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年輕音樂人開始想「逃離」東京

2020-12-19 瀟湘晨報

已經是2020年的6月了,「疫情」對以音樂為中心的娛樂產業的影響還在逐漸加強,並沒有因為疫情得到而更好一些。即便國內很多城市已經降為二級防禦,但是舉辦活動、演出還似乎很遙遠。

現場演出受重創

疫情對日本音樂產業的影響似乎尤為明顯,畢竟日本的演出行業更為活躍。長久以來,日本人喜歡傳統的聽音樂方式,習慣走到音樂環境中去……但是現在,大型演出基本不要想,就連小型livehouse都陷入持續關店的困境。

3月上旬大阪一家livehouse出現感染者,密集環境之下成為大傳播者,之後政府將livehouse定為最危險傳播源,4月7日日本政府下令禁止livehouse營業,隨著時間推進,5月連休假期中,音樂演出同樣全面禁止。目前最新的消息則是在未來的兩個月之內,livehouse不可能開啟。日本著名的livehouse「E.L.L」的店主在接受日本媒體採訪的時候談到「……到目前為止,沒有什麼好的辦法疏解livehouse的困境。雖然政府有一些休業的補助,但是杯水車薪,不足以補償休業的損失……即便是是這樣,我們依然想辦法堅持……」

△ 很多小型livehouse想辦法自救,並呼籲大眾參與"新冠疫情期間Jazz livehouse援助計劃"

「音樂科技元年」打破地域限制

當然並非沒有好消息。好消息是大多數日本歌手在流媒體的銷售成績在上升,疫情期間很多現場演出的網絡播出點擊率也呈上升趨勢,尤其是日本各大流媒體平臺推出限定推送服務,讓多數歌手依然有機會持續出現在大眾視野,不至於因為一場疫情直接被歌迷忘記。尤其是當紅歌手星野源開啟了「居家網紅式彈唱」之後,更多的歌手加入進來,表演、創作、連線合作……網際網路音樂熱度很高。甚至有行業研究提出,2020年是日本「音樂科技化」元年。

△ 日本文化市場從來都不缺少創造性,利用大數據、使用最新科技,重建音樂商業生態圈

只是,不少音樂從業人認為雖然網絡上看似一片熱火朝天,但是其實還是只限於那些本來就已經很有名氣的歌手,對於那些剛剛進入行業的新人、或者在疫情之前還沒有成為名人的歌手來說,網絡雖然空間無限大,事實上幫助卻很少,既不能銷售音樂,也沒有機會參與活動增加曝光度……

日本音樂產業評論人大多認為今後的音樂產業將進一步朝著在線服務的方向發展。當然日本人喜歡的現場演出依然會持續增加,但是這要看疫情的情況。就目前的狀況來說,如果疫苗不能儘快研發出來,新冠病毒的影響是持久性的,非有幾年的時間不能恢復正常。

大多數正在東京或者以東京為發展中心打拼的年輕的音樂人開始考慮是否離開東京,他們的想法是在疫情之下、或者後疫情期間,把時間耗在東京這個地方是否是必要的。

「臨時收入高」和「活動多」讓人不忍離去

這些人用排除法來決定去留。他們認為以東京為中心發展的好處無外乎有兩個。

第一、在東京發展,「生存」簡單。

雖然都知道在東京生活成本很高,但是也比其他城市容易找工作,而且薪水按小時、按周計算,也比其他城市要高。

「並不是否定在東京發展的好處……」不少音樂人這麼說,「但是在線掙錢不是什麼人都可以的,可能和人的性格相關。但是在東京,還是有很多臨時工作可以幹,這保證了基礎的生存問題。「沒有後顧之憂,自然可以沉下心來做音樂。」

其次,東京的「音樂活動」最多。

「而且活動還會更多。」雖然收到疫情的影響,商業活動、現場演出在近期都不能舉辦,但是畢竟是不是永久性的,隨著疫情逐漸收到控制,人們會重新走出家門。東京是商業和文化中心,無論是商業活動還是現場演出都比其他城市規模大和頻率高。再有就是在疫情之後,人群的聚集也比其他城市要容易。更不要說,東京的音樂環境還是最好的:音樂事務所、唱片公司在日本首屈一指。

以上兩點是音樂人考慮常駐東京的理由。理由雖然簡單,的確是關鍵的兩項。「生存」和「機會」是闖社會最重要的兩點了,無論是誰!

