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2018年發布的「中國女性生理健康白皮書」,中國女性經期平均為5.8天,如果以每天至少4片的更換次數,則一個月經期大概使用24片左右,以一片1.5元左右計算,再加上護墊、安全褲等開銷,每個月的消費價格在40元左右,年消費在480元左右。以每月40元為例,假設某位女性的經期從12歲開始至50歲結束,則她一生需要在購買衛生巾產品上花費為18240元。兩年過去了,隨著物價不斷上漲,而衛生巾作為女性的必需品,對很多普通家庭來說,無疑是一筆較大的開銷。
日前,散裝衛生巾事件在網上不斷發酵,大量網友圍繞「衛生巾價格」進行了討論,且網友普遍認為衛生巾價格比較貴。那麼,目前市面上銷售的衛生巾具體價格如何?本報記者通過走訪沃爾瑪等各大型超市、連鎖商店、屈臣氏以及一心堂、雲南白藥大藥房、健之佳等,對目前市面上的衛生巾售賣情況進行了調查,發現市場上衛生巾品牌多樣、價格不一。
市場價格
多數產品單片價格在0.5-5.6元
本報記者走訪昆明市場了解到,隨著衛生巾消費市場的不斷發展,各類衛生巾品牌不斷進行市場細分,從透氣、超吸收、隱形無感、柔軟舒適等各個方面進行品牌優勢營銷,在單個包裝的數量上早已不再是傳統的10片為主。而且,各類品牌也以不同的促銷方式、較大的折扣力度頗得顧客青睞。同時,市場價格又隨規格不同而不同。
昆明銷量較好的品牌
蘇菲、ABC、淘淘氧棉、自由點、七度空間、高潔絲、護舒寶等。
普通日用型
一般型的規格在6-25片/包不等,因此各款衛生巾的價格也讓人眼花繚亂。記者隨機選取部分市面上銷量較好的衛生巾品牌統計,普通日用型衛生巾的單片價格在0.5-4.4元不等。
佳期0.5-0.65元/片 花王0.6-1.3元/片 高潔絲0.8-1.25元/片
七度空間1-1.2元/片 ABC均價1.3元/片 ree迷你1.2-1.6元/片
蘇菲1.2-1.8元/片 未可1.4元/片 護舒寶1.3-1.5元/片
記者發現,售價較低的佳期衛生巾幾乎在各大小型超市都有售賣。「十個人中總有一個人選擇佳期。」一銷售員介紹。不難看出,價位較低的衛生巾比較受歡迎,價格也成為部分群體選擇衛生巾時主要考慮的。
醫藥日用型
日用的醫藥型衛生巾價格相對貴一點,普遍出售於健之佳、一心堂、雲南白藥大藥房等藥店。
雲南白藥益小小約2.1元/片
日子2.7元/片
千金靜雅2.1-3.7元/片
進口衛生巾
進口衛生巾的價格則更高。據售貨員介紹,進口衛生巾的銷量遠不如蘇菲、七度空間等,「買液體衛生巾和棉條的外國人居多,國人購買的還是比較少。」
韓國進口衛生巾貴艾娘2.9元/片
北美原裝進口的丹碧絲短導管棉條4.3元/支
歐美進口的護舒寶液體衛生巾日用型約4.4元/片
日本進口樂而雅超長夜用型5.6元/片
折扣促銷
記者發現各大商場的衛生巾都有不同程度的促銷、折扣,如未可、高潔絲、Free部分商品滿3件5折,高潔絲部分商品滿60元減20元,ABC輕薄透系列滿60元減25元,自由點買一送一等折扣以及送贈品活動。據一商場的售貨員介紹:「每天晚上7點到9點是客流高峰期,有時候一天的銷售額都不如這兩個小時,有活動期間都會賣得很好。」
數據調查
多數消費者認為質量比價格更重要
市場上衛生巾種類繁多,有的產品價格相差達幾倍,消費者怎麼看?對此,本報於9月5日在開屏新聞客戶端、新浪微博、今日頭條等各大媒體平臺發布了「講真,你覺得市面上的衛生巾貴嗎」的問卷調查,共收到有效問卷240份。
據統計分析
購買方式
92%選擇在大型商超購買
50%選擇線上交易平臺的品牌旗艦店購買
近10%會在批發市場購買
購買意願
