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我需要一個衛生巾」

2020-12-19 秦女子之聲

「老師,我需要一個衛生巾,我來月經了。」

今年9月末的一天,一個六年級的女生獨自走進了杭州時代小學校醫室,找到章校醫。章校醫拿出提前為女生們備好的衛生巾,叮囑道,「這幾天要多喝熱水,不要用冷水、不要劇烈活動。」

近日,經媒體報導後,「小學女廁出現月經提示牌」登上熱搜。多位網友留言,「暖心」、「值得推廣」。有網友認為此舉有利於破除月經「羞恥」,推動性別教育和性別平等。但也有些家長認為,這種公開談論女孩子月經的事情非常不合理。

小學貼提示牌引發關注 圖據都市快報

「今年九月,學校的女衛生間裡貼了月經提示牌。那是(貼提示牌後)來找我的第一個女生。」章校醫告訴記者,「她(女生)大大方方地說,沒有很害羞。現在孩子這種意識都很強。這兩個月來找我的女生有十個左右吧,都知道怎麼使用衛生巾。」

由校長提議:對女孩成長的困惑感同身受

據杭州時代小學薛老師回憶,貼月經提示牌的建議,是「學校開行政會時,唐校長提出來的。說高年級的孩子,萬一來月經,讓她們不那麼狼狽,讓她們感到學校的溫暖。他也是一位女孩的爸爸,所以對孩子成長的困惑感同身受。和行政老師們一起討論,最後由校醫來落實。」

9月23日,章校醫去廣告公司做了粉色的月經提示牌,「粉色溫馨一點」。提示牌上,繪著一個卡通紅裙女孩,印著兩行字:「特殊時期需要幫助,請到醫務室噢!」

一句短短的提示語,讓章校醫頗費思量,「想了好多版本,比如『生理期需要幫助,請找校醫』,但『生理期』太正式了;『請找校醫』太(片面了),或許別的老師也能幫忙,加個『噢』,比較俏皮,不會讓孩子感到很嚴肅,像完成任務一樣。」

學校提供的粉色「呵護箱」 (圖據都市快報)

衛生巾、一次性內褲、暖寶寶、熱水袋、紅糖薑茶,都放置在粉色「呵護箱」裡。「怕孩子過敏,我選了全棉的一次性內褲和衛生巾,日用、夜用都備了。選了個老牌子的紅糖薑茶。暖寶寶也是專門暖宮的。怕熱水袋質量不過關燙到孩子,要牌子好、又可愛的,就選了草莓圖案的。」章校醫說,「她們一般先用熱水袋,貼個暖寶寶,如果不行,再泡點紅糖薑茶。」

在章校醫看來,月經提示牌,有利於讓孩子們「正視自己的成長,讓她們按平常心對待(身體的變化)」。

對此,薛老師也表達了類似的看法:「很多女孩來月經的第一年,經期往往不固定。可能有些半年來一次,有些一個月連著來。有了這個提示牌,孩子就不害怕了。不會覺得萬一突然來了,在學校裡會尷尬。而且每天帶著也不方便。」

從羞羞答答到開誠布公:破除月經羞恥性教育必不可少

近日,在「小學女廁出現月經提示牌」的相關微博下,不少網友回憶了自己幼年性教育缺失、羞談月經等生理現象的情況。

網友對學校做法表示讚許 圖據網絡

一位網友表示,小時候,來月經是件很羞恥的事,有的人會戴著有色眼鏡去看來月經的女孩。也有網友稱,小時候,只要旁邊有同學,就不敢拿出衛生巾,會被嘲笑。還有網友說,月經初潮時,以為自己病了,不敢告訴老師,也擔心被父母責罵。

69歲的成都市民簡女士告訴記者 ,初一時,男班主任告訴同學們,「女生來例假,勞動課可以請假。」這讓當時的她「很不好意思」:當時我想,這個老師怎麼當著全班講呢?還是個男老師。那時候也沒生理衛生課,有什麼都問我媽媽。」

80後的宜賓市民徐女士回憶,直到近20歲,還是感覺「月經」二字難以啟齒,只能以「那個」「例假」「大姨媽」代之,「初中時上生理衛生課,男老師講到『月經』,自己都不好意思地笑,大家也笑。體育課請假也不好意思,生怕全班都曉得了。」

