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極速車王》與真實歷史的偏差

2021-01-09 林林GO

對於電影來講,很少有電影將題材百分之百的還原。因為電影想要達到預定的效果或者做到一定的啟發性,就必須採用一些特別的處理,或對事實作出一定的改編,不然就該成為一部無聊的紀錄片了不是?那《極速之王》就是根據亨利·福特二世試圖收購法拉利未果,與恩佐·法拉利摩擦出火藥味後,發力造賽車直至在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上奪冠的故事改編的。

由於疫情的緣故,這兩天我在家一邊查資料,一邊又狠狠的刷了3遍《極速車王》。這才找出電影裡有哪些情節是被「電影化」的,下面就讓我們跟著電影的進展順序來一一了解一下吧!

「電影化」1

亨利·福特二世的生產線演講

其實在他的管轄之下,產線上有20名領隊都可以作這樣的演講。不需要出動公司最高領導。

「電影化」2

李·艾柯卡參與了與恩佐·法拉利的談判

在亨利·福特二世的指示下,的確有一支福特代表團前往義大利馬拉內羅去收購法拉利,但艾柯卡並不在代表團中。

那這次談判的結果大伙兒也知道,法拉利拒絕了福特的收購。在那之後福特就成立了高性能特殊車輛運營團隊,勵志打造一臺有潛力贏下賽百靈、勒芒等賽事的GT賽車。直到1964年,福特終於打造出具有爭冠潛力的GT40賽車。

但在這一年四月份的勒芒測試中,第一輛 GT40 就失控撞毀。第二天,僅存的另一輛也發生事故,所幸沒有人員傷亡。兩個月後的勒芒賽場上,所有福特 GT 均因變速箱問題退賽。隨後的兩場比賽也沒能完賽。故整個1964年對福特來說都是尷尬和恥辱。

到了1965年,電影中的任務謝爾比和邁爾斯加入,並像電影中演的那樣開始完善GT40賽車。對賽車小做調整,換上他們自己調校的289發動機,1965年第一次參賽就取得了勝利。但在1965年的勒芒賽場上,所有六輛福特賽車還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問題悉數退賽。

「電影化」3

福特不讓邁爾斯參加1965年勒芒24小時耐力賽

儘管畢比在歷史中的確有提過不要冒險讓邁爾斯參加勒芒,但肯·邁爾斯駕駛福特賽車參加了1965年的勒芒24小時耐力賽,由於變速箱故障未能完賽。沒有任何跡象表明福特會反對他參加1966年的勒芒。

雖然福特賽車依舊未能完賽,但優異的性能有目共睹。裡奧·畢比在賽後召集整個賽車團隊開會,表示:「這是一次勝利的會晤,我們明年將回到這裡並取得勝利。」

「電影化」4

謝爾比賭上自己的全部讓邁爾斯加入項目

在電影中,畢比極力反對謝爾比請邁爾斯加入勒芒項目,卡羅爾·謝爾比用自己的全部生意與亨利·福特二世打賭,好讓肯·邁爾斯駕車參賽。但事實中並沒有發生這樣的賭約。

「電影化」5

邁爾斯與謝爾比在準備勒芒時打了一架

謝爾比和邁爾斯都是意志堅定、富有激情的聰明人。他們無疑會有意見不合的時候,電影中也提到了這點。但我翻遍了資料也沒有找到任何證據表明,他們有過肢體衝突。

「電影化」6

謝爾比帶福特二世體驗GT40賽車

電影中,謝爾比將裡奧·畢比鎖在辦公室內,帶亨利·福特二世上GT40 MKII試乘。現實中福特根本沒有試乘過GT40,而且就算試乘了也絕對不可能在沒有任何保護的情況下登上一臺賽車。

「電影化」7

謝爾比用轉速限制邁爾斯

在電影情節的比賽過程中,謝爾比告訴邁爾斯賽車的轉速不能超過7000轉。但到比賽最後時刻邁爾斯落後,這時謝爾比才在賽道邊舉著「7000+ Go like hell」(轉速7000+,拼命跑)的牌子,讓肯·邁爾斯放開跑,這裡明顯就是主角光環了,在最後時刻解封主角的「無敵屬性」。