58%的人以知名品牌為參考標準,價格貴一點也可以接受
39%的人接受一些知名度不高,但在商場可以經常看到的品牌
0人選擇最貴的,或線上購買不知名但便宜的
參考要素
質量因素佔92%
品牌因素佔71%
價格因素佔63%
其中廣告明星代言佔比為0
由此可見,大部分消費者無論是對品牌依賴,還是對大型商超的青睞,都說明了她們對於品質的看重,從而將價格放在了質量之後。
每月衛生巾消費有壓力約佔50%
近一半的人認為在每月購買衛生巾上面有壓力,希望在保證衛生巾質量的情況下價格可以再低一些。
每月消費高低
63%的消費者每月衛生巾的消費在30-100元
25%的消費者月消費低於30元
購買量
42%的消費者習慣單次購買一個月的使用量
58%的消費者會在折扣期間多買幾個月的量
價格接受度
21%的消費者認為太貴
37%的消費者表示還能接受
4%的消費者認為價格讓其有明顯壓力
42%的消費者認為沒有壓力
8%的消費者已經開始嘗試散裝衛生巾
年齡劃分
年齡段不同每月支出差距大
近日,本報記者通過走訪14-50歲左右的女性群體,大致將其分為三個年齡階段,分別訪問了其對於衛生巾價格的看法。
學生:超市買很方便也更放心
17歲的王同學稱自己從來沒有在網上購買的經歷,因為「超市買著很方便,用多少買多少」。在一心堂兼職的店員楊女士稱,每個月大概使用30多塊錢的衛生巾,表示「因為我每次都買得少,不喜歡囤,習慣用ABC,所以不覺得價格貴」。
記者還採訪了正在沃爾瑪挑選衛生巾的兩個上職高的女生,她們表示習慣用七度空間,並不覺得貴,每個月花費在三四十元左右,「我們一般不在網上買,網上可能打折很便宜但是有假貨,超市更放心。」
22-40歲:實體店裡的日期更新
在22-40歲階段的女性看來,實體店裡的日期會更新,打折期間價格也並不會很貴。
25歲的小楊稱自己每個月的消費應該在五六十元,「一般我都喜歡趁打折的時候在店裡買,網上的日期看不到,就算便宜我也不敢買。」白女士則表示自己習慣用花王,每次會買100多塊錢的量,「單位女同事多,用不完的就拿去單位,倒是沒有什麼經濟負擔,畢竟兩三個月才買一次。」28歲的張女士說:「用一次買一次,一個月三五十元左右,沒有在網上買過,有些日期怕不好,現在市面上的一般價格都能接受吧。」32歲的葉女士挑了滿滿一口袋高潔絲衛生巾,她告訴記者,遇上打折便宜,就多買了些。
據一個商超售貨員介紹,「我們現在進貨是根據銷量多少來定,所以基本不會有積貨,日期都很新。」記者隨機抽查了幾款,未可的日用日期是2020年8月2日,高潔絲一個隱形款日期是2020年7月2日,確實都是近兩三個月「新鮮出爐」的。
40歲以上:低價衛生巾的主要消費者
年齡段較大的女性則普遍佔據了低價衛生巾市場,是低價衛生巾的主要消費者。記者觀察發現,該年齡段的女性普遍呈現經量減少、天數縮短等特徵,也直接降低了她們每月在衛生巾產品上的消費。
萬興步行街環衛工周阿姨今年44歲,每個月購買衛生巾只需要10元的支出,「一次買一兩包10塊錢的七度空間,一個月用一包,倒是不貴。」家樂福售貨員告訴記者,「生活再難還是要買好一點的,我們用的不多,一個月就3天,一包都用不完,所以我就覺得不貴。而且趁活動買都很便宜的。」46歲的李阿姨從事房產銷售工作,李阿姨表示:「這些東西總是要丟的,只要不過敏,我就不用大品牌的。」經濟條件稍差一些的服務員周阿姨今年50歲,她表示一直都是用最便宜的,「要用的時候就買一包,我也看不來牌子,一般就買五六塊的。」
網友討論
普遍覺得價格高希望能降低
散裝衛生巾事件在網上發酵後,大量網友圍繞「衛生巾價格」進行了討論,部分網友表示正在經歷「月經貧困」(指買不起衛生用品,或衛生用品高昂的價格已成為影響生活開銷的困擾。)記者通過整理,發現網友普遍認為衛生巾價格比較貴,主要可以分為三種情況。