網友對學校做法表示讚許 圖據網絡

而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了性教育的意義,不再談性色變,不再以月經為恥。

「現在孩子在體育課請假是理直氣壯的,很坦然,不會藏著掖著。」前述杭州時代小學薛老師稱,「大家已經完全接納這個事情。沒有男孩嘲笑她們,也不會覺得她們不跑步不公平。」

薛老師任職該校高年級班主任多年。在她的記憶中,該校開展對六年級學生的性教育講座已逾十年,月經初潮即為講座內容之一。「講座前,我們班主任也會做前期教育。告訴孩子們,隨著成長,身體會發生不同的變化,都非常正常。讓孩子們很欣然地接受生理的變化,把它當成科學的事來對待。我們開誠布公地給孩子說,孩子們反而會接受。他們覺得,老師都公開講了,不是很隱秘的事。因為我很坦然,所以孩子們也很坦然。她們也不會覺得沒面子、抬不起頭等。孩子們第一次(因月經初潮)來找我們,我們都會說,『恭喜你,你長大了

專家看法:體現教育和社會觀念進步 可強化心理輔導

中央財經大學數字經濟融合創新發展中心主任陳端表示,小小的提示牌體現了教育和社會觀念的進步。在從小女生到成熟女性的成長過程中,伴隨的不僅是生理的變化,也包括心理的逐步適應。如果心理髮育滯後於生理變化,可能會引發恐懼、不安、不適、羞恥感等,也會影響到學習、生活的狀態。

這些細節上的關愛,雖然很小,但很溫馨,體現了對女生心理上的呵護和撫慰,給女生上了人生中重要的第一課,知道了性別差異所在。

女性的成長,伴隨著外界環境、家庭教育和社會逐步構建和塑造。外部環境灌輸的理念,對女生的自我認知、身心成長,都會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社會能否提供一種比較寬容、開放的外部環境,女性身心成長的社會支撐系統是否足夠包容、完善,能否形成良性的導引和推動作用,是很重要的。