精彩的歷史還原

福特在勒芒獲得傳奇勝利

之前將的那幾個情節的確都有虛構的成分在裡面,但最後,也是整個電影最後的主線就都是完全真實的寫照了。1966年,福特專門成立了勒芒委員會,由各個相關部門的高管組成。讓福特GT項目能夠破除前幾年所遇到的阻力。車輛性能繼續提升,應用馬力機模擬真實比賽狀況及時長,以提升發動機穩定性。再例如剎車。電影中菲爾·雷明頓提出的快拆剎車系統。

最終,在全球福特工程師和團隊成員的共同努力下,打造出了這樣一款標誌性的賽車,也讓這場非凡勝利成為了賽車史上最著名的故事之一。這部電影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機會,讓我們能自豪地回顧在那段時期中公司所取得的成就,並回憶起每一位為此項目努力作出貢獻的人。

雖然電影內容並不完全符合福特發展過程中的事實,但福特永遠會記住那些為福特做過貢獻的人,將他們的成就載入史冊,代代相傳。此外,我們也從《極速之王》這部電影裡看到,福特表面是因為收購失敗憋了一口氣,但實質上跑車的製造是福特品牌不斷完善的必經之路。也正是福特這種骨子裡的倔勁兒,成就了今天的福特。

新車試駕:《汽車Let『s Go》

寶馬X1 25Le

雷克薩斯UX260h

北京現代第四代勝達

全新速騰

比亞迪唐 EV600

哈弗首款轎跑SUV F7x

林肯航海家

新奔馳A級轎車

中谷明彥測評:《極速大叔》

全方位試駕蔚來ES6

ES300h刷賽道

三缸15萬領克02

日本賽車大神親試點評凱美瑞 vs 雅閣 vs 阿特茲

硬核技術:《汽車攻城獅》

雷克薩斯ES 300h設計解讀

全新奧迪Q5L底盤解析

比亞迪秦Pro EV500底盤解讀

電動時代:《電動車前線》

MQB平臺再發力,國產寶來、高爾夫、朗逸搭載電驅

Model 3 電池組拆解—高能量密度解決方案—21700電芯

榮威MARVEL X底盤拆解全方位解讀

最燃自駕:《旅行箱》

7小時自駕穿越國境線,體驗寮國夜市與大象鬥智鬥勇

挑戰美國死亡公路--阿拉斯加避暑自駕遊記

相關焦點

  • 真實版「速激」!《極速車王》曝預告定檔8.7
    真實版「速激」!《極速車王》曝預告定檔8.7 也正憑藉著出色的視聽效果,《極速車王》不負眾望,成功地突破重圍,力壓眾多大片,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剪輯和最佳音效剪輯兩項大獎。
  • 《極速車王》獲大獎 豪華陣容演繹真實版「速激」
    《極速車王》獲大獎 豪華陣容演繹真實版「速激」 《極速車王》榮獲奧斯卡金像獎2項大獎1905電影網訊 北京時間2月10日消息,賽車題材影片《極速車王》在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中,榮獲最佳剪輯和最佳音效剪輯兩項大獎
  • 不完美 才真實——《極速車王》首映式紀實
    2020年8月7日, 《極速車王》(英文名:Ford v Ferrari)終於迎來了國內首映,這部讓人期盼已久的賽車電影著實吊足了人們的胃口,兩位奧斯卡影帝 - 馬特·達蒙 與 克裡斯蒂安·貝爾 攜手共同演繹了謝爾比與邁爾斯的賽車傳奇。
  • 2019最燃爆的賽車電影《極速車王》!
    無疑就是好萊塢雙雄克裡斯蒂安·貝爾和馬特·達蒙聯手奉上的這部《極速車王》! 《極速車王》精彩片段 影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背景在1963年,福特汽車想要突破汽車市場高端品牌形象,