「固定成本高」和「競爭對手太多」讓人轉移陣地

最終還是繞不過生活的艱難。在東京闖蕩的人最在意的是生活的固定成本,最讓人揪心的大概就是房租了。有人算過一筆帳:如果在東京的近郊居住,房租就可以便宜很多,雖然進城需要一些時間,但是每個月6萬日元不僅可以租很好的房子,家具一切都不用操心。

而且在日本交通不是問題,非常方便。如果要住在郊外的話,不僅可以開車,還不用擔心停車的問題。如果每個月能省下2萬日元,一年則可以省下24萬,可以用來購買音樂設備、唱片、還可以增加錄音的次數……這樣一想,真的不一定非要住在東京。

至於競爭對手太多這件事情其實很難說好壞,其實就是有不少人都盯著同樣的商業活動,希望自己得到出頭的機會。但是,說實話,歌手參加這樣的活動其實並沒有太大的意思,因為參加商業活動不是自己的演唱會,大多內容雷同。很多音樂人認同與其留在東京參加可能的商業活動,不如在其他城市打出自己的名氣,先得到地緣歌迷,在打入更大的圈子事半功倍。而且還有網際網路呢,在東京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出名,但是即便在一個小的城市中,只要能得到關注,網際網路變成了加速器。

網際網路環境到位一切都可替代

在日本,Twitter、Instagram、YouTube等社交媒體的覆蓋及使用完全不受限制,從2017年開始逐漸受到日本人的喜愛;無論是音樂人還是挺音樂的人都慢慢接受流媒體方式;各種音樂輔助器材無論是網絡還是實體店都非常發達;作品在線上發表可以自己動手,還可以找一家不錯的服務商來輔助進行;即便是實體唱片,在日本還有專門銷售未籤約唱片公司的「地下樂隊」專輯的CD店……這樣一個環境下,也難怪不少年輕人開始動「逃離」東京的念頭。