陳端認為,在女生成長的關鍵時間節點上的心理輔導,會影響到她們將來對兩性關係的定位認知。她認為除了女廁的小細節之外,可以進一步強化心理輔導,可能效果會更好。

來源:紅星新聞、華商報

編輯:楊晨

初審:劉昆

終審:安婧

投稿郵箱:sxflxmt@126.com

相關焦點

  • 男老師給女學生送「衛生巾」,作風問題或另有蹊蹺,網友不淡定了
    【1】男老師給女學生送衛生巾?昨天,廣西河池巴馬縣山村支教老師楊非凡給女同學購買發放衛生巾的視頻,網上熱傳,並上了熱搜,引起網友熱議。據了解,楊老師每周都會發衛生巾,有很多是愛心人士捐贈的,有時候不夠自己也會買一些。
  • 大山裡的衛生巾禁忌
    2015年在雲南的一次公益活動,他們給孩子們發放書包,志願者在臺前喊一個女生的名字,但是女孩始終不上前。清幽走到女孩面前問,「怎麼了,你哪裡不舒服嗎?」 「我能不能不要書包,我已經有六個書包了。」 女孩不願意站起來。看到女孩褲子下面有一片紅,清幽意識到,她來例假了。清幽把女孩領去衛生間。詢問後得知,這是她第一次來月經。清幽拿出了衛生巾,教她使用。
  • 支教男老師給女生發衛生巾,引官媒點讚,青春期孩子需要更多幫助
    支教老師,每周送衛生巾給女生,教師家長擺脫對生殖教育的害羞和尷尬,才是對孩子青春期最好的生殖教育。學校的老師相對來說會好一些,但是仍然不敢直面的教育孩子。 我記得我小學和初中的時候,大家青春期,(女生大概五六年級進入青春期,男生初一初二),學校有按照教育部的規定給我們進行青春期教育,這一點我非常的感謝學校。但是,老師還是非常的尷尬害羞。
  • 「散裝衛生巾」引發熱議,4000萬女人,沒有衛生巾自由……
    面對這樣的質疑,已經購買的人回答顯得非常苦澀:「我有難處」事實上,有很多比圖片中1片只需要2毛錢更便宜的衛生巾,依然有人「敢買」,因為生活的難處不允許她們不敢買,如果不是有難處,誰不願意買衛生乾淨有保證的衛生巾呢?
  • 支教男老師給山村女孩發衛生巾:「這是不用害羞的事」
    12月15日,廣西河池巴馬縣就是這樣一個貧困的地方,好在他們還有山村的支教老師。當天,山村支教老師楊非凡購買了很多東西,其中就給女同學購買發放了衛生巾。楊老師說,每周都會發衛生巾,有捐贈的有自己買的。他說,光明正大地發給孩子們,是為了讓她們知道,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不用害羞。對此,也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以及點讚。
  • 378所高校廁所裡的衛生巾革命|她們的冒險
    但和「姐妹群」接洽的學代會現任常委,卻一直強調「我不能代表學代」。11月10號,策劃書提交後,群內一個在學代任職的成員試圖聯繫輔導員,對方給她推薦了教師代表大會,於是,她們又遞交一遍策劃書。等待答覆期間,衛生巾互助之風已經刮進了中學——11月16日,在師生提倡、校領導支持下,福建一中計劃全校覆蓋衛生巾互助箱。
  • 菲密亞菌纖衛生巾:健康需要層層守護
    防側漏的設計專利申請於2014年,液體衛生巾在5年前問世……衛生巾行業已經許久沒有迎來大刀闊斧的創新了。只有時不時作為宣傳亮點的「吸水材料創新」、「加寬尾翼」等文案還暗示著這個市場存在競爭。今天,從190mm到420mm,這其中的任何一個數字都有可能變成衛生巾的長度。
  • 衛生巾都有什麼牌子,韓方草藥貴愛娘改名貴艾朗衛生巾
    現在的衛生巾市場真的是越來越龐大了,各種尺寸、功效和包裝簡直讓人挑花了眼。好多妹子圖方便或者羞於認真挑選,通常會在店員的強烈推薦下選擇最「火」但並一定不適合自己的衛生巾。雖然這也不會造成嚴重後果,但每個人的體質都是不同的,如果沒有選對適合自己的衛生巾,不光不能解決痛經和經期異味,甚至還會造成過敏。
  • 在測評了2毛錢一片的散裝衛生巾後,我對月經貧困有了新的認識
    這只是一家店,一個月的銷量。而100片衛生巾足夠一位女性用幾個月,對於困頓的女性來說,甚至是一年。所以,我們真的無法估計,使用這種衛生巾的女性到底有多少。散裝衛生巾,好用嗎?為了得到答案,我下單了100片平均每片只要2毛錢的衛生巾。從快遞櫃拿出快遞,我的心就「咯噔」了一下。我從來沒有收到過如此簡易的衛生巾包裝,最廉價的紙板箱,在運輸過程中,被其他快遞擠扁,齜牙咧嘴地張望著。
  • 在中國普及衛生巾的一個男人,當初被當「流氓」,後來怎麼樣了?
    在以前的中國,月經作為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一直都是一個敏感的話題,絕大多數人都對此不好意思說出口。因此,在上個世紀末,剛剛流入中國市場的衛生巾在推廣上遇到了極大的困難。1985年,一個男人看到了中國巨大的衛生巾市場,於是決定引進生產衛生巾的設備,準備做內地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但卻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而這個男人就是和曹德旺齊名的許連捷。許連捷出生在一個農村家庭,家裡的經濟條件並不是很好,所以小學還沒有讀完的他就已經開始下地幹活了。