  • 奧斯卡提名最佳影片《極速車王》,真實改編的另類「速度與激情」
    作為本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九部之一,《極速車王》雖然未能拿到最佳影片等大獎,但還是拿下了最佳剪輯和最佳音效剪輯兩個技術獎項。《極速車王》的確是一部難得一見的賽車題材佳片。豆瓣有8.5的高分。它的英文原名是《Ford V. Ferrari》,直譯過來就是《福特對戰法拉利》。
  • 蝙蝠俠化身車王!這部《極速車王》致敬你的純熱愛!
    這今天要介紹的這部《極速車王》裡蝙蝠俠這次化身車王肯·邁爾斯,開著最好的賽車,身邊有最懂車的羅賓「謝爾比」做助手,是不是想一想就感覺很帶勁?《極速車王》改編自歷史上真實人物發生的真實故事,相信看完電影的觀眾都會為這個故事感到相當震驚,會好奇它們是真實存在的還是編的。
  • 電影《極速車王》
    在今年的奧斯卡提名的電影裡,有一部《極速車王》是我的最愛。它跟當年的《極速風流》有何相似之處?在這裡我們唯一似曾相識的也就是雙雄(雙男主)的設定。左馬特.達蒙,右克裡斯蒂安.貝爾《極速風流》偏炫酷,《極速車王》偏寫實。影片基於真實故事改編,講述美國福特汽車公司的亨利·福特二世,要求汽車設計師卡羅爾·謝爾比和他的團隊,打造一輛全新的賽車,在1966年的勒芒世界錦標賽上打敗長期稱霸的法拉利。
  • 《極速車王》經典重現,24小時鏖戰法拉利
    但19年上映的《極速車王》卻意外奪得兩座奧斯卡小金人!並且還在豆瓣取得了8.6的高分!號稱近年來最具沉浸感的飆車戲,在一眾賽車片中脫穎而出。 其實《極速車王》的原名是《Ford v Ferrari》。故事的背景是早些年福特與法拉利間的撕胯故事。從而造就了福特GT40之父 肯邁爾斯和謝爾比的傳奇歷史。
  • 《極速車王》:一段恩怨,一段榮耀
    這是電影《極速車王》的故事起源,它帶來的是一段賽車史上的恩怨和糾葛,成就的是一段傳奇與榮耀。也或許,這完全就是一場賽車史上知名的醜聞。(1)去參加勒芒24小時耐力賽,給我狠狠踢法拉利的屁股!首先,將《Ford v. Ferrari》翻譯成《極速車王》,似乎遠沒有直譯成《福特大戰法拉利》更為驚爆眼球。
  • 《極速車王》:賽場之外(轉自豆瓣店長)
    但你不需要是賽車愛好者,甚至不需要懂車,也能在《極速車王》中收穫當今好萊塢難得一見的影院體驗。《極速車王》這個有借《極速風流》東風之嫌的中文譯名,或許不完全準確,這部影片不是專為速度崇尚者準備的視覺奇觀,不只是腎上腺素為第一主角的競技電影,它還是人物為先的傳記片,細節豐富的年代電影,充滿幽默和轉折的劇情片。英文片名Ford V.
  • 《極速車王》2019年最好的運動電影
    推薦電影微米是認真的《極速車王》又名: 極速之王 / 極速傳奇:褔特決戰法拉利(港) / 賽道狂人(臺) / 福特大戰法拉利 / 地獄駕駛>影片執行可圈可點,敘事問題重重,絕大多數時候,《極速車王》呈現給觀眾的,是懷舊與創新、技術與敘事之間的衝突。
  • 《極速車王》2019最燃爆的賽車電影!7000轉極速狂飆!
    大家好,今天小編安利一部超好看的賽車電影《極速車王》,由馬特達蒙與克裡斯蒂安貝爾共同領銜主演。電影的中文名稱是《極速車王》,但細心的觀眾可能會發現電影的英文名稱叫做Ford v Ferrari,翻譯過來就是「福特vs法拉利」,從電影的名稱就可以看出電影的核心矛盾指向了2家著名的汽車公司。
