢查,從陰道裡抓出許多條「小米蟲」。
  • 新奇物 | 不用衛生巾的媽媽們,她們都用啥來迎接大姨媽?
    廣告有雲,那個不痛,月月輕鬆。那個是啥?我們的姨媽,既有一絲嬌羞,更有親密之意。雖說當了媽給娃花錢絕不手軟,但我們說多了寶寶用品,還是要花點時間關愛我們自己嘛~今天我們就來不分年齡地討論一下姐妹們每個月都會用到的貼身之物——姨媽巾。
  • 1個月的時間不換內褲,23歲姑娘患「外陰癌前病變」,這是啥病?
    導語:內褲是最貼身的衣物,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加注意內褲衛生,避免私處出現影響。而對於內褲到底多少天換一次合適,前段時間在社交平臺上也進行了激烈的探討。而大多數網友都稱一天一換或者兩天一換。對於勤換內褲來講,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那長期不換內褲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影響呢?
  • 大山裡的衛生巾禁忌
    在每個月的經期,她們有各種各樣的應對辦法,有的是用奶奶給弟弟扯的尿布,有的是用衛生紙,甚至還有用用過的作業本的。也有女孩會去買衛生巾,用得很節省,一片用一整天是常態,「墊在屁股下面就是一塊錢啊。」一片小小的衛生巾,似乎隔絕出了兩個世界。
  • 生孩子時為啥要備刀紙?有啥好處?產科醫生給出原因
    在生活中,紙的種類繁多,用途也各不一樣。今天咱們主要說說「刀紙」,一種生產時必備的紙。刀紙,聽到這個名字,也許有人會說:這是什麼紙,都沒有聽說過。沒聽過,很正常,因為這種紙,咱平時用不著,也就沒注意過。而最熟悉這種紙的人,則是醫生和護士了。如果她們不說,很多孕媽都不知道這種紙,在生產時也只會準備衛生紙。
  • 蘇格蘭向所有公廁免費投放衛生巾,印度妹子都饞哭了
    我記得曾看過一個知乎的回答,說他們村擦腚都用紙,不用廁紙,就是用過的草稿紙,報紙之類的,揉成一團,打開,再揉成一團,然後拿來擦。顯然廁紙也屬於用過就扔的東西。這樣的言論,上一次聽到,還是在一個女網友吐槽老公的時候:她懷孕的時候,老公說,紙尿布不透氣,對寶寶不好,不如尿布乾淨又透氣。懶娘們才用尿不溼。後來等孩子落地,她老公洗了不到三次尿布,就再也不說這話了。棒子不打到自己頭上,就不知道痛。
  • 刀紙、產褥墊、衛生巾選哪個好?產前選用問題一文講清
    網上有很多「備產清單」,但是一看到那一長串的物品,孕媽的一個頭都變成了兩個大。如果全買回來,怕有很多東西會用不上,白花了那部分錢;但如果有所選擇地買,又不知道哪些該買哪些不該買。就拿刀紙、產褥墊和衛生巾這三者來說吧,很多孕媽會有一個常規疑問:為什麼這些商品的功能性看似差不多,但醫院的醫生卻讓準備刀紙?刀紙、產褥墊、衛生巾有啥區別?
  • 為何國外女性用衛生棉條,國內女性卻愛用衛生巾?2個原因很真實
    導語:一般在女性到了13歲左右時就會有月經的到來,這也主要是說明女性已經步入了青春期,開始走向成熟的一個階段,並且有了月經之後也證明女性開始有了排卵以及生育能力,但是有很多人可能在來月經時,不是特別的注重自己的飲食,所以很容易出現痛經的現象而讓女性非常的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