  • 散裝衛生巾背後的殘酷人生
    來源 / 微博諱莫如深的衛生巾因為「散裝」兩個字引發討論,主要是因為過低的價格和難以保障的安全問題,一句「我有難處」的用戶評論讓話題從主流品牌衛生巾是不是賣得貴了,變為「月經貧困」女孩以及她們的自我保護問題。和關注這個話題的女性一樣,宋可對「為什麼這些廉價衛生巾有人買?」
  • 蘇格蘭向所有公廁免費投放衛生巾,印度妹子都饞哭了
    衛生巾對女性來說一直是一個不大不小的麻煩。對於那些動輒買上千元化妝品的妹子來說,衛生巾僅僅在需要它,卻找不到它的時候是個麻煩。可是對於某些家庭貧困的姑娘來說,衛生巾就不僅是麻煩這麼簡單了。我記得曾看過一個知乎的回答,說他們村擦腚都用紙,不用廁紙,就是用過的草稿紙,報紙之類的,揉成一團,打開,再揉成一團,然後拿來擦。顯然廁紙也屬於用過就扔的東西。
  • 告別「月經羞恥」,「互助衛生巾」只是一小步|新京報專欄
    讓女性「自信地談論月經」,讓「她問題」得到重視,需要打破禁忌思維,為正常話題祛魅。▲上海大學生在校內安裝衛生巾互助盒,拒絕「月經羞恥」 ,多校學生加入活動。今天,新京報一篇關於「高校衛生巾互助盒」的報導引發熱議。據了解,華東政法大學一女大學生受到活動發起人梁鈺的啟發,在校園教學樓廁所內放置衛生巾互助盒供女性應急使用,並放在顯眼位置。該學生表示,這是為了反對「月經羞恥」。
  • 姐姐妹妹阿姨們你每月衛生巾消費多少?
    以每月40元為例,假設某位女性的經期從12歲開始至50歲結束,則她一生需要在購買衛生巾產品上花費為18240元。兩年過去了,隨著物價不斷上漲,而衛生巾作為女性的必需品,對很多普通家庭來說,無疑是一筆較大的開銷。 日前,散裝衛生巾事件在網上不斷發酵,大量網友圍繞「衛生巾價格」進行了討論,且網友普遍認為衛生巾價格比較貴。那麼,目前市面上銷售的衛生巾具體價格如何?
  • 衛生巾價格行情一覽表_美吉第六感貨真價實
    衛生巾價格行情一覽表, 吸收力真的非常非常強,我用度空間和蘇菲全棉,量大時,1小時就要溢出,但這款就不存在這種情況。吸收量至少是全棉的一倍。不過對於量小的女生,就有點不值得,因為衛生巾並沒有使用多少,就要去更換新的。完全不需要擔心它會變形、面翻起,無論怎樣揉搓,衛生巾都能保持不變形。這是一款非常便攜的衛生巾。這款衛生巾,真的沒有太過明顯的缺點。
  • 女人應該如何正確的選擇一款衛生巾 打破衛生巾選擇的誤區
    本身經血期自身抵抗力就非常低,但細菌滋生卻比平時更多,所以此時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衛生巾就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衛生巾對女性的婦科健康有很大的關係,一些女性直接忽略了這個問題,因為使用衛生巾不正,引發了一系列的婦科問題,通過國家權威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95%以上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婦科疾病問題,而大約70%是由於使用劣質衛生巾或衛生巾使用不當造成的!
  • 中國衛生巾發展簡史:一段女性失語的歷史
    當2毛錢一片的散裝衛生巾引爆了社交網絡之後,網際網路上手持蘋果、喝星巴克的主流用戶們窺探到了另一個世界—— 因為「生活難」、「我有難處」, 所以即便這種產品要用在私處,即便是 「三無產品」 ,但是對於一部分女性而言,也敢 「亂買」。△近日刷屏的2毛錢一片的散裝衛生巾圖片來源:網絡截圖。
  • 毒衛生巾後再現毒紙巾,什麼時候欺負窮人,居然成為了一個行業?
    前段時間,一元衛生巾的事件在網上被鬧得沸沸揚揚,這種類似的一元衛生巾,毫無疑問是在向女性的身體健康發起挑戰,打著低價的幌子,然後聲稱和知名品牌衛生巾一樣的水準,最後曝光之後著實引起了不小的聲浪。毒紙巾,毒衛生巾火爆的背後,揭開了很多失聲群體最大的不堪可以說,毒衛生巾,毒紙巾事件發生之後,很多人都在問,這麼便宜的東西,真的有人會買嗎?難道不知道便宜沒好貨嗎?還有人在網絡端質疑,真的有這麼多人都買不起紙巾和衛生巾,尤其是衛生巾,那麼私密的東西,還有人會去團購,去買低價的商品,置自己的安全於不顧?
  • 衛生巾什麼牌子好,無憂選擇韓方中草藥衛生巾貴艾朗
    談起令很多女生痛恨的生理期,大家一定都有很多話想說,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我的經期好伴侶——貴艾朗衛生巾。用了貴艾朗衛生巾之後,我的生理期再也不像以前那樣困擾著我了。很多姐妹討厭生理期的原因無非那幾條:側漏、肚子疼、異味等等。很不幸的是我這幾條全都中槍!!我本人經期還算規律,但是每次都有七天整,量又很大。
  • 衛生巾互助盒在華農「出圈」!發起人是一名大二女生…
    」之後,華南農業大學的大二女生何卓君同學,便產生了一個想法——在與學校圖書館老師商量過後,何卓君購買了一個盒子,並在盒子中放置好八片衛生巾,將互助盒擺在了圖書館的女洗手間內,同時在旁邊標明互助盒使用規則「取一放一,應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