  • 「極速車王」:復古又精緻,賞心悅目
    《極速車王》中文預告這部收穫了四項奧斯卡提名的作品,講述了關於汽車設計師Carroll Shelby(馬特·達蒙飾演)的真實故事,他之前是一名美國賽車手,因健康問題被迫退休之後《極速車王》選用的是好萊塢非常著名的題材,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多年來也吸引了很多導演(麥可·曼,朗·霍華德以及約瑟夫·科辛斯基)和演員(布拉德·皮特和湯姆·克魯斯)的注意。
  • 詳解《極速車王》,法拉利和福特都只是配角
    因為勒芒不像《極速風流》裡的F1比賽,沒有具體的積分,比的是誰能堅持更久,跑的裡程更多,《極速車王》的對決激烈程度要稍微遜色。只有深度了解歷史背景的觀眾才會意識到,當福特勝券在握的時候,真正的高潮才剛剛開始。
  • 個人意見|《極速車王》:諂媚逢迎金腰帶,捨命競速無屍骸
    儘管還沒確定這部電影什麼時候會在國內公映,對於目前官方給出的電影譯名——《極速車王》實在是很難不批判一番,誠然這樣的名字很容易讓觀眾想起6年前那部同樣講述賽車題材的《極速風流》,然而後者因為比國外晚了兩年時間引進,國內票房可以說是相當雞肋。
  • 賽車題材電影《極速車王》:憑什麼入圍奧斯卡
    和今年的幾部奧斯卡大熱門相比,《極速車王》這部電影整體的實力還是稍微有點弱,競爭奧斯卡最佳有點吃力,但是有了提名已經就 算是對其的最大肯定了。賽車題材的電影,能夠入圍奧斯卡,就跟漫威電影入圍了奧斯卡給人的感覺是一樣的,那就是真真有點不配。
  • 《極速車王》:憑什麼成為奧斯卡提名最佳影片?
    由詹姆斯 曼高德執導,馬特 達蒙、克裡斯蒂安 貝爾領銜主演的《極速車王》於2019年11月15日在美國上映,隨後《極速車王》就獲得了本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並拿下了最佳剪輯和最佳音效剪輯兩個技術獎項。
  • 《極速車王》:人們為了什麼而狂,又為了什麼而願意捨棄狂?
    改編自賽車史真實事件的《極速車王》(Ford v Ferrari),不僅有精採的角色演繹、引人入勝的情節,以及讓人熱血沸騰的賽車場面之外,更讓人驚喜的是,它甚至還是一部足以引發你高度共鳴的電影──只要你曾想好好地大幹一場,卻在過程中不斷被自己人狂扯後腿的話,肯定會在許多時候真心為克利斯汀
  • 《極速車王》:2019最好的賽車片
    今年2月,《Ford v Ferrari》(國內譯名《極速車王》)獲得第92屆奧斯卡最佳剪輯、最佳音效剪輯獎,在豆瓣,評分高達8.6分。賽場上馳騁當然,為了故事更加戲劇化,《極速車王》並沒有嚴格按照當年的真實事件來拍攝,一些特別的處理和細微的改編,戲劇化的處理讓劇中人物更加「黑白分明」,看完電影,觀眾會對卡羅爾·謝爾比的改裝水平以及肯·邁爾斯的車技稱讚不已,但也會對福特那幫高管團隊嗤之以鼻,因為整個影片的結論是——一切都是為了賣車。
  • 極速車王:被遺忘的車王肯·邁爾斯,2大汽車公司鬥氣的犧牲品
    極速車王:被遺忘的車王肯·邁爾斯,2大汽車公司鬥氣的犧牲品2019年上映的美國電影《極速車王》,是一部根據歷史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這部電影高度還原了1966年的真實比賽情況,講述了本該成為一代車王的肯·邁爾斯,是如何一步一步淪為了公司品牌營銷的犧牲品,深刻揭露了資本對競技體育的損害,對人的不公正對待。