【來源:中國音樂財經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日本人「逃離東京」背後的煩惱與契機
    華輿訊 據東方新報報導 日本疫情持續蔓延,遠程辦公逐漸成為常態,這一背景下,不少人開始「逃離東京」。日本總務省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7月、8月和9月,遷出東京的人數都超過了遷入東京的,遷出人員大都選擇遷到東京附近的神奈川、琦玉、千葉等地,還有一些人遷到了大阪、名古屋等城市。
  • 日本人「逃離東京」,英國人開始養雞,疫情激發了田園夢?
    上個星期,日本因疫情宣布進入緊急狀態,涉及東京、神奈川、大阪等7個都府縣。儘管不是嚴格封城,還是引起了輿論騷動。在推特上,「逃離東京」(東京脫出)成為熱門話題,一度被頂上熱搜。東京籍汽車牌照也開始出現在日本各個地方。這令我想起一部日本電影——《生存家族》。
  • 【新報評論】「逃離東京」背後的煩惱與契機
    日本疫情持續蔓延,遠程辦公逐漸成為常態,這一背景下,不少人開始「逃離東京」。日本總務省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7月、8月和9月,遷出東京的人數都超過了遷入東京的,遷出人員大都選擇遷到東京附近的神奈川、琦玉、千葉等地,還有一些人遷到了大阪、名古屋等城市。
  • 「再見,東京!」疫情致更多日本人逃離都市
    一、逃離東京從今年5月開始,日本總務省就發布數據顯示,這是自2013年以來,東京都首次出現遷出人口超出遷入人口,到7月至9月,遷出人數越來越大於遷入。日本廣播協會在11月3日援引調查結果報導,東京都4月至9月遷入大約19.44萬人,遷出將近20萬人。
  • 逃離東京,政府直接獎勵100萬日元?
    「逃離東京」,是當今日本社會的一大熱門話題。這是自2013年7月以來,東京都和東京首都圈首次出現人口負增長問題。上一次是因為東日本大地震,這一次是因為新冠病毒。日本著名的經濟學家森永卓郎,是一位成功的「逃離者」,當然是很早就已經逃離東京。
  • 逃離東京!政府直接獎勵100萬日元
    來源: 微信公眾號「靜說日本」 作者:亞洲通訊社社長徐靜波 「逃離東京」,是當今日本社會的一大熱門話題。東京都是日本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人口近1400萬人,是一座高度現代化的國際大都市。於是,各個企業開始鼓勵員工居家上班,通過網絡與視頻、電話等處理業務,參加會議。結果,每天擠鐵道輕軌上下班的那些企業戰士們,終於嘗到了居家上班的甜頭:可以睡懶覺、可以不用擠車、可以不用穿西裝系領帶、可以照顧家人孩兒、可以上班時間逛超市,更為重要的是,呆在家裡也可以領到每個月豐厚的薪水。於是,一種新的生活潮流悄然興起——逃離東京!
  • 日本音樂人鈴木常吉去世,曾演唱《深夜食堂》主題曲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陳晨據日媒報導,日本音樂人鈴木常吉已於7月6日因食道癌去世,享年65歲。鈴木常吉曾因演唱《深夜食堂》主題曲《追憶》而為中國觀眾所知。據其所屬事務所介紹,2019年,鈴木常吉被診斷出患有食道癌,開始專注治療調養。考慮到當下的社會環境,現在才公布其離世消息。目前已經舉行了家庭葬禮,是否舉行告別儀式還沒有確定。鈴木常吉1954年生於東京,音樂生涯始於上世紀80年代。他最初在搖滾樂隊「水泥攪拌機」中擔任主唱和吉他手,樂隊解散後繼續以個人身份活躍於樂壇。
  • 戈恩:我為什麼要逃離日本?
    此前日產汽車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擊倒卡洛斯·戈恩,以阻止他進一步整合日產和雷諾,這威脅到日產作為日本標誌性旗艦企業之一的獨立性。」所以才有了2018年11月19日,戈恩在戈恩在東京一下飛機就被日本檢方逮捕的事件。戈恩在黎巴嫩貝魯特對記者表示,他在被捕期間每天都要接受長達8個小時的審訊,而且不允許律師在場。
  • 日本音樂人的中國故事:衝繩民謠唱響太行山間
    日本音樂人Seigo(丸山清吾)將衝繩民謠唱響太行山間,為自己的中國故事增添新內容。 張雲 攝中新網太原9月1日電 題:日本音樂人的中國故事:衝繩民謠唱響太行山間作者 楊佩佩 楊傑英正在山西省晉中市左權縣舉行的2020年左權民歌匯上,日本音樂人Seigo(丸山清吾)以民謠歌手的身份參加比賽,演唱衝繩民謠《衝繩人的寶物》,將衝繩民謠唱響太行山間,為自己的中國故事增添新內容。
  • 日本富士電視臺向偉大的音樂人「黃家駒」致敬
    日本著名指揮家小澤徵爾曾經說過,音樂是沒有國界的語言。海頓曾經說過,音樂的真正意義在於使人幸福,使人獲得鼓舞與力量。27年前,黃家駒在日本東京富士電視臺參加一檔名為《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遊戲節目,在活動過程中突然發生了意外,黃家駒不幸摔死,英年早逝,令人悲痛。