受經濟情況所限只買便宜的
「圓圓的童童丫」:「大學的時候買真的是挑便宜的買,開始有錢了也不會買太貴的,液體是真的好用但是只能偶爾奢侈。」
「張小掛兒」:「我就屬於買不起進口衛生巾的那一類人,哪怕是護舒寶的液體衛生巾,在618、雙十一也會覺得貴,從來沒買過……我在閒魚買的安全褲也是散裝的,大概44塊錢40條,上學時用的小護士衛生巾,四塊五,20片左右,工作以後才開始一直用七度空間、蘇菲。」
考慮健康,便宜的不敢用
「嘶嗚嗯嘶嗚嗯」:作為一個曾聽說過衛生巾安全隱患的學生,已經對便宜的衛生巾避之不及了,「我每個月都支出五十幾塊錢,買七度空間用,不買其他牌子,但這錢花的肉疼。」
「叮叮漫步」:「說實在話,我們這些工作了好幾年的人收入還算不錯,但購買衛生巾,也是等折扣時買來囤著,好的不便宜,便宜的不敢用。」
還有些網友因為過敏體質,不得不買高檔衛生巾。「我小時候用過的一款衛生巾,接觸的部位會痛,我能忍受所以不在意。後來偶爾買了之前嫌貴的液體衛生巾,第一次不痛了……于是之後每次雙十一都囤液體衛生巾了。」
質量好價格適中就好
「bilibili小胖子」:「口紅我喜歡就買,不喜歡也可以不買。但是衛生巾我不得不買,我必須每個月用,就算我這個月比較窮我還得買,這根本就不一樣,這是必需品。」
「這雙眼看得沒眼看」:「這麼多人蹲守打折才捨得買,還不能說明這項生活必需品的貴嗎?」
男性網友「量產型Adol」:「爭取優質低價的必需品是利好所有人的,我自己不用但是我家人用啊。弄不懂反對的是怎麼想的……」
在記者發起的調查留言區還有不少網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還是希望價格能夠更低一點。」「雙十一囤貨,或者京東到家領券在超市購買,都特別便宜,還是好牌子,不存在貴這個問題。」「貴只要品質好是能接受的,畢竟用了不好的傷了身體不值當。」「不炒作,質量好,價格適中就好。」
成本如何
裸片成本+包裝費+人工費+運輸費
「散裝衛生巾」事件之所以會引發熱議,最直接的原因就在於買家的「生活難」和「我有難處」這兩句話,讓大家直接把矛頭對準了衛生巾的價格,隨後「一片優質衛生巾成本約3毛錢」的微博進一步引發了人們的熱議,各種要求衛生巾降稅的言論也滾滾而來。據相關媒體報導,「降稅並不能讓貧困人口都用得起衛生巾,增值稅在衛生巾的零售價格中所佔的比例非常小,以國產品牌七度空間為例,零售價1元/片,稅只佔了0.11元/片,自由點0.7元/片,稅只佔了0.03元/片,大牌的成本大頭都在廣告費和渠道上。」
泉州市祥禾衛生用品有限公司的發文也證實了這一點,「成本約3角是裸片的費用,然後還要加上包裝費,人工費,銷售的話還有運輸費用,電商平臺還有扣點等等很多的費用。」各個品牌在研發、生產、營銷等各個環節對成本的把控程度不同,都直接影響了個衛生巾的成本價格。據中國經濟網報導,擁有自由點、妮爽等衛生巾品牌的百亞股份衛生巾每片出廠價為4角左右,但是消費者能買到的價格約為每片1.2元左右。
醫師建議
正規廠家出廠的合格產品都可使用
昆明市婦幼保健院副主任醫師羅輯表示,據臨床經驗來看,一般棉質的衛生巾比較好,網面可能會因為個體差異存在過敏現象。不過「只要是正規廠家消毒出廠的合格產品,都是可以使用的,不存在越貴越有保障。」使用上,根據月經量的不同,平均每三四個小時需要更換一次,高檔衛生巾也是一次性產品,超過三四個小時都有汙染。同時,要注重勤更換、勤清洗,平時可以喝活性菌酸奶改善子宮環境。
實習記者 劉文波 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