  • 戈恩記者會見實錄:我為什麼要逃離日本
    ,日本時間1月8日晚上10時開始,在黎巴嫩舉行了首次記者會,對於自己為何逃離日本的原因,以及自己在日本遭受逮捕、關押、起訴等過程與迫害作了介紹。日本各大電視臺中,只有東京電視臺接到邀請進入記者會場拍攝。所以,今夜日本各大電視臺,均未能直播戈恩的記者會,東京電視臺是一枝獨秀。NHK通過其他渠道,進行了網絡視頻直播。日本一些電視節目嘉賓認為,戈恩的記者會是自吹自擂,沒有什麼實質內容。如果真的要證明自己的清白,應該回到日本參加訴訟。
  • 戈恩「神秘逃離東京」後:國際刑警組織發「紅色通緝令」 到底是誰...
    日本日產汽車公司前董事長卡洛斯·戈恩在取保候審階段神秘逃離東京一事,有了最新消息。綜合戈恩透露的消息和媒體報導,戈恩本人據信已經於上周末抵達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當地時間1月2日,黎巴嫩方面收到了國際刑警組織針對戈恩發出的「紅色通緝令」。
  • 戈恩開記者會:不逃離日本將死在那裡
    另外,日本政府要想做好戈恩逃亡案的調查和整頓工作不容易,因為涉及司法系統、警務系統、反恐諜報系統、出入境管理系統等龐雜的政府和司法體系。——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永生從日本逃亡至黎巴嫩的日產汽車公司前董事長卡洛斯·戈恩,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召開新聞發布會。
  • 最新查明:戈恩坐新幹線逃離東京 救援費用花了2億元
    一,戈恩是從東京坐新幹線前往大阪東京警視廳對戈恩在東京家附近,以及各車站、機場的監控錄像進行調查後發現,戈恩在去年 12 月 29 日下午2時40分走出家門後,出現在六本木君悅酒店。但是,過了 1 個多小時之後的 16 時 30 許,他出現在東京的品川車站,並在那裡搭乘了前往大阪的新幹線列車。
  • 這一屆逃離東京的日本年輕人,現在怎麼樣了?
    移民日本多少錢一對天真無邪的小姐妹在遠離城市的鄉村與森林中藏著的龍貓相遇那些奇妙的情節每每回憶起來心靈頓時純潔無比移民日本條件如何移民日本然而動畫中的鄉村景色更令人動容讓人賞心悅目不能自拔日本移民政策日本移民流程這不住在東京的田中一家放棄了大城市生活舉家來到鄉下過上了宮崎駿筆下的田園生活日本永住條件
  • 你的第1次日本自由行 想去的是那個城市?我想去東京、大阪
    第一次去日本,大多數人都會,從這兩個城市選擇東京、大阪日本的首都,購物天堂、時尚潮流的代名詞現代與傳統在此交織並存那麼你的第1次日本自由行想去的是那個城市?我想去東京淺草寺祈福相傳在公元628年,一位漁民從海中打撈起一尊觀音金像,當地為此營建了淺草寺。1000多年來,這裡都是被當地人視為靈驗的祈福聖地。上帝視角看東京高達634米的東京天空樹,是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的世界第一高的自立式電波塔。在傍晚時分來這裡吧,以上帝視角感受東京的晝夜交替與燈火輝煌。
  • 年輕女孩東京10大理想居住地排行榜:原宿、澀谷、池袋誰第一?
    日本東京的澀谷、原宿、新宿等地,一直都是旅人們計劃自由行時的必去景點,除了旅遊,大家會不會想住住看這些地方呢?日前日本相關機購公布了一項調查,請2,000名10多歲的日本女孩們選出東京生活圈中「心目中的理想居住地」,就來看看引領流行文化的年輕女孩們,最想住在哪吧!
  • 日本封城之後,東京百姓跑到鄉下,官員:鄉村醫療體系更差危險大
    同樣是4月8日零點,在武漢解封的同時日本開始封城了,4月7日晚日本政府作出決定,從4月8日零時開始,東京大阪等日本7個府縣開始封城。是啊!這確實是挺讓人感慨的,兩個多月前可能誰都想像不到,有一天我們能這麼迅速的解封,而日本甚至西歐、美國很多國家都開始封城了。只不過看了日本封城之後的狀態啊,我們不得不給日本政府提個小建議,你們這個封城有點太過隨性了!什麼叫封城?
  • 《凪的新生活》:有多少成年人的幻想被刺破,有多少人想逃離生活
    《凪的新生活》:有多少成年人的幻想被刺破,有多少人想逃離生活事實上每個人都有討人喜歡的個性。有更多的時間來照顧彼此的情緒。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前提是你是否足夠努力。不管是什麼性格,都不能給人自信。個性會因為現實而改變。
  • 第一次去日本 你想去東京還是京都?
    東京代表的潮流前線,包容著眾多不同次元下的文化。京都在都市氣息中萌生著「古早味」,神社香火鼎盛、藝伎風姿綽約。現代都市和舊時風情,交糅混雜分不清也不想分清,因為這就是日本。東京潮流必去之地秋葉原秋葉原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電器一條街」,也是日本動漫文